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櫃來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侯孝賢
1983|Color|Taiwan|101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21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84年第二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4年法國南特影展Golden Montgolfiere獎
★2000年第一屆韓國全州國際影展
★2002年第四屆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影展
青灣/風櫃東站
風櫃,是澎湖的聚落地名,故事乃是以阿清為主線,與三位朋友在這裡度過一段打鬧而不羈的歲月。春光的身影,三個青年打滾於沙灘邊的波浪、追逐過咕咾石的村屋、起舞在海防邊的坡堤、騎乘過大草原的線道,然而正當我們巡視著台灣海島的另外一端,卻發現他們不時在鬥狠過後,罩著夕陽斜坐在海岬的一座土地公廟,望向台灣寄放著他們被仇家追趕的「未來」。鬥毆是年輕血氣的代價,為了躲逃家人的眼光、仇家的埋伏,四人中三人選擇不告而別,登上大船決定前往港都。
港都的前工業性格,擁擠的交通幹道、魚貫的公車潮、勞力的手工業等,三個年輕人投身在這個新城景,並無什麼闖天地的打算,只有一種為出路的尋覓。而因為住宿的閣樓,他們遇上了同鄉的黃清河與和他同居的小倩。閣樓比鄰的生活,也帶給阿清隨之而來心境變化,另一方面,外鄉的境況也使阿清對家中與兒時的記憶接連的返照。放蕩的青春,開始細膩了起來……
侯導說「拍完”風櫃”之後,我對電影重新認識,我感覺那是另一種語言。」而曾擔任台灣新電影時期許多導演(包括侯孝賢《悲情城市》)的剪接師廖慶松,曾說《風櫃來的人》是他剪接上的轉捩點,是他企圖掙脫既有的規則與束縛的電影,從本片可以看到一般以為侯孝賢特有的長鏡頭凝滯、遠距的觀望,都慢慢出現一種侯導電影語言的詩性,這既是關於影像的領悟,也是剪接美學合作的發端。光陰,可以是有成長的騷動、晃盪的記憶、打拼的歲月等,但除了一種可觀可以投射的生活故事外,真正關於電影,尤其台灣電影的形式、內涵、格局也不斷透過導演的關注與提昇,從中得到其養成。或許所謂「原來的」故事,從未是導演真正想爭取的代言,朱天文認為「吸引侯孝賢走進內容的東西,與其說是事件,不如說是畫面的魅力,他傾向於氣氛和個性,對說故事沒有興趣……」。侯孝賢的個人風格,樹立出自身在台灣新電影位置上的美學特色。因此我認為從《風櫃來的人》中,觀影者也不妨如廖慶松以為剪接是一種靈魂深度的溝通所言,讓我們的心態上試著用觀一場影像語言的「敘述」,先於看一場青春年少的「故事」,流連在人物身影外,讓影像在一靜一動、一切一換、一遠一近、一長一短、一望一瞭中,說說話。
(撰文:小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