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9, 2010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MOBILE SUIT GUNDAM:Soldiers of Sorrow)

富野由悠季Yoshiyuki Tomino
1981/Color/Japan/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23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機動戰士鋼彈劇場版以電視版為基礎重新剪輯,加上新作片段並且更動部分故事的劇場版,於1981年-1982年之間分成三部上映:
1.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機動戰士鋼彈)-以TV版 1-13 集編輯而成的劇場版
2.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 哀・戦士篇』(機動戰士鋼彈 II 哀戰士篇)
3.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I めぐりあい宇宙篇』(機動戰士鋼彈 III 相逢宇宙篇)

是否想過,參與戰爭對一個人會造成多大影響?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正是訴說著這樣的故事,這樣哀傷的故事。人類因人口膨脹而向宇宙移民已過了半個世紀,地球聯邦政府的殖民衛星『SIDE 3』,以『吉翁公國』之名,向地球聯邦政府發起了獨立戰爭。人們用來爭戰的武器,擁有武力上優勢的巨大機器人─『機動戰士』,於是產生了。一次戰爭中,殖民衛星『SIDE 7』的少年們,因為情勢所逼而參與了戰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鬥,『SIDE 7』的少年們逐漸從『外行人』變成了『戰鬥員』。

『外行人』與『戰鬥員』有何不同?是一個衍生出來的問題。除了經驗上的差距之外,還有自我目標與價值觀,而這正是構築一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SIDE 7』的少年因為戰爭的衝擊而導致價值觀劇烈轉變,也因為找不到戰鬥的目標,讓自我認同產生強烈的矛盾以及迷惘。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沒有喘息思考的時間,在更為重要的前題─生存前,只能暫時的被壓抑下來。被戰爭的洪流所捲入,找不到為何而戰,卻又不得不戰,為了生存。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哀吧。

除了人物內心的掙扎與衝突之外,這部電影也探討有關戰爭的部分。在革命戰爭之下,沒有正邪之分,都是為了自己的理念而戰,想要透過這場戰爭達成某個目的,為了己方陣營或是自己。『機動戰士』不過是人類拿來爭戰的工具,戰爭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從武器、戰術、組織到後勤補給,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從全盤去考量,只擁有某項優勢,不代表你就會贏得這場戰役;如果另一項處於劣勢,更可能的是輸掉這場戰役。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可以當成一個獨立故事來看,不會因為不了解鋼彈及其相關背景,而無法了解這部電影想要探討的主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是以電視版動畫剪輯而成,難免在一些場景轉換或是故事轉折的地方,不是那麼的流暢,但是不會影響故事完整性,以及他所想要表達的事物,可以說是瑕不掩瑜。









(撰文:朱逸樵)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