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1, 2011

白色緞帶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Michael Haneke(麥可漢內克)
2009/black and white/Germany/13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9 金棕櫚獎 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
★2009 歐洲電影獎 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編劇
★2010 美國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白色緞帶》(The White Ribbon)的故事發生在191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小莊園裡,隨著第三人稱--教堂老師的回憶鋪展開,展開了這個波濤洶湧的恐怖故事:醫生墜馬、農婦意外死亡、男爵孩子、產婆之兒接續受虐,一件件殘忍可怕的意外事件不斷在莊園裡發生。遍尋不及兇手的懷疑氛圍使得表面寧靜安和的村莊,私底下人人開始猜忌起了彼此。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採取黑白片方式,搭配上他的強烈風格,直透在道德體制下的人心矛盾,令觀眾用又好奇又害怕的情緒探尋《白色緞帶》最令人難受的意涵-是純潔還是欺騙。

在這封建莊園裡,崇高在上的男爵以白色緞帶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做錯事、說謊,都得把白色緞帶綁在手臂上,以警惕曾犯過的錯誤。然而,矛盾不只存於話語、學理中,也刻在白色緞帶上;道德禮教不僅把每個人侷限於一個框架內,更神秘地隱藏人們偽善的一面。當孩子低頭望著自己手臂上繫著的象徵純潔、神聖的白色緞帶,下一秒抬頭,卻反而看見大人們的骯髒虛偽,白色緞帶也就成了一種公開的侮辱、被綁與綁人者的對比-被綁者﹝孩子們﹞得乖巧服從綁人者所謂的道德正義,而綁人者﹝大人們﹞違反這些道德正義卻不受制裁;父母、大人們總會教導孩子們要遵守禮教規矩、循著道德規範走,但當孩子開始發現自己景仰的大人們脫軌於那些規則之外,還會相信這些道德禮教的規範嗎?這些道德規範到頭來,不過是些繁文縟節罷了。充斥著道德正義教育的社會,嚴肅的讓人喘不過氣,但我們的孩子確有實實在在謹守循循教誨?還是老想著如何抵抗逃離,因此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偏差行為:自殺、殺人、霸凌……等等,可是大人們呢,可有作好榜樣?亦或私底下做著不可告人的行為?導演把人性噁心醜陋的那面,透過第三人稱為視角的黑白片、故事性描述,並暗示這現實世界的難堪與不堪。不過,在影片裡,對於人性還有一絲小小的溫暖光芒存在-當小男孩看見爸爸因為愛鳥無故死亡而沉悶,於是走到爸爸面前說:「你看起來好像很難過,所以就送你一隻小鳥。」,這段小插曲為這部影片帶來些許的小溫暖。

看完片後其實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感到相當沉重,會去反覆思考那介於天真幼稚,卻又稍有記憶的童年時期裡,是否我也曾傷害過同學、朋友、甚至是家人;是否我也曾遭到同學朋友家人的傷害,但卻怎麼想也再想不起來了,可能是童年還小沒有記憶,更或許那太過不堪,以至於我刻意遺忘,但難道想不起來就沒事了?真的沒事了嗎?感覺它仍一直影響著我:愧疚於是拼命彌補、受傷所以孤僻黯淡、鄙陋然後封印瘡疤,於是《白色緞帶》迫使著人一次又一次的挖掘自我,接著難過沉痛一整個午后。




(撰文:謝莉蘋)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