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野孩子



野孩子
(L' Enfant sauvage / The Wild Child)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70|B&W|France|83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28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一個怪物的成長史


時間:

「可能是1798年,片中是這寫的。」一個剛看完電影的男孩說。

「也可能是1895年,不,1945年之後才比較『政治正確』。」

「啊呦,都一樣啦,這裡被詛咒了,他們每次來還會拿MIB的記憶消失器對準我們,重灌我們的腦袋,重點是,已經換了六個了,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枝,那個到底要去哪裡買?」

另一個動物邊啃竹葉,邊憤慨地喃喃說:「你懂個屁!是2008年的時候,我被抓到一個政權抓到小島上來,跟另一個夥伴被關在每個禮拜都有大批人潮前往觀看。(他們為此要點算人數,改善南北人民之間差別待遇,好平息爭吵)『團員』?根本是流離失散(Diaspora),淪為交易的商品,還硬要我們做愛!他們是變態嗎?說是為了和平,搞我們做甚麼?我們要抗議,我們要上街頭……」其他三個人聽不懂牠說的「話」,只聽到一陣鬼吼鬼叫般的獸嘷,據動物學家表示,目前還解讀不出這串叫聲的涵義,按照過往幾世紀的科學邏輯發展學術專業研究成果底下的經驗法則,他們應該只是短暫對陌生環境的興奮或水土不服所引起的異常行為,我們相信,以人類目前的治療技術一定可以……


人物:

「恩,是從一個半獸人,到變成維多(Victor)的故事嘛,這…不是很好嗎?那表示再怎麼野,都能回歸正途,做個文質彬彬、禮儀端正的紳士!你看這不就是人類的『勝利』?!」

「瞰(e04)!這根本是在說我們本省人受外來政權教化壓迫的悲劇史嘛,我們被占領,強迫說他們話,穿他們的衣服,唱他們的歌,替他們打仗,捧他們的屌,讚美他們的功績、建設、文明、開化,把我們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現在有誰還記得自己祖父是說甚麼話的?我告訴你,還會嘲笑他們講『跆弯狗蟻』……真正欲哭無目屎。」這個人年紀大約五十左右,有時喝著保力達逼,有時嚼檳榔,有時赤腳沾滿泥巴,有時滿口髒話,很少有機會演藕象劇、棒謗糖或黑圾會,因為他們說話都不太標準,又不貌美青春,很少有人聽他們說話,但卻常聽到他們意外死掉。他們偏激,常被人當作一面鏡子,告訴自己,不要跟他們一樣。只是,再過不久,他們就要在從某島嶼上絕種了。喔,聰明又有錢的科學家啊,趕快把他們抓來研究研究吧,攝影存證,拍成紀錄片也好,現在這種東西這麼發達,最好是立志感人的那種,老少咸宜,我們會感念你們的努力,至少還讓我們看到自己以前的樣子。

「樓上的叫個屁的啦!好像只有你們悲慘的啦!我們說話都要的啦的啦,你們還不是跟他們一樣會欺負我們的啦,搶我們的土地,騙我們的錢,改我們的姓名,還弄個『蜈奉』來說人是我們刣(ㄊㄞˊ)的!現在又逼得我們離開山林,住在城市水泥地,流浪、攢錢、賺食、當雛妓!我們啊,才不想跟你們一樣,學西方塗Lancome、穿曼黛瑪璉、看Discovery、住豪宅、歷史觀、審美價值……哼,黃皮膚,白面具!噁心死了!他們總告訴我們現在是個全球化、地球村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哼,死了一個湯英伸,還有千千萬萬個湯英伸的啦!」這個人,皮膚黝黑,輪廓深邃,總不想被人認出,看到Michael Jackson 會哭,世人總是一直叫他們唱歌,稱讚他們擁有優良的天賦,卻聽不出他們被牽著手上樓梯,回頭那一刻眼裡,彈奏出幽幽的苦仔調。

一群人正在海邊,作放生的動作,從籠子裡,嘩啦嘩啦跑出好多好多小動物,有鱷魚、有紅毛猩猩、有老虎、有金剛鸚鵡、有黃金蟒、雙頭龜、秘雕魚……,咦,其中一個像是人的動物在奔跑,不,不對,牠不是人!牠不具備人的要素,是未進化的那種……,沒有思想,沒有文化,沒有邏輯,只會想著吃、喝、拉、撒、睡……好像跟我們差不多耶,不,哪裡不一樣?痾…總之,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對,我們應該要拯救牠,放心,按偉大西方心理醫學優良傳統的診斷,牠還有得救!

一隻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怪物。牠時常看著月光,舔著淅瀝瀝的雨滴,嗅著溢滿草香的土地。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那是牠成年禮最後一聲狺吠。


顏色:

髒髒醜醜的。不修邊幅!


味道:

不洗澡還能有甚麼味道!


感官:

很敏感,聽不見,對壓碎核桃有反應。總是用聞的。又聾又啞的,是個低能兒!


慢慢的,等牠長大之後,就不再是一隻怪物了。「如果你不好好當人的話,是會被別人當成怪物喔,會被欺負的,所以要乖乖的,知道嗎?他們啊,最憎恨怪物了,就跟他們當年焚燒女巫、開山撫番那樣,把他們說的話斥為『鳥語鬼形,殆非人類』。他們說,怪物是很恐怖的東西,總是會讓他們想起自己原來穿的東西根本就不美麗,發明的東西毫不便利,他們的生活一點也不幸福,他們的心靈只剩下空虛、貧乏、醜陋,他們發覺老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填塞意義、找尋方向,不這麼做的話,你知道嗎?他們會死,發狂而死!因為這個事實太過殘酷、太過血腥,所以他們寧願選擇說謊,像個不折不扣的詐騙集團,騙你騙他騙自己;騙不過的,好一點、不傷害他人的就燒炭、割腕、臥軌自殺,燒壞腦袋,壞一點的就舉機槍、駛堅船、頂利砲,喊著『信文明得永生!』,不信則亡,要你進步,要你體面,沒有落後的權利,然後一代接著一代……,來,跟著我念,這個是ㄅ,這是A,嗯,對極了,好棒!來,喝奶(Lait),你將來啊,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馬的!這部片跟上面那一堆狗屁不通的鬼論調有甚麼關係?難道不就是在說一個可能因是私生子而遭母親狠心拋棄的男孩,被好心的中年男子,救命恩人發現,然後給予照顧喝奶排字母的故事嗎?它還能有甚麼?還真能扯,比扯鈴還扯!假鬼假怪!『吃果子拜樹頭』你懂不懂?忘恩負義!你還算是人嗎?!」


後記:誤讀的原型與原形的誤讀


如果,楚浮是在預言一個怪物誕生的悲劇故事,那顯然,即使到了今天牠依然存活於這世上,仍未消失,也許牠的形式、體態、思想、話語、樣貌都有了變異,我們觀看的方式與對應的現實亦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與參照的原型,而所有畫面鏡頭,將不只是單格地排列,也就是,他如何與為何必須(或刻意)回到自己國家─法國的一百年多以前,去想像一個生存叢林多年孩子回到人類生活秩序的情節,他又怎麼選擇當時法國人的反應、處境,及最後的結果。組合之後所能再現的意義,我認為,比起瑪莉雪萊《Frankenstein》裡的怪物,此處更駭人,我則透過一種對他所形塑的原形誤讀,來反證一種誤讀原型的可行性,將片中的形象予以象徵化,並脫離原有敘述脈絡,移置到更大卻離我們更近、更形難堪的語境當中,以多聲、多議、多群、多類、多界的方式重演,而不單以此片為單一的討論對象。最後,套句魯迅〈狂人日記〉裡最末一句話做為此簡介的結尾:「救救孩子。」

(撰文:冠文)


影片片段: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四百擊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The 400 Blows)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59|B&W|France|99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24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59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1959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60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提名
★1960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
★1961英國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片子由仰望巴黎鐵塔開始,曲調帶出輕鬆的街景及討厭學校的少年安瑞。除了討厭學校以外,故事私心地透露安瑞並不如想像地壞。安瑞常與共同厭惡迂腐體制的雷內翹課遊蕩,某回卻意外看到母親的婚外情,這才漸漸弄清自己擁擠的家庭為何總是貌合神離。隔天掰不出請假單的他謊稱母親過世,卻又被同學捅了一刀拆穿謊言。父親對安瑞的失望已按耐不住,母親卻希望拉攏安瑞保守出軌的秘密,進而對安瑞討好。安瑞渴望真正的肯定,於是模仿巴爾札克的文本寫了作業,卻被老師吹鬍子瞪眼視為抄襲趕出學校。

安瑞:「我爸說會把我送到軍校去。」
雷內:「什麼學校?」
安瑞:「跟軍事有關的。」
雷內:「你會有制服,而且很有前途。」
安瑞:「可能吧,但是我不想。除非是海軍,我從沒看見過大海。」

安瑞無處可去,幸好鬼點子最多的雷內收留他。兩個小夥子看電影、抽菸、喝酒、玩牌、偷電影海報(偷的海報是1951年柏格曼作品"莫妮卡")直到盤纏盡了才打算偷父親公司的打字機。無奈銷贓困難,欲把贓物物歸原主時卻又被逮捕。父親知情後氣的把安端送上法庭,再轉交感化院。顛簸路程上,看似不在乎的安瑞終於落下一滴淚!

到了感化院的安瑞,已遠離巴黎巷弄的新鮮;已幻滅自我叛逆的青澀。看到趕來探望的好友雷內被屏在門外,向來對自己不關愛的母親又顯出原型。安瑞再也不能壓抑,只能大膽逃亡,沒人知道終點在何處,拖著無力的步伐,安瑞只能朝大海拚命跑去.....

四百擊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該俚語意思指的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也是楚浮的一鳴驚人之作,告別電影筆記時期的濃重批判筆觸後,將半自傳性的成長故事搬上螢幕。此部由太太及娘家出資的電影,主幹卻陳述著青春幻滅悲悽→ 逃家獲得自由卻也重拾孤獨;得知母親寧出軌而不願給予自己關愛後,隨即捏造的母親去世其實彰顯戀母情結幻滅後的報復;換上獄服後的兩個凝鏡蘊出無情(此處受希區考克<伸冤記>影響);奔向大海前的疏狂(向維果的<亞特朗特號船>致敬);在撥弦的樂音中回神凝望,把未解決的麻煩定格為社會控訴。楚浮從來不屬技巧派的新浪潮導演,只是靜默呈現痛楚與愉悅的並存。(此類風格走向問題若干年後也引起高達不滿而分道揚鑣)然而石破天驚的四百擊,在歷史上著實開啟的了新浪潮的變革與勇氣,而楚浮謹以此片獻給自己青少年時期最給予關愛提攜的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1918-1958),法國《電影手冊》創辦人之一,新浪潮教父],可惜身為楚浮監護人(或者應稱作再造父母)的巴贊,因為英年早逝未能欣賞到四百擊帶起的新浪潮揭竿起義運動。

PS:飾演安瑞的 尚-比埃·里奧(Jean-Pierre Leaud)也由此片開始與楚浮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楚浮的許多重要電影都可以看見其擔綱主角。

(撰文:建宏)


影片片段:




Tuesday, February 17, 2009

偷吻



偷吻
(Baisers volés / Stolen Kisses)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68|Color|France|90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21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9 Critics Award 最佳影片 1970 NSFC Award最佳導演
★1968 路易德呂克獎 當年法國最佳電影
★1969 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偷吻》是一部輕鬆愉悅的浪漫小品,baiser原來的意思是用嘴唇接觸人家表達情感的動作,淺藏在主角愛慕鞋店的老板娘的吻裡,深受女性神祕魅力著迷的Antoine Doinel,最後決定的選擇是…?

楚浮拍攝飾演Antoine Doinel(本名為Jean-Pierre Léaud)一系列的作品,從主角童年十四歲起的《The 400 Blows》(1959);來自楚浮十七歲真實生命,一段短暫卻沒有成功的愛戀,將這段寫進《Antoine and Colette》;經過十年的洗禮,楚浮的電影裡少了四百擊的黯淡,多了輕鬆愉悅的《Stolen Kisses》(1968),女主角在這一部成為他的女朋友,更在兩年後的《Bed & Board》中成為他的老婆。他在女人中周旋,尋找安定又毀滅之,最後與妻子的關係,是說不清理不斷的情愫。九年後的《Love on the Run》是楚浮將這一系列作個完結的作品,總共延續了二十年The Adventures of Antoine Doinel。

楚浮重要作品的區界可分三類:其一為Antoine Doinel擁有強烈楚浮自傳色彩,其二是仿美國類型電影,如槍殺鋼琴師、黑衣新娘;其三以三角關係為主軸的,如夏日之戀。

楚浮拍攝以Antoine Doinel為主軸的影片,同時也看見融合著楚浮對家庭和女人感情的捕捉及Jean-Pierre Léaud 影響詮釋角色的個性,使得Antoine Doinel成為Jean-Pierre Léaud與楚浮的混合體。成為電影史獨特的導演-演員,角色相互發展的關係。蔡明亮與李康生也常與他們互相比較。


參考資料:
1.http://blog.yam.com/BlogIndex.php?BLOG_ID=stee&CATEGORY_ID=407186

2.http://hk.myblog.yahoo.com/kinhunglui/article?mid=745&fid=-1&action=prev

3.http://stu.kghs.kh.edu.tw/~movie/truffaut.htm

(撰文:詩媛)


影片片段: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黑衣新娘



黑衣新娘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The Bride Wore Black)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68|Color|France|10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17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9 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
★1969 Edgar Allan Poe Awards Best Motion Picture 提名



這部電影翻拍自康乃爾 伍立奇(Cornell Woolrich)的同名小說,(The Bride Wore Black, 1940),是伍立奇的第一部推理小說,同時也是希區考克的《後窗》的原著。此外驚悚片配樂大師Bernard Herrmann 除了為楚浮的《華氏451》、《黑衣新娘》配樂,也多次跨刀希區考克的名作。

楚浮曾經說:”我對一部電影的要求是它必須能表達拍攝時的快樂或者痛苦,介於兩者之間的我都不屑一顧,因為它們無法激起觀眾的情緒。” 他總是將電影最真摯的感情,一絲不留的全然讓我們盡收眼底。

緊湊的情節,完美體現女主角心細且規劃周全的謀計,不由自主地跟隨她的目光;以為對殺人如同任務的執行,無關任何情感的託付,卻深深埋藏著心碎的痕跡;在大喜的日子,應該是華美的白服,”黑衣”如死神般降臨。縱橫交錯的謎團,鋪成在空間,時間的縫隙裡。

或許原來對女主角,緊閉的雙唇、堅毅的眼眸、毫不猶豫的執行,畏懼起他是否仍存有對人的生命些許微弱的關注,但在故事謎底慢慢揭曉的時刻,恍然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和蒙著抑鬱的雙眼。

(撰文:詩媛)


影片片段:




Saturday, February 7, 2009

華氏451度



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66|Color|UK|112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10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Fireman,從字面上來看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滅火的人,平時我們慣稱的消防員,保護人們安居樂業;另一種是縱火狂,對火焰的燃燒著迷,對縱火信念懷有狂熱想法,不過導演楚浮(Truffau)在這部電影裡創造了第三種Fireman,那就是不知為何放火的縱火狂。

主角Montag是個在未來世界451機構工作的Fireman,每天的工作就是搜索書籍,然後放火燒掉,對於世界、個人情感、工作內容沒有太多想法,回家就是吃飯、看報、看電視、睡覺,生活中唯一值得一提的事,是在451待了六年的他,最近總算有機會升職。有一天Montag下班鄰居女孩跑來搭訕,問了一堆古怪的問題,最後問他「你快樂嗎?」。Montag發現他沒有不快樂但也沒有快樂,不過他的妻子Linda顯然很不快樂,他對書本開始感到好奇,在幾次焚書行動中他偷藏了幾本書,然後開始閱讀,開始重新領受身為一個人該有的喜怒哀樂。

華氏451(Fahrenheit 451),攝氏 度是紙張燃燒的溫度,美國作家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的科幻小說改編而成,描述在未來世界裡,閱讀是被禁止的,因為書本被公認會帶給人們悲傷、不滿足、憂鬱等負面情緒。電影裡沒有對未來世界有太多著墨,反而是建立了許多觸手可及的平凡場景,相似的房子比鄰而立,家家戶戶裝有天線收看電視,簡直平凡的會讓你忘記這是部科幻電影,因為導演給予更多的關心在被思想控制的人們,生活在這裡的人多面無表情,形同行屍走肉,對於政府的干涉行為不聞不問,但是對於他人違反政府規定卻相當有意見,告密盛行。451組織是關鍵,因為它是負責思想控制的單位,因為它焚書。

其中有四個重要角色,分別代表四種人:主角Montag是一路逐漸成長的角色,從知覺封閉進入自知自覺,甚至在最後付諸行動。一組對照組,Montag的妻子Linda,思想被媒體馴化的角色,對於電視報導深信不疑,排斥任何自我探索,遇到問題時就求助藥物,藉外界刺激麻痺身心,喪失記憶,最後連行動都被控制;Bookpeople組織的鄰家女孩,具有好奇心,喜歡問問題,面對困境也不輕言放棄。必要的角色壞蛋,451組織的隊長,冷酷無情,認定書本是心靈毒藥,思考使人產生痛苦煩惱,知識是人們產生爭端的根源,讚嘆火焰燃燒紙張的雙重美感。

影片拍來不慍不火,符合楚浮以往細膩的敘事風格,沒有太多驚奇但是卻又讓人欲罷不能,就這麼一路看下去,看見主角Montag的憨直與成長,看他眼裡所現的駭人與動人風景,導演都一一記錄起來,殘酷粗暴的焚書焚儒,妻子癡迷無知的美麗,燒書時所產生的熊熊烈焰與竄上雲端的黑煙,扭曲焦黑的文字,付之一炬的思想、歷史,Montag的眼神是閱讀電影的關鍵,從一開始的無神渙散,到後來讀詩時的炯然煥發,證明一個人自我追尋的改變,憑著閱讀,藉著書本。

對照當今社會,每天的資訊量都在爆炸,書籍不再是取得、流傳與散播知識的唯一選擇,禁書也早已無法明目張膽的存在,但是不是以其他形式在發展?問題還是一樣的,好書是否能被持續出版?經典是否還有新讀者?人們的思想是否依然能多元發展?媒體是否仍企圖控制,或是被控制?不必思考的過度刺激娛樂,是否還是導致人們遺忘?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市場決定,但市場又是由誰決定呢?是你嗎?是我嗎?還是他!搞糊塗了。但請記得,最終我們還有一個選擇,你(妳)打算選擇背哪本書呢?

(撰文:師堯)


影片片段:




Wednesday, February 4, 2009

槍殺鋼琴師



槍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Shoot the Pianist)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60|B&W|France8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7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這部片源自於David Goodis原著小說 《Down There, 1956》,後來楚浮拿去翻拍成黑白電影,廣大的票房與評論,小說最後也改名成《槍殺鋼琴師》。

雖然整齣主觀看從頭到尾不變的是,鋼琴師與女侍的戀情,也默默隱含著,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掩蓋心底深層難以被窺見的慾望。而在某些命運的時刻瞬間,喚起慾望,甦醒本能,縱然那又將步入過往翻覆的情節。

楚浮說:「我知道這也許有些反常,不過,我還是得承認,我對背景、事物並不重視,我感興趣的是人,人的思想和感情。」如果這部是楚浮作了好萊塢類型的諧仿和嘲弄,即美國「B級電影」,以壞品味美學挑戰社會禁忌的低成本惡搞「B級電影」,他折曲框架邊界,扭曲的縫隙中我們看見了楚浮,溫柔的細緻的。

第一個戀人悲劇性的自殺、第二個被槍殺、劇末他安靜的看著新女侍一眼,又復坐於鋼琴前,像是重複他這輩子總有些永遠也無法抹去的事;例如鋼琴,他的全副生命已然為之舞動直至末了,即使因為它得到掌聲和地位,也因為它,他的人格在全心塑造完美樂音的時刻已不那麼的完美,致成與妻子離散的潛因;例如他哥哥,牽扯不盡的幫派追殺。

(撰文:詩媛)


影片片段:


中文預告請按此

Sunday, February 1, 2009

夏日之戀



夏日之戀
(Jules et Jim/ Jules and Jim)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1962|B&W|France|10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2/3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小飾盒與雕像

那是1912年的法國。

龍瑛宗,一歲。

吉姆與朱勒,談論文藝,讀著小說,與女孩相戀。

凱薩琳,一個與雕像擁有相同鄉愿而高雅笑容的女孩,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期待自由、不斷重複的愛情,就像於夜半時刻,跳入河中,那頂飄離的白帽。

戰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傾巢而出的,是死於土丘上的螞蟻。砲彈像乳房,被即將派往蘇聯前線、害怕殺死自己好友的士兵寫進一封封寄不出的情書裡。

戰爭結束,吉姆成了戰勝國的一員。但他寧可贏的是於田野間翻滾、追逐的生活。

1945年,台灣因戰敗而成了戰勝國的一員,獲得了自由,但他們寧可不因此死於遙遠的,姓名與臉孔終被遺忘的南方。

愛情像昆蟲,無國別,去祖籍。蚱蜢的腳,跳過父親的要求,交配產卵,並且白頭偕老。

書籍焚毀,溢於文字之外的,是否誠如這篇愛情故事的旁白。

朱勒看著他們,一起被裝進小飾盒,想起自己絕對的忠誠。以及凱薩琳對吉姆最後一次的邀請。

(撰文:冠文)


影片片段:


楚浮影展


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Festival


三十歲,似乎與十七、四十、六十五或七十等等人類歲數一樣,具有某種神秘的鑑別功能。從前奉行不渝,如呼吸般自然的種種信念,在跨過一道歲月的門檻之後,好像就得半自動半強迫地褪除殆盡,轉而擁抱另一套價值標準,否則就會被劃入某個特異不群的階層。那句話是這麼說的:「三十歲以前不相信左派,是缺乏一顆心;三十歲以後還相信左派,是沒有腦袋。」我們還可以聽到一些把左派替換成其它字眼的照樣造句。

楚浮倒是這麼說過:「有個問題從三十歲以來就一直煎熬著我,而我還是會問自己:電影是不是比生命還重要?」

認為有某某物事或信仰能夠比生命還重要,似乎一向被歸為最晚三十歲以前還能保有的年輕人的熱情天真,不可能也不應該繼續影響之後的人生道路,楚浮卻讓懸在半空沒有說又好像不該說的那個答案「是」字,繼續困擾著自己,直到五十二歲因腦瘤過世之前,他都還在拍電影。在後半生馬不停蹄拍片的楚浮身上,「是」這個答案意味著的,毋寧是一種震懾於、臣服於、著迷於電影的生命情狀。

以楚浮和高達為代表的這批年輕導演的確個個都是電影迷。在戰爭前後的匱乏年代,他們飢渴地擁抱身邊能找到的所有影片;在《電影筆記》的評論文字裡,他們熱烈辯護與宣揚新時代的電影精神,然後也都三十歲前後,紛紛跳出來拍攝自己的作品。

他們不時用對白與道具談論著引用著他們眼中可敬的電影前輩同輩們。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創作者們讓電影史與觀眾經驗的自覺注入電影中,也開啟至今持續不墜的,向前輩致敬的作者電影慣例。

楚浮的作品是典型的影迷拍給影迷看的片子,把電影裡最甜蜜、傷感、溫暖、可笑、緊張懸疑的片段,以一種從容自在的童話般調子連接起來,濃縮在兩個小時裡。他的電影總是有一幕幕動人心魂的畫面,揉合著愛情與死亡的氣息,永遠活在影迷的記憶裡。

(撰文:吳柏旻)






2009.2月播映場次:

2/03 (二)《夏日之戀》
‧Jules et Jim / Jules and Jim

2/07 (六)《槍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 Shoot the Pianist

2/10 (二)《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2/14 (六) 慶祝情人節暫停乙次
Suspended for Valentine's Day

2/17 (二)《黑衣新娘》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 The Bride Wore Black

2/21 (六)《偷吻》
‧Baisers volés / Stolen Kisses

2/24 (二)《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 The 400 Blows

2/28 (六)《野孩子》
‧L' Enfant sauvage / The Wild Child

2009.3月播映場次:

3/03 (二)《騙婚記》
‧La Sirène du Mississipi/ Mississippi Mermaid

3/07 (六)《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 Two English Girls and the Continent

3/10 (二)《美女如我》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 A Gorgeous Bird Like Me

3/14 (六)《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 Day for Night

3/17 (二)《巫山雲》
‧L' Histoire d'Adèle H. / The Story of Adele H

3/21 (六)《零用錢》
‧L’ Argent de poche / Small Change

3/24 (二)《消逝的愛》
‧L' Amour en fuite / Love on the Run

3/28 (六)《鄰家女》
‧La Femme d'à côté / The Woman Next Door

3/31 (二)《最後地下鐵》
‧Le Dernier métro/ The Last Me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