Friday, November 29, 2019

在消失的檔案背後:港左、蜑與金雞|講座側記

「浮城猛步.香港影展」香港記憶政治 系列講座 第四場

曠日的篝火--在消失的檔案背後:港左、蜑與金雞

時間|2019.11.28 (四) 10:30 
地點|清大圖書館一樓清沙龍
講者|游 靜(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客席教授)
主持|宋玉雯(清大中文博士.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記錄|留婷婷(清大台文所博士生)
攝影|康家宜



  時至深冬。跨越季節的「浮城猛步」香港影展,暨「香港記憶政治」系列講座,在漫長的兩個月馬拉松式活動後,終於迎來了終局。本場的主持人,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宋玉雯,與目前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主講人游靜,皆有種溫暖沈穩的氣質,與多年前讓她們二位結緣的、由鄭聖勳所繪製的詩文集《裙拉褲甩2011)的封面一樣,在濃重層疊的筆觸之上,有著溫熱的深淺,如一盆冬日裡的篝火。那時的作者與出版人,是今日的主持與主講者。據游靜所述,此次演講為其過往兩個研究計劃的合體,一個是在當前香港略顯不合時宜的「左翼文學與電影」主題,另一個,則是聽眾看來或許會不解其意的,水上人家「蜑」與性工作者之間的聯繫。游靜所欲搭建的,其實是文本、歷史,以及性別/政治群體之間的關係史網絡。



性別與國族的嫁接

  「什麼東西都可以跟文化研究有關,它的重點不只是內容,更在於方法。我從事文化研究的這麼多年來,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去觀察事物之間的橫向連結,並且把看上去沒有關聯的東西,去理出一個頭緒來。」游靜從港人價值觀的形構說起,將「獅子山下精神」的起點,自學界咸認的七十年代,追本溯源至三十到五十年代的香港庶民社會呈現。從早期華人難民社群慣常擱置政治議題,將物質生活的比重放在改造社會之前的「功利家庭主義」,到戰後一代因未經歷內戰而養成的「理想主義」,再到即便認為「有不平等」,但仍願意遵從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相信只要努力必有回報的「競爭性資本主義」——藉由商榷劉兆佳(Lau Siu-kai)、張炳良和呂大樂等學者的論述,游靜重新對一條以「搵食」(謀生)為核心的「獅子山下精神」的形成脈絡提出質疑。

質疑來自對上海以及香港左翼文化脈絡的重新認識。華人男性在此,往往是視角的主要提供者,去觀看並再現西洋男性與華人女性之間的關係和故事,也從而袒露出自身位階的高低不就,乃至陽剛氣質的尷尬受挫。將女體等同於國體,於是解放女性,也就等同於解放國家。這邏輯早在清末的《點石齋畫報》(1884-1898)裡,便已現端倪。在游靜展示的〈血濺羅襦〉這則畫報新聞中,我們看見一名遭受「西人」嫖客所傷害的「粵妓」,也看見兩造的指稱,如何迅速地被「豺狼」與「柔弱女子」等修辭所取代。女子奉迎男子,是被欺負的關係;華人侍奉洋人,也是被欺負的關係——這寓國族於性別的敘事框架,卻在193050年代,香港左翼電影中被繼承也被顛覆了。

左翼電影的底層敘事

        193050年代的香港左翼電影,受上海影壇的影響頗深,主打女性言情題材,使女演員成為家國動盪、人類苦難的代表。在國族與性別之外,左翼文本更兼有階級的複雜向度,水上人家在此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蜑家」(Tanka)實為一種政治意味上的少數民族,一來被陸地居民驅趕到海邊謀生,二來從清朝開始就遭受科舉制度拒斥,無法突破階級限制,故被視為賤民。Carl Smith在《A Sense of History》(1995)一書中談到,被俗稱為「鹹水妹」或「蜑家妹」的水上人家女孩,通過對西洋人提供性服務,而成為殖民者所庇護的「受保護婦女」(Protected Women)。在親密的身體關係中,她們不但翻轉了第三世界國族男性所幻想的「柔弱女子」形象,還能換取土地與財富,從而達致階級的晉升。更甚者,由於其後代多為精通雙語的歐亞混血兒,故能順利躋身統治階層,將家族優勢長久地維持下去。

電影《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 1961)所描繪的,便是一個香港「蜑家妹」的「成功」物語。蘇絲黃的成功,在於其最終離開了生長的香港,與美國男友遠赴歐美,而《金雞》(2002)裡本土妓女阿金的成功,則在於將兒子送到了美國。第一世界的奧援,在這些底層女性的故事中舉足輕重。游靜認為,《金雞》是一部非常複雜的電影,「一方面繼承了資本主義向上流動的意識形態,認為『金錢』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努力總會獲得回報。另一方面,又表露出對草根社會的認同,以及對地產商、黑心商人、炒股人士等投機主義者的批判。」一邊是多少有些自私的「搵食」至上精神,另一邊又不吝展現對本土的關懷與理解,這種矛盾的兩面性,正是新世代香港人的寫照。游靜說:「阿金的選擇,也是很多香港人的選擇。她是獅子山下的香港人,她要繼續留在香港,跟獅子山下的香港人一起拼搏。


挖掘物件之間的關聯,是一場頭緒紛雜、硝煙漫天的彌久戰事。經營數十年的研究如此,即將跨年的鄰埠運動如此,歷時兩個月的活動亦然。策展人陳若怡在講座之初的簡短談話,很適合作為此際暫且的總結。她談到,這次香港影展想說的事情很多,「但核心意識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談論香港的過去,來映照現在,同時也提供台灣觀眾一個反思的線索。」最後,就在2019年的末端,以游靜書寫於1991年的文字,作為這篇紀錄與思考並陳的側記之底止:「如果不寫/要趁人不在的時候/找尖叫的角落/如果寫/何妨是詩」。如果看,何妨是電影。如果聽,何妨是城市。如果要談,何妨與世界。


.講座錄影


講座介紹 .講座照片

〔編按〕
本場講座為2019「浮城猛步.香港影展」香港記憶政治系列講座第四場,由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所共同主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