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9, 2009

奏鳴曲



奏鳴曲
(Sonatine)

北野武
1993|Color|Japan|94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9/12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4年日本影藝學會最佳音樂獎
★1994年日本專業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1995年法國康乃克影展影評人獎





是樂聲還是曲式,還是一部北野武電影?
那個凶暴(爆)的男人
真能奏揚什麼樣的輕快?

想必很多人看到片名,跟我一樣查找起知識當中,所謂的「奏鳴曲」是什麼?但或許大家可以動手做做功課,因為這勢必助於我們併容一種互文關係來理解這部電影的安排。我不想做出爆雷之舉,但可以提供大家從文學與樂曲形式的互設性做參考。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書》中,後設自己認為寫了一本變奏形式的小說,要我們理解他書中不同的章節一個接一個,就如貝多芬的變奏曲(變奏曲的主題是一個通常不多於十六小節的主旋律,但樂曲最初呈現的主題會不斷地透過樂理當中的和聲、旋律、對位、節奏而反覆),其實看似用不同章節完成了一個女人的生命經歷(她的愛人、她的城市、她的偶然、她的記憶等),但卻是為了譜寫朝向某個主旋律的內在,如那書名關於「笑」,與「遺忘」。

回到電影當中,劇情以圍繞在山本老大(北野武飾)與其小弟們,在未知的來龍去脈中,展開內、外部的新仇舊恨的追、殺、躲、逃。不久,一行人為了任務與避免敵人偷襲,來到沖繩島,但黑幫之間殺氣的不預警性,時時都鬥弄起不同人馬的火拼。個個擊破的埋伏暗樁與突如其來的槍擊掃射,卻也像北野武屢屢「逗」弄著快被劇情悶爆的觀眾們。而北野武的個人氣質,每每讓眼神發散著為了獵殺的冷靜、卻讓寧靜掀揚起只能完成在瞬間的高潮,而高潮又在緊接的暗幕下不求英雄化的做收拾。

這部極為被能以為是北野武硬漢風格的作品,其實我們不妨也試圖詢問著,當我們認為北野武每每遊走黑白兩道、幫派鬥殺、突然見血、瞬間暴斃的極端形式底下,導演所被掛名的風格-「暴力」是什麼?。

「你都能毫不質疑的開槍」
「但你不怕死吧?」

女子對心中的殺手-山本(北野武飾)這樣笑詰著,卻換得山本回笑而揭示的說「我不是硬漢,硬漢就不會帶槍」、「我開槍不遲疑,是因為害怕」,這種坦言,我以為正是北野武試圖向世人告白,他被別人認定為電影風格的「暴力」,究竟是什麼?在他的口吻中,殺人/害怕、毫不猶豫/驚嚇其實不過一線之隔。

「什麼是暴力?」當我們以為猝不及防的開槍是兇惡、無猶豫的自縊自殘是極端、見血而無動於衷是殘忍,我們也就框限了「暴力」,也侷限了北野武。如果換個方式,探問「暴力是為了什麼」?那麼北野武則試圖告訴我們,或許形式只不過是我們未能發現的防衛本能而已。因為害怕使人動手、因為驚嚇使人毫不猶疑、因為無法感知更多而變得殘忍,突然之間帶槍的硬漢與徒手的懦夫,也值得我們去細辨價值觀的分差。

逆向的找回為什麼使用「暴力」的北野武,目的論告訴我們,北野武的暴力不會只是為了效果為了製造而"發明"的(暴力)樣式。或許讓人以為的鮮明動作,也只是在告訴我們最以為不會發生的「本能」罷了。或許我們沒有的是槍,但我們同樣仍有更多的「本能」自我防衛而傷害他人。將「暴力」視作樂式當中的一個主題,或許我們以為極端的變化形式就是風格化,但當我們一連接看北野武不斷在不同電影當中變奏著「暴力」這樣的主旋律,或許更該讓我們好奇的是他性格中對某種本質,所揣想的極致,以及試圖用譜曲更多的生命史去達到其靠近。「暴力」與「極端」的樣式或許讓我們感到北野武電影成為一種類型的相似,但其實當導演每一次對主旋律的再譜寫,除了應證本質核心追求的無窮,其所指也可能已經離我們以為的「暴力」越來越遠了。


最後還是想說服務大家:附上相關奏鳴曲的連結,而電影的互文性,就待大家觀影後的自行併容。

出自:http://home.pchome.com.tw/mysite/francine21/music_theory/form01.htm
當中奏鳴曲「形式」乃是:

第一樂章 快速的「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 緩慢的樂章
第三樂章 輪旋曲(rondo)或奏鳴曲的快速樂章

而結構則有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
呈示部包含著主題,發展部則予以變化,再現部則將主題再次呈現並結束。

(撰文:小昱)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