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5, 2011

挑戰星期天



挑戰星期天
(Any Given Sunday)

奧利佛.史東 Oliver Stone
1999/Color/USA/15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19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年拉丁媒體藝術獎傑出女演員獎(Cameron Diaz)
★2000年BMI電影音樂獎(Richard Horowitz)
★2000年百視達娛樂大獎最受歡迎女演員獎(Cameron Diaz)




主角東尼愛足球勝過愛自己生命,身為邁阿密鯊魚隊教練,在四年前帶領球隊連續兩年贏得全美足球大賽冠軍。但物換星移,英雄球員漸漸衰老,如今他面對的是場場戰敗。同時,鯊魚隊的年輕女老板克莉絲汀從父親手中繼承鯊魚隊的經營權,利用優異的行銷手法重振球隊,但冷酷的淘汰無用球員,卻和東尼的理念背道而馳,加上球隊新秀威利被挖掘和反抗,緊接著一場場比賽的到來,考驗著追求著不同目的,但都想求勝的人。

電影以比賽開始,也以比賽結束,競賽不再只關注在運動本身,不再是崇尚團隊合作去取得共同的勝利,而是由背後的龐大金錢利益推動,變相的一意求勝。「勝利」是一種邁向成功的路徑。電影裡每個人都希望球隊能贏得比賽;東尼教練,希望的是球隊每個球員發揮向心力和團隊合作,一齊邁向勝利,是屬於一種共同的勝利,一種運動精神的展現;而球壇新秀威利,求勝是個人張顯的表現,因為過去一直無法被重用的處境,成名後需要不斷的膨脹自己,來達到內心的平衡,求勝對於威利是一種害怕再回到過去的表現;女老板克莉絲汀則因為小時候活在不符合父親期待中,一直渴望達到父親的理想,所以對於求勝有著很深的執念,因而尋求許多手段去讓球隊邁向勝利;然而真正的「勝利」是甚麼?窺究求勝的本意,確實很值得我們探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的拍攝手法,當中常見的的比賽畫面,採用快速的移鏡,顯得雜亂激烈,熱血沸騰;有時則將鏡頭固定在球員或教練身上,定格,無聲,去表達表達球員或教練的內心狀態,突顯屏氣凝神的氣氛。在關鍵性的辯論中,更是採用兩種場景交替,穿插周圍環境的改變,暗示這場談話的激烈,令人印象深刻。

整部片主旨明朗,節奏輕快,看完的當下,很難不被劇情的大方向影響,而感到義憤填膺,但漸漸的,卻能在情緒之後,看見環境的改變下,舊人如何自處和順應,而新人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回到人道的關懷裡。現實中,沒有所謂真實的對與錯,而是選擇站在怎麼樣的立場與角度,所以或許最佳的評斷標準,就是對得起自己的道德良知吧。










(撰文:許禾逸)


影片片段:


誰殺了甘迺迪



誰殺了甘迺迪
(JFK)

奧利佛.史東 Oliver Stone
1991/Color/USA/20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0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2年奧斯卡獎最佳攝影(Robert Richardson)、最佳剪輯(Joe Hutshing、Pietro Scalia)
★1993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剪輯(Joe Hutshing、Pietro Scalia)、最佳音響(Tod A. Maitland)
★1992年金球獎最佳導演




1991年12月20日,《誰殺了甘迺迪》在美國進行首映。Discovery頻道也針對甘迺迪被刺殺的事件製作了上下兩集的「甘迺迪之死」。其中有相當多的部分都有被集編劇、製片與導演一身的奧利佛史東在電影中所使用。

電影以大家所熟悉的黑白新聞畫面為開始,那是艾森豪總統於1961年一月十七日舉行的告別演說,在這裡,全劇的主旨已然出現;「……我們必須警惕軍事─工業聯合體……極不適當的權力惡性增長的可能性目前已經存在,並將繼續存在。我們決不能讓這一聯合體的勢力危害我們的自由或民主進程……只有警覺而明智的美國公民才能強迫龐大的工業和軍事的國防機構與我們和平的手段和目標恰當配合,以使安全和自由並駕齊驅,同獲成功。」

1963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達拉斯時間的中午十二點三十分,槍響驚起一群鴿子,美國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總統甘迺迪遇刺!當主角吉姆蓋瑞森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新聞的同時,追查真兇的念頭悄然揚起。導演透過主角展開一連串追查兇手的旅程。儘管過程中主角一度被眾叛親離,但最後妻兒與下屬仍在關鍵時刻站回他的身邊。

導演藉由主角吉姆蓋瑞森與虛擬人物X先生的對話,還有假人模擬場景,使觀眾能夠很快了解整件事件的脈絡,這是相當巧妙的手法。另外巧妙運用許多後人補拍的黑白場景與紀錄片交錯,很容易使人相信影片中的所有影像資料都是真的;畢竟影像資訊遠比文字要為人接受的多。

記不記得在另一部電影「驚爆十三天」裡頭,有著對甘迺迪處境的一些描寫?古巴危機當時,白宮內部已經分裂成主戰的鷹派與主和的鴿派,總統甘迺迪立場偏向主和,自然成為許多人鷹派的眼中釘。

總統身邊的護衛臨時換人、附近大樓未淨空、總統座車保護太過簡陋、路線行經轉角、神奇子彈說等。諸多明顯的缺失到底需要多高的層級才能夠遮掩過去?當政府高層成為神祕恐怖分子,那麼誰來管理這些管理者?人民有沒有質疑國家情報或權力機構的權利?

照官方的說詞,真凶相當明確。激進派狂人李維奧斯華曾加入共黨,也有許多足以證明他就是兇手的資料,更別說他自己也已俯首認罪。然而,在正式審判之前,奧斯華在停車廠被槍殺了,而被訊問口供的他當時甚至沒有律師陪同,也無留下任何口供紀錄。

儘管華倫委員會事後出了數冊報告書解釋事件始末(即有名的「華倫報告」)。但這份檔案被鎖到2029,且要待所有當事人都過世之後才會被打開。一來死無對證,二來案件仍有許多疑點未釐清;誰殺了甘迺迪成為美國歷史上有名的無頭公案。

儘管這部片子引起許多歷史觀點與證據之爭,但史東向高層提出「陰謀論」的這份勇氣,依舊可嘉。

導演在片子結尾,打出這句話:「歷史只是序幕」。

亦即以史為戒,才不會重蹈覆轍。如果這位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沒有被暗殺成功的話,整個近代史可能將就此改寫。

可惜,這世界上沒有如果。我們踩著前人的腳印,背負著後人的眼光,只能低首看看那些足跡上記錄的點點滴滴,而後抬首,昂首闊步且堅定地踏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正道。










(撰文:官鈺禪)


影片片段:


七月四日誕生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July)

奧利佛.史東 Oliver Stone
1989/Color/USA/8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5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0年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David Brenner、Joe Hutshing)
★1990年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
★1990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電影類劇情片、最佳劇情片男主角(Tom Cruise)、最佳電影劇本(Oliver Stone、Ron Kovic)




美國電影導演和編劇,同時還是一名演員,奧立佛‧史東截至目前(2010年)為止共有十七部電影作品,幾乎都關乎政治、經濟或戰爭等題材。奧立佛‧史東曾經參加過越戰,其中三部作品被譽為「越戰三部曲」:《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

第二部曲《七月四日誕生》改編自美國大兵朗柯維克(Ron Kovic)的真實自傳─《Driven by Mon》,與當時已經炙手可熱的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在片中不惜形象扮醜演出一個禿頭殘廢的越戰老兵,精湛的演技不僅讓他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外,也讓整部片更有可看性。

故事的開頭由孩童拿著假槍玩戰爭扮演的遊戲帶出整部片的戰爭主題,出生於七月四日美國國慶寶寶的男主角──朗柯維克(Ron Kovic),是個標準的熱血青年,當美國總統甘迺迪在演講上慷慨激昂地說:「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什麼?」,朗深受感動與鼓舞,正值熱血青年時期的朗毅然決然地投入越戰,原先以為這是個英雄式的選擇,卻在越南看到了一場推翻他前半生天真理想的戰爭。當他還處在迷惘中無法克服,一次中彈後的延誤就醫徹底斷送了他的下半身,胸部以下的癱瘓就跟越戰一樣顛覆了他的世界。

本部片的戰爭場面其實很短暫,只有十七分鐘,著墨最多的部份還是以朗癱瘓後的生活來強調越戰所帶來的後遺症。從他在越南受到的不良醫療到回美國後親朋好友憐憫的目光,甚至於在墨西哥找到一群跟他有相同遭遇的人一起墮落生活,在在充滿反戰思想。導演以一個老兵的角度去刻劃戰爭,讓我們跟著他從熱血、迷惘、絕望、憤世嫉俗到後來成為反戰的熱血份子,一步步的推展生動地紀錄了當時教忠教孝的社會風氣以及關於戰爭的一切,透過強烈的對比手法讓我們從中震撼,然後接著開始省思為什麼美國要出面打這場戰爭?為什麼同樣的一個社會對於越戰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究竟是誰迫使這些軍人的改變?

1959─1975年間的越戰對我們來說也許很熟悉,畢竟歷史課本上都有記載,然而卻很少有人是真正參與過這場戰爭、真正明白這場戰爭所留下的後遺症,《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歡迎你一起來體驗一個美國老兵對越戰的記憶。










(撰文:曹妤安)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