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第三朵玫瑰



第三朵玫瑰
(Youth without Youth)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2007/Color/USA/12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是柯波拉在1997年拍完《造雨人》,沉潛十年重返影壇的最新力作。這也是柯波拉首度用HD攝影機拍攝,並且用iMac的介面進行後製的工作。

相較於他之前拍過的許多史詩電影像是《教父》、《現代啟示錄》等,《第三朵玫瑰》算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小品。電影是改編自羅馬尼亞著名宗教學家、歷史家、小說家伊利亞德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名是試圖尋求語言的起源的老語言學家在一次遭受雷擊之後返老還童的故事。柯波拉試圖透過影像的呈現來對「時間」以及「意識」進行哲學性的探討。

「時間」的概念在電影之中不斷透過劇情的推演以及角色的對白被討論以及檢驗。相較於西方傳統的線性史觀強調時間是不斷向前演進的,東方的循環史觀則強調時間的演進像是個圓圈,沒有所謂的原點以及終點。時間的界線在這樣的情境下顯得模糊不清,每一段生命都有可能是前一段生命的再製,而這個再製的過程有一點像是華人傳統中輪迴的概念。就像是本片的英文片名的意思「沒有青春的青春」,主角的肉身雖然年輕,但是他的思想卻已相當老成。

而《第三朵玫瑰》也正是在這樣的設定之下開展開來。片中的男主角語言學家多明尼克在復活節那天要到布加列思特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意外的在街頭被雷擊。這一個「儀式」為多明尼克帶來了新生以及希望,就像是耶穌死後復生一樣。還童後的他能夠輕易的習得各式語言,甚至發明了自己的一套語言,這必然有助於他追尋語言根源的研究。這種死生、生死的循環關係在劇情裡面被雙重的展演,一個是在兩位角色身上,另一個是劇情的總結構之中。所有的起點到頭來也是終點。

另外就是對於意識的主體的挑戰,這樣的挑戰也是延續著對於線性時間的質疑展開的。在被遭受電擊之後,多明尼克在返回青年樣貌的同時也同時「發展」出了另外一個替身(Doubling),而柯波拉巧妙的透過影像的語言以及新穎的攝影技巧在視覺上讓這兩個多明尼克進行對話以及辯論。他們兩個的外表相同,但是在思想以及行為上卻有些許迥異。而柯波拉也刻意由同一個演員來扮演多明尼克的前妻蘿拉以及薇若妮卡(更別說薇若妮卡這個名字會如何讓人想到奇士勞斯基的名作「雙面薇若妮卡」,一部同樣在影片中展演Doubling的電影。)

柯波拉也在劇情中引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來為這樣的雙重存在作註解。究竟這兩個思考個體誰是主,誰是副?藍祖蔚認為這樣的替身近似佛洛伊德的「超我」,是一種社會性的束縛。但是就我看來,這樣的替身應該更近似於在多明尼克復活之後,新生於多明尼克之內的新個體,只是受限於物理世界的限制不得不與多明尼克並存。而這一新個體的唯一逃脫也只在同樣能夠超脫時間的薇若妮卡的眼中產生。多明尼克與他的替身的界線已然模糊,就像是莊周與蝶分不清楚誰是產生意識的個體,而誰是被「幻想」出來的?或者兩者都存在,只是透過某種方式(譬如夢境)保持交流。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