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6, 2010
變人
變人
(Bicentennial Man)
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rs
2005/Color/USA/13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30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年好萊塢最佳髮型設計獎特技效果攝影(Greg Cannom、Wesley Wofford)
《變人》(Bicentennial Man)於2000年出品,改拍自文學小說,由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羅賓威廉斯為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科幻作家以薩‧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為紀念美國開國二百年寫的科幻短篇小說,後來在出版商撮合下,他與另一名科幻作家 Robert Silverberg 將 Bicentennial Man發展為長篇小說Positronic Man。《變人》就是以此為藍本改編而成。
在電影中,NDR-114機器人管家為當時家庭的「正常電器」,不過山姆一家人似乎買到了「正常電器」中的「不正常電器」。他們的NDR-114機器人管家,也就是安德魯,不知為何具有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這不是機器人該有的現象。但識大體的山姆懂得欣賞,並負起教育安德魯的責任,把他當成家人般對待。這使得安德魯變得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然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感情。在可以活很久的狀態下,他把自己變成越來越像一個人。
然而,由此衍生了問題。到底,怎樣才是個「人」?在找自己的過程當中,安德魯最在乎這個問題,同時也是電影思考的議題。在安德魯與山姆一家人的相處中,他與小女主人葛莉絲的感情最好,可是兩人之間雖然有著似有若無的情愫,卻在歲月流失與殘酷的現實夾擊下,被加以稀釋了!安德魯與小女主人重逢時,遇上了波夏,也就是老主人的曾孫女。不打不相識的兩人最後相愛。安德魯從一個「不正常電器」,變得像一個人似的,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甚至將自己不壞的機體逐步換成人工臟器,體會生命的生老病死。
《變人》在思考的顯然是科技進步之後的問題,我姑且稱為後科技問題,也就是一個「科技之後,怎樣?」的層次上。這樣的討論已經不是文明可以進展到什麼地步了,而是文明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複雜到必須以「人性」角度進行切入的狀態。文明與人性的分界點與交融的狀況,我以為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且看來《變人》並不悲觀。因為《變人》描繪了具有人性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自己與同類(機器人)獲得權利,解放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不自由。再者,安德魯與波夏的戀情,同樣令人動容。機器人與人的愛情,也可以如此讓人感動。換句話說,《變人》認為人可以和機器人和平共處,並且隨著一些努力或者是緣份,還能產生相知相惜的關係。
我想,這不只是想像未來的問題了……
科幻電影不斷思索的議題之一,就是機器人與人的關係。兩者之間,時而緊張,時而融洽。這樣的思考路徑,已經不單單是想像未來世界,還包括了未來世界的運行體系。因此,未來/科技/人類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顯得複雜而值得探討。基於這個觀點切入討論《變人》,我想它是相當樂觀看待三者的互動關係,針對電影表現科技的場景時,亦相當自然而然。加上羅賓威廉斯精彩不造作的演技,讓電影整體表現皆具有一定的水準。然而,機器人到底要怎樣才像一個「人」,或比「人」更像「人」?我相信《變人》的答案,不是唯一解答。它不是第一部拍這個題材的電影,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也許哪天我們真能親身體驗這樣的問題,在此之前,或多或少也能藉由電影天馬行空地想像一下!感覺一下!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