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1, 2010

天橋不見了



天橋不見了
(The Skywalk Is Gone)

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2002|Taiwan|Color|2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27 (二) 18: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2003年葡萄牙康德鎮國際短片影展fiction類首獎(蔡明亮)




記得我們在天橋上俯瞰車潮、手舞足蹈、嘶聲喊價、隨意觀看。

如果你還記得《你那邊幾點》中,湘琪向小康買錶的那座天橋,那麼試著回想小康在橋上賣錶時,攝影機透過他與他所站立的天橋,帶我們看到的是小康背後,一大片正在大興土木的建築工程,與隨之而來的地景變動。

難道這是蔡明亮的寓言嗎?電影結束之後,天橋也不見了。或許是因為天橋消失的如此之快,蔡明亮才會趕緊拿起攝影機,拍下這短短22分鐘的《天橋不見了》。

台北是個獨特而急遽發展的地方,然而在都市發展的經驗當中,幾乎每十年就要經歷一次將舊有都市記憶拋棄以便容納新的都市景觀的經驗,不僅不同世代缺乏對台北城市的共同記憶,許多細膩而感人的回憶也在地景消失之後而令人遺憾與緬懷。例如「中華商場」、「西門紅樓」、「牯嶺街舊書攤」、「光華商場」等等,是否都已披上一層懷舊的面紗,提供後人憑弔。

《天橋不見了》裡,剛好帶出了這樣的三個角色。一個身體經驗與天橋緊密依賴的移動者(陸奕靜),一個曾在天橋上買過錶、天橋對她來說是個有目的的標的物的女子(陳湘琪),一個曾在天橋上賣錶維生的小攤販(李康生)。天橋的拆毀,對這三類人來說,分別是經驗模式的易習(也就是她要更改先前身體所已慣習的行動模式)、地點記憶的遺失與謀生舞台的喪失。

一九九二年,當中華商場為因應鐵路地下化與都市更新需求,而決定拆除時,作家吳明益在他的短篇小說〈拆〉裡,寫下了這樣的字句:

看過去的她像開了相機最大光圈對焦似地,商場有漸淡的感覺,一些雜物佔據著走道,令我莫名奇妙想到《秧歌》裡的一句話:太陽在這裡老了。不錯。很多時候,好像不是我們自己老了,而是周遭的許多東西老了。……但在過程中,卻常有一種像是擠破粉刺般的瘡瘢,緊緊緊緊地咬在心頭上,隨著時間退化成老人斑。人的記憶很奇怪,並不是像抽屜打開就看到針線、髮夾、統一發票等等;而是像一個窄口的黑袋子,伸手進去憑感覺一樣樣掏出來的。

如果有興趣,去一趟國家文化資料庫的老照片裡,key in「中華商場」吧!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