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6, 2009

輕蔑



輕蔑
(Le Mépris / Contempt)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
1963|Color|France|102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1/10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高達的這部「輕蔑」使用了許多有趣的電影語言來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電影分成了三個層次,分別是現實生活、電影劇情、與片中片「奧德賽」,而每個層次間的連接與對應都十分緊密。

第一層對應的關係是現實與電影的連接。在演員的選取上,片中開頭的攝影師就是高達自己的御用攝影師拉烏寇塔(Raoul Coutard),而攝影機最後的鏡頭直接指向觀眾,尖銳又直接的告訴觀眾,我們也是這部電影中的一部分。另外,高達請到了豔星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並且在影片開始便有裸體的鏡頭,而高達在此處使用了少見的單色鏡頭,套上了紅色、藍色的濾鏡,紅色,彩色,藍色的畫面裡是同一個鏡頭,但給觀眾的感覺去卻是分割的,分割了觀眾的期待與劃分出現實感的界線,反商業的意味濃厚。另一個更直接的例子,是片中片「奧德賽」的導演,就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師佛列茲朗(Fritz Lang)。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螢幕外我們對他們的定位,與他們在電影中的角色關係密切,也是運用了觀眾的期待心裡。

在片中演員與人生中的角色是相似的,但在語言上卻極為分歧。他們彼此間的溝通必須要透過法蘭西卡(Francesca)的翻譯,幾乎每句對白都會重覆地出現,溝通成為了一個很大的障礙。而能夠聽說多種語言的導演就成為一個比較超然的角色,在語言上或是在年齡、眼光上皆是如此。這樣的安排與高達本身的境遇也有巧妙的對應。一向在風格上與商業電影背道而馳的高達,卻獲得當時美國與義大利大製片家的青睞,得到龐大的資金並且在義大利拍片,在不同的背景與語言中,如何溝通與監守自己的理念便是高達面臨的問題。他的電影跳脫了好萊塢的電影模式,甚至可以說是全面性的向好萊塢提問,不停的提問並且發展另外的可能,其手法與問題在今日看起來依然前衛。

另外一個對應的關係是「輕蔑」本身的劇情與片中片「奧德賽」所做的呼應。每個角色與形象塑造的對應,史詩對白與人物心情的對應,彼此關係的對應,甚至是畫面都能找到許多有趣的關係。整部片的畫面都極為美麗,場面調度精彩,再加上喬治德勒呂(George Delerue)美到令人心碎的配樂,在2007年獲法國《電影筆記》雜誌選為「全世界最美的一百部影片」第十五名。

(撰文:光利)


影片片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