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30, 2011

【剪接師陳博文】影展





剪接師陳博文影展
Film editing teacher Chen, Bo-Wen film festival










剪接師陳博文榮獲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持續在電影剪接領域投注生命熱情,嫻熟於電影、動畫、紀錄片等剪接製作。剪接對他而言是一種美感的創造,再造電影靈魂。本影展邀請陳博文本人與蕭菊貞等知名導演舉辦專題講座,並請台北電影節策展人游惠貞老師主持。

*影展片單與藝術中心春夏褶頁略有出入,敬請見諒




陳博文師傅談剪接

先說一個小故事,有個算命師幫一位小姐算婚姻,斷言她會嫁給「拿剪刀的」,她的母親以為這表示她會嫁給理髮師或者裁縫師,不料最後她嫁給了電影剪接師!這故事是從剪接大師陳博文那兒聽來的,用以佐證世人對電影剪接這個行業的不理解。實則剪接師並非愛德華剪刀手,他的工作跟剪刀毫無關係!他是電影節奏的掌控者,是去蕪存菁的過濾者,是讓電影成為獨門藝術的魔法師。
陳博文師傅擔任剪接師已三十多年,剪接過的電影超過200部,對他而言,電影剪輯是個「發揮創意,再造電影」的過程。他最知名的幾部剪接作品,包括楊德昌導演的《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蕭菊貞的《紅葉傳奇》、《銀簪子》等。藝術中心這學期特別規劃了剪接大師陳博文專題,邀請陳師傅從他的剪接作品中,挑選出八部,再佐以兩場講座,希望帶領大家認識電影剪接的藝術。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陳師傅與楊德昌導演合作的開端,當年這部影片得到金馬獎各項大獎提名,卻獨漏最佳剪接一項,陳師傅心裡很清楚,不是他剪得不好,而是能理解剪接精粹的人真的太少了。
《一一》楊德昌導演在坎城影展贏得最佳導演獎的遺作,兩位重量級電影人攜手合作的故事,是台灣電影史上必須記上一筆的大事。
《紅葉傳奇》是陳師傅所剪的第一部紀錄片,他說:「我並不知道什麼才算是紀錄片,也沒有當它是一部紀錄片來處理,心裡只想著要剪出一部好看的電影。」此片為蕭菊貞導演贏得一座最佳紀錄片金馬獎。
《跳舞時代》使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四十多首日據時代末期的流行音樂,如何讓這些影音史料靈活生動地呈現出來,是陳師傅最大的考驗。
《暗戀桃花源》由同名舞台劇改編成電影,陳師傅的課題是,如何將劇場語言轉化成電影語言,不致於變成只是舞台劇的影像記錄,同時還要掌握舞台劇原有的節奏,不因為鏡頭變化而失去原劇的情緒張力。
《一年之初》的戲劇結構繁複,五條線敘述五組角色的故事,紛雜中自有其層次和秩序,巧妙呼應,最後回歸原點。
《松鼠自殺事件》—吳米森是個想法自由而前衛的導演,陳師傅花許多時間理解導演的想法,再以他認為觀眾可以理解的方式剪接,等於扮演了觀眾與導演之間的橋樑。
《黑暗之光》—陳師傅說:「我很少遇到劇本大改的導演,張作驥就是其中一位。」這部影片大量啟用盲人演員和非職業演員,原先預寫的劇本於是得視情況做調整,如何裁剪素人演員的表現,讓戲看來恰到好處,是剪接師的一大考驗。
《夜奔》--陳師傅認為,這是一部成績嚴重被低估的電影,它的故事背景正好與 同年推出的《霸王別姬》相似,又同樣有京戲的情節,因此完全被忽略了。影片開頭男主角在紐約拉琴,記憶回到年輕時的北京,光是這段四分多鐘跨越時空的鋪陳,便可看出剪接師的功力。

(撰文:游惠貞 老師)



2011年 5月:
05.14(六) 19:00~20:30 專題講座-陳博文、蕭菊貞
05.25(三) 19:00~20:30 專題講座-陳博文







五月份的影展,夜貓子想帶領觀眾從不同的視野看電影。
一部好的電影,是哪些人一同努力的成果?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演技精湛的演員、掌鏡功夫得宜的導演或是創意無限的編劇。這群人,我們耳熟能詳,他們是在電影結束後首先出現在演職員表上的名字。然而,列中還有更多的名字總是在觀眾散席的同時,匆匆離去地混亂中被忽略。「陳博文」就是其中之一。
陳博文,一個陌生的名字,卻應該是每位電影愛好者最為熟悉的人。他是一名電影剪接師,自他手中剪接過的片超過四百部,其中好幾部甚至是每個電影人能夠朗朗上口的經典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暗戀桃花源》(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甚至是在2008年紅透半邊天的《海角七號》(Cape No. 7)等等。這些電影獲獎無數,卻常獨獨遺漏了剪輯的功勞。是什麼樣的心境,讓他在從副導演到即將通往「陳導演」的道路上,來了個跌破眾人眼鏡的急轉彎──從頭學剪接!
「『導演』是無中生有,『剪接師』是舉一反三。」
這是陳博文之於兩者的註解,簡短而精闢。文學透過文字說故事,完成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而以影像敘事的電影,同樣也需要運用如同文學的敘事技巧將影像串成完整、好看的電影。至於如何將40萬呎的膠捲底,濃縮為一個半小時的精華成品,正是剪接師再創性的展現。是的,「剪接」是門藝術,從組織鏡頭,以及調和長、短鏡頭之間的連接,達到創造視覺的流暢和美感,讓觀眾沉浸在電影劇情的享受和滿足。分鏡、串聯、順暢、轉場的種種技術,僅是「匠師」的層面,必須擁有視覺與聽覺的美感,才能從最原始的素材中剪接出一部引人入勝的精采故事。
五月的「剪接師陳博文影展」中,夜貓子為觀眾選出九部經典好片,從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至2002年《跳舞時代》(Viva Tonal- The Dance Age)。這些電影並非出自同一個導演的成果,亦不是某位電影巨星的系列電影,而是透過一名剪接師的雙手,讓它們在彼此之間有了連結。
影展一開始,即以1986年轟動一時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揭開序幕。該如何將一幕幕的舞台劇化為一部劇情流暢的電影,劇情的流暢度、節奏及情緒,在在都是後製工作者所要面臨的挑戰。透過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轉化,開啟觀眾了解剪接藝術的大門。接著觀眾將在更多影片中發現陳博文對電影的用心與美學展現,例如,《一一》(A One and a Two)一片中,陳博文藉以平行交叉剪接的手法,讓父親對初戀情人的回憶與女兒的愛情相互交錯,賦予人物和故事另一層意義和深度。不僅如此,陳博文對於拍攝的手法、角度迥異於劇情片的紀錄片亦有所接觸,在記錄片中要如何將真相完整的呈現並從中傳達感動是剪接師的另一項挑戰。2003年的《跳舞時代》是他首次接觸的紀錄片,陳博文成功地為臺灣留下一段珍貴的歷史風華。
在一個安靜的斗室裡,獨自面對剪接機的陳博文,並不眷戀螢光幕亦不渴望掌聲,只是用心地將一寸寸的素材化為一部部深入人心的好電影。這一次,我們不只欣賞導演的原創性,更能一窺陳博文在剪接室裡的電影再創藝術。


(撰文:近言)




2011年 5月 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05.07(六)
暗戀桃花源The Peach Blossom Land (1992) 107min
賴聲川Sheng-chuan Lai


05.10(二)
松鼠自殺事件Amour-Legende (2006) 118min
吳米森Mi-sen Wu


05.14(六)
一年之初Do Over (2006) 113min
鄭有傑Yu-Chieh Cheng


05.17(二)
黑暗之光Darkness & Light (2000) 102min
張作驥 Tso-Chi Chang


05.21(六)
夜奔Feeling By Night (2000) 119min
徐立功&尹祺Li-Kong Hsu& Yin Chi


05.24(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1991) 237min
楊德昌Edward Yang


05.25(三)
紅葉傳奇The Red Leaf Legend (1999) 70min
蕭菊貞Chu-Chen Hsiao


05.28(六)
跳舞時代Viva Tonal (2003) 104min
郭珍弟&簡偉斯 Chen-Ti Kuo & Wei-Ssu Chien


05.31(二)
一一Yi Yi (2000) 173min
楊德昌Edward Yang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April 26, 2011

金穗獎巡迴影展





【金穗獎巡迴影展】
05.02-05.06
第33屆獎勵優良影像創作










主辦單位|行政院新聞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協辦單位|清大藝術中心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自由入場
播映時間|05.02(一)-05.06(五) 18:30-22:00
手冊索取地點|清大藝術中心、水木書苑
電  話|03-5162017 、03-5162222
第33屆金穗獎官方網站 *其他場次與影片資訊請參考網頁







播映時間:

5/02(一)
18:30

一天 34min
生日願望 30min
馬嘎巴海 20min
20:00
時代照相館 30min
HAPPY ENDING 26min
21:00
櫻時 23min45sec
四輪伯的COUNTRY ROAD 9min21sec
神畫 4min25sec
光之塔 7min30sec
我是隻小小鳥 4min36sec
熟男 11min21sec
彼岸 23min

5/03(二)
18:30

숨바꼭질(躲貓貓) 13min50sec
恰恰恰 28min
狗日午後 30min
8624 25min
20:00
軍教男兒-台灣軍士教導團的故事 46min36sec
21:00
FAMILY 60min

5/04(三)
18:30

無邊奔流 56min36sec
想念的方式 26min
20:00
Kawut na cinat' kelang 划大船 58min
21:00
在路上 29min
就像被火車輾過 15min29sec
下午 29min

5/05(四)
18:30

通過我們的身體 59min55sec
24min
20:00
賣炭翁 8min34sec
老兵糖果屋 16min51sec
蛋糕快跑 26min
21:00
黑水 41min
叢之生 8min5sec
一面倒 31min12sec

5/06(五)
18:30

待以名之的事物 10min48sec
房間裡的戰爭 14min
Reflect 3min30sec
抓周 7min5sec
撲流螢 3min15sec
咖啡戀人 5min7sec
紅毛港家變 44min15sec
20:00
艾蜜莉 45min18sec
綠˙柳 10min40sec
21:00
班底 27min
每個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在破裂 3min36sec
焉知水粉 36min
傷城 28min








Saturday, April 23, 2011

生命的圓圈



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

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
2000/彩色/伊朗/9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26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 全美影評人協會 表達自由獎
★2000 威尼斯影展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金獅獎、國際影片榮譽獎、最佳首部電影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2001 聖沙巴士提安影展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1 烏拉圭國際影展 觀眾獎、最佳影片、評審獎、國際影片獎




我想,這肯定是一部沉悶又沉重的電影。讓人親眼看見活著的重量,並且拖著緩慢的腳步,行進著。
《生命的圓圈》為伊朗導演賈法‧潘納希之作,這部電影榮獲二○○○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深入討論伊朗女性的邊緣位置是這部電影的重點,而導演選擇許多社會邊緣的女性。我之所以說是導演選擇了社會邊緣的女性,在於片中的女人,似乎都來自「邊緣」。而導演似乎想要表達這樣的邊緣,於伊朗之中,是普遍可見的。

片頭出現產房,婦女同情自己的女兒產下女嬰,產下女嬰變成女人的罪,被夫家指責之因。
隨後,片中又出現一個又一個個不知往何方去的女性。不是浪漫的流浪,她們沒有浪漫的權力。
三個剛出獄的女性結伴而行,想要展開新人生,卻到處碰壁。其中一人因為想用金飾變賣換錢,被警察當場逮捕。生命猶如圓圈,圓了又圓的循環,又讓它墜入悲慘的輪迴。另外的兩位友人,雖是湊到旅費。但仍到不了她們口中的天堂(一名女子從前的家鄉),一位是害怕天堂不在,寧可不要知道真相。另一位,想要回去的女子,卻因為女性身分無法順利搭車(在伊朗獨行女子不能搭車)。在我們看來的尋常事物,對她們來說,卻是困難重重。最後,誰也到不了天堂。無法成行的她們,想要重新聚首,卻又因為陰錯陽差錯過彼此……
天堂在哪裡?流轉的時間,給不出答案。
同樣是她們獄友的芭莉,在獄中懷了男友的孩子,但男友被判了死刑。所以,她逃獄想要墮胎。找到以前在獄中認識的護士朋友,朋友卻沒辦法幫她。因為,她展開了新生活,婚姻跟醫院工作都不知道她坐牢的過去。而墮胎若沒有丈夫的陪伴,或是雙方父母的同意,是違法的事情。於是,她遭到拒絕,想去投宿旅館,但在伊朗沒有男人的陪伴、沒有身分證明,女人是沒辦法外宿的。流浪的她,遇到一個因窮困拋棄女兒的母親。這位母親因為失魂落魄,不小心坐上抓流鶯的偵防車……
不是僅僅一聲聲的歎息,也是一身擺脫不了的運命。
鏡頭轉到一名妓女的身上,她看著嫖客的極力解釋,她卻冷眼旁觀,以冷眼作為對這世界失望的表徵。終於,鏡頭轉到獄中,獄吏詢問著娑瑪茲的蹤跡,這才發現娑瑪茲原來是電影一開始的產婦。為什麼她在獄中呢?是因為生下了女嬰嗎?啊!生命的圓圈,就這樣被連了起來。從白天到夜晚,在伊朗社會中的女性,不斷重複著悲慘。也許,你或也曾聽說過生命天生帶著單程的無奈。但對伊朗的女性來說,生命是單程的,也是不斷重複的。開放式的結局,卻讓觀影者感覺不到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反之,灰暗的黎明彷彿又要到來了……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Tuesday, April 19, 2011

誰能帶我回家



誰能帶我回家
(The Mirror)

賈法潘納西Jafar Panahi
1997年/Color/伊朗/91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23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7 盧卡諾影展 金豹獎
★1998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 最佳影片
★1998 新加坡國際影展 銀銀幕獎




這天下午,伊朗正和南韓在足球場上一決死戰,而米娜則焦慮地在放學後冷清的校門口,苦等不到母親來接她回家。
她搏命穿過馬路走進電話亭給家裡打了通電話,而顯然地,沒人在家。千辛萬苦回到校門口,正和學校職員沙吉太太爭執的將軍又把米娜當作和談條件似地強迫她接受他幫助。坐在將軍機車上,無奈的米娜終於決定自力救濟。她跳下機車後座,搭上早晨載她上學的那班公車,天真地以為可以這樣回到家。但當她發現她被載到相反方向的終點站時,她無助大哭。無奈的司機先生只好將她交給同事帶她走回原來路線。
「我不演了!」米娜說。身旁的大人面面相覷、交頭接耳,「你到底對她說了什麼?」「她只是個小孩,要溫柔點對她」「那現在怎麼辦?」
原來這是一個電影的拍攝現場。而現在主角米娜決定罷演並執意回家,這部電影該如何拍下去?最重要的是,米娜又要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她現實生活中的家?

電影表現技巧
《誰能帶我回家》於1997年發行,而本片導演賈法潘納西(Jafar Panahi)與主角米娜穆罕默德漢妮(Mina Mohammad Khani)早在兩年前就合作了《白氣球》(The White Balloon)一片。
我想仿記錄片的拍攝方法與聲音運用,是這部電影和其它劇情片相比之下較特殊的表現方式。
本片自米娜罷演後的眾聲譁然便開始採用紀錄片式(說得精確些,其實更像窺視)的拍攝方法──搖晃不定的鏡頭、大幅度擺盪的攝影機運動,甚至偶爾跟丟目標物──米娜。還有聲音品質不定的現場收音,以及受到米娜走過的環境干擾而收不到聲音的無聲狀況。但有趣的是,無論米娜走到哪,她配戴著的麥克風幾乎都可以收到收音機廣播的足球賽況。而聲音,特別是畫外音──鏡頭呈現的畫面外事物產生的聲音,我認為是這部電影的觀影趣味之一。例如:當米娜卸下電影角色後,劇組人員依然跟拍她回家試圖完成電影,但因違規而被警察攔下,畫面收不到米娜身影。不過因為劇組一直收錄著米娜麥克風的聲音,所以觀眾和劇組人員雖然沒有看見米娜,仍然可以知道她在移動並走到何處。

鏡子──現實與虛構
無庸置疑,導演在片中呈現的寫實要素與異國風情為本片增色不少,如:回教國家為婦女設立的公車婦女區、礙於風俗而隔著柵欄眉目傳情的男女、足球狂熱和混亂交通。
本片全長約90分鐘,大致上可分為前45分鐘的「劇中劇」和後45分鐘的「現實」。英文片名忠實地隨伊朗文原文片名譯作《The Mirror》,更能傳達上述劇情大架構的概念──「現實」和「虛構」。
這兩項元素在本片中的分野處於一個弔詭地帶,任何事物都不能用這兩個名詞輕易切割,它們似乎彼此處處印證。例如:「劇中劇」裡,群眾的議論(算命、抱怨)地點在公車上,而現實生活中,編劇幽默地將眾議(談性別和家務責任)搬到計程車上舉行。此外,「劇中劇」裡,在公車上把米娜趕起來讓座的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對隔壁婦人談及自己的家務事。她自言因為口音和尷尬的身分導致自己在兒子家中受到排擠,如今她打算出走,離開那裡。誇張的姿態和語氣多半會讓觀眾不快且生厭。但直到米娜罷工,在公園長椅遇見這名臨演老太太時,觀眾才驚覺這又是一樁老人安養的社會問題。而這也正呼應了電影剛開始那位一直無法自力過馬路卻沒人伸手幫助的老人,他到底是劇中劇安排的角色,還是再真實不過的社會寫照?

孩子眼裡的世界孰真孰假?
「劇中劇」電影拍攝的意圖從幾個地方可以推測(劇中)創作者欲藉由小孩的眼睛和「回家」這趟旅程呈現社會冷暖。雖然「劇中劇」裡有良善角色,但力道卻比反面傾向的人物──不將米娜焦慮當一回事的沙吉太太、現實的將軍、等公共電話的年輕女人和無情趕人的老太太等人物──薄弱許多,因此可以看出劇中劇試圖批判大人世界(現實社會)。
然而當米娜拒演,嘗試靠自己的力量回家時,遇到現實中的人雖然不乏敲詐的計程車司機之流,但絕大多數卻設法幫助她。即使不斷圍攏到米娜身邊的大人一直繞著相同的問題(「迷路了嗎?」「要去哪裡?」)打轉顯得好笑,但卻令人溫暖。反觀,回到現實時空後我們退回鏡頭後面,才發現最大的冷漠者是一心只想完成這部諷刺社會冷漠的電影而放任小女孩四處亂闖碰壁的劇組人員。
我想,《誰能帶我回家》確實藉由米娜這孩子的眼睛一窺了大人世界。當她只是因為再單純不過的理由不想拍戲時,身邊的大人卻為了利益計較不休──劇組人員為電影拍攝費力算計、,大動肝火;玩具店老闆一頭熱地想再引薦新演員,還配合劇組去關心米娜只為了拍攝最後的鏡頭。甚至米娜可能也想不通沙吉太太為何要和將軍爭什麼服裝得不得體的面子問題。
影片最後,米娜帶著疑惑和防備的神情望著玩具店老闆離開的方向,這時屬於孩童的不解或許得等到她長大那天才能了悟所謂「大人的世界」。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Saturday, April 16, 2011

風帶著我來


風帶著我來
(The Wind Will Carry Us)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1999/彩色/伊朗/11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19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9 威尼斯影展 最佳首部電影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評審團大獎




一群自稱來尋寶的外來者,嬉笑著長途跋涉到一座外牆潔白無暇、卻被命名為「黑村」的美麗村莊落腳。當中,「工程師」除了每天古怪地緊抓擔任地陪的小男孩問他奶奶身體健康狀況外,還得趕到山頂收訊好的地方接聽講不完的電話。但是其他夥伴則睡到日上三竿,一點也沒有尋寶的動作。究竟這行人此趟旅程的目的是什麼?而工程師又在男孩、村人和流浪醫生的身上得到哪些意外的改變?
伊朗導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總喜歡在電影中放置孩子作為主角,以兒童眼光看待現實與社會,因此也使「兒童電影」成為伊朗最為世界所知的電影類型。但本片卻以工程師這位三、四十歲的成年男子作為主角,由他的角度和生命經驗做探索的起點,是阿巴斯電影中少數不以孩童為主的作品。雖然如此,阿巴斯還是安插了小孩當主角的地陪,也由他的脈絡呼應緊扼著他與工程師生活與精神上的「執著」。
片中每個人物都有其執著、關注的事物。男孩在乎考試,將它視為生活中的大事(這令我想起導演阿巴斯的另外一部作品《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老師恐嚇全班孩子如果沒有寫作業就要將他們退學一景。阿巴斯是否有意批評伊朗教育制度,或許是個有趣的問題。)
村人們在乎的是病人有沒有喝掉自己送過去的湯,因為據說只要自己的湯被喝掉就可以實現願望。茶店老闆娘對工程師長篇大論著「女人一天中的三件工作」,卻被另一個男人以「男人一天中的三件工作」反駁,這時便成了男人、女人對於性別分工的執著爭辯。工程師每天堅持留在村中,一撞見小男孩就問他奶奶的健康,即使自己家中有喪,工程師的家人也無力催他回家。工程師的執著是為了什麼?這是全片最大的謎團,同時也是本片如詩如夢的命題。
這是一部小品電影,攝影機在村莊中追隨男孩與工程師步伐的游動如流水般順暢,美得令人讚嘆。乍看之下故事力道不強,卻隨時出現驚喜。最重要的是,到了片末會不知不覺跳脫伊朗鄉村景色與風物的外在表象,而將前者與普世存在卻經常被忽視的生命價值結合。或許,至此方可將工程師和觀眾與「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這句詩句意義的距離拉得更靠近些。這部電影迷人的不只是伊朗小村的異國情調,其溫柔敦厚的「鬆手」與「寬容」才是最有力的洗滌。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Tuesday, April 12, 2011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1987/彩色/伊朗/9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16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7 伊朗影展 最佳導演、評審團獎
★1989 盧卡諾影展 銅豹獎、評審團獎、費比西特別推薦
★1989 坎城影展 藝術電影獎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顧名思義便是主角尋找朋友的家所經歷的旅程,然而這部片子特別的地方在於男主角只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小男生,而九十分鐘的電影所敘述的故事也只發生在短短兩天內:電影的開頭是在伊朗的小學裡,主角阿哈瑪德的同學內瑪札迪因為連續兩天未將作業寫在學校規定的作業簿上而被老師警告:如果再犯就會遭受到退學的嚴懲。放學後當阿哈瑪德拿出作業簿打算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卻赫然發現同學內瑪札迪的作業簿正躺在他的書包裡。心急如焚的他不顧一切衝向山的另一頭打算把作業簿還給同學,然而山的另一頭卻怎麼也找不到朋友的家……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在嘗試過各種方法後,最後終於在回到家後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之道。
伊朗籍名導演--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利用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個生命中很基本的元素:愛。對比了成人因為成長而漸漸不再外放的愛,與男孩阿哈瑪德天真表達的愛,在尋找朋友家的途中,也引導我們去尋找埋藏在內心最深處的對愛的表達方式。
許多人都說這部電影會因為觀看的次數不同而擁有不同的感受力:第一次所專注的是孩子的視野,第二次以後便會看到更廣更深的意涵。以電影中的一個木匠為例。在阿哈瑪德尋找朋友的家的過程中曾遇到一名年老的木匠,木匠以他緩慢的步伐帶領阿哈瑪德尋找到一戶錯誤的內瑪札迪家,路途中還不斷的朝這個孩子敘述他所經歷的故事──木窗如何被鐵鋁窗所取代的歷史,不僅花費了阿哈瑪德不少的時間,而且仍舊毫無所獲。第一次觀看的人都只會覺得木匠是在浪費阿哈瑪德的時間、拖累他的步伐;然而當你再度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原來兩人之間的交流有著許多的體貼與愛。例如木匠因為怕阿哈瑪德在晚上遇到一群惡狗,即使為了追上孩子的速度使他氣喘如牛也堅持要陪著他行走;而阿哈瑪德則是在發現木匠帶錯地方時沒有告訴木匠事實,反而細心的把作業簿塞進衣服裡假裝自己已經還給朋友,不願傷害老木匠的心。許多諸如此類的小細節在電影裡到處都遍尋得著,就有待觀影者在看電影時自己細心感受了。
電影中的許多場景都顯示出八零年代的伊朗被資本主義入侵下在發展與未發展之間過渡時期的蛻變,筆者在看電影的同時,腦海裡卻不斷浮現父母親口中所勾勒出的四、五零年代的台灣印象,這似乎就是每個國家所必經的成長歷程。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讓筆者對於「伊朗」這個幾乎只存在在報章雜誌的名詞有了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另外導演利用一個孩子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衝突情結便能輕易的讓觀影人陷入電影的情緒中,跟著他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看見了一個真實的伊朗。阿巴斯曾說過他在藝術創作中所追求的,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如果說我和觀眾之間有什麼聯繫的話,那就是這些。我的作品是來自於我內在的東西,由於我們之間有這種相似性,所以我的內在能夠傳達給觀眾。」。筆者在觀看《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時,所探究到的阿巴斯的內在是一種對愛的表達與追求,您如果也想知道自己與阿巴斯之間有何相似性的話,不妨趁著夜晚來夜貓子看看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的作品吧!








(撰文:曹妤安)


影片片段:


Saturday, April 9, 2011

生生長流



生生長流
(Life and Nothing More...)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1991/Color/伊朗/9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12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3 聖保羅國際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
1990年,伊朗發生大地震,為了探詢《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片中兩位童星的下落,導演阿巴斯(由阿巴斯導演的友人飾演)帶著兒子布亞來到災區現場。你或許會想問:是甚麼樣的情感,讓一位導演願意這樣堅持深入災區,只為尋訪兩位童星的下落?我想你看見的會是伊朗人的樂天、困難時互助的真摯和濃濃的人道關懷。導演腦中想起拍攝這部片的念頭最初是在參加德國影展時,那時,有人問起伊朗小孩們的安危,於是回到伊朗後,導演便開始策劃進行拍攝。這是一部半記錄式的電影,雖然是經設計過的演員、取鏡、事件,卻也真實的記錄了災區的影像。一點沒有以假亂真之感,虛虛實實的交相輝印反而聚焦了觀眾的目光。導演以關懷的角度出發,廢墟之中向外望見的一片綠野,是導演的視野,是導演以第三人的視角,試圖引領我們看見的,生命的真義。
影片中的災民,不論男女老幼,你找不到一個是抱怨、是哀號,或是哭哭啼啼覺得上天待他們不好,即使這場地震奪走了幾萬人的生命,卻沒有因此削減當地居民的生命力,他們反而以一種更堅韌、更樂觀的態度活出自己。
常常我們是看著災禍後的斷垣殘壁、遍地的碎石瓦礫,對於受到苦難,或者喪生、或者生還的人們寄予無限的同情,但若不是真正處於那個位置,很難真切體會隨之而來要面對的課題,在這裡你可以看見最好的對應。布亞在路途中一家倒塌的商店裡揀了一瓶可樂,導演不忘叮嚀將錢留下給與店主,這是一──誠實;後來布亞因熱的可樂難喝想要倒掉之際,對向車內的婦人因嬰兒沒水喝,而向布亞要些可樂倒入奶瓶中,說話語氣之平穩,若不仔細注意對話內容你不會發現這些文字竟吐於一個飽受無水之苦的人。
日子總要過下去的。即使妹妹和其他的親人都死於地震,世界杯足球賽還是要看,世界不會因為你個人遭遇停止運轉,一位架設著天線的青年人說著;即使全家六十幾個親人死於地震,只有塑膠布圍起來充當新房,救援物資──番茄──當宴席,婚還是要結的。「那些罹難者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呀,所以我們應該要及時行樂,也許,下一次地震的時候我們就會死。」新婚的胡笙一邊向導演說著,一邊和太太抬槓。而胡笙太太為花澆著水回應,好像是在告訴你,再過一陣子,伊朗很快會恢復元氣,就像這些花兒一樣綻放美麗。是呀,很難預料下一秒你會在哪裡,人生也不過就短短數十年,不管你選擇用甚麼態度「生活」,時間只會繼續往前走。
我很喜歡結尾的地方,雖然導演並沒有拍出他與兩個男孩相遇的畫面,卻讓你相信他們是平安的,或許在爬上陡坡前遠遠看見的兩個身影,就是他們;相信即便結果不是這麼一回事,生命還是充滿希望,而且會自己找到出口。片中一直都只有環境中的聲音,直至最後,交響樂音才忽然響起,卻絲毫沒有突兀之感,氣氛反而因此被堆砌的很飽滿。充滿生命力的聲音搭著畫面在舞動著,搭便車的人過來幫忙推車,車子,駛過了大陡坡,載著搭便車的人繼續往前走。鏡頭緩緩的拉遠,映入眼簾的是夕陽餘暉灑在路上柔和的光芒,彷彿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方向,輕輕的說著:「And life goes on.」(生生長流)。








(撰文:張雁婷)


影片片段:


Saturday, April 2, 2011

橄欖樹下的情人



橄欖樹下的情人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1994/ Color/ Iran/ 103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4/9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4 聖保羅影展 影評人獎
★1994 巴亞多利德國際影展 金穗獎
★1995 新加坡國際影展 銀銀幕獎
★1995 芝加哥國際影展 銀雨果獎




《橄欖樹下的情人》為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最知名的「柯克三部曲」的第三部。與前兩部系列作的場景相同,也和前兩部有著小部分的承接性。
《橄欖樹下的情人》主要以《生生長流》的拍攝幕後為基底,整個故事主要描述《生生長流》中的飾演夫妻的男女演員,在拍攝鏡頭外,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橄欖樹下的情人》為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最知名的「柯克三部曲」的第三部。與前兩部系列作的場景相同,也和前兩部有著小部分的承接性。
《橄欖樹下的情人》主要以《生生長流》的拍攝幕後為基底,整個故事主要描述《生生長流》中的飾演夫妻的男女演員,在拍攝鏡頭外,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男演員哈山在邂逅了女演員塔荷莉之後,便遂追隨不惜,而女演員塔荷莉的家人卻因哈山沒有房子而反對。既便如此,哈山仍苦苦追求,但飾演女主角的塔荷莉卻遲遲不肯回應,就連一個字都不願開口。隨著電影的拍攝到了尾聲,因為哈山和塔荷莉可能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哈山便跟隨著塔荷莉走入橄欖樹林裡,期盼得到答案。
影片的開頭以類似紀錄片的形式呈現,能看見導演如何在一群女學生中尋找女主角,還有拍片現場的狀況。透過長鏡頭的拍攝手法,觀眾看到的是一種「真實感」,透過人物的對話和互動之間,往往都能看見真實世界的影子。襯托這種「真實感」的是鏡頭,將拍片過程作為背景,將鏡頭的內與外作為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拍攝過程不斷地NG、鏡頭內扮演夫妻的男主角哈山和女主角塔荷莉在劇中與劇外互動差異:鏡頭內,哈山咄咄逼人;鏡頭外,卻對於塔荷莉低聲下氣。這些種種都更刻劃出鏡頭內和外的真實衝突。
在電影語言的虛與實之間,越發真實的是社會的真實。經歷過一場大地震的伊朗小鎮,許多人離開了,許多人仰賴的家不見了,但日子仍在繼續;大部分的人離開鄉村來到都市;受過教育的女孩,越來越有想法;伊朗社會對於婚姻的真實,也在片中真實呈現。像是哈山的追求,不斷的被塔荷莉的祖母否決,沒有受過教育和沒有房子成為他最大的阻礙,這也刻劃了現今對於婚姻,除了愛之外,還有很多現實的條件必須考量。在現實生活裡,哈山不斷的向塔荷莉表露心意,很少甜言蜜語,大多是對未來的承諾;然而,哈山在鏡頭內的男主角形象,卻才是未來婚姻生活,最有可能的「真實」。促使哈山持續堅持的原因,就是在這個真實的世界裡,我們仍一直去追求發自內心的真實,即便,為的只是一個夢想。
電影的最後,男女主角走入橄欖樹林裡,鏡頭漸漸拉遠,幾乎看不清楚到底最後的結局是如何,令人難探虛實。不禁令人想問,真實的世界裡的我們,會怎麼回答呢?








(撰文:許禾逸)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