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4, 2022

主題書展選書【非家非類──游靜 影像與文字創作專題】

非家非類──游靜 影像與文字創作專題
主題書展選書

書展時間|2022.11.08-12.10(以水木書苑各書展檔期為準)
書展地點|清華大學水木書苑(風雲樓一樓)
選書人|留婷婷
特別感謝|水木書苑

此次游靜作品展期間,規畫於水木書苑舉辦主題書展,除了展/售幾本在台灣較難購得之游靜文字創作以外,特別邀請研究者留婷婷企劃文學、電影、人文社科研究等書單,將書展作為創造性詮釋的方式,希冀作為作品展活動之中與之外的一種延伸思考。

三個子題
▘移動視閾:路的背後,是人的意志
▘收放性別:何謂異態,何謂常態
▘以家為國:記憶與消逝的海岸線

除主題選書外,展出游靜文字作品:
《史前紀》,香港:石磐文化
《裙拉褲甩》,台灣:蜃樓
《大毛蛋》,kubrick
《我從未應許你一個玫瑰園》,香港:文化工房
《游動的影》,香港:文化工房
《詠歎調》,香港:水煮魚文化
《另起爐灶》,香港:香港文學館

主題書展部分書籍因絕版或調貨不易,未能於書展之中展出。以下列出完整書單,期望保存此一知識資糧以饗讀者。 

移動視閾:路的背後,是人的意志 

我們到一個地方去,帶著認識細節的心情。/強壯而細緻地活著。

——游靜《另起爐灶》

當代的遷移行為,既可被稱作視覺藝術的一種,亦是視覺藝術作品製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牽涉到移入地與移出地各自的指向,遷徙的動機、採取的手段、維持的頻率、身世的脈絡,以及行動者在此間看見了什麼,抑或者,看不見的又是什麼。在景框推進的過程之中,有形的菲林與無形的記憶體,皆被一格一格地填滿,個體的關懷得到承載、情感獲得宣洩,偏見亦受揭露。而觀閱者,則在那輕重之間,既窺見了螢幕或書頁上的他人,又返身照見了自我。
生的每一天,都是在耗損之中不斷累積的每一天。擇取視角,盲點必然伴隨而來;遴選路徑,對於另一種可能的想望也會悄然生長。如此反覆練習,有天便將豁然開朗:移動原是難以避免之取捨,移動原是一連串關係生成(與衰落)的代名詞。

  • 梁秉鈞:《東西》。香港:牛津大學,2014年。
  • 廖偉棠:《我們在此撤離,只留下光》。台北:大塊,2007年。
  • 李維怡:《行路難》。香港:kubrick,2009年。
  • 沐羽:《煙街》。台北:木馬,2022年。
  • 梁莉姿:《日常運動》。台北:木馬,2022年。
  • 王証恒:《南歸貨車:新界西短篇故事集》。香港:後話文字工作室,2021年。
  • 香港文學館主編:《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台北:木馬,2021年。
  • 張美君:《幻魅都市:張美君博士香港電影研究論文集》。香港:手民出版社,2020年。
  • 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台北:遠流,2021年。*
  • 李桐豪:《不在場證明》。台北:新經典,2022年。
  • 蕭詒徽:《一千七百種靠近》。台北:九歌,2017年。
  • 陳傳興:《銀鹽熱》。台北:行人,2009年。
  • 阿潑:《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分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台北:八旗,2017年。
  • 張世倫:《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台北:影言社,2021年。
  •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2013年。*
  • 奧爾嘉・朵卡萩:《雲遊者》。台北:大塊,2020年。
  • 歐文・魯特:《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台北:遠足,2017年。
  • 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孤獨的說明書,寂寞的指南針》。台北:方舟,2019年。*
  • 森山大道:《犬的記憶》。台北:商周出版,2009年。
  • 文.溫德斯:《和安東尼奧尼在一起的時光》。台北:大田,2006年。
  • 文.溫德斯:《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為》。台北:原點,2020年。
  • 小津安二郎:《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台北:新經典文化,2013年。
  • 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1997年。
  •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21年。
  • 霍華・蘇伯:《電影的魔力:Howard Suber電影關鍵辭》。台北:早安財經,2012年。
  • SOMEONE’S GARDEN:《改變世界的紀錄片工作者們》。台北:行人,2021年。
  • 愛蜜莉・畢克頓:《用鋼筆戰鬥的《電影筆記》:楚浮、高達、侯麥等電影大師的搖籃,探索現代電影藝術的六十年旅程》。台北:漫遊者,2015年。


收放性別:何謂異態,何謂常態 

我原來以為我們的進化,已經超越了這些依賴、陷溺、感情的專權與撕殺,我原以為我可以踏過這一切,踏過悠遠的時空,走到你面前。我高估我自己,這使我很害怕。何況,你還會說,假以時日,這些一切,都會過去。

——游靜《裙拉褲甩》

性、性別與性向,一切看似關涉慾望之事,實則皆由「愛」的內核蔓生而成。抽象來說,是愛是否可能,愛如何可能,愛的異常與尋常該以何測量;具體而言,則是一個人的愛,如何迎戰這世間的惡意與誤譯,如何擺盪於嶄新和折舊的兩端,又或者,如何直面另一個人的不愛。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層面的性別研究,使我們看見身體和心靈的來處何等「眾生」喧嘩,去向又是何等舉步維艱,基進與保守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想像力和私密性並行的作品,則使我們折返回個體的生命情境,舉目所及之處未必俱是美好,尚有不安、困頓,乃至難堪。
人生實難,性別亦然。就讓我們以文字與影像的點點星火取暖,在「愛/性」的荊棘之道上,見步行步。
  •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台北:洪範,2007年。
  • 馬家輝:《龍頭鳳尾》。台北:新經典,2016年。
  • 洪嘉:《Playlist》。香港:水煮魚,2016年。
  • 門小雷:《SISTERHOOD:門小雷精選作品集》。台北:臉譜,2020年。
  • 洛楓:《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香港:三聯,2016年。
  • 林松輝:《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香港:手民,2021年。
  • 江紹祺:《男男正傳:香港年長男同志口述史》。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14年。
  • 李屏瑤:《向光植物》。台北:時報,2022年。
  • 楊双子:《花開時節》。台北:奇異果文創,2022年。
  •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印刻,2020年。
  • 騷夏:《橘書》。台北:逗點文創,2017年。
  • 鄭聖勳:《少女詩篇》。台灣:蜃樓,2018年。
  • 張亦絢:《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木馬,2015年。
  • 蔡蕙頻:《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台北:博雅書屋,2011年。
  • 王鈺婷主編:《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年。
  • 袁紹珊:《愛的進化史》。台北:遠景,2018年。
  • 森茉莉:《戀人們的森林》。台北:台灣商務,2021年。
  • 瑪格麗特・莒哈絲:《情人》。台北:允晨文化,2006年。
  • 阿蘭達蒂‧洛伊:《微物之神》。台北:天下,2017年。
  • 艾莉絲‧孟若:《雌性生活》。台北:木馬文化,2022年。
  • 米榭.韋勒貝克:《血清素》。台北:麥田,2020年。
  • 凱特.寇克派翠:《成為西蒙波娃》。台北:衛城,2021年。
  • 亞倫・強森:《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2008年。
  • 亞莉・霍希爾德:《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台北:群學,2017年。
  • 洛德・韓菲瑞斯:《茶室交易》。台北:群學,2016年。
  • 艾希莉・米爾斯:《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台北:臉譜,2021年。


以家為國:記憶與消逝的海岸線

如果沒了天星  怎麼辦/坐在碼頭上不吃東西的哥哥 叫暴動嗎?/家為啥 總不靠岸?/那時只知道 66年4月一個晚上/因為戒嚴 差點沒有我(爸說:太好了!)/那時不知道 如果沒所謂暴動/其實也沒/所謂家/於是也沒/所謂我

——游靜《大毛蛋》

倘若從自我出發,由近及遠的空間尺度,依序將會是身體、家庭、社會乃至國境。社會與國境之間有著邊界的連動性。在此基礎之上,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人(並非血緣)是家庭的最小單位,而情感與理智交織的回憶,則是構成人的最小單位。家以為國的先決條件,是人以為家。然而,世間律法與權力的運作軌跡卻正好相反,往往是「國」在「家」前,而「家」在「人」前。我們無可迴避,在這弔詭之中進退,並且兩難。

於是,置身不安的年代,橫亙在你我面前的問題,便逐漸形成一個有序卻無垠的迴圈:如果無以為人,何以為家。如果無以為家,何以為國。可是若無以為國,人,又該何去何從。

  • 辛其氏:《紅格子酒鋪》。香港:素葉,1995年。
  • 黃碧雲:《盧麒之死》。台北:大田,2018年。
  • 李智良:《渡日若渡海》。香港:香港文學館,2020年。
  • 柳廣成:《被消失的香港》。台北:蓋亞,2020年。
  •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台北:聯經,2019年。
  • Ac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
  • 羅永生:《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2007年。
  • 李展鵬:《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台北:遠足,2018年。
  • 袁紹珊:《喧鬧的島嶼:台港澳三地文化隨筆》。台北:聯經,2018年。
  • 李峻一等著:《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台北:八旗,2017年。
  • 葉長青、李尚喬:《蜉蝣之島Mayfly Island》。台北:慢工,2020年。
  • 黃崇凱:《新寶島》。台北:春山,2021年。
  •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北:麥田,2016年。
  •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台北:玉山社,2022年。
  • 鄭安睎:《蕃人觀光日誌》。台北:國立臺灣圖書館,2021年。
  • 吳叡人等著:《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6年。
  • 東山彰良:《越境》。台北:尖端,2020年。
  • 歐大旭:《倖存者,如我們》。台北:聯經,2021年。
  • 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台北:時報,2021年。
  •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2010年。
  • 伊恩‧布魯瑪:《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台北:紅桌,2017年。
  • 克萊夫・漢密爾頓:《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台北:左岸,2019年。
  • 徐賁:《暴政史:20世紀的權力與民眾》。香港:牛津大學,2020年。
  • 馬修・戴斯蒙:《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台北:時報,2017年。
  • 派屈克.聖保羅:《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台北:聯經,2018年。
  •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2019年。



-----
留婷婷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雙棲於澳門及台灣,研究與創作並行。長期關注華語文學及性別議題,合著有《遇見文學美麗島》一書。目前正身處於由夜行脫胎為晝行性動物的陣痛期。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