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4, 2012

裸體午餐




裸體午餐
( Naked Lunch)
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z
1991/ Canada/ Color/11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24(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談到電影,有些不得不先回到文本。

儘管原著與改編相互競爭,在現代漸漸擬出一種共識:尊重各種文類的基本差異。然而裸體午餐(Naked Lunch)原著的意義你卻不可不知。與《在路上》(On the Road)、《嚎叫》(Howl)並列齊名「垮掉的一代」代表作,這本由Williams Burroughs混合自己誤殺妻子的經驗而集成迷幻鬆散的小說,曾在美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引發一連串關於文學自由的論戰。老實說,書並不「好看」,Burroughs以自身的潛意識做為實驗園地,固執般地拆解日常句子,整本書彷彿無法理解的囈語,擺盪於猥褻與爆烈之間。許多人也因他邏輯脫節、太過寫意而放棄閱讀。當1991年電影推出,視覺化後的隱喻與性暗示,反而使許多人願意接受,轉而回頭重新閱讀文字。電影本身除了橫掃加拿大影藝學院(包括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以及美國國家影評人學會最佳導演與編劇,同時還獲得92年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

電影敘述一位除蟲專家比爾‧李(Bill Lee)發現妻子注射了殺蟲藥粉之後,出現歡愉的體驗。在一次玩射蘋果的遊戲裡,比爾不小心誤殺了妻子。為了躲避風頭,比爾遠走到非洲某個伊斯蘭的港口,過程之中,開始出現間接不斷的幻覺與藥粉上癮症狀,他開始相信自己是一位雙面間諜,伴隨他的打字機,則變形成一隻會說話的巨蟲。

藝術家的靈感常常是大眾想要一窺究竟的秘密,在《裸體午餐》裡直指了寫作的核心源自於心中非理性的慾望,只有將所有理智(條理)消除,本質才會呈現。要進入神秘不可解的情境,毒品就像是一張由現實直達核心的車票,殺蟲藥粉在片中擔任的,就是讓比爾欲仙欲死,在自毀與自我幻想上徘徊的迷幻藥。向來對昆蟲獨有鍾情的大衛柯能堡讓比爾成為一位滅蟲者,又暗示比爾成為作家的慾望,現實壓抑渴望,巨蟲身軀的打字機具現了比爾的恐懼,也反射出壓抑慾望下的自我懷疑與折磨。這種卡夫卡式的歡愉,宛如深陷在層層堡壘中,陰鬱封閉、沒有出路的自我虐待,彷彿Williams Burroughs所說的最佳寫照:「讓我終身陷入掙扎,寫作成為唯一的出口。」

1989年大衛柯能堡開始著手改編劇本,加上自己的理解將文字影像化,對主角比爾在迷幻狀態中,探索自己性慾開發出的同性戀傾向,用了大量特效,諸如屁眼、打字機吐出如陰莖狀的形體,或是心中形象的怪物,皆是吸吮長條狀,汁液淋漓的畫面,變形的慾望用猥瑣的方式呈現,十足詭異情色。但是否用過了頭,因人而異。我粗淺地認為,在影片基調方面貢獻最成功的,則是配樂家霍華休爾﹙Howard Shore﹚與傳奇爵士樂手歐涅柯曼﹙Ornette Coleman﹚的配樂,他們為影片譜出了出令人不安,帶著懶散情色的味道,讓明亮的旋律之下滲透著如履薄冰的焦慮。


(撰文:尼吉)



影片片段:

變蠅人




變蠅人
( The Fly )
David Cronenbergz
1986 /USA/Color/9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20(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需求是發明之母。」,然而這些需求究竟所來何處?來自人心、來自欲望;也許是期待擁有更好的生活,也許只是想要掌握得更多。

 《變蠅人》電影開頭,男主角Seth Brundle熱切地向女主角Veronica Quaife展示新發明,他的眼中沒有一絲貪婪的野心,即使他口裡正說著這個發明能改變世界。隨後,當Veronica跟著Seth回家的路上你會發現,原來這個發明的動機還是來自Seth本身。因為Seth只要搭乘交通工具就會頭暈不適,就連小時候騎三輪車也會暈吐。因此,如果這個傳送裝置發明成功,Seth將免去暈吐之苦。對Seth來說,驅使他向前的只是一個單純想要減去痛苦的念頭,但原本美好的想像,因為一次實驗的意外,全變了調。

通過一次次的傳送實驗,Seth逐漸地掌握到傳送中發生的問題,也一步步的改進。但,「解決問題」這件事總發生在問題產生之後,當Seth發現問題時(這問題也就是Seth之所以變成半人半蠅的原因),有些東西已經永遠的改變了,而這不再是Seth能夠掌控的。

這部片裡,導演沒有將電影導向機器人、電腦擁有自主意識這類的科幻恐怖,而是回歸到「人」的本身,針對人性層面做探討。通過Jeff Goldblum(飾演Seth Brundle)細膩的表演,從開場充滿理想的文質科學家,到變成半人半蠅後的暴躁、自負、易怒。變身前後的差距除了循序漸進的細緻妝容,心理層面的演繹更是一下就吸住觀眾,彷彿身陷其中。既使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作品,整體的妝容效果還是令人訝異,臉上的斑、傷口中長出的硬毛,直至身體宛如長滿肉瘤的畸形,蒼蠅特徵逐步侵蝕「人」的那一部分,到了最後幾乎就像一隻巨大的蒼蠅,你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這是靠化妝技術所呈現出的效果,但全身的神經還是不自覺地抽緊。而Seth一開始便骨碌碌轉來轉去的大眼即隱約讓人聯想到蒼蠅般的躁動不安,隨著變身的影響越發顯著,Seth的語速越來越快,越來越嗜甜食,體力更是驚人的旺盛。Seth最初對整個情況感到恐懼、不知所措,但隨著變化的過程中離人形越來越遠,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是個怪物,轉而開始享受這種生活,但他始終沒有失去人性,使得結局更顯哀傷。

通常《變蠅人》被歸類為科幻驚悚片,但此片中的愛情佔了相當大的成分,追根究底說來,這齣戲的悲劇肇因於愛情。若不是對愛情的妒嫉,就不會有實驗的疏失,進而產生一連串的後續發展。雖說愛情的部分為此片添加了一些浪漫氛圍,但全片拍攝場景主要在Seth的實驗室裡,陰暗髒亂的空間中擺放著一個個像蠅卵的電子傳送艙,環境直接地營造出一種詭異的氣息,加上蠅人的視覺衝擊,恐怖始終圍繞在觀眾心中,而「蠅」將「人」吞噬的想像也令人毛骨悚然,種種元素成就了這部駭人的電影。


(撰文:雁婷)



影片片段:

Friday, November 23, 2012

大衛柯能堡影展






大衛柯能堡影展
David Cronenberg Film Festival






接在今年的科幻影展「超英雄」之後,夜貓子電影院接續進入到科幻與恐怖揉合的電影領域。十一月的大衛柯能堡影展將以一系列的經典驚悚電影,讓觀眾領會大衛柯能堡其暴力、血腥卻不失深度的恐怖美學。

    首先,大衛柯能堡影展就以經典的科幻驚悚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的《變蠅人》(The Fly)揭開序幕。這部1987年的作品奪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化妝獎,在現今看來,裡頭精湛的化妝技術仍不失其驚悚的力道。但有別於以嚇人為主要目的的商業驚悚片,大衛柯能堡在《變蠅人》中對驚悚片類型有一番複雜且深度的探討。無論是《變蠅人》亦或1999年的電影《X接觸:來自異世界》 (eXistenZ)都著重描寫人類生活在現代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之後,所可能引發的種種「恐怖結果」,這些帶著些許科幻片色彩的驚悚片,也開創出迥異於好萊塢類型片的風格。

  另外,大衛柯能堡也相當喜愛以暴力、吸毒等社會黑暗面為主題,近幾年的《暴力效應》(A History of Violence)、《黑幕迷情》(Eastern Promises)或是《裸體午餐》(Naked Lunch)都是代表作。不過有趣的是,他總能以冷門卻多變的電影風格詮釋。

在《暴力效應》中,在展現暴力的同時,也反諷美式英雄主義——英雄不一定能引領世界走向烏托邦,或許只是逼迫人類必須面臨完全拋開過去人與人之間建立的信任、寬恕、仇恨、針鋒相對的現實局面。《黑幕迷情》是一部黑幫片,雖然少了打打殺殺的暴力畫面,大衛柯能堡反而以最真實的黑幫儀式,使本片從頭到尾瀰漫著一股讓人喘不過氣的氣氛。他曾說:「我想呈現出人類面對暴力時的本能反應,最真實、最粗糙、最殘酷的那一面。電影裡習慣把暴力場面拍得像是跳芭蕾舞,不但以慢動作呈現,還配上好聽的音樂。事實上,當暴力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裡,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段話可說是他對自己獨特風格的最好註解了!

  當代藉由影像探討社會黑暗的導演不勝枚舉,但少數能像大衛柯能堡只把暴力當作呈現的手段之一,輔以病態的心理恐懼和原始性慾,討論冰冷科技與人類之間變態的發展可能。他拍的每部作品都幾乎「驚嚇」國際影壇,不只是生理上感到恐懼,更可怕的是無法抹滅心理陰影。本月影展或許不適合膽小的影迷,但若是想挑戰自己的觀眾們,相當值得一試。更希望能夠從中發現除了「血腥男爵」外,更深層的大衛柯能堡!


2012年11月 / 每週二、六20:30
週二/週六:蘇格貓底咖啡屋.自由入場


11.20(二)
變蠅人 The Fly (1986)96min ★ 限制級


11.24(六)
裸體午餐 Naked Lunch (1991)115min 限制級


11.27(二)
X接觸:來自異世界 eXistenZ (1999)97min ★ 限制級


12.01(六)
暴力效應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96min


12.04(二)
黑幕謎情 Eastern Promises (2007)100min 限制級


★表當日播映結束後將舉行映後座談,時間約為22:10,座談預計30-45分鐘。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最新資訊: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團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November 20, 2012

守護者(導演版)




守護者(導演版)
( Watchmen)
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
2009/Colour/USA/19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17(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本片改編自艾倫摩爾(Alan Moore)榮獲1988年雨果獎的同名漫畫。故事背景是1930至1940年代的美國,由於邪惡勢力肆意蔓延,一群具有超群實力的正義之士挺身而出,他們戴著面具,身穿奇裝異服,與各種壞蛋展開較量。他們更參與到大大小小的重大事件,進而影響歷史。隨著時間流逝,組織歷經興盛與衰落,超級英雄的第二代也組成新的團隊,並稱自己為「守護者(Watchmen)」。

 然而,1980年政府下令禁止變裝英雄的行動,每個英雄也因各自的性格走向不同的命運。1985年的一天,仍持續行動(實為政府特務)的笑匠在夜裡突遭到謀殺遇害,擁有正義感的變裝超級英雄「變臉羅夏」,意識到有人正向曾經的超級英雄痛下殺手,而這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隨著電影的開展,觀眾會發現這項陰謀不僅涉及這群超級英雄的過去,也將對未來造成重大的災難。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前奏曲,隨著斧頭幫為了報仇找來了絕世高手,反而促使更強勁的英雄站上舞台。

這是一部反英雄的超級英雄電影:沒有打不死的超人,沒有飛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超能力(除了曼哈頓博士)。這些人生老病死,與凡人沒什麼不同。他們都無所謂的正義或邪惡,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控,他們只是人類中半醉半醒的一群,一隻眼睛看著自己,另一隻眼睛看著混亂的世界,不斷在私人情感和道德正義間內心掙扎。在這種情境下,可以發現超級英雄一方面抱怨社會的墮落,以及自己不得不替天行道的無可奈何;但另一方面卻發現其實他們口中「社會的問題」要麼是超級英雄的妄想,要麼就是由超級英雄自己所造成的「問題」。就如笑匠所說:「這一切都是一個笑話。」然而笑話中的人看不穿這個笑話,他們依然嚴肅而艱辛地維護著自己所幻想的那個世界。

本片沒有像當今的超級英雄電影那樣,走華麗的路線。整個電影充滿著濃厚的懷舊風格:影片中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對比強烈、光線昏暗的場景;街頭永遠充滿了垃圾、塗鴉、濕漉漉的雨水、迷濛的霓虹燈和奇怪的人形。相較與漫畫而言,電影的畫面以及人物更加唯美許多,而且電影的配樂選入許多歐美著名的樂團、歌手。無論是變焦快慢鏡頭的動畫,暴力場面的流暢和細緻,或是一幀一幀定格一樣的效果,讓電影整體上看起來非常棒。總體而言,這部電影並不是給喜歡超級英雄的人看的,因為它的敘事與多數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不同,反而留給觀眾較多的空間去回味「英雄」的真味。


(撰文:建文)



影片片段:

功夫




功夫
( Kung Fu Hustle)
周星馳
Hong Kong / 2004 / color / 9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13(二) 20:30
合勤演藝廳






周星馳在2004年所主演的「功夫」,堪稱是華人電影上的奇葩。據統計,和「功夫」齊名、被人們拿來比較與詮釋的中外知名電影,至少有20多部(註1)。可見得功夫不論在是劇情、特效、創意或著幽默程度種種面向,都富有不容小覷的藝術成就;每個面向都可以寫出一篇精彩的影評。筆者嘗試從英雄的角度來加以剖析。

 為了成為英雄,西方文化渴望得到超能力或是魔法;東方人則是努力學習武技、培養內功。習武之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需要高貴的出身或者華麗的面容,在一個平凡不過的社區,因著斧頭幫蠻橫的惡勢力威脅下,英雄就此挺身而出。一根平凡的棍棒所揮打出的「五郎八卦陣」防守兼備,使敵人手中刀斧槍械霎那間脫手,下一刻腹胸與雙膝再各吃一棍,雖不傷及性命卻也叫苦連天;怪異的金屬環有模有樣揮打出的「洪家鐵線拳」,招式樸拙卻是剛烈的極致,讓人聯想到金庸筆下九指神丐洪七公的絕技——降龍十八掌,只消雙掌一擺,即會產生莫大的掌力將對手震飛數尺之外;最後是不靠任何兵器踢打出的「十八譚郎腿」,就像兩個長了眼睛的拳頭,環視著四周不知好歹的小混混,敵人的上下盤無不暴露在凌厲攻勢下,手中的斧頭也愛莫能助。看到這裡,不禁叫人讚嘆功夫的疆界如此博大精深,它是習武之人剛柔性格的實體化身,個人的專長也可練成蓋世武功;規律的招式中,一推一擋搭配不同的力道,就像鋼琴將單音排列組合後,演奏出一篇肢體韻律與氣勢構成的樂章,誠如《孫子兵法》所說:「用兵之道,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變化無窮」。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前奏曲,隨著斧頭幫為了報仇找來了絕世高手,反而促使更強勁的英雄站上舞台。

即便人人都會功夫,中國文化對於英雄身份卻寄予武打以外更重大的使命。最早「英雄」兩字出自於西漢.韓嬰的《韓詩外傳卷五》:「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兩者兼得,方為英雄」;金庸的《射雕英雄傳》說得更確切些:「咱們學武之人,品行心術居首,武功乃是末節(第十一回長春服輸)」。因此大多時候學習功夫的人背負著社會高度的期待:在這個不公不義、黑白兩道同流合污、惡霸欺壓良民的世界中,另一個制衡惡勢力的救贖者。即使惡勢力從來就不是泛泛之輩,正義的打者也會武功不濟而敗落,但是功夫的世界是何等奧妙、臥虎藏龍,柔弱至極反而蘊藏震天毀地之剛;「神雕俠侶」雙雙敗北的同時,自然會冒出一個「如來神掌」成為「蛤蟆功」的剋星。

就「英雄」的角度來看,「功夫」的精髓正是「以柔克剛」。最經典的一幕是小混混周星馳不分敵我一棒打在火雲邪神的頭上;邪神極怒把他轟入石板地。「為什麼打我?」,卻見周星馳奄奄一息的手在身旁摸來摸去,拾起一根木屑,「叩」的一聲又敲了邪神。這一棒力道雖小,卻是全片中最強的一擊,把他懦弱、欺善怕惡的性格,打成了高貴的英雄情操!接著邪神轟然遽下的兩拳——絕世英雄就此誕生。為弱者主持正義更是以柔克剛。兒時的周星馳自以為練成了如來神掌後,對著搶奪女孩棒棒糖的小混混咆嘯:「放開那女孩!」,即便他的下場是被打成豬頭,但這樣的情操卻遠比拳頭來的更有力道;我們大可用自己的武功去搶別人的糖果,但這樣的人不配稱為英雄。即便周星馳在片中的過去充滿欺騙、墮落與種種不堪,一旦最終他走上了正路並通過試煉後,我們才儼然驚覺那看似不堪一擊的正義感,才是真正的絕世武功。

註1:不加分類排序,至少有「駭客任務」、「蜘蛛人」、「綠巨人」、「追殺比爾」、「紐約黑幫」、「超人特攻隊」、「神鬼傳奇」、「鬼店」、「盲劍客」、「殺手阿一」、「馬永貞」、「七十二家房客」、「精武門」、「死亡遊戲」、「如來神掌」、「六指琴魔」、「奇門遁甲」、「東西遊記」、「整鬼專家」、「破壞之王」、「食神」、「少林足球」等電影。


(撰文:謝明豪)



影片片段:

綠巨人浩克



綠巨人浩克
( The Hulk)
李安
2003/USA/Colour/ 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06(二) 20:30
合勤演藝廳






《綠巨人浩克》(The Hulk),是美國Marvel漫畫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受歡迎的程度不下於蜘蛛人、鋼鐵人等知名角色。2003年,由導演李安改編成電影。《綠巨人浩克》和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不一樣的地方是,導演賦予了比原著更強烈的人性衝突,加上浩克自身的悲劇色彩和科學背景,使它成為最為獨特的科幻英雄電影。

 李安的《綠巨人浩克》,最為人稱頌的是深入而細膩的角色關係。小時因經歷一場意外而失去記憶,習慣壓抑情感的遺傳工程學家布魯斯班納,遭受足以致命的伽瑪射線照射,卻得以倖存下來後所要面對的是體內蠢蠢欲動、隨時可能衝破防線的另一個自己。當瘋狂的科學家因為逐漸被釋放的憤怒,以及再也抑制不了的衝動變成另一個自己之後,也替自己引來殺身之禍的危險。他不是英雄,他不要超級力量,這個世界最需要被拯救的就是他自己。

他必須面對的另一層複雜糾葛是,父子關係,這也是李安導演最擅長的題材。電影裡有兩個父親,一個是布魯斯的父親──大衛.班納,浩克的始作俑者;另一個是女主角貝蒂的父親──羅斯將軍。這兩名父親在男女主角的成長過程中總是缺席,也是男女主角潛意識中的噩夢來源。但是父子關係之中的愛恨糾葛卻比任何人(包括電影中幾乎消失的母親角色)對男女主角起的影響都來得深刻。

這層父子關係,使得這部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有兩個矛盾、衝突的社會角色。布魯斯,對父母、對那場意外長期壓抑的記憶和情緒所造成的拉扯衝突,釋放了體內的浩克。貝蒂,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和無能為力,皆顯現在她對布魯斯和羅斯將軍無法親口訴說的情感表現之中。大衛.班納,布魯斯的父親,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一方面想要利用浩克的力量對這個世界復仇,另一方面他深愛自己的兒子,因著愧疚想要治好布魯斯。最後,縱使野心支配了大衛班納,伽瑪彈下那一幕的親吻擁抱,父親還是選擇親情,而不是自己的私慾。

有人說,李安導演擅長文戲,因此這部電影的動作場面設計是個敗筆。然而,沒有超級壞蛋做陪襯,又是必須交待故事緣起的《綠巨人浩克》,李安導演對於場面調度的巧色和故事性的鋪陳實則皆屬上等。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的配樂、漫畫風格的分鏡、子母畫面的切割和場景之間的穿插與溶入,不僅捕捉到同一時間更細膩的各個角度,更增添了故事的緊張感和衝突性。最後,不得不提影片中著名的一場父子對話,如同莎士比亞風格的舞台劇,充分表現出人性衝突間的張力和震撼。

「你知道我最害怕什麼嗎?當我開始改變,當我無法抗拒,完全失去控制,我喜歡那種感覺。」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那麼在這部電影,我們也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浩克」。挖掘人性面,李安導演總是感性溫柔,總是無奈得多。每個人看似支離破碎的性格特質實為一體兩面的自我衝突。也許我們同情浩克的處境,困於自身力量,困於情緒控管,困於這世界容不下他的與眾不同,但我們可能會羨慕他多一點,畢竟他盡情發洩了。壓抑的情感,終須釋放,所有的觀眾在觀賞這部電影時應該都能與之共鳴。


(撰文:李嘉艾)



影片片段:

青蜂俠




青蜂俠
( The Green Hornet)
Michel Gondry米歇爾‧岡瑞
2010│USA│color│12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 /03(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青蜂俠》應該是DC漫畫的超級英雄中,名氣和迴響相對比較小的改編電影作品。1960年代美國影集的《青蜂俠》版本,據說因為收視率欠佳,只拍了一季就收攤。令人意外的收穫是,這部戲讓美國人發現了一位很會打的華人明星:李小龍。

 2010年的《青蜂俠》改編幾經波折,原本預定由周星馳擔任導演兼扮演助手加藤。後來導演換成了來自法國的米歇爾‧岡瑞(Michel Gondry),助手加藤的角色則落到了台灣音樂人周杰倫身上。

當眾人質疑周杰倫究竟能在好萊塢電影擔任多吃重的角色,會不會只是跑龍套時,《青蜂俠》的完成品,卻打破了傳統美國中心式的英雄敘事建構。它讓周杰倫扮演的加藤不可或缺,對戰打鬥、聰明機智、臨機應變的能力,都比由賽斯.羅根(Seth Rogan)飾演的主角青蜂俠好上許多,加藤甚至比青蜂俠還像英雄。由美國團隊拍攝超級英雄電影,竟讓一個華人出頭天;加藤角色的突出,多少也有延續李小龍版本的意味。這讓2010年版本的加藤,依舊夾帶著濃厚的東方主義味道:美國人所想像的,以及李小龍所殘餘的。

本片編劇埃文.戈德堡和賽斯.羅根極力破除典型英雄的刻板印象,不只助手出頭天,青蜂俠和加藤這對組合,一開始壓根沒有拯救世界的偉大理想,他們只是迷惑於莫名其妙的雄性氣概,決定要當英雄;片中的壞人查諾夫斯基,不願意承認過氣的現實,用殺戮強化自己的存在感。戲份最重的三位男性,在本片都像是自以為是的幼稚高中生。

青蜂俠和加藤面對正妹秘書時幾度被拒,也突顯了這一點;在此同時,電影又顛覆了另一英雄片公式:女主角並沒有跟任何一人談情說愛。據說這是女主角卡麥蓉.狄亞的修正:原本她和加藤有場吻戲。

不過,我認為《青蜂俠》仍屬偏陽性中心的英雄片,上述諸多看似很不英雄式的設計,其實都是為了讓《青蜂俠》帶有更多喜劇效果。它的嫉惡如仇、正反對立、邪不勝正的英雄史觀依舊清晰,導演也設計了大量的打鬥場面。只是成為英雄的過程有那麼點誤打誤撞罷了。


(撰文:王欣瑜 )



影片片段:

蜘蛛人




蜘蛛人
(Spider Man)
山姆雷米
2002 /USA/ /Color /120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 /30(二) 20:30
合勤演藝廳






大家對於一身紅藍緊身衣,總是在千鈞一髮時用蜘蛛絲,穿梭在紐約市的英雄蜘蛛人不陌生吧!不像蝙蝠俠配戴奢侈高檔的裝備,不像超人般擁有天生的超能力,蜘蛛人反倒以一個凡人的身分,來詮釋另一種的英雄和不平凡!穿上蜘蛛服裝,他是一個飛簷走壁的紐約希望;但在光滑的面具服裝下,蜘蛛人彼得.帕克跟所有平凡人一樣面臨著生活中的壓力。

 由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完成的《蜘蛛人》三部曲,是近年來最完整描繪蜘蛛人的電影。外表看似乖乖牌的書呆子彼得.派克、外表清秀的鄰家女孩瑪麗珍、從小到大的死黨哈利,以及默默支持了解蜘蛛人的梅嬸……這些元素不僅構成了這部電影的核心,也不斷為電影製造一波波的「不安寧」。

帕克的叔叔用最後一口氣對彼得.帕克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而這就是貫穿蜘蛛人的主軸──責任。一個從平凡人轉變成超級英雄的彼得,雖然不再受到朋友同儕的欺侮,雖然可以體驗到強壯和能力,但在面對生活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之時,經歷了無盡的迷惘和不確定性,甚至想要逃避。而導演很巧妙地透過一幕彼得丟掉蜘蛛服裝的下雨天,襯托彼得內心的灰暗消沉,以及紐約市民與蜘蛛人的對立情緒,成功營造社會間超級英雄與人民的矛盾。

我們有時會說:「我好希望我會飛!我好希望我有超能力。」但在這句話背後,其實有著無法想像的壓力,想想在生活中要飾演兩個角色,在迎接新的生活型態時,舊的生活卻像失去線的風箏,眼睜睜的看它遠去卻無能為力……這也是蜘蛛人令人佩服的原因之一,因為他不僅僅克服了內心的困惑、打敗了兩邊的拉扯,他更是一手承擔起社會的輿論和不諒解!看回我們自己,這樣的狀況不就很像當人要嘗試新事物的境遇:當我們下決心昂首跨向新世界時,卻常常會受到朋友親人的阻撓和不認同,弄得自己遍體鱗傷。這也是我在英雄電影中,常看見的另一感動。

其實社會很有趣,我們時常會人云亦云追隨大家的思考腳步,為什麼我們要追緝城市英雄呢?為什麼我們在受惠時感恩,但有災難降臨就將禍源推到別人身上?劇中不時穿插社會對蜘蛛人的看法,或許是一首歌,也是一句台詞……但我們都可以在其中看到社會百態!而這也是蜘蛛人電影能令人反思的部份。

蜘蛛人之所以特別,是他不像其他英雄人物可以跳脫塵俗。蜘蛛人不但是英雄,更是一個需要靠打工生活、渴望愛情、眷戀親情的學生,柴米油鹽的真實生活與觀眾產生了很強的連結。人們庸庸碌碌工作、犧牲陪伴家人,為了現實,捨棄自己的興趣……當我們事業有成,但我們又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樣的過程不就是蜘蛛人在電影裡面臨的掙扎嗎?雖然沒有特別的能力,但一如蜘蛛人般在生活中掙扎,或許讓人察覺自己也是另一種英雄,也正在默默改變世界!


(撰文:雪涵)



影片片段:

小人物狂想曲




小人物狂想曲
( American Splendor)
夏立史普林傑貝曼&羅勃普契尼
2003/USA/Color/10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 /27(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看完《小人物狂想曲》(American Splendor)後,再回頭看這次科幻影展「超英雄」片單,才發現本片主角是眾英雄中唯一不會變身、不會因外力突變、噴射金光、殺死敵人,切切實實就是一個Nobody。因為這部片的故事邏輯與探討主題跟其它片不是同一個框架,要在裡頭找英雄可是會大失所望。

  本片確實是部「類型」十分特殊的電影,可說綜合漫畫、紀錄片與劇情電影三種元素。改編自漫畫家、同時也是故事主角本人、不時現身於電影裡與飾演他的演員保羅.吉馬蒂(Paul Giamatti)虛實交錯的主角哈維.畢克(Harvey Pekar)自1978開始連載的漫畫《美國榮耀》(American Splendor)。由著名美國地下漫畫家勞伯.況Robert Crumb執筆、哈維.畢克編劇,自述、嘲諷身為底層小人物平淡無奇、不被主流視為「成功」的一生。

電影的一開始,便為整部電影做了隱喻式的破題。五個小男生在萬聖節裝扮成超人、蝙蝠俠等超級英雄討糖吃,最後一個小男孩卻什麼都沒做,當太太問他:「你扮成誰呢?」他皺眉答:「我是哈維畢克。」「哈維畢克?看起來不像個超級英雄。」周圍的同伴交頭接耳,男孩有點怒了,說:「我不是什麼超級英雄,我只是個鄰居的孩子,不行嗎?」於是他放棄了討糖,憂鬱憤怒地離開隊伍。這就是哈維畢克,從小就怪僻、憂鬱、多思索的個性,不被視為「英雄」。

擔任整部電影旁白的就是哈維畢克本人,「這個人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長大了也沒什麼成就。…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住在爛街區、做著爛工作。」任職醫院檔案管理員,過著乏味的人生,愛買唱片、讀各種書、房子裡一堆奇怪的收藏捨不得丟、憤世忌俗且容易動怒。前女友覺得他「庸俗」(philistine)而離開,整個電影的開頭真讓人覺得他窩囊透了。

 但一次跳蚤市集上,認識了氣味相投的漫畫家,使他產生一個改變一生的想法,他要將自己生活中最真實的片段和感受通過漫畫表現出來,結果竟大受民眾喜愛,也意外「得到」妻子喬伊斯Joyce(Hope Davis飾),更被多次邀請上知名大衛.萊特曼(David Letterman) 脫口秀的嘉賓。

我認為整部電影最成功的表現形式在於,敘述同時穿插漫畫、哈維畢克與妻子現身/聲評論的畫面與旁白,突臨的虛實並置打斷觀眾盡情沉溺於觀看(此類型電影特別有觀異的感受)主人公特異人生的感受,漫畫、訪談、旁白與劇情產生極大的互文性,達到一種「反諷」的效果。特別是80年代哈維畢克在脫口秀節目上大紅的片段,虛實共進的攝影技巧,讓你往返於虛擬電影與紀實事件之間,百感交集地觀看一位掙扎於生活困境,努力證明自己價值的「小人物」,《小人物狂想曲》不啻留下了一種「反視」給所有的觀影者。

影畢。當初,你也懷抱雄心壯志踏入社會嗎?現在,每日「傍晚六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幾瓶啤酒/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雲層深處的黑暗啊/淹沒心底的景觀」


(撰文:林柳君 )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