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4, 2011

紅葉傳奇


  
紅葉傳奇
(The Red Leaf Legend)

蕭菊貞(Chu-Chen Hsiao)
1999∕color∕Taiwan∕7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25 (三)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1 第三十六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紅葉傳奇》是蕭菊貞1999年的紀錄片作品,與《銀簪子》(2000)先後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肯定。我們看蕭菊貞一連串的紀錄片作品,從大學時與同學一同完成的《博盛,這孩子》,以及《陽光愛情》(1996)、《火鶴》(1997)紀錄身心障礙的朋友,到2004年以大愛電視台連續劇《心靈好手:口足畫家謝坤山》,跨足長篇劇集的領域,再回頭看大學時的蕭菊貞擔任校內刊物《雙週刊》的主編,不難發現,她一直以來擅長書寫,書寫的媒介從報刊到紀錄片,再到長篇劇集,「觀看」成為貫串其中的主題,或可說,是一種關懷特質。

《紅葉傳奇》在探尋紅葉少棒的故事,鏡頭從旅途中的風景出發,帶觀眾走入昔日的紅葉村。過去為人熟知的紅葉少棒,曾經在國際間屢戰屢勝的佳績中為國爭光,為了收看比賽而到鄰居家借電視,成為目前大部分中年人共同的兒時記憶。當時球隊為了讓優秀的選手上場,年齡超出比賽規定而使用他人姓名頂替的情形十分普遍。就在將赴美國比賽前夕,因學校校長向媒體告密,政府為求自保立刻停止出賽,隊員們的生命因為冒名頂替的罪名自此被蒙上陰影,而紅葉少棒的命運也步上晦澀之途。

導演試著從幾個脈絡拼湊紅葉少棒的記憶。當年比賽的照片、實況錄影,直接地勾勒昔日榮景,再從訪問當年推動少棒隊的校長開始,娓娓道來紅葉少棒隊如何被促成。接著從隊員現今生活情況出發,藉由隊員本人的述說,或是透過隊員的妻子、兒子,說出他們對於紅葉少棒的看法,有人感嘆,有人緬懷,有人忿恨政府沒有照顧,有人活在當下。這是紀錄片慣常使用的方式,從主事者、旁觀者、親友來交織成一段事實。紀錄片是一種對真實的拼湊,隊員們現在是否健在?尚存的隊員生活得如何?是觀眾想知道的,所以連荒煙蔓草間的墳,都攝入片中。紀錄片有時又是一種推翻,像是少棒隊隊員都是喝酒喝死的這樣的輿論,便安排妻子跳出來提出反證。紀錄片有時是挖掘,紅葉國小承載昔日榮景,現今少棒隊仍存,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球隊比賽的表現,孩子們在體育上的優異成績,將被如何看待?又,紀錄片有時又不只是紀錄,可能是將故事裡人事物的境遇打開另一個出口繼續說下去。一位隊員和妻子的夢想是租地種果樹,為生活樂天知命地工作著,已然逸出「紅葉少棒」的框架外。這些所謂紀錄片的元素,在蕭菊貞當時已漸嫻熟的拍攝技巧之下,揉合流暢的腳本,即使片長近80分鐘,仍然易讀易感。

一片楓紅的葉子,自樹上飄落河中隨水流行走,像串場般穿插在本片的幾個段落中間。這樣拍攝紀錄片的手法,在1999年台灣紀錄片製作尚稱保守的時空裡,受到很大的質疑。然而對於紀錄片新手的蕭菊貞,或是首次剪接紀錄片的陳博文師傅而言,在不違背再現真實的原則之下,他們只是要製作出「好」的紀錄片而已。就葉子隨水流去的意象呈現這個部分,就是要突顯紅葉少棒的命運。如果那片葉子如紅葉少棒的命運,那麼隨著水流走向不同的生命境遇,隨遇而安,便不應只有無奈。《紅葉傳奇》紀錄紅葉少棒的「傳奇」故事,但故事尚未結束,如果您看見片中那位隊員的兒子,黝黑的膚色下面,流著父親當年揮打棒球的血液,那麼我們也可以不再唏噓,而是期待又一群熱愛棒球的孩子。




(撰文:陳若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