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大衛連&奧利佛史東影展






大衛連&奧利佛史東影展
David Lean & Oliver Stone Film Festival









David Lean擅長大場面的歷史鉅片,包括戰爭、革命等,以壯闊場景呼應角色之間對應的動人情感。Oliver Stone則呈現戰爭與政治、歷史題材,並大膽詮釋搖滾、性、商業體育等,備受爭議。



閱讀大衛連的兩種方式

這次的影展,夜貓子選映了英國導演大衛連作品中史詩般的長篇鉅作。若您曾經看過,那些作品必然隨著時間讓你重有所獲;若您未曾聽聞,那麼不妨趁著年輕,在記憶中儲存幾部值得咀嚼回味的電影糧食。

自1957年的《桂河大橋》、1962年《阿拉伯的勞倫斯》、1965年的《齊瓦哥醫生》,1970年《雷恩的女兒》到大衛連的收山之作1984年的《印度之旅》,從中你可以看見大衛連一再關注的主題─歷史和人性。雖然每部片動輒三小時半,但若能夠耐心觀看,其中承載的思考和探問,是一般好萊塢片不能及的;而其敘事的嚴謹、流暢,畫面的藝術性和節奏之掌握,即使是放在今日都毫不遜色,見證了這些二十世紀後期產生的作品足堪為經典。

我們可以由什麼角度去閱讀大衛連呢?從美學角度來看,大衛連相當熟練於駕馭大場面,不論是俄國的大風雪、印度的連綿山洞還是阿拉伯的沙漠,都能夠找到不落俗套的構圖,壯闊中保有細膩。即便是眾多人群、戰爭殺戮等複雜的場景,他也能在混亂中找到和諧,讓主題精準呈現。大衛連導演的影片大多由小說改編,但若能看過他的系列,你也將發現大衛連其實並不單單滿足於劇情軸線,相反地,他巧妙地融入許多意象,藉著流動的狀態或符碼表達言語之外的情感與批判,讓小說奪胎換骨,擁有影像敘事的獨立生命,折射到觀眾的眼底心裡。

然而最最讓這幾部電影成為經典的,還是這些電影中對歷史與人性的思考。如《桂河大橋》用二戰時桂河大橋的建造與毀滅,隱喻了戰爭的矛盾本質,直指其荒謬與瘋狂。《阿拉伯的勞倫斯》側寫一戰時,協助阿拉伯各族聯合起義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英雄─英國外交部軍官勞倫斯。該片凸顯了人性與時勢交會時的多樣面──勞倫斯除了其正直性格、對阿拉伯文化開放的胸襟、對民族自由的理念,也會面臨權力帶來的驕傲或迷惘,此片並無純粹英雄式崇拜,反而看見一個人在廣大荒漠中的自我追尋。至於由半傳記體裁小說改編的《齊瓦哥醫生》背景在一戰末的蘇俄,凸顯了變動時代中人性的脆弱無力,醜惡中的良善,或是身不由己中選擇的意志。《印度之旅》中則聚焦種族、文化之間因為政治勢力而有的不平等、偏見和衝突,但還原到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相處,仍然有彼此諒解的時刻………..

從美學或是歷史的層面來解讀大衛連,或許相當接近這些作品的主旋律,然觀其篇幅和密度,大衛連的作品所述說的何止於此?至於其他幾種觀看的可能,相信永遠有待觀影者去思索挖掘。





(撰文:憶群)


奧利佛史東的反骨精神

史東除了導演的身份之外,也是個優秀的編劇,寫出的劇本暢快又具有批判意味,在他自己所導的作品中,更展現出強烈的時代反骨精神,所反為何,先從其作品來了解。史東的作品,幾乎以美國為主要場景,以歷史大事為主軸。若置之於拍攝的時間序列來看,首先看到事件發生於1963年的《刺殺甘迺迪》,接著再看他反越戰三部曲(《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在本次影展選映其中兩部:《七月四日誕生》描寫1960年代末美國在越戰節節敗退的反戰情緒,《前進高棉》則透露美國在越戰中如何為取勝而不擇手段。然後是資本主義勢力的擴張,從《華爾街》到《挑戰星期天》,看見美國以雄厚資本強勢地向全球行銷美國文化,展現其文化霸權的力量。再從《門》、《閃靈殺手》揭露昇平強盛背後所突顯的社會現象、青少年心理與價值觀。最後再回過頭來嘗試描述更遠古的《亞歷山大帝》,提供史東偏好歷史的另一個嘗試。

從作者本身的角度來看,生命經歷提供史東題材上的寫實與深刻性。例如他曾於1967-68年間參與過越戰。當時正值美國反戰情緒高張,因此反戰題材不斷出現,而史東獨特的暴力美學便從這些大量出現的血腥、暴力畫面中展開,挑戰觀眾視覺上所能接受的極限。事實上,反戰亦可言之為某種程度的反政府,我們似乎可以看見導演化身阿湯哥所飾演的朗柯維克,上台演說關於反戰的議題,大力撻伐國家機器的操作,洗腦人民思想,揭露越戰並非只是表面所言擊退共黨,而是美國政府與南越之間的利益掛鉤。此外,史東更深刻地描寫出了,那些從戰爭中傷殘的士兵在回國後如何飽受心靈創傷難以癒合。

反媒體暴力幾乎可以連貫史東所有的作品,從《七月四日誕生》中朗的家人和他一起觀看電視的報導,呼籲國人為國作戰深受鼓舞而投效越戰戰場,又看見朗終於從心靈創傷中復原,並加入反戰遊行,記者請朗說話時那支奮力伸出的麥克風,呈現一種媒體可載舟亦覆舟的反諷意味。那麼,史東的反戰便又與反媒體連起來了。《華爾街》到《挑戰星期天》可作為代表。國家機器藉由電視媒體的報導,將美國的霸權形象,形成全球化的勢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國家戰事,影響無遠弗屆。電視媒體作為一種文化霸權的利器,將資訊至世界各地,世界上大小事用影像的方式傳播。《挑戰星期天》告訴我們,球賽在每個星期天藉著電視節目搭配高額盈收的廣告呈現世人面前,明星球員的形象成為商業廣告待價而沽。球隊的主宰者不再是教練而是出錢的老闆,輸或贏決定了每場球賽的意義,而非努力奮鬥的過程,於是大眾的價值觀被扭曲了。文化確實需要行銷,在行銷和獲益之間,需執持的是每個文化的意義,如同教練一再維護「美式足球」(foot ball)的精神是團隊合作,而不是金錢輸贏而已。

從反媒體暴力的主題中,史東成功塑造他電影作品的所謂的「暴力美學」,《閃靈殺手》可以視為該主題集大成之作,因為他將極深層的內心醜陋用冷酷的殺人畫面呈現出來。諷刺地,電影上映時備受爭議,卻也意外將史東列入媒體暴力的名單之中。

為了表示對於所生活的社會的看法,批判成為許多導演喜歡的表現方式,愈是批判則愈受爭議。對導演而言,如何呈現真實,需要透過所謂的「電影藝術」來詮釋,從年代、場景、人物到事件,營造一個類真實的環境,在這個部分,史東可以說是表現不凡。如果您觀賞本影展,引起進一步探索歷史真相的動機,或是將「反戰」、「反政府」、「反媒體暴力」、「反全球化」自由地相互連結,將會是一種更為客觀的解構。







(撰文:若怡)




2011.1、2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01/04 (二)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River Kwai-- (1957) 161min David Lean

01/08 (六)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216min David Lean

01/11 (二)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200min David Lean

01/15 (六)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206min David Lean

01/18 (二)
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163min David Lean

01/22 (六)
前進高棉 Platoon-- (1986) 120min Oliver Stone

01/25 (二)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July-- (1989) 85min Oliver Stone

01/29 (六)
The Doors-- (1991) 140min Oliver Stone

02/08 (二)
誰殺了甘迺迪 JFK-- (1991) 206min Oliver Stone

02/12 (六)
閃靈殺手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122min Oliver Stone

02/15 (二)
上錯驚魂路 U Turn-- (1997) 125min Oliver Stone

02/19 (六)
挑戰星期天 Any Given Sunday-- (1999) 156min Oliver Stone

02/22 (二)
亞歷山大帝 Alexander-- (2004) 165min Oliver Stone

02/26 (六)
華爾街 Wall Stree-- (1987) 126min Oliver Stone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元旦暫停播放.春節於初六開始播放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第三朵玫瑰



第三朵玫瑰
(Youth without Youth)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2007/Color/USA/12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是柯波拉在1997年拍完《造雨人》,沉潛十年重返影壇的最新力作。這也是柯波拉首度用HD攝影機拍攝,並且用iMac的介面進行後製的工作。

相較於他之前拍過的許多史詩電影像是《教父》、《現代啟示錄》等,《第三朵玫瑰》算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小品。電影是改編自羅馬尼亞著名宗教學家、歷史家、小說家伊利亞德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名是試圖尋求語言的起源的老語言學家在一次遭受雷擊之後返老還童的故事。柯波拉試圖透過影像的呈現來對「時間」以及「意識」進行哲學性的探討。

「時間」的概念在電影之中不斷透過劇情的推演以及角色的對白被討論以及檢驗。相較於西方傳統的線性史觀強調時間是不斷向前演進的,東方的循環史觀則強調時間的演進像是個圓圈,沒有所謂的原點以及終點。時間的界線在這樣的情境下顯得模糊不清,每一段生命都有可能是前一段生命的再製,而這個再製的過程有一點像是華人傳統中輪迴的概念。就像是本片的英文片名的意思「沒有青春的青春」,主角的肉身雖然年輕,但是他的思想卻已相當老成。

而《第三朵玫瑰》也正是在這樣的設定之下開展開來。片中的男主角語言學家多明尼克在復活節那天要到布加列思特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意外的在街頭被雷擊。這一個「儀式」為多明尼克帶來了新生以及希望,就像是耶穌死後復生一樣。還童後的他能夠輕易的習得各式語言,甚至發明了自己的一套語言,這必然有助於他追尋語言根源的研究。這種死生、生死的循環關係在劇情裡面被雙重的展演,一個是在兩位角色身上,另一個是劇情的總結構之中。所有的起點到頭來也是終點。

另外就是對於意識的主體的挑戰,這樣的挑戰也是延續著對於線性時間的質疑展開的。在被遭受電擊之後,多明尼克在返回青年樣貌的同時也同時「發展」出了另外一個替身(Doubling),而柯波拉巧妙的透過影像的語言以及新穎的攝影技巧在視覺上讓這兩個多明尼克進行對話以及辯論。他們兩個的外表相同,但是在思想以及行為上卻有些許迥異。而柯波拉也刻意由同一個演員來扮演多明尼克的前妻蘿拉以及薇若妮卡(更別說薇若妮卡這個名字會如何讓人想到奇士勞斯基的名作「雙面薇若妮卡」,一部同樣在影片中展演Doubling的電影。)

柯波拉也在劇情中引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來為這樣的雙重存在作註解。究竟這兩個思考個體誰是主,誰是副?藍祖蔚認為這樣的替身近似佛洛伊德的「超我」,是一種社會性的束縛。但是就我看來,這樣的替身應該更近似於在多明尼克復活之後,新生於多明尼克之內的新個體,只是受限於物理世界的限制不得不與多明尼克並存。而這一新個體的唯一逃脫也只在同樣能夠超脫時間的薇若妮卡的眼中產生。多明尼克與他的替身的界線已然模糊,就像是莊周與蝶分不清楚誰是產生意識的個體,而誰是被「幻想」出來的?或者兩者都存在,只是透過某種方式(譬如夢境)保持交流。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小教父


小教父
(The Outsiders)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83/Color/USA/9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1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4年青少年藝術家獎最佳新人(C. Thomas Howell)




《小教父》為導演柯波拉在經典成名作「教父」後之作品。中文譯名為「小教父」,但其內容所描述幫派情節之氣度與真正的「教父」卻有很大的差距。另外,The Outsiders找來80年代好萊塢的一批年輕演員主演,這批年輕演員被外界封為「Brat Pack」(台灣譯「新鼠黨」),現今當紅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也包含在內。

《小教父》劇情的主軸為兩個幫派的對立以及兄弟、朋友間的情誼。兩個對立的幫派分別為北方較窮困區域的The Greasers與南方較富有區域的The Socials,兩方的成員彼此互看不順眼並衝突不斷。隸屬The Greasers 中一名成員Johnny在為了保護好友Ponyboy的情況下殺了The Socials的人,於是Johnny與Ponyboy展開了逃亡,在逃亡的日子裡他們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了對生命的意義。

「Greaser」在英文俚語為「小流氓」的意思。一般人對這個詞總懷著較負面的想法,認為他們不是抽菸喝酒就是鬧事,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這些都只是大眾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其實他們的心思也像一般人一樣細膩,看到有火災發生會奮不顧身衝入火場救人,而當兄弟有難時也會義氣相挺。這部片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greasers看似輕浮的外在,也讓我們深入他們的內心看到了真正義氣的兄弟情懷。

此片在音樂上大量運用搖滾樂來增強兩方互相叫囂和決鬥的力道與氣勢。在人物塑造方面也相當成功,greasers的牛仔褲與背心、the sociacls的緊身褲形成強烈對比。除此之外,若將演員們說話的語氣與口音轉換到台灣來,大概就成了所謂的「台客」了。最後在兩大幫派決鬥的那場戲,鏡頭在大雨滂沱以及泥濘中穿梭,greaser不畏懼的拼戰,更加塑造出他們的勇猛。

《小教父》讓我們看到美國在1960年代因貧富差距而造成的階級對立與衝突。生長在社會邊緣的主角們,既沒錢也沒勢力,社會只對他們懷有刻板印象也不願接納他們,即使被貼上「greasers」的標籤又如何? 只要他們能夠一起攜手面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而在最後更讓我們感受到友情的真諦。Johnny在信中告訴Ponyboy:「Stay Gold」,希望他能永遠保持著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並且以此之姿去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撰文:高萓璘)


影片片段: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9/Color/USA/15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8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0年奧斯卡最佳摄影(Vittorio Storaro)、最佳音效(Walter Murch)
★1980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Robert Duvall)
★1980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Robert Duvall)、最佳電影配樂(Carmine Coppola)




導演柯波拉在經歷過《教父》、《教父第二集》以及《對話》連續三部輝煌紀錄後,緊接著拍出了這部影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之一──《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的劇本改編自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原著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此片的籌畫時間長達四年,耗資千萬甚至讓柯波拉花了十年才還清債務,期間還因為拍攝進度過於緩慢被戲稱為《不知何時啟示錄》(Apocalypse When?),然而儘管困難重重,柯波拉還是完成了這部在後來也名列為他一生中最著名電影作品之一。

《現代啟示錄》的開端即是令人震撼的場景,美軍上尉Willard在經歷著無止盡的越戰回家短暫休息的夢境:烽煙瀰漫的叢林、單調卻令人心驚的機械螺旋槳聲盤旋在未開化的柬埔寨上空。一開始即透過重疊的鏡頭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詭異氣氛。Willard的消沉意志隨著夢境的結束不斷的擴散,甚至還在打太極時擊破鏡子,讓血塗滿臉和身軀接著無聲痛哭,突顯出戰爭帶給他的影響已經迫使他逼近瘋狂且無法回頭。

然而接下來鏡頭卻馬上又回到現實。Willard接到上司任務,奉命深入柬埔寨暗殺綠扁帽特種部隊上校Kurtz,片中跟著Willard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心裡不斷對自己以及這整件事的提問,我們將會歷經一場不可思議的戰爭之旅。

本片並不是單純的反戰影片亦不是一般的軍事戰爭片,它更像是一部超越了外在轉而探討人性如何被戰爭影響的史詩片。像是Willard要暗殺的對象Kurtz明明在文件上是個極為優秀的軍官,甚至已經夠格晉升成將軍,可是他卻在深入柬埔寨之後因為不明原因而完全轉變成另一個人,甚至傳出已經成為一個發了瘋的冷血惡魔,這便會讓人忍不住猜想,在柬埔寨叢林深處的戰爭究竟有多麼的超乎常理,足以讓一個早已經有輝煌前程的軍官甘願放棄那一切。

在片中也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景象出現,其中最經典的片段應該可以算是當美軍前線軍官基爾戈上校在率領直昇機攻打目標時竟大聲的播放著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飛行」,並且完全的沉浸其中,和整個畫面的血腥殘酷相襯之下更能顯現出戰爭中的瘋狂。從音效上來看,《現代啟示錄》的確擁有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效的實力,光是在畫面上的衝擊在當年已經足以令人大開眼界了,柯波拉卻還透過音效加強了其中的張力,更令人對很多場景產生十分難忘的印象。

柯波拉的作品中有許多探討人性黑暗面的成分存在,而《現代啟示錄》中則是在探討恐懼在人性中造成的陰影。「The horror, the horror」是此片的經典對白,也是Kurtz結束本片的兩句話,他話中的恐怖指的並不是在片中所能看見的畫面恐怖,而是我們跟隨著Willard的腳步、從Willard的眼中所窺見的抽象恐怖,那是一種被盲目殺戮的現實侵蝕人性的恐怖,是一種即使經過了二十幾年,到現在來看還是會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

片中只有提到Kurtz一個人發了瘋,但為何片中又出現那麼多瘋狂的景象呢?來夜貓子電影院看完整部片的你就會明白究竟是誰瘋了,而又是為何而瘋?











(撰文:曹妤安)


影片片段: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教父2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4/Color/USA/20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4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5年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Robert De Niro)、最佳藝術指導(Dean Tavoularis)、最佳導演、最佳音效(Art Rochester)、最佳原著音樂(Nino Rota)、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1976年英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Al Pacino)
★1975年美國堪薩斯影評人獎最佳導演




接續《教父》的劇情,第二集除了從麥可接手柯里昂家族的企業開始說起外,影片也以時空交錯的手法說明父親維托.柯里昂年輕時如何一步步邁向教父地位。

導演柯波拉透過雙主線的情節相互交織,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薑是老的辣。老教父維托•柯里昂有著仁慈的性格,愛家庭、重朋友、守信用,高明的談判手段。最著名的就是那句經典名言"I a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我會提出讓你不會想拒絕的條件)。但在另一方面,繼位的新教父麥可性情暴躁,且從不手下留情、對敵人一網打盡,甚至是無情地面對被對手羅斯買通而背叛他的親哥哥。

隨著《教父2》劇情推展,從麥可強勢的領導風格下來看,新教父與老教父的處事方法南轅北轍。麥可縱然承繼了那些身為黑幫份子的資質,但卻缺乏最重要的同情心、情面、交際手腕。過往如日中天的幫派家族也有衰退的一天,兩種處事手段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也因此讓劇情在某些橋段可以巧妙的做對照。

劇中光影黯淡,沒有太多亮麗的色彩,總是黑西裝、黑皮鞋、喪禮、黑色槍枝,大多數的人沉默寡言;然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幕是在劇末回溯至麥可一家人均還健在時,家裡成員正準備要給當天生日的父親一個驚喜。但在父親出現前,麥可說出放棄學業去當兵的想法,全家從一片慶祝的開心氣氛轉為愕然。家人的不諒解以及長期服從的不自由開始渲染開來,「decide my future?(就這樣決定我的未來?)」是小麥可的反駁,電影中他藐視的眼神帶著一意孤行。就像麥可以後的行為模式,那樣的孤獨,不可一世。此時門鈴響起,家庭成員們起身奔向大門迎接最摯愛的父親,在”Happy Birthday!”的喧鬧聲下,畫面帶到麥可獨自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飯桌前。或許這一個小小的互動,讓麥可走上孤傲人生的關鍵;讓父親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領成為麥可的目標,當上教父後的激烈、強硬手段 就是對大家說明自己獨當一面的證明。

觀影之餘,《教父2》的拍攝手法也讓影迷們嘖嘖稱道,時空交錯的手法處理的淋漓盡致,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把這種拍攝手法處理到極近完美,把從過去轉到現在或者是現在回到過去的鏡頭完整的呈現給觀眾;此外飾演劇中主角麥可的艾爾帕西諾,演活了麥克。他具有冷酷且極精明的性格,尤其是在他發現哥哥背叛自己時,那種內心的焦慮和煎熬,艾爾帕西諾更是詮釋得近乎完美。更值得注意的是劇中飾演教父,也就是飾演年輕維托.柯里昂的勞勃狄尼洛也以此片精湛的演技奪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教父》系列是部偉大而經典的影片。所帶給我的衝擊以及影響力已經超出一般黑幫影片。詮釋著柯里昂家族裡兩代男人的奮鬥史,更是一部從男孩蛻變成男人的教科書。










(撰文:邱國峻)


影片片段:


Monday, December 6, 2010

對話


對話
(The Conversation)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4/Color/USA/11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1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5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剪輯(Walter Murch)、最佳音效(Art Rochester)
★1974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Francis Ford Coppola)
★1975年美國堪薩斯影評人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你的生活中一定常常出現對話,關於功課、關於生活、關於感情、關於未來、關於現在、或是一些毫不相關、沒有邏輯、充滿荒謬感的打屁,有沒有一些對話曾經在你生命中留下很深的烙印、激發出你的潛力、引發你的熱情或者是把你推落谷底?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對話其實有很多藏著祕密,你曾注意過嗎?

不斷重複出現的竊聽對話,混沌不明的雜訊漸漸清晰;不斷重複出現的背景音樂,隨著劇情往前推進,慢慢堆疊出的情緒在片尾達到最高點。

電影一開始不斷的雜訊差點讓我誤以為是碟片有問題,繼續看下去就會發現,很顯然的,不是。竊聽對話中的雜訊,經由各式監聽播放、器材的組裝、檔案統合後慢慢完整了起來,主角也從一開始的不在意:「I don’t care what they talking about. All I want is a nice, fat recording.」到後來漸漸警覺起來,這個錄音帶中的對話,到底意味著甚麼?可沒有可能引發甚麼樣可怕的事件?他到底應不應該銷毀這個錄音帶?

此片以描寫竊聽專家以竊聽別人秘密為生,不料反被別人所竊聽,揭示了美國社會的現實─人人都擺脫不了被監視的命運。人因此更加孤獨並且相互猜忌,也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並加速人與人之間的異化。批判社會的意味由此可見一斑。

當那對被竊聽的男女走經一個睡在公園長椅上的流浪漢時,
女人說:「‘噢,看!真是太可怕了!」
男:「他沒有傷害任何人呀。」
女:「我們也沒有呀。」
女:「每當我看到這些老人家,我總是想到同一件事情。」
男:「你想到甚麼?」
女:「我總是想,他曾經也是誰的寶貝,有一對愛他的爸爸和媽媽;而他現在卻幾近半死的狀態躺在公園的長椅上,他的父母親人都到哪裡去了?」

可能一開始不太注意的對話內容,在重複出現了很多遍、甚至到了看完之後才發現突然驚覺這個對話的重要性,對比電影的結局和這個對話,讓我有點毛骨悚然。這個對話中好像是表現出了那女人的同情心,但即使有這份側隱之心,也可以為了其他的理由,而對他人痛下殺手。有人說:「女人是善變的動物。」,但我覺得這太狹隘了,應該說:「人是善變的動物。」不只女人,男人也應該被涵蓋在內吧?一個看似很小、很輕微的事件,也可能引發一連串不可收拾的後果;當人處於緊要關頭或是生死存活的情況下,很可能做出完全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事情,生活的現實常會逼迫一個人做出最利於生存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有可能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的,無關性別。

除了這點,影片還透露著各式各樣的訊息,譬如說「隱私」這個東西在科技日新月異下越來越透明。你以為你擁有最好的監聽技術、設備,你以為你掌握了有利的資訊,你相信你眼睛看到的那些表像,然而,事情並不全然如此。可能當你在監聽別人的同時,你也在別人的監控之下;你所以為的別人的好意,其實只是包裝著利益的動機,說破之後,竟是最不堪的傷害。









(撰文:張雁婷)


影片片段: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教父



教父
(The Godfather)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2/Color/USA/17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7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3年奧斯卡最佳電影(Albert S. Ruddy)、最佳男主角(Marlon Brando)、最佳改編劇本(Mario Puzo)
★1973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Marlon Brando)、最佳導演、最佳編劇(Francis Ford Coppola)、最佳配樂(Nino Rota)
★1973年英國金像獎最佳配樂獎(Nino Rota)




科波拉的作品中,教父系列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經典。《教父》作為此系列的第一集,可說是非常強而有力的開場。

本片開始於一段敘述,有求於老教父Vito的殯葬業者,正描述女兒的不幸遭遇,並向Vito求助。從Vito的回應以及兩人的對話,逐漸拼湊出Vito的人格特質--重視朋友與情義。在女兒的婚禮上,Vito接見了一個又一個人,不厭其煩地逐一回應了每個人的請求,從這些互動當中,我們逐漸了解Vito的地位──西西里黑手黨的教父(The Godfather),統理Corleone家族事業,是一個國王。

從這裡開始,我們一步一步地,走進這齣電影。

鏡頭一轉,在歡樂婚禮的某一個角落,陽光灑落在一對儷人身上,我們看到了Vito最鍾愛的么子,也就是新教父--Michael,以及他當時的女友Kay--成為後來的第二任妻子。「那是我的家族,不是我。」亟欲撇清的話語,加上剛自軍中歸來的背景,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大學生,不打算踏入混濁的家族事業的決心,包括疼愛他的老父Vito。

明顯地,在Vito心中家族接班人的首選,是豪爽果斷的大兒子Sonny。但Sonny莽撞的性格,始終是個隱憂。劇情急轉直下:從敵人Sollozzo找上門,尋求合作破裂;Vito在水果攤旁被刺,險而度過難關;一直到Michael展現機智沉著的一面,一舉殲滅敵人,並且逃亡海外……至此,Michael成為教父的天份與資質,嶄露無遺。

然而,如果沒有大哥Sonny遭設計身亡,「教父」的重擔並不會落到Michael頭上,Sonny的死是個重要的轉捩點。Vito忍痛召開會議,向四大家族低頭,換取當時逃亡海外的Michael歸來;同時,Michael目睹第一任妻子在自己面前被最信任的保鑣炸死,內心的陰暗面因此浮現;再加上歸國後,面臨無可避免的責任--Corleone家族事業。為了守護家人,心狠手辣是Michael唯一的選擇。一步一步踏穩成為教父的腳步:剷除內奸、消滅異己,為哥哥復仇,展現自身實力……。觀眾可以細細品味Michael成為教父前後的轉變,尤其是內心矛盾的那些部分,令人唏噓。為了保護自己所摯愛的親人,Michael選擇成為教父,遺憾地,他卻逐漸失去他們,包括姊姊Connie、妻子Kay等等。

對付姊夫Carlo的手段使人不寒而慄,對妻子Kay面不改色地說謊,同樣令人害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Michael在教堂行受洗禮時的橋段,將Michael的心狠手辣描寫得淋漓盡致:一面以教父身份為姊姊Connie的新生兒受洗,在教堂裡一遍又一遍的宣誓願棄絕撒旦;一面卻展開刺殺行動,鏟除仇敵。導演以交叉式的手法,將刺殺行動貫穿整個受洗禮,看了格外怵目驚心。

影片結束於家族大老親吻Michael的手背,並且緩緩關上Michael與妻子Kay之間的門的一幕,至此,Michael完完全全成為一個教父,同時宣告了他將會逐漸失去摯愛的命運,作為續集的鋪陳,埋下引人入勝的伏筆。

這是一部幾乎長達三小時的電影,在觀看整部影片時,會有種心一直懸著的感覺,無法確定下一秒的劇情會如何發展,卻能夠吸引觀眾看到最後。沒有聲光特效,也沒有過多的劇情轉折,但是導演細細鋪陳劇情的功力,還有細緻刻劃人物的手法,都是本片之所以被稱為「經典」的原因。

片長長達175分鐘的教父,絕對值得一看。










(撰文:黃旭寧)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