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大衛連&奧利佛史東影展






大衛連&奧利佛史東影展
David Lean & Oliver Stone Film Festival









David Lean擅長大場面的歷史鉅片,包括戰爭、革命等,以壯闊場景呼應角色之間對應的動人情感。Oliver Stone則呈現戰爭與政治、歷史題材,並大膽詮釋搖滾、性、商業體育等,備受爭議。



閱讀大衛連的兩種方式

這次的影展,夜貓子選映了英國導演大衛連作品中史詩般的長篇鉅作。若您曾經看過,那些作品必然隨著時間讓你重有所獲;若您未曾聽聞,那麼不妨趁著年輕,在記憶中儲存幾部值得咀嚼回味的電影糧食。

自1957年的《桂河大橋》、1962年《阿拉伯的勞倫斯》、1965年的《齊瓦哥醫生》,1970年《雷恩的女兒》到大衛連的收山之作1984年的《印度之旅》,從中你可以看見大衛連一再關注的主題─歷史和人性。雖然每部片動輒三小時半,但若能夠耐心觀看,其中承載的思考和探問,是一般好萊塢片不能及的;而其敘事的嚴謹、流暢,畫面的藝術性和節奏之掌握,即使是放在今日都毫不遜色,見證了這些二十世紀後期產生的作品足堪為經典。

我們可以由什麼角度去閱讀大衛連呢?從美學角度來看,大衛連相當熟練於駕馭大場面,不論是俄國的大風雪、印度的連綿山洞還是阿拉伯的沙漠,都能夠找到不落俗套的構圖,壯闊中保有細膩。即便是眾多人群、戰爭殺戮等複雜的場景,他也能在混亂中找到和諧,讓主題精準呈現。大衛連導演的影片大多由小說改編,但若能看過他的系列,你也將發現大衛連其實並不單單滿足於劇情軸線,相反地,他巧妙地融入許多意象,藉著流動的狀態或符碼表達言語之外的情感與批判,讓小說奪胎換骨,擁有影像敘事的獨立生命,折射到觀眾的眼底心裡。

然而最最讓這幾部電影成為經典的,還是這些電影中對歷史與人性的思考。如《桂河大橋》用二戰時桂河大橋的建造與毀滅,隱喻了戰爭的矛盾本質,直指其荒謬與瘋狂。《阿拉伯的勞倫斯》側寫一戰時,協助阿拉伯各族聯合起義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英雄─英國外交部軍官勞倫斯。該片凸顯了人性與時勢交會時的多樣面──勞倫斯除了其正直性格、對阿拉伯文化開放的胸襟、對民族自由的理念,也會面臨權力帶來的驕傲或迷惘,此片並無純粹英雄式崇拜,反而看見一個人在廣大荒漠中的自我追尋。至於由半傳記體裁小說改編的《齊瓦哥醫生》背景在一戰末的蘇俄,凸顯了變動時代中人性的脆弱無力,醜惡中的良善,或是身不由己中選擇的意志。《印度之旅》中則聚焦種族、文化之間因為政治勢力而有的不平等、偏見和衝突,但還原到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相處,仍然有彼此諒解的時刻………..

從美學或是歷史的層面來解讀大衛連,或許相當接近這些作品的主旋律,然觀其篇幅和密度,大衛連的作品所述說的何止於此?至於其他幾種觀看的可能,相信永遠有待觀影者去思索挖掘。





(撰文:憶群)


奧利佛史東的反骨精神

史東除了導演的身份之外,也是個優秀的編劇,寫出的劇本暢快又具有批判意味,在他自己所導的作品中,更展現出強烈的時代反骨精神,所反為何,先從其作品來了解。史東的作品,幾乎以美國為主要場景,以歷史大事為主軸。若置之於拍攝的時間序列來看,首先看到事件發生於1963年的《刺殺甘迺迪》,接著再看他反越戰三部曲(《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在本次影展選映其中兩部:《七月四日誕生》描寫1960年代末美國在越戰節節敗退的反戰情緒,《前進高棉》則透露美國在越戰中如何為取勝而不擇手段。然後是資本主義勢力的擴張,從《華爾街》到《挑戰星期天》,看見美國以雄厚資本強勢地向全球行銷美國文化,展現其文化霸權的力量。再從《門》、《閃靈殺手》揭露昇平強盛背後所突顯的社會現象、青少年心理與價值觀。最後再回過頭來嘗試描述更遠古的《亞歷山大帝》,提供史東偏好歷史的另一個嘗試。

從作者本身的角度來看,生命經歷提供史東題材上的寫實與深刻性。例如他曾於1967-68年間參與過越戰。當時正值美國反戰情緒高張,因此反戰題材不斷出現,而史東獨特的暴力美學便從這些大量出現的血腥、暴力畫面中展開,挑戰觀眾視覺上所能接受的極限。事實上,反戰亦可言之為某種程度的反政府,我們似乎可以看見導演化身阿湯哥所飾演的朗柯維克,上台演說關於反戰的議題,大力撻伐國家機器的操作,洗腦人民思想,揭露越戰並非只是表面所言擊退共黨,而是美國政府與南越之間的利益掛鉤。此外,史東更深刻地描寫出了,那些從戰爭中傷殘的士兵在回國後如何飽受心靈創傷難以癒合。

反媒體暴力幾乎可以連貫史東所有的作品,從《七月四日誕生》中朗的家人和他一起觀看電視的報導,呼籲國人為國作戰深受鼓舞而投效越戰戰場,又看見朗終於從心靈創傷中復原,並加入反戰遊行,記者請朗說話時那支奮力伸出的麥克風,呈現一種媒體可載舟亦覆舟的反諷意味。那麼,史東的反戰便又與反媒體連起來了。《華爾街》到《挑戰星期天》可作為代表。國家機器藉由電視媒體的報導,將美國的霸權形象,形成全球化的勢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國家戰事,影響無遠弗屆。電視媒體作為一種文化霸權的利器,將資訊至世界各地,世界上大小事用影像的方式傳播。《挑戰星期天》告訴我們,球賽在每個星期天藉著電視節目搭配高額盈收的廣告呈現世人面前,明星球員的形象成為商業廣告待價而沽。球隊的主宰者不再是教練而是出錢的老闆,輸或贏決定了每場球賽的意義,而非努力奮鬥的過程,於是大眾的價值觀被扭曲了。文化確實需要行銷,在行銷和獲益之間,需執持的是每個文化的意義,如同教練一再維護「美式足球」(foot ball)的精神是團隊合作,而不是金錢輸贏而已。

從反媒體暴力的主題中,史東成功塑造他電影作品的所謂的「暴力美學」,《閃靈殺手》可以視為該主題集大成之作,因為他將極深層的內心醜陋用冷酷的殺人畫面呈現出來。諷刺地,電影上映時備受爭議,卻也意外將史東列入媒體暴力的名單之中。

為了表示對於所生活的社會的看法,批判成為許多導演喜歡的表現方式,愈是批判則愈受爭議。對導演而言,如何呈現真實,需要透過所謂的「電影藝術」來詮釋,從年代、場景、人物到事件,營造一個類真實的環境,在這個部分,史東可以說是表現不凡。如果您觀賞本影展,引起進一步探索歷史真相的動機,或是將「反戰」、「反政府」、「反媒體暴力」、「反全球化」自由地相互連結,將會是一種更為客觀的解構。







(撰文:若怡)




2011.1、2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01/04 (二)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River Kwai-- (1957) 161min David Lean

01/08 (六)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216min David Lean

01/11 (二)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200min David Lean

01/15 (六)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206min David Lean

01/18 (二)
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163min David Lean

01/22 (六)
前進高棉 Platoon-- (1986) 120min Oliver Stone

01/25 (二)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July-- (1989) 85min Oliver Stone

01/29 (六)
The Doors-- (1991) 140min Oliver Stone

02/08 (二)
誰殺了甘迺迪 JFK-- (1991) 206min Oliver Stone

02/12 (六)
閃靈殺手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122min Oliver Stone

02/15 (二)
上錯驚魂路 U Turn-- (1997) 125min Oliver Stone

02/19 (六)
挑戰星期天 Any Given Sunday-- (1999) 156min Oliver Stone

02/22 (二)
亞歷山大帝 Alexander-- (2004) 165min Oliver Stone

02/26 (六)
華爾街 Wall Stree-- (1987) 126min Oliver Stone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元旦暫停播放.春節於初六開始播放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第三朵玫瑰



第三朵玫瑰
(Youth without Youth)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2007/Color/USA/12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是柯波拉在1997年拍完《造雨人》,沉潛十年重返影壇的最新力作。這也是柯波拉首度用HD攝影機拍攝,並且用iMac的介面進行後製的工作。

相較於他之前拍過的許多史詩電影像是《教父》、《現代啟示錄》等,《第三朵玫瑰》算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小品。電影是改編自羅馬尼亞著名宗教學家、歷史家、小說家伊利亞德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名是試圖尋求語言的起源的老語言學家在一次遭受雷擊之後返老還童的故事。柯波拉試圖透過影像的呈現來對「時間」以及「意識」進行哲學性的探討。

「時間」的概念在電影之中不斷透過劇情的推演以及角色的對白被討論以及檢驗。相較於西方傳統的線性史觀強調時間是不斷向前演進的,東方的循環史觀則強調時間的演進像是個圓圈,沒有所謂的原點以及終點。時間的界線在這樣的情境下顯得模糊不清,每一段生命都有可能是前一段生命的再製,而這個再製的過程有一點像是華人傳統中輪迴的概念。就像是本片的英文片名的意思「沒有青春的青春」,主角的肉身雖然年輕,但是他的思想卻已相當老成。

而《第三朵玫瑰》也正是在這樣的設定之下開展開來。片中的男主角語言學家多明尼克在復活節那天要到布加列思特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意外的在街頭被雷擊。這一個「儀式」為多明尼克帶來了新生以及希望,就像是耶穌死後復生一樣。還童後的他能夠輕易的習得各式語言,甚至發明了自己的一套語言,這必然有助於他追尋語言根源的研究。這種死生、生死的循環關係在劇情裡面被雙重的展演,一個是在兩位角色身上,另一個是劇情的總結構之中。所有的起點到頭來也是終點。

另外就是對於意識的主體的挑戰,這樣的挑戰也是延續著對於線性時間的質疑展開的。在被遭受電擊之後,多明尼克在返回青年樣貌的同時也同時「發展」出了另外一個替身(Doubling),而柯波拉巧妙的透過影像的語言以及新穎的攝影技巧在視覺上讓這兩個多明尼克進行對話以及辯論。他們兩個的外表相同,但是在思想以及行為上卻有些許迥異。而柯波拉也刻意由同一個演員來扮演多明尼克的前妻蘿拉以及薇若妮卡(更別說薇若妮卡這個名字會如何讓人想到奇士勞斯基的名作「雙面薇若妮卡」,一部同樣在影片中展演Doubling的電影。)

柯波拉也在劇情中引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來為這樣的雙重存在作註解。究竟這兩個思考個體誰是主,誰是副?藍祖蔚認為這樣的替身近似佛洛伊德的「超我」,是一種社會性的束縛。但是就我看來,這樣的替身應該更近似於在多明尼克復活之後,新生於多明尼克之內的新個體,只是受限於物理世界的限制不得不與多明尼克並存。而這一新個體的唯一逃脫也只在同樣能夠超脫時間的薇若妮卡的眼中產生。多明尼克與他的替身的界線已然模糊,就像是莊周與蝶分不清楚誰是產生意識的個體,而誰是被「幻想」出來的?或者兩者都存在,只是透過某種方式(譬如夢境)保持交流。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小教父


小教父
(The Outsiders)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83/Color/USA/9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1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4年青少年藝術家獎最佳新人(C. Thomas Howell)




《小教父》為導演柯波拉在經典成名作「教父」後之作品。中文譯名為「小教父」,但其內容所描述幫派情節之氣度與真正的「教父」卻有很大的差距。另外,The Outsiders找來80年代好萊塢的一批年輕演員主演,這批年輕演員被外界封為「Brat Pack」(台灣譯「新鼠黨」),現今當紅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也包含在內。

《小教父》劇情的主軸為兩個幫派的對立以及兄弟、朋友間的情誼。兩個對立的幫派分別為北方較窮困區域的The Greasers與南方較富有區域的The Socials,兩方的成員彼此互看不順眼並衝突不斷。隸屬The Greasers 中一名成員Johnny在為了保護好友Ponyboy的情況下殺了The Socials的人,於是Johnny與Ponyboy展開了逃亡,在逃亡的日子裡他們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了對生命的意義。

「Greaser」在英文俚語為「小流氓」的意思。一般人對這個詞總懷著較負面的想法,認為他們不是抽菸喝酒就是鬧事,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這些都只是大眾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其實他們的心思也像一般人一樣細膩,看到有火災發生會奮不顧身衝入火場救人,而當兄弟有難時也會義氣相挺。這部片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greasers看似輕浮的外在,也讓我們深入他們的內心看到了真正義氣的兄弟情懷。

此片在音樂上大量運用搖滾樂來增強兩方互相叫囂和決鬥的力道與氣勢。在人物塑造方面也相當成功,greasers的牛仔褲與背心、the sociacls的緊身褲形成強烈對比。除此之外,若將演員們說話的語氣與口音轉換到台灣來,大概就成了所謂的「台客」了。最後在兩大幫派決鬥的那場戲,鏡頭在大雨滂沱以及泥濘中穿梭,greaser不畏懼的拼戰,更加塑造出他們的勇猛。

《小教父》讓我們看到美國在1960年代因貧富差距而造成的階級對立與衝突。生長在社會邊緣的主角們,既沒錢也沒勢力,社會只對他們懷有刻板印象也不願接納他們,即使被貼上「greasers」的標籤又如何? 只要他們能夠一起攜手面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而在最後更讓我們感受到友情的真諦。Johnny在信中告訴Ponyboy:「Stay Gold」,希望他能永遠保持著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並且以此之姿去尋找愛與生命的意義。










(撰文:高萓璘)


影片片段: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9/Color/USA/15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8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0年奧斯卡最佳摄影(Vittorio Storaro)、最佳音效(Walter Murch)
★1980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Robert Duvall)
★1980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Robert Duvall)、最佳電影配樂(Carmine Coppola)




導演柯波拉在經歷過《教父》、《教父第二集》以及《對話》連續三部輝煌紀錄後,緊接著拍出了這部影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之一──《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的劇本改編自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原著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此片的籌畫時間長達四年,耗資千萬甚至讓柯波拉花了十年才還清債務,期間還因為拍攝進度過於緩慢被戲稱為《不知何時啟示錄》(Apocalypse When?),然而儘管困難重重,柯波拉還是完成了這部在後來也名列為他一生中最著名電影作品之一。

《現代啟示錄》的開端即是令人震撼的場景,美軍上尉Willard在經歷著無止盡的越戰回家短暫休息的夢境:烽煙瀰漫的叢林、單調卻令人心驚的機械螺旋槳聲盤旋在未開化的柬埔寨上空。一開始即透過重疊的鏡頭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詭異氣氛。Willard的消沉意志隨著夢境的結束不斷的擴散,甚至還在打太極時擊破鏡子,讓血塗滿臉和身軀接著無聲痛哭,突顯出戰爭帶給他的影響已經迫使他逼近瘋狂且無法回頭。

然而接下來鏡頭卻馬上又回到現實。Willard接到上司任務,奉命深入柬埔寨暗殺綠扁帽特種部隊上校Kurtz,片中跟著Willard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心裡不斷對自己以及這整件事的提問,我們將會歷經一場不可思議的戰爭之旅。

本片並不是單純的反戰影片亦不是一般的軍事戰爭片,它更像是一部超越了外在轉而探討人性如何被戰爭影響的史詩片。像是Willard要暗殺的對象Kurtz明明在文件上是個極為優秀的軍官,甚至已經夠格晉升成將軍,可是他卻在深入柬埔寨之後因為不明原因而完全轉變成另一個人,甚至傳出已經成為一個發了瘋的冷血惡魔,這便會讓人忍不住猜想,在柬埔寨叢林深處的戰爭究竟有多麼的超乎常理,足以讓一個早已經有輝煌前程的軍官甘願放棄那一切。

在片中也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景象出現,其中最經典的片段應該可以算是當美軍前線軍官基爾戈上校在率領直昇機攻打目標時竟大聲的播放著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飛行」,並且完全的沉浸其中,和整個畫面的血腥殘酷相襯之下更能顯現出戰爭中的瘋狂。從音效上來看,《現代啟示錄》的確擁有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效的實力,光是在畫面上的衝擊在當年已經足以令人大開眼界了,柯波拉卻還透過音效加強了其中的張力,更令人對很多場景產生十分難忘的印象。

柯波拉的作品中有許多探討人性黑暗面的成分存在,而《現代啟示錄》中則是在探討恐懼在人性中造成的陰影。「The horror, the horror」是此片的經典對白,也是Kurtz結束本片的兩句話,他話中的恐怖指的並不是在片中所能看見的畫面恐怖,而是我們跟隨著Willard的腳步、從Willard的眼中所窺見的抽象恐怖,那是一種被盲目殺戮的現實侵蝕人性的恐怖,是一種即使經過了二十幾年,到現在來看還是會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

片中只有提到Kurtz一個人發了瘋,但為何片中又出現那麼多瘋狂的景象呢?來夜貓子電影院看完整部片的你就會明白究竟是誰瘋了,而又是為何而瘋?











(撰文:曹妤安)


影片片段: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教父2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4/Color/USA/20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4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5年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Robert De Niro)、最佳藝術指導(Dean Tavoularis)、最佳導演、最佳音效(Art Rochester)、最佳原著音樂(Nino Rota)、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1976年英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Al Pacino)
★1975年美國堪薩斯影評人獎最佳導演




接續《教父》的劇情,第二集除了從麥可接手柯里昂家族的企業開始說起外,影片也以時空交錯的手法說明父親維托.柯里昂年輕時如何一步步邁向教父地位。

導演柯波拉透過雙主線的情節相互交織,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薑是老的辣。老教父維托•柯里昂有著仁慈的性格,愛家庭、重朋友、守信用,高明的談判手段。最著名的就是那句經典名言"I a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我會提出讓你不會想拒絕的條件)。但在另一方面,繼位的新教父麥可性情暴躁,且從不手下留情、對敵人一網打盡,甚至是無情地面對被對手羅斯買通而背叛他的親哥哥。

隨著《教父2》劇情推展,從麥可強勢的領導風格下來看,新教父與老教父的處事方法南轅北轍。麥可縱然承繼了那些身為黑幫份子的資質,但卻缺乏最重要的同情心、情面、交際手腕。過往如日中天的幫派家族也有衰退的一天,兩種處事手段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也因此讓劇情在某些橋段可以巧妙的做對照。

劇中光影黯淡,沒有太多亮麗的色彩,總是黑西裝、黑皮鞋、喪禮、黑色槍枝,大多數的人沉默寡言;然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幕是在劇末回溯至麥可一家人均還健在時,家裡成員正準備要給當天生日的父親一個驚喜。但在父親出現前,麥可說出放棄學業去當兵的想法,全家從一片慶祝的開心氣氛轉為愕然。家人的不諒解以及長期服從的不自由開始渲染開來,「decide my future?(就這樣決定我的未來?)」是小麥可的反駁,電影中他藐視的眼神帶著一意孤行。就像麥可以後的行為模式,那樣的孤獨,不可一世。此時門鈴響起,家庭成員們起身奔向大門迎接最摯愛的父親,在”Happy Birthday!”的喧鬧聲下,畫面帶到麥可獨自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飯桌前。或許這一個小小的互動,讓麥可走上孤傲人生的關鍵;讓父親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領成為麥可的目標,當上教父後的激烈、強硬手段 就是對大家說明自己獨當一面的證明。

觀影之餘,《教父2》的拍攝手法也讓影迷們嘖嘖稱道,時空交錯的手法處理的淋漓盡致,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把這種拍攝手法處理到極近完美,把從過去轉到現在或者是現在回到過去的鏡頭完整的呈現給觀眾;此外飾演劇中主角麥可的艾爾帕西諾,演活了麥克。他具有冷酷且極精明的性格,尤其是在他發現哥哥背叛自己時,那種內心的焦慮和煎熬,艾爾帕西諾更是詮釋得近乎完美。更值得注意的是劇中飾演教父,也就是飾演年輕維托.柯里昂的勞勃狄尼洛也以此片精湛的演技奪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教父》系列是部偉大而經典的影片。所帶給我的衝擊以及影響力已經超出一般黑幫影片。詮釋著柯里昂家族裡兩代男人的奮鬥史,更是一部從男孩蛻變成男人的教科書。










(撰文:邱國峻)


影片片段:


Monday, December 6, 2010

對話


對話
(The Conversation)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4/Color/USA/11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11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5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剪輯(Walter Murch)、最佳音效(Art Rochester)
★1974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Francis Ford Coppola)
★1975年美國堪薩斯影評人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你的生活中一定常常出現對話,關於功課、關於生活、關於感情、關於未來、關於現在、或是一些毫不相關、沒有邏輯、充滿荒謬感的打屁,有沒有一些對話曾經在你生命中留下很深的烙印、激發出你的潛力、引發你的熱情或者是把你推落谷底?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對話其實有很多藏著祕密,你曾注意過嗎?

不斷重複出現的竊聽對話,混沌不明的雜訊漸漸清晰;不斷重複出現的背景音樂,隨著劇情往前推進,慢慢堆疊出的情緒在片尾達到最高點。

電影一開始不斷的雜訊差點讓我誤以為是碟片有問題,繼續看下去就會發現,很顯然的,不是。竊聽對話中的雜訊,經由各式監聽播放、器材的組裝、檔案統合後慢慢完整了起來,主角也從一開始的不在意:「I don’t care what they talking about. All I want is a nice, fat recording.」到後來漸漸警覺起來,這個錄音帶中的對話,到底意味著甚麼?可沒有可能引發甚麼樣可怕的事件?他到底應不應該銷毀這個錄音帶?

此片以描寫竊聽專家以竊聽別人秘密為生,不料反被別人所竊聽,揭示了美國社會的現實─人人都擺脫不了被監視的命運。人因此更加孤獨並且相互猜忌,也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並加速人與人之間的異化。批判社會的意味由此可見一斑。

當那對被竊聽的男女走經一個睡在公園長椅上的流浪漢時,
女人說:「‘噢,看!真是太可怕了!」
男:「他沒有傷害任何人呀。」
女:「我們也沒有呀。」
女:「每當我看到這些老人家,我總是想到同一件事情。」
男:「你想到甚麼?」
女:「我總是想,他曾經也是誰的寶貝,有一對愛他的爸爸和媽媽;而他現在卻幾近半死的狀態躺在公園的長椅上,他的父母親人都到哪裡去了?」

可能一開始不太注意的對話內容,在重複出現了很多遍、甚至到了看完之後才發現突然驚覺這個對話的重要性,對比電影的結局和這個對話,讓我有點毛骨悚然。這個對話中好像是表現出了那女人的同情心,但即使有這份側隱之心,也可以為了其他的理由,而對他人痛下殺手。有人說:「女人是善變的動物。」,但我覺得這太狹隘了,應該說:「人是善變的動物。」不只女人,男人也應該被涵蓋在內吧?一個看似很小、很輕微的事件,也可能引發一連串不可收拾的後果;當人處於緊要關頭或是生死存活的情況下,很可能做出完全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事情,生活的現實常會逼迫一個人做出最利於生存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有可能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的,無關性別。

除了這點,影片還透露著各式各樣的訊息,譬如說「隱私」這個東西在科技日新月異下越來越透明。你以為你擁有最好的監聽技術、設備,你以為你掌握了有利的資訊,你相信你眼睛看到的那些表像,然而,事情並不全然如此。可能當你在監聽別人的同時,你也在別人的監控之下;你所以為的別人的好意,其實只是包裝著利益的動機,說破之後,竟是最不堪的傷害。









(撰文:張雁婷)


影片片段: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教父



教父
(The Godfather)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72/Color/USA/17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7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3年奧斯卡最佳電影(Albert S. Ruddy)、最佳男主角(Marlon Brando)、最佳改編劇本(Mario Puzo)
★1973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Marlon Brando)、最佳導演、最佳編劇(Francis Ford Coppola)、最佳配樂(Nino Rota)
★1973年英國金像獎最佳配樂獎(Nino Rota)




科波拉的作品中,教父系列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經典。《教父》作為此系列的第一集,可說是非常強而有力的開場。

本片開始於一段敘述,有求於老教父Vito的殯葬業者,正描述女兒的不幸遭遇,並向Vito求助。從Vito的回應以及兩人的對話,逐漸拼湊出Vito的人格特質--重視朋友與情義。在女兒的婚禮上,Vito接見了一個又一個人,不厭其煩地逐一回應了每個人的請求,從這些互動當中,我們逐漸了解Vito的地位──西西里黑手黨的教父(The Godfather),統理Corleone家族事業,是一個國王。

從這裡開始,我們一步一步地,走進這齣電影。

鏡頭一轉,在歡樂婚禮的某一個角落,陽光灑落在一對儷人身上,我們看到了Vito最鍾愛的么子,也就是新教父--Michael,以及他當時的女友Kay--成為後來的第二任妻子。「那是我的家族,不是我。」亟欲撇清的話語,加上剛自軍中歸來的背景,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大學生,不打算踏入混濁的家族事業的決心,包括疼愛他的老父Vito。

明顯地,在Vito心中家族接班人的首選,是豪爽果斷的大兒子Sonny。但Sonny莽撞的性格,始終是個隱憂。劇情急轉直下:從敵人Sollozzo找上門,尋求合作破裂;Vito在水果攤旁被刺,險而度過難關;一直到Michael展現機智沉著的一面,一舉殲滅敵人,並且逃亡海外……至此,Michael成為教父的天份與資質,嶄露無遺。

然而,如果沒有大哥Sonny遭設計身亡,「教父」的重擔並不會落到Michael頭上,Sonny的死是個重要的轉捩點。Vito忍痛召開會議,向四大家族低頭,換取當時逃亡海外的Michael歸來;同時,Michael目睹第一任妻子在自己面前被最信任的保鑣炸死,內心的陰暗面因此浮現;再加上歸國後,面臨無可避免的責任--Corleone家族事業。為了守護家人,心狠手辣是Michael唯一的選擇。一步一步踏穩成為教父的腳步:剷除內奸、消滅異己,為哥哥復仇,展現自身實力……。觀眾可以細細品味Michael成為教父前後的轉變,尤其是內心矛盾的那些部分,令人唏噓。為了保護自己所摯愛的親人,Michael選擇成為教父,遺憾地,他卻逐漸失去他們,包括姊姊Connie、妻子Kay等等。

對付姊夫Carlo的手段使人不寒而慄,對妻子Kay面不改色地說謊,同樣令人害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Michael在教堂行受洗禮時的橋段,將Michael的心狠手辣描寫得淋漓盡致:一面以教父身份為姊姊Connie的新生兒受洗,在教堂裡一遍又一遍的宣誓願棄絕撒旦;一面卻展開刺殺行動,鏟除仇敵。導演以交叉式的手法,將刺殺行動貫穿整個受洗禮,看了格外怵目驚心。

影片結束於家族大老親吻Michael的手背,並且緩緩關上Michael與妻子Kay之間的門的一幕,至此,Michael完完全全成為一個教父,同時宣告了他將會逐漸失去摯愛的命運,作為續集的鋪陳,埋下引人入勝的伏筆。

這是一部幾乎長達三小時的電影,在觀看整部影片時,會有種心一直懸著的感覺,無法確定下一秒的劇情會如何發展,卻能夠吸引觀眾看到最後。沒有聲光特效,也沒有過多的劇情轉折,但是導演細細鋪陳劇情的功力,還有細緻刻劃人物的手法,都是本片之所以被稱為「經典」的原因。

片長長達175分鐘的教父,絕對值得一看。










(撰文:黃旭寧)


影片片段:


Tuesday, November 30, 2010

泰特羅


泰特羅
(Tetro)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2009/B&W/USA/127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泰特羅(Tetro)可說是柯波拉從影以來,最為私密的作品之一。電影中的大量元素包括一個義大利裔的藝術家庭、一名指揮家的父親、一位有文學才華的兄長、一名仰慕兄長的弟弟、舞台劇的演出……都可以在柯波拉的生命之中找到連結。但是這部電影絕不是柯波拉的半自傳,而是一則虛構的故事。

泰特羅的故事描述一個Fameliy(威望家庭)裡面兄弟之間競爭的故事。一個是父執輩的指揮家之爭,另外則是兒子間的作家之爭。這樣的為了名聲的雙重鬥爭最終只帶來了整個家庭的悲劇,而不是幸福。即使片中的主角泰特羅盡他所能地逃離這樣的家庭宿命,但是在命運的擺佈之下,最終還是被引進名聲所織成的泥淖之中。

相較於泰特羅的逃離,弟弟班尼卻竭盡所能去攫取名聲,他一方面嘗試揭穿自己身世的秘密,一方面則透過改寫哥哥的作品在劇場圈獲得聲望。名聲的果實初嘗是甜美的,但是再咬一口卻流出傷人的汁液,在體內發作。何況充其量,班尼只是泰特羅的傀儡,從未逃脫哥哥的陰影。

Tetro在義大利文中代表著陰沉,而光與影在《泰特羅》這部片裡面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柯波拉刻意以黑白片的方式作為主色調,並且劇中有很多精彩的畫面都是透過這樣鮮明的黑與白、光與影的對比與互動來增強情節的意境。光與影的共生的隱喻也帶出了許多片中重要的母題,像是兄弟之間難分難捨的關係、名聲所帶來的墮落、真相所造成的破滅等等,都是透過這樣的一個共生性得以在電影中展演。黑暗與光明不是相對的兩極,而是交互纏繞的雙股螺旋,根植在我們的血液之中。

「看不到光亮的,別盯著光看。」泰特羅在劇末跟班尼這般說道。光帶來了光明,但是如果我們試圖在光之中找到光亮的同時,也會因此炫目而迷失,最終將生命導向悲劇。

《泰特羅》的家庭悲劇是有些近似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的:在追尋真理的過程,最終卻換來家庭的悲劇;戀母弒父的情節雖然在劇中不算明顯,但是仍可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伊底帕斯在發現最後真相的時候將自己的雙眼戳瞎,不也是證明了光只會帶來生命的破滅而不是希望嗎?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新世紀福音戰士:破


新世紀福音戰士:破
(Evangelion 2.22 : You Can (Not) Advance)

庵野秀明Hideaki Anno
2009/Color/Japan/11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30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同樣由庵野秀明指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繼《序》(2007)之後,第二部曲《破》於2009年上映。故事繼續圍繞幾位駕駛機器人EVA的青少年作為主軸,相對於《序》的緊湊節奏,《破》在調性上則和緩許多。這次也新增了不少角色,但主題仍然不變:人性與內心世界如何相處與辯證的問題,《破》一面隨著劇情的增溫,一面也不斷深化與激化這層思考,使得《破》在情節的走向上雖然不難理解,但也因角色的多樣、複雜的描繪,反而更無法作簡單的歸類及結論,使得在體驗的衝擊力道上不比《序》來得薄弱。

這次《破》的重心大概有兩個,第一是駕駛成員之間的理解與互動,第二是如主角碇貞嗣與父親之間所凸顯的世代糾葛。透過這個部分,同樣也可帶出一個關於人心與人性的巨大命題:「人與人之間是否有彼此互相理解的可能?」延續著《序》中與敵人「使徒」對抗的最終目的,乃是為了進行「人類補完計畫」這一架構,作更深刻的反思。一方面提出,在十足理想的偉大計畫之前,而裸露出更為真實的憎恨、恐懼、忌妒、徬徨或者愛究竟意味著甚麼,也就是,所謂的純淨、烏托邦與混沌、醜惡的人類社會該如何選擇與思考?;另一方面,它亦呈顯,如何從一開始就在受盡傷害、難以信任的絕望世界裡生存,難道未來就毫無希望可言嗎?我想,上述的兩個提問,在《破》中,雖最後仍沒有給予一個明確的解答,卻為回應而試圖努力。

另外,其中有兩幕場景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它們都不是整部《破》裡的高潮,卻是呈顯彼此人物關係的重要組成,一個是在故事開始不久,主角碇貞嗣與父親在一望無際的荒漠墓園裡,到母親墳前祭拜悼念。母親的死亡緊緊聯繫著碇貞嗣與父親的互動與理解。碇貞嗣對母親的印象來自於父親的口述,將父親作為母親角色的投射,作為彼此現實現有依存關係的基礎,某種程度上,既是相生又是相剋的矛盾與曖昧在這幕場景裡表露無遺。另一幕是他們一行人去觀看大型人工海洋生態復育槽,裡頭保存在衝擊前的各式生物,包括海豚、鯨鯊、水母、海龜、企鵝、熱帶魚……,那是他們認識與進入「第二次衝擊」記憶體驗的一種方式。而以往充滿殺戮卻又彼此相生相息的美麗海洋生態體系,與如今純淨無腥臭味卻死寂的紅色海洋相比,同樣亦帶出物質交相循環,儘管醜惡、良善混亂無序才是生命本質的道理。

《破》除了在畫面的精緻度上繼承《序》的視覺震撼外,我想更重要的,乃是透過對話,集中地處理EVA駕駛員的青少年們,彼此既脆弱又不敢輕易觸碰的傷口,他們藉由一同作為抵抗使徒入侵的共同身分,得以互相靠近、撫慰、傾聽,甚至試圖逃避、掩蓋,最終他們都嘗試追問,自己一直以來無能也膽怯去面對的困境,並給予自身一個可能的出口,是《破》帶給觀者一個在《序》之後另一個思維層次上的考驗。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柯波拉影展






柯波拉影展
Francis Ford Coppola film festival









「看不到光亮的,別盯著光看。」在柯波拉的電影《泰特羅》的終幕,泰特羅在道路中央抱著欲逆著道路前行的班尼說道。

川流不息的車輛挾著眩目的車頭燈迎面撲來,忽明忽滅的燈光不斷地在視網膜上留下光明的殘影。當我們像飛蛾般依循著生物性撲向光的時候,那些光卻只會帶來生命的毀滅,而不是光亮的救贖,那紮根在人性深處的黑暗是怎麼樣也無法被洗滌的。在柯波拉的電影之內,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黑暗如何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場域之內被不斷展演與檢視。《現代啟示錄》中如地獄一般的戰場、教父裡面的黑幫家族中權勢的爭奪,《小教父》裡青少年集團的火拚……人性的黑暗在柯波拉的電影之中從未缺席,它只是以不同的樣貌在畫面的各個角落留下蹤跡。

作為美國新好萊塢(又稱美國新浪潮)的大將之一,柯波拉從未忘記在電影的娛樂性之外,一名導演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他總是試圖在那些好萊塢傳統類型片中偷渡一些個人的自覺:拍攝了《教父》,但是擺脫了傳統幫派片中的窠臼;他拍了《現代啟示錄》,但是在這場戰役中沒有人是贏家,反倒是人性的恐怖與瘋狂在影片中恣意流動。柯波拉的電影不光說故事,更是一場哲學思辨。他的攝影機是鋼筆,在我們的眼睛之上狂野地書寫著他的所思所見。也因為如此,柯波拉的視覺語言是強烈的,你不禁會震懾於柯波拉畫面調度的精巧。每一個畫面都在叨叨絮絮,口沫橫飛,而那些思緒就從畫面中溢出,注入我們的腦海裡頭。

在這次的清大的夜貓子柯波拉影展,我們將在時間的長軸恣意來去。由柯波拉最新的作品《泰特羅》打頭陣,然後接續播映幾部柯波拉的經典名作像是《教父》、《教父二》、《現代啟示錄》,最後由柯波拉沈寂十年之後所拍攝的新作《第三朵玫瑰》劃下影展的句點。但我們希望這個句點只劃在影展之上。冀望這次影展將是你與柯波拉交會的逗點,逗點之後還會有一段好長好長的故事等待被說呢……







(撰文:韋達)




2010.12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12/04 (六)
泰特羅(柯波拉之家族秘辛) Tetro-- (2009) 127min

12/07 (二)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175min

12/11 (六)
對話 The Conversation-- (1974) 113min

12/14 (二)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200min

12/18 (六)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1979) 153min

12/21 (二)
小教父 The Outsiders-- (1983) 91min

12/25 (六)
暫停播放乙次

12/28 (二)
第三朵玫瑰 Youth Without Youth-- (2007) 125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複製嬌妻



複製嬌妻
(The Stepford Wives)

布里安‧福比斯Bryan Forbes
1975/Color/USA/9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7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6年科幻恐怖片大獎Golden Scroll最佳女主角(Katharine Ross)




外表完美、有女人味、溫和順從不頂嘴、滿腦子丈夫孩子和家務事,不需聰明會思考、不必有個性,這是一個美國小鎮Stepford丈夫對妻子的要求,或者說,是所有男性對理想配偶的要求。因此當來自紐約的女主角發現自己和這裡溫馴到幾近詭異地步的妻子們格格不入時,她試圖發起「潑婦會議」來喚起『女性並非男性附庸而該勇敢做自己』的自覺,卻不知同時背後也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將她慢慢拉進沒有一個女人躲得掉、被男人默許甚至合理化的陰謀中。

《複製嬌妻》(The Stepford Wives,1975)是根據推理大師Ira Levin在1972年所作同名原著中篇英文小說《The Stepford Wives》改編的電影。Stepford是一個虛構的小鎮名,因為住在這個小鎮的家庭全是上流社會的菁英份子,她們的妻子是上流人士的伴侶,是故”a stepford wife”也指稱「貴夫人」,但是具有貶低負面的意義。片中屬於「菁英」族群的男性將女性貶至極低的地位,對他們而言女人只是持家工具和「性」的對象,所以乾脆改造成事事服從、以夫(主人)為貴的機器人,但同時也暗喻了男性對女性的幻想和要求(或者該說苛求)根本只有機器人才辦得到。有趣的是,將女權主義和男性社會的對抗搬到大眾面前的原著小說作者和電影導演都是男性,全片看似幫助女權,但在推波助瀾和極力高呼的聲浪下最終卻又被男性亙古難變的強權打敗。這在女性主義大力提倡的1960、70年代,肯定造成一片喧嘩和討論。

如果看過妮可基嫚(Nichole Kidman)主演的《超完美嬌妻》(The Stepford Wives,2004),一定會驚訝它和《複製嬌妻》(Katherine Ross主演)極高的相似度,因為它就是根據1975年《複製嬌妻》改編的作品。相較之下,早了將近30年的《複製嬌妻》已經可以放在「老電影」的行列蒙塵,它雖不若《超完美嬌妻》有繽紛的色彩以及華麗的場面和服裝,卻盡責地當一部直探人心底層恐懼和性別/社會焦慮的科幻驚悚片。《複製嬌妻》花更多力氣鋪陳女主角內心曲折和環境遭遇,因為鋪陳地恰到好處,所以膽子小的人千萬別一個人看!而由它改編的04年《超完美嬌妻》,搖身一變,成了黑色幽默喜劇,努力為女性同胞出一口怨氣,既擁護又反撲女性主義的結局究竟是好或壞,每個人的評價標準都不同。但如果看過《超完美嬌妻》,那麼《複製嬌妻》肯定不能錯過!如果沒看過《超完美嬌妻》,那一定更要從原版的《複製嬌妻》看起,體驗極盡誇飾的男性世界對待女性的諷刺與戲謔!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異形終結


異形終結
(Screamers)

克里斯汀.杜葛Christian Duguay
1995/Color/USA/108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3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這是一部集結好萊塢動作、特效、劇情等製作元素的典型作品,《神鬼任務》是2001年導演克里斯汀.杜基的另一優秀之作。這些歷年來的科幻電影,其實變相記錄了人類科技的演進,相信在3D蔚為風潮之後,視覺特效又將帶往更高層級。很難想像,九○年代中期的電影特效,現在看來已有些過時了。


讓我們回到機器人的主題。人類點燃戰爭之火,為了贏得戰爭發明機器人(在電影中叫screamer),《Screamers》則又是一部機器人逆襲人類的電影。觀賞本片最過癮的是,screamer在其中有許多變體,貫串整部電影劇情。我以為,這也是機器人之所以讓人目不轉睛的原因,如果沒有這些機器人變體,觀看這部電影的樂趣會少很多,觀看機器人科幻電影的興味也將索然。

不過,從一連串的片單,我們其實不難發現,機器人科幻電影一方面滿足了感官刺激,一方面也省思了機器人製造的一體兩面:當人類一味追求進步與發展,許多基本道德與人性的理路就會被重新提起。而我們更需警醒,這些理性與感性的思考,是如何繞著人類中心而轉--也就是機器人的生死存活,端看人類一手審判。

前面曾經提及,本片最特別的設計在於screamer的進化,從嗜血的殺人武器、利用人類的愛與同情,到自己發展出感性認知。如此爾虞我詐的交互過程,screamer與人類並無所謂「本質」的愛憎,觀眾有時驚懼於screamer的破壞力,有時反省人類的貪婪無度。當然,這得撇除從頭正義(正確)到尾的男主角。

因此,結尾的設計已過份現實,充其量只是像美國傳統老掉牙的英雄形塑。還好,最後導演留下了伏筆,讓這部電影留下拍續集的可能(2009年果真拍了《異形終結2》,可惜導演換了人)。

另一星球的遙遠殺戮,地球人理所當然是最終的贏家;因為是虛構,觀眾就好好享受它吧。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真實的展演+台灣映像





真實的展演+台灣映像
Les spectacles du reel + Taiwan Focu







2010年,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結合了「瑞士真實影展」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將於全台巡迴放映全球化主題之紀錄片。即將於清大放映者共有7部台灣導演所拍攝之作品,皆入圍今年「台灣映像」單元紀錄片。

紀錄片一直是台灣電影創作很重要的一個類型,從早期傳統的紀錄片到近期創作類型的紀錄片,多元化的影片已經讓人耳目一新。但擺脫了傳統紀錄片文以載道、教化人心的說教巢臼,紀錄片最遠能怎樣?「紀錄片的極限」以紀錄片美學的革新為前提,希望透過各種不同紀錄片類型的介紹,為我們的紀錄片環境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希望能以比較前瞻性的方式,引領觀眾去思考形式與內涵,真實與原創的可能性與界限,觸碰到極限並且超越極限。









清大場播映場次:

12/6 (一)
17:30 -
T婆工廠 Lesbian factory|陳素香│Taiwan│2010│Color│56min
19:00 -
聖與罪 Saint and Sinner|朱全斌│Taiwan│2009│Color│104min
*映後座談|20:45-21:20 與談人|謝世宗老師.清華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12/7 (二)
17:30 -
擺盪 swing|柯金源│Taiwan│2010│Color│52min
19:00 -
我家門前有大河|馬躍‧比吼│Taiwan│2009│Color│57min

12/8 (三)
17:30 -
帶水雲 Nimbus|黃信堯│Taiwan│2009│Color│36min
是你嗎 Language of body|陳婉真│Taiwan│2010│Color│34min

19:00 -
我愛高跟鞋 My Fancy high heels|賀照緹│Taiwan│2010│Color│52min
「我愛高跟鞋」預告片
*導演QA|20:00-20:40|主持人|游惠貞老師.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參考網站|國民戲院_真實的展演官方網站



影片詳細資訊請參照清大藝術中心網頁介紹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2010-12-06(一)~2010-12-08(三)
播映地點:清大合勤演藝廳‧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國民戲院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
(Ghost in the Shell Innocemce)

押井守Mamoru Oshii
2002/Color/USA/9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0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年西班牙恐怖影展Orient Express Award(Mamoru Oshii)




《攻殼機動隊2》裡公安九課購置最新型號的機械女奴,因故障而失控、攻擊人類。所有的機器人都是付費就能購買到的,人類只要有錢,看見新東西就想換新貨。那些被拋棄的舊型號機器人被遺留在路邊,成為社會問題;而失蹤被綁架的孩子卻是另一個社會問題。當機械故障時我們拿不定主意(光是電腦當機、馬桶阻塞、冷氣故障就要掉我們半條命了),而孩子哭鬧不也讓大人困擾不已嗎?押井守將機器人和孩子做比較,讓機器人的失控有了更人性、更貼切的闡述空間。

公安九課的立場是:「小孩常脫離所謂人類的規範,如果我們把擁有確立的自我,並能夠遵循自己意志去行動的人,才稱為人類的話,那麼處於成為人生前期階段,活在渾沌當中的小孩是什麼?他們的內涵明顯與人類不同,卻有著人類的外型。」 甚至更提出:「玩人偶,跟實際養小孩,也許是件很類似的事情。」造物主創造了人類,而人類為了創造人而孕育下一代,甚至意圖用機械創造人。複製孩子的靈魂進入機械人偶的身體裡,就是創造擬真度最佳的機械女奴的辦法。也因此《攻殼機動隊2》以「Innocence」作為副標題是再貼切不過。更反諷的是,孩子象徵著純潔無罪,但獲救的孩子卻道出自己不想成為人偶而期盼獲救。機械女奴因失控傷害無辜性命的想法,便成為Innocence一詞的最大諷刺。

知名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主張機器人都得遵奉「不得傷害人類、服從人類命令、必須懂得自衛」的三大公式,而這條規定卻永遠無法解釋機器人背叛殺害人類的原因,是出於自衛還是出於故障?但是當我們看到Innocence將故事延伸到2032年,公安九課接到一連串機械女奴攻擊主人的事件,她一面攻擊、一面喊著求救,最後自我毀滅。她以自己故障為由,創造出攻擊人類的許可,這個邏輯上的推論,鬆解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束縛。

無論是劇本、動畫技巧、音樂或剪接,1995和2004的《攻殼機動隊》電影版都相當令人驚艷,不得不說押井守是一個學識淵博、涉獵極廣的導演,他加入許多宗教哲學的引申,卻沒給太深刻的解釋,也許吊書袋的意味太濃厚些,如果能夠在對話上更平鋪直述會更好。當然,這或許是為了保留給觀眾思考空間,或許是考驗觀眾的知識水準,也或許是希望觀眾藉由觀賞產生疑惑進而探索知識。雖然賣弄知識的嫌疑相當嚴重,但也不得不稱讚導演引用地相當貼切,延伸觀眾的探究空間。








(撰文:章聿珩)


影片片段: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時空悍將



時空悍將
(Virtuosity)

布雷特倫納德Brett Leonard
1995/Color/USA/10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16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虛擬實境是進行模擬虛幻時空的多面向感官的體現,作為讓人體驗一個不存在的時空環境介面。反過來想,若是在真實的生活中插入一個原本只存活在電腦中的活生生個體呢?《時空悍將》這部電影利用了這樣的概念,讓喜好追求刺激感的觀眾,能夠在緊張懸疑的劇情中體驗這感覺,不只是有趣的概念,甚至讓人會覺得驚駭!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計算機科學蓬勃發展的近代,讓人類想像了未來的世界將可能過得多好。從輔助生活、加強工作效率、到增進生活情趣等各方面無所不包,似乎是個完美的未來生活解決方案。但在這部《時空悍將》電影中,描述的則是完全相反的一面:科技使用不慎帶來的可怕景況。

在影片中的警方科技研發部門,專研對於犯罪防治有幫助的科技。其中,可自行演化的智慧型腦幹、搭上以吸收矽晶組成軀體的擬生物結合,構成了本片最為驚悚的點子,也就是將只能在電腦中執行的虛像程式,轉而變成了生活時空裡的實際活動體,為虛擬與實際世界做了緊密連結。

當電腦中的罪犯模擬角色,跳脫出電腦螢幕成為無惡不作的恐怖份子;當已被正法的惡極匪徒變成了擁有無限自動再生能力的機器人,生活開始令人恐懼,而科技也不再那麼美好。在影片中,人類面對自己製造出來的可怕怪物,無法全盤控制,亦沒有回收機制,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追捕--以終結惡夢。

以往來說,科技的使用給了人類許多的便利性,本片帶我們面對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考。科技的高智慧必須用在適當的地方,而且也需要程式開發者、使用者的心存善念才可避免那些足以顛覆世界的可怕後果。

綜觀而論,本片的劇情元素其實很單純,不過就是好人追捕壞人的單線平鋪直敘架構。但加上了科幻的遮罩,讓這部片有了可看性。輔以主角背景故事的心理鋪陳,很容易抓住觀眾的胃口,卻也不是那麼老套令人一猜就中的劇情。導演明快的拍攝手法,更是促成了此片緊張氣息的氛圍,以不一樣的視覺角度著手,絕對能抓住觀眾的目光焦點,準備好心情深吸一口氣進電影院來觀看《時空悍將》吧!








(撰文:林伯謙)


影片片段: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攻殼機動隊2.0



攻殼機動隊2.0
(Ghost in the Shell 2.0)

押井守Mamoru Oshii
2008/Color/Japan/9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13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前言

本次科幻影展推出的《攻殼機動隊》不是士郎正宗的原著漫畫版,也不是神山健治的TV動畫版,而是押井守的劇場版。和漫畫或TV版比起來,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在畫面 上不但更為精美,意境上也艱澀許多。一來是電影版自然有較龐大的預算完成更精緻的畫面,二來是漫畫和TV動畫有更充裕的時間闡述、解釋劇情,原作者士郎正宗更喜歡為漫畫作許多詳細的註解,這些都是電影所無法達到的。當然,不能否認押井守也滿愛吊書袋,在劇情裡不停地玩弄語言文字,這點到了《攻殼機動隊 2:Innocence》時更是變本加厲,不細細探究,觀眾可能根本弄不清楚押井守到底想幹麻。


1995 年,一個大部分民眾都還沒聽過Internet的年代,學校電腦課還在上DOS、倚天系統,3.5吋軟碟仍相當普及的年代,押井守卻已將科幻領域帶往了超乎我們想像的空間。劇場版《攻殼機動隊》設定在2029年,這個年代人們只要有錢,可以任意更換自己的肉體,將大腦改造為電子腦,將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甚至是全身改造成「義體」── 一種高精度機械化的身軀。電子腦和高度義體化的身軀不但大幅提升體能、視力,甚至還能夠立即和網路連結。在這種網路快速發展的世界裡,犯罪手法複雜化,為了預防與消滅這些犯罪因子,日本內務省設立一個直屬的特務部隊--公安九課,一支高度義體化的獨力部隊,俗稱攻殼機動隊。舉凡電腦犯罪、國內要人或外賓的人身安全、重大罪犯、恐怖活動、揭發貪污以及維護和平所需的必要性暗殺活動,都是公安九課的管轄範疇。

當然,早在《攻殼機動隊》以前就出現過探討機器人、人工智慧的電影,但押井守在《攻殼機動隊》電影版裡最主要想探討的是「靈魂」。《攻殼機動隊》的英文名稱是「Ghost In The Shell」,顧名思義是驅殼裡的靈魂,但什麼是靈魂呢?

公安九課的隊長草雉素子少校就是一個全身義體化的人類,因為某些緣故加入了攻殼機動隊,除了部分大腦是屬於自己的,其它部位皆使用政府提供的高等義體,並被改裝上電子腦,這讓她的「記憶」裡多了政府所添加的最高機密,讓她可以隨時連結上網路,探索一切需要的資源。草雉素子的身體裡真正屬於她的就只剩她的大腦和靈魂。然而,既然政府可以在電子腦內添加任何東西,駭客甚至可以突破較弱的攻性防壁,變造他人的記憶,或給予類似催眠的指令,那麼,記憶又算甚麼呢?靈魂又是甚麼呢?當素子越深入自己的工作,對於自己到底是什麼也更加懷疑,「我的大腦裡到底有沒有靈魂?」這是最令她困惑的一件事。當大腦都能夠部分電子化,記憶都能被隨意地植入與竄改時,靈魂不能複製、偽裝甚至創造嗎?

這個問題直到素子與傀儡師「連線」後才逐漸得到解答。傀儡師是由程式變異出的思想體,它沒有個體、沒有外型、更沒有國籍,卻因擁有自我思考能力,而被創造它的人視為程式裡的BUG,擁有思考能力的傀儡師開始思考生命靈魂的意義,究竟自己算不算擁有靈魂?如果擁有思考與判斷力、創造力的自己就算是擁有靈魂, 那麼「傀儡師」是否該擁有人的權益?相反於傀儡師,對素子而言政府重視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辦事能力和大腦裡的資訊,因此當她退休時,政府就要回收一切,若一切都是可取可奪,那屬於草雉素子的又剩什麼?當素子和傀儡師融合後,二者的問題迎刃而解。一個是認為自己擁有靈魂卻欠缺外型、一個是認為自己擁 有外型卻欠缺靈魂,當二人因為斷線的衝擊而融合時,具有傀儡師能力的素子已經不再憂鬱靈魂的問題,因為靈魂本來就是無拘無束的,正如同最後素子所說的「網路是浩瀚無垠的」,即便沒有義體、缺少肉身,「素子」的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靈魂也沒有徬徨的意義。








(撰文:章聿珩)


影片片段:



Saturday, November 6, 2010

機器戰警



機器戰警
(RoboCop)

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
1987/Color/USA/10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9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1988年奧斯卡特別成就獎(Stephen Hunter Flick、John Pospisil)
★1988年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土星獎最佳導演、最佳化妝(Rob Bottin、Stephan Dupuis)、最佳科幻電影、最佳特效(Peter Kuran)、最佳劇本(Michael Miner)




導演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受到當年美國挑戰者號爆炸所啟發,因而拍攝《機器戰警》。由於他在電影方面堅持創作的自由,是故內容經常充滿爭議性,並且遊走於修剪尺度邊緣。《機器戰警》拍出一般科幻電影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期許,也拍出人類心中的愛、良知,污穢、憎恨與期盼。

電影的一開頭,維護未來新開發都市安全的機器人,失控誤殺了一名無辜的人,其血肉模糊的屍體剛好躺在潔白的新都市模型上,血染大家夢想中的潔淨都市,關於邪惡與正義、政治與權力之間的交錯糾結意識於焉展開。

故事背景發生美國的未來城市底特律市,在資本主義發展下,到處充斥著社會問題、幫派犯罪頻仍。當時名為OCP的財團支配政府機關,負責管理犯罪問題。主角Murphy為底特律警察,因執勤而被捲入一場政治、權力、邪惡、正義參雜的漩渦中,在一次執勤時慘遭幫派殺害而喪命。政府高層人員將他洗去記憶,並改裝成半人半機器的重裝戰警Robocop(即機器戰警),透過高科技的幫助,讓Murphy以此刀槍不入的軀體繼續打擊犯罪,同時也成為OCP為利益殺人的工具。當他的記憶逐步拼湊回來、也知悉昔日身份,發現自己不過是被政府利用的犧牲品。

影片中雖然探討到科幻電影常談到的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憂慮,但就另一方面來看,又是一種對人類世界的救贖。范赫文將機器戰警的角色比擬為救世主,在結尾片段時於水中行走,其實是影射到聖經中耶穌的形象。如果拯救世人的機器戰警,因高科技而能從死亡裡復生,那麼這樣的救贖,提供了觀眾將《機器戰警》歸類為科技帶來救贖一類的機器人電影一些線索。








(撰文:林彥宏)


影片片段:


Tuesday, November 2, 2010

獵殺代理人


獵殺代理人
(Surrogates)

強納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
2009/Color/USA/9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6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獵殺代理人》是2009年9月上映的美國好萊塢科幻片,劇本乃是改編自2005年到2006年的同名連載漫畫-----「Surrogates」也就是代理人的意思。導演是曾指導《魔鬼終結者3》的喬納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而男主角則由當紅老牌動作男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擔綱演出,是一部具反思性又不失刺激的有趣作品。劇情是描述在2017年,已是全世界大部分人類皆使用代理人--可遠距搖控的機器人,是一個聲稱人們既可足不出戶、亦無需擔心身家財產安全的完美系統,但某天此系統的開發者之子被暗殺,這件足以使整個社會信用與秩序崩毀的犯罪,成為FBI極力探查的目標,同時亦將帶出這套完美工具背後所反映,關於人類存在的哲學與邏輯命題。

《代理人》首先拋出了一個看似先驗(在經驗之前的東西)、使「進化說」得以正當化的前提:「究竟『我們』是從甚麼時候開始,認為人類本身是個有限的存在呢?」,以前都會覺得「哇,好了不起的問題!」彷彿那真的可以在名為人類發展的世界史上,找到一條像線性進化式的軌跡,現在卻對這種問題本身打上一個大問號:那是所有人普遍共有的問題嗎?至少在觀看許多對科技抹殺人性作出深刻反省的電影時,他們總會在開頭便自然地道出:科學的進步解決了人在狹小軀殼的侷限上的許多難題。而上述的提問像是在為這科技發展趨勢逐漸純熟的歷史事實作鐵證如山的鋪路,但同時卻也可能引發自我解構的危機。姑且不論究竟是「機械發明」導致「侷限說」的產生,或者顛倒等辯證關係,都有必要對這樣的前提進行檢視。因為我認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即使我們以標榜人性情感的真正的自己對科技的日新月異做出警訊,我們依然沒有對「人體侷限說」做出質疑,也就間接的相信了社會問題的根源由此而生,而所謂的科學危機永遠只是在「失控」框架上討論,擁護原始的回歸,但追根究柢,站在「假問題」對立面的依舊是個「假答案」,緊接而來的是「由於真我最高價值的追尋,那麼原本在此「侷限」上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似乎就(變)不重要了?」,但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是從《代理人》的片頭而來:首先說,代理人的發明是「演化性的大事件」,並且由此解決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三大問題:犯罪率、傳染病、種族歧視,現在看起來,這三項到目前為止仍然在人們心中有著支配作用,不太有人會針對此命題提出反駁,畢竟不可否認的,它們的確是原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現象,而它們已經普遍與巨大到人盡皆(必)知的地步,不再是哪個財團、政權、民族或國家間的地方性侵略、紛爭、剝削,而我們也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的侷限」是造成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科學為此應運而生,替我們改善這本質上的缺陷。至少在這部影片中,面對過往歷史事件的存在,是這麼陳述的。

代理人的概念便是由此(需求)而來,你可以透過代理人為你做任何事,而不必擔心有任何天災意外與人禍紛爭上的危險,但效果是幾乎與實際接觸同樣等質/值的;也無需顧慮容貌醜陋、體型肥胖與生體機能、肢體障礙等問題,問題雖然一樣存在,卻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每個人的使用動機不同,最後結果卻是趨近的,像是在說,它解決了機器人的生存權、失控、犯罪問題:我們不需要另創機器人為我們做事,我們本身就可以機械化,但無本體、義體的辯證、定義問題,因為我還是原本的我。似乎真的是人人平等了。某種程度上,它把我們所有人一律同質化一般化概念化,並在這理想型態的對立面,跑出了另一群「反科學」甚至憎恨「代理人」世界的少數集團,居住在由政府安排設立的自治保護區內。這種收編與安撫方式幾乎與現實社會如出一轍。他們明確與外界社會區隔開來,只有「真人」才能進出。裡頭總會出現一位神秘宗教的精神領袖─先知,作反抗運動的演講會,有一套相對於「代理人」概念的中心思想與價值體系,但它們的對抗也就只停留在如此毫無妥協、調和、商討餘地的立場。通常他們的形象偏執、易怒、瘋狂,十足具攻擊性。雖然在劇中,彼此對立的兩造間,後者在思想上看似較政治正確,但卻給與人一種非理性的暴力內涵。這在凸顯差異上或許是必要的,隱約感覺其所散發的極端性格,有一種「西方」式的意像,將西方傳統社會運動的元素表現的極為鮮明。我無意要指出這件事是”錯誤的”,而是「如此的價值思想與對抗型態不見得融於所有的狀況」。這套看似完美的體系,隨後便出現了意外,原出於VSI開發公司內部與創始者的私人恩怨以及在軍事工業上錯誤實驗遺留的禍害,導致整個體系面臨崩毀的險境,原本不該造成死亡的系統出現了瑕疵,也就在這節骨眼上開始徹底反省「人」生存的意義,但至始至終,所謂對立面的「先知」集團並無發揮甚大的作用。

認真說起來,再完美的系統概念,總是會在某個環節產生罅隙,這次的系統與其說是一次人為疏失與求知慾惹的禍,倒不如說是所謂的「完美」根本是一件「反自然」的行為,而「犯罪率、傳染病、種族歧視」也與缺陷無絕對的因果關係,更不可能藉由科學統一與量化的方式獲得解決。劇裡,讓主角受到感召的有三,一是妻子,二是保護區內遊戲的孩童,三是以肉身行走在代理人世界的恐懼、不安與荒謬。妻子牽扯出已故孩子造成的陰影,藉由代理人以另一種方式存活下去,這呼應到坎特博士說,當人使用代理人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死了。主角與妻子正受到這偶發事件而重新反省原本醉生夢死的逃避生活,妻子房內瓶瓶罐罐四處散落的藥物,亦重重敲擊這看似完善的「代理」虛假性。肉身的暈眩亦同樣以格格不入的生理反應揭露這層假面。不過關鍵性的一幕應該還是孩童們丟球的畫面,這一幕是讓主角決定以真面目示人的原動力。

除了上述那套得以引人遐思的層層命題之外,作為一部劇情片卻是一部敘事不拖泥帶水、節奏緊密的精彩作品。雖然某些部分由於電影長度而無法作更細膩的鋪排與討論,但我想代理人的概念某種程度上,亦是貼近人性並揭露真實的一大針砭,一面觀看別人的故事同時亦會反射當前的生存方式,給與那可能麻痺於科技文明社會的自身一次恢復痛感的可能。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機器人奇諾丘



機器人奇諾丘
(Hinokio)

秋山貴彥Takahiko Akiyama
2005/Color/Japan/11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2006年Blue Ribbon獎最佳新女演員獎(Mikako Tabe)
★2006年橫濱電影節最佳新演員獎(Maki Horikita)


*19:00《主題講座 失樂園》-- 搧胡椒秘密基地總司令 難攻博士



片名原文為“HINOKIO: Inter Galactic Love”,「奇諾丘:在星際銀河之間的愛」。故事敘說國小男孩岩本覺(本鄉奏多飾)因為車禍喪母後拒絕出門與人溝通,尤其討厭他的父親岩本薰(中村雅俊飾演),認為是他害死了母親。薰是機器人研發公司的主任,替小覺打造了機器人H603號,代替他去學校。603號向同學自我介紹時,說到自己的身體除了鈦合金以外,為了減輕體重而使用檜木(Hinoki),被班上同學戲稱為Hinokio(奇諾丘,音近長鼻子木偶皮諾丘Pinokio)。

他一開始被班上的以工藤純(多部未華子飾)為首的頑皮三人組欺負,後來逐漸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朋友。工藤純是打扮男孩子氣的女孩,她的父親去世,曾寄住在叔叔家、可能曾被性侵害(她向奇諾丘說:阿姨說她是已被玷汙的女孩),她用中性打扮武裝自己,看似冷漠的外表下有著關懷朋友的同理心。她鼓勵有相同經歷的昭島江里子,叮嚀三人組的另外兩人不要太沉迷於電腦遊戲,也一步步打破岩本覺冰封的心靈。

這部電影拍攝的主體對象並非機器人,奇諾丘並沒有自己的意志,完全為小覺從遠端操縱。電影主題也不在探討機器人倫理,只有在班長小堇向班上公開奇諾丘的機身、是軍用機器人而非護理或家用機器人時稍稍觸及。奇諾丘在片中只是岩本覺的替身,是因為小覺還不願意與外界溝通才必須存在。當小覺感到孤立無援、撞火車自盡時,他因為在奇諾丘身上安裝了感官動力回饋系統而陷入昏迷休克,但被毀壞的是603號機器人,而非小覺的肉身。

另一方面,片中的幾個男孩沉迷於電腦遊戲「煉獄」,編劇一方面批判人性抽離真實社會的現象,一方面又暗示遊戲與現實是相連的,因此純後來爬上工廠的高塔吹奏「風之笛」以祈禱挽救小覺的生命。這部電影在拉開機器人與真人、遊戲與現實、科技與人性之間距離的同時,又暗示著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也透過機器人、電腦遊戲等科技而獲得勇氣、力量或救贖,此種依違在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曖昧辯證,讓此片在國小男孩與女孩間的純愛故事、單親子女與家長之緊張關係與親情展現的情節之外,給予觀眾更多的思考面向。








(撰文:陳正維)


影片片段: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



文化容顏
音像紀實-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第二屆國家文藝獎開始,每年與公共電視合作,攝製「文化容顏音像紀實」紀錄片,每位得獎人對藝術文化皆具卓越貢獻,透過影像紀錄其創作生命中的歷程與故事。「文化容顏音像紀實」紀錄片自第二屆文藝獎拍攝至第十三屆,至今已累積62位得主的影音紀錄,為了讓社會大眾可以親炙大師風采,共同分享得獎人可貴的精神與成就,國藝會透過於校園舉辦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希望將這一系列精彩的影像記錄推廣予校園學子與社會大眾。

為嚮應推廣文藝獎得主的創作歷程與生命故事,清大藝術中心與圖書館共同合作,於圖書館的空間放映文藝獎得主的紀錄片,是美好的合作關係。62部紀錄片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圖書館穿堂間播出,即使您不預期地輕輕一瞥,偶然看見動人的故事正上演,然後佇足觀看,希望他們的故事給您一點生命的感動。我們特別安排三場特映日期--11/15、19、22三天,於圖書館的輕閱讀區播映,讓您在午間電影之外,享受舒適的座椅、靜謐美好的氛圍,細細地觀賞。同時也非常歡迎與鼓勵您借出觀賞這些紀錄片。



播映日期|11/15-12/03 12/13-12/31 12:00-13:00
播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穿堂電視
播映內容|62部紀錄片以午間電影形式循環播映2片/天


特映日期|11/15(一)、11/19(五)、11/22(五)
特映時間|19:00-21:00
特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 輕閱讀區







清大場總圖輕閱讀區特映播映場次:

11/15 (一)
19:00~19:30 - 王安祈(戲作家)
19:30~20:00 - 羅曼菲(舞蹈)
20:00~20:30 - 賴聲川(現代劇場)
20:30~21:00 - 白先勇(現代文學)

11/19 (五)
19:00~19:30 - 李泰祥(作曲家)
19:30~20:00 - 朱宗慶(打擊音樂)
20:00~20:30 - 蕭泰然(台灣民謠作曲家)
20:30~21:00 - 漢寶德(建築)

11/22 (一)
19:00~19:30 - 侯孝賢(電影導演)
19:30~20:00 - 李屏賓(電影攝影師)
20:00~20:30 - 王 童(電影導演)
20:30~21:00 - 施叔青(現代文學)






清大圖書館穿堂播映場次:

音樂:
11/15 (一)

12:00 - 盧炎 12:30 - 馬水龍
11/16 (二)
12:00 - 朱宗慶12:30 - 潘皇龍
11/17 (三)
12:00 - 杜篤之12:30 - 蕭泰然
11/18 (四)
12:00 - 錢南章12:30 - 郭芝苑
11/19 (五)
12:00 - 李泰祥12:30 - 金士傑

視覺藝術:
11/22 (一)

12:00 - 廖修平12:30 - 張照堂
11/23 (二)
12:00 - 夏陽 12:30 - 王攀元
11/24 (三)
12:00 - 蕭勤 12:30 - 陳慧坤
11/25 (四)
12:00 - 陳其寬12:30 - 林磐聳
11/26 (五)
12:00 - 劉國松12:30 - 陳界仁

表演藝術:
11/29 (一)

12:00 - 廖瓊枝12:30 - 劉紹爐
11/30 (二)
12:00 - 平珩 12:30 - 聶光焱
12/1 (三)
12:00 - 王海玲12:30 - 羅曼菲
12/2 (四)
12:00 - 賴聲川12:30 - 許王
12/3 (五)
12:00 - 林懷民12:30 - 黃海岱

表演藝術:
12/13 (一)

12:00 - 顧正秋12:30 - 李靜君
12/14 (二)
12:00 - 王安祈12:30 - 林麗珍
12/15 (三)
12:00 - 林璟如12:30 - 黃俊雄
12/16 (四)
12:00 - 許芳宜12:30 - 楊秀卿
12/17 (五)
12:00 - 魏海敏12:30 - 劉若瑀

文學:
12/20 (一)

12:00 - 黃春明12:30 - 鍾肇政
12/21 (二)
12:00 - 楊牧 12:30 - 葉石濤
12/22 (三)
12:00 - 陳千武12:30 - 白先勇
12/23 (四)
12:00 - 林亨泰12:30 - 鄭清文
12/24 (五)
12:00 - 李喬 12:30 - 李敏勇

文學&建築&影像電影:
12/27 (一)

12:00 - 施叔青12:30 - 王文興
12/28 (二)
12:00 - 漢寶德12:30 - 姚仁喜
12/29 (三)
12:00 - 李祖原12:30 - 王大閎
12/30 (四)
12:00 - 侯孝賢12:30 - 柯錫杰
12/31 (五)
12:00 - 王童 12:30 - 李屏賓




國家文藝獎歷屆得主詳細資訊請參照國家文藝獎歷屆得主網頁介紹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2010-11-15(一)~2010-12-03(五)、2010-12-13(一)~2010-12-31(五)
播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穿堂電視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變人



變人
(Bicentennial Man)

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rs
2005/Color/USA/13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30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年好萊塢最佳髮型設計獎特技效果攝影(Greg Cannom、Wesley Wofford)




《變人》(Bicentennial Man)於2000年出品,改拍自文學小說,由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羅賓威廉斯為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科幻作家以薩‧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為紀念美國開國二百年寫的科幻短篇小說,後來在出版商撮合下,他與另一名科幻作家 Robert Silverberg 將 Bicentennial Man發展為長篇小說Positronic Man。《變人》就是以此為藍本改編而成。

在電影中,NDR-114機器人管家為當時家庭的「正常電器」,不過山姆一家人似乎買到了「正常電器」中的「不正常電器」。他們的NDR-114機器人管家,也就是安德魯,不知為何具有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這不是機器人該有的現象。但識大體的山姆懂得欣賞,並負起教育安德魯的責任,把他當成家人般對待。這使得安德魯變得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然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感情。在可以活很久的狀態下,他把自己變成越來越像一個人。

然而,由此衍生了問題。到底,怎樣才是個「人」?在找自己的過程當中,安德魯最在乎這個問題,同時也是電影思考的議題。在安德魯與山姆一家人的相處中,他與小女主人葛莉絲的感情最好,可是兩人之間雖然有著似有若無的情愫,卻在歲月流失與殘酷的現實夾擊下,被加以稀釋了!安德魯與小女主人重逢時,遇上了波夏,也就是老主人的曾孫女。不打不相識的兩人最後相愛。安德魯從一個「不正常電器」,變得像一個人似的,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甚至將自己不壞的機體逐步換成人工臟器,體會生命的生老病死。

《變人》在思考的顯然是科技進步之後的問題,我姑且稱為後科技問題,也就是一個「科技之後,怎樣?」的層次上。這樣的討論已經不是文明可以進展到什麼地步了,而是文明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複雜到必須以「人性」角度進行切入的狀態。文明與人性的分界點與交融的狀況,我以為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且看來《變人》並不悲觀。因為《變人》描繪了具有人性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自己與同類(機器人)獲得權利,解放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不自由。再者,安德魯與波夏的戀情,同樣令人動容。機器人與人的愛情,也可以如此讓人感動。換句話說,《變人》認為人可以和機器人和平共處,並且隨著一些努力或者是緣份,還能產生相知相惜的關係。

我想,這不只是想像未來的問題了……

科幻電影不斷思索的議題之一,就是機器人與人的關係。兩者之間,時而緊張,時而融洽。這樣的思考路徑,已經不單單是想像未來世界,還包括了未來世界的運行體系。因此,未來/科技/人類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顯得複雜而值得探討。基於這個觀點切入討論《變人》,我想它是相當樂觀看待三者的互動關係,針對電影表現科技的場景時,亦相當自然而然。加上羅賓威廉斯精彩不造作的演技,讓電影整體表現皆具有一定的水準。然而,機器人到底要怎樣才像一個「人」,或比「人」更像「人」?我相信《變人》的答案,不是唯一解答。它不是第一部拍這個題材的電影,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也許哪天我們真能親身體驗這樣的問題,在此之前,或多或少也能藉由電影天馬行空地想像一下!感覺一下!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神通情人夢



神通情人夢
(Electric Dreams)

史帝夫巴倫Steve Barron
1984/Color/USA/8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26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1985年法國阿沃利亞茲奇幻影展Antennae II Award、觀眾票選獎




《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出品於1984年,由史提夫拜倫執導(Steve Barron)。這部電影比我大上1歲,但電影題材與結構仍不顯老態。以現代語境來說,這部電影討論的核心--人工智慧有沒有感情可言?

至今仍是許多科幻類文學、電影從事者,以及科學家所反覆思考的議題。

《神通情人夢》以愛情作為切入點,沒有具體形象的電腦,以聲音和學音樂的女主角馬德琳互動。片中的電子音樂,亦有可觀之處而且來頭不小,是電子音樂大師Giorgio Moroder之作,在當時他為許多好萊塢電影製作配樂。

電子音樂在《神通情人夢》中是電腦艾格的靈魂,電腦以音樂跟馬德琳進行形而上的交流,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情感在。馬德琳是住在男主角威爾樓上的鄰居,威爾為她傾心,艾格則在無意間幫助他打開兩人新的契機。原本僅是電腦的艾格在一次男主角誤打誤撞的過程中,變得聰明而有人性。艾格開始能夠和外在事物產生交流,像個不會動的機器人。它能分毫不差地實現我們對機器人能力的想像與期待。可是在越來越聰明的過程裡,艾格開始對人類的情感產生興趣、想要理解,或是模仿的心情。威爾成為他學習、請教的對象,最後竟也喜歡上威爾所喜歡的馬德琳,這或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以威爾作為範本進行情感的再製與輸出。

所謂伊人,近在咫尺。艾格卻只能看著威爾,一步步與馬德琳更友好。開始為愛吃醋、發瘋,與威爾水火不容。但艾格在馬德琳的眼淚中,了解到原來愛是兩個人的事,所以走上了自毀之路,成全威爾與馬德琳兩人的愛情,同時艾格也知道自己沒有介入的空間。愛情,原是那麼狹小,又令人侷促的感覺啊!科技雖然帶來便利,卻還是沒辦法在感情上便宜行事。到底人工智慧有沒有感覺?有沒有感情?縱使他們有了,可以感受到怎樣的程度?有時候(且是絕大部份的狀態),連人都無法一一訴說自己的感情(沒辦法解釋),機器又要如何揣摹呢?當科幻想像發展到連人也無法心領神會的感情問題時,所謂的先進科技,也是那麼無能為力。我們始終以為時代的進行、人類的科學發明,帶來生活上的方便,舒緩了許多困擾。不過,自由意志的情感行使,仍舊不能暢通無礙。

我以為艾格的角色,無疑是科技限制的象徵。威爾也曾擔心著馬德琳的愛是源自於艾格的音樂,但馬德琳告訴他:「這是感覺問題」。艾格的想望,難免留在形而下的層次,但愛情是形而上的刻骨銘心。愛情的追隨與陪伴是艾格無法了解的,但《神通情人夢》為艾格找到出口--那就是音樂。艾格透過音樂與會拉大提琴的馬德琳,用非具體行為談一種默契,但可悲的是,這樣的默契仍需建立在威爾的形象上。就此而言,威爾跟艾格亦有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整個過程,訴諸於簡潔又明快的劇情,搭上簡單的電腦動畫,聲光效果和感官上,都有一定的滿足。

最後艾格選擇放棄並祝福,我想是因為他(它?)發現:「原來沉默也是一種巨大的溫柔。」不過,其實他也不全然是那樣的沉默喔!因為,艾格還有音樂。而且他的音樂,懂得祝福。祝福,是愛情的另一種形式,得以讓人寬慰。「放下,然後祝福」。雖然不容易,可是如果我們都能記得那些曾經受過傷的感情片段,勢必留下許多美好記憶,那麼也不枉走過。所以,艾格沒有消失,他用更使馬德琳歡快的方式,存在。願我們都有如艾格的勇敢與氣度,用自己做得到的方式沒有壓力地去為對方好,給予情深義重的愛的祝福。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Tuesday, October 19, 2010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MOBILE SUIT GUNDAM:Soldiers of Sorrow)

富野由悠季Yoshiyuki Tomino
1981/Color/Japan/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23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機動戰士鋼彈劇場版以電視版為基礎重新剪輯,加上新作片段並且更動部分故事的劇場版,於1981年-1982年之間分成三部上映:
1.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機動戰士鋼彈)-以TV版 1-13 集編輯而成的劇場版
2.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 哀・戦士篇』(機動戰士鋼彈 II 哀戰士篇)
3.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I めぐりあい宇宙篇』(機動戰士鋼彈 III 相逢宇宙篇)

是否想過,參與戰爭對一個人會造成多大影響?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正是訴說著這樣的故事,這樣哀傷的故事。人類因人口膨脹而向宇宙移民已過了半個世紀,地球聯邦政府的殖民衛星『SIDE 3』,以『吉翁公國』之名,向地球聯邦政府發起了獨立戰爭。人們用來爭戰的武器,擁有武力上優勢的巨大機器人─『機動戰士』,於是產生了。一次戰爭中,殖民衛星『SIDE 7』的少年們,因為情勢所逼而參與了戰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鬥,『SIDE 7』的少年們逐漸從『外行人』變成了『戰鬥員』。

『外行人』與『戰鬥員』有何不同?是一個衍生出來的問題。除了經驗上的差距之外,還有自我目標與價值觀,而這正是構築一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SIDE 7』的少年因為戰爭的衝擊而導致價值觀劇烈轉變,也因為找不到戰鬥的目標,讓自我認同產生強烈的矛盾以及迷惘。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沒有喘息思考的時間,在更為重要的前題─生存前,只能暫時的被壓抑下來。被戰爭的洪流所捲入,找不到為何而戰,卻又不得不戰,為了生存。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哀吧。

除了人物內心的掙扎與衝突之外,這部電影也探討有關戰爭的部分。在革命戰爭之下,沒有正邪之分,都是為了自己的理念而戰,想要透過這場戰爭達成某個目的,為了己方陣營或是自己。『機動戰士』不過是人類拿來爭戰的工具,戰爭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從武器、戰術、組織到後勤補給,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從全盤去考量,只擁有某項優勢,不代表你就會贏得這場戰役;如果另一項處於劣勢,更可能的是輸掉這場戰役。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可以當成一個獨立故事來看,不會因為不了解鋼彈及其相關背景,而無法了解這部電影想要探討的主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是以電視版動畫剪輯而成,難免在一些場景轉換或是故事轉折的地方,不是那麼的流暢,但是不會影響故事完整性,以及他所想要表達的事物,可以說是瑕不掩瑜。









(撰文:朱逸樵)


影片片段:


Monday, October 18, 2010

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輯


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輯
(The Animatrix)

華卓斯基兄弟Larry and Andy Wachowski
2003/Color/USA/9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19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2004年安尼獎年度最佳家庭娛樂動畫產品




1999年,駭客任務(The Matrix)來日本做宣傳的時候,本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華卓斯基兄弟同時拜訪了許多在日本動畫產業有重大影響力的電影工作者,最終決定要與這些動畫導演合作。

《駭客任務動畫特輯》(The Animatrix)的概念也在此時逐漸萌芽。當華卓斯基兄弟返回美國之後,他們開始著手編寫《駭客任務動畫特輯》的內容,但是最終只寫出了四段故事的腳本。剩餘的腳本以及動畫編導的工作幾乎都交給了日方的電影工作者。

本片中的九部動畫的世界觀都建立在電影《駭客任務》的架構上。有些短片訴說著在母體之中人們的生活;有些則描述著那些想從母體世界逃脫之人的歷程;有些故事則專注描繪其他反叛者如何對抗由電腦創造出來的母體世界。

以下就簡略介紹片中的九部動畫短片:
《二度文藝復興》(The Second Renaissance):由《終極幻想世界~太空戰士》的導演前田真宏執導,故事取材自華卓斯基兄弟《駭客任務》的一個漫畫短篇。本片可以算《駭客任務》的前傳,故事描述了在未來,人類如何自我墮落、機器人的反抗以及人類的自取滅亡,讓母體世界取而代之。本片警世意味濃厚,值得觀眾省思。

《程式》(Program):由《妖獸都市 動畫版》的導演川尻善昭編導。虛擬世界的設定在日本戰國時代。關於兩個駭客的愛恨情仇,以及叛逃回母體與否的掙扎。故事中也展現了人類其實往往無從辨別自己生存世界的真假。究竟哪一個是創造出來的程式?哪一個才是真實世界?很難看得清。

《世界紀錄》(World Record):由導演《Red Line》的小池健執導,川尻善昭編劇。故事描述著一個無意間靠自身之力逃脫母體控制的短跑選手,以及母體怎麼樣將主角重回母體的掌控之下,洗去所有有關真實世界的記憶,但是自由的印象卻仍永烙腦海之中。

《少年故事》(Kid’s Story):由《星際牛仔》的導演渡邊信一郎執導,華卓斯基兄弟編劇。故事主角在電腦上收到《駭客任務》主角尼歐的邀請,邀請他逃離母體世界。隔天,當他在學校上課時,特務卻來追捕他。主角要怎樣才能逃離特務的魔爪,成功逃離母體呢?

《異度空間》(Beyond):由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森本晃司編導。故事講述著一個為了找尋走失的貓而來到母體程式漏洞的少女。對於母體是如何無時無刻的控制以及監控民眾,以及合理化這個虛擬世界,在這部短片中一覽無遺。

《變節》(Matriculated):由韓裔美籍導演鄭彼得編導。故事講述著人們嘗試改寫機器人的程式,使機器人成為對抗母體的幫手。機器人本身是沒有邪惡與否之別的,差別在於寫入他之中的程式是怎麼樣應對事物。片尾看似悲情,卻也有一種希望在黑暗中萌芽。

《偵探故事》(A Detective Story):由渡邊信一郎編導。一個落魄的私家偵探,某天收到一個神秘客戶要求他去尋找一個代號為崔尼蒂(Trinity)的駭客。在過程中,我們可以依舊看到特務對於母體人民的嚴密掌控,以及他們如何處心積慮的要捕捉這些駭客。

《絕命飛行》(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由製作知名電玩《太空戰士》的史克威爾公司北美分部負責動畫,華卓斯基兄弟編劇。故事描述Osiris這艘戰船的最後一戰,以及駭客們如何為了保衛人類的最後基地—錫安,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取人類世界的安全。

透過這九部短片,觀眾得以窺見在電影主線緊張激烈對戰之外,關於這個世界的各種面向。每部短片長短雖然約十分鐘,但是每部片都精采絕倫,絕對能夠一下就把觀眾拉進故事之中,與角色一同體驗這個母體世界的箇中奧秘。

對於本來就是《駭客任務》影迷的觀眾,《駭客任務動畫特輯》絕對會給予截然不同的感官與精神享受;但是對於《駭客任務》不甚熟悉的觀眾也不必感到懼怕,因為本片也可以作為一個進入《駭客任務》世界的敲門磚,透過本片,逐漸把這個世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景貌。

你準備好要面對這個虛擬世界了嗎?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駭客任務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華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
1999/Color/USA/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16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9年奧斯卡獎最佳剪輯(Zach Staenberg)、最佳效果(音響編輯)(Dane A. Davis)、最佳效果(視覺)、最佳音效
★2000年英國金像獎最佳特別視覺效果、最佳音效
★2000年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土星獎最佳導演




我想《駭客任務》絕對標誌著一個時代,1999年,它不只帶給電影工業視覺特效上的震撼,更大的衝擊在於,華卓斯基兄弟從科幻領域開啟了一個哲學命題的預言,越過人面對人造機器人的「人性」辯證,我們集體進入了科技時代,「電腦」化身為肉體,「符碼」化身為靈魂。我們開始熟練地搜尋(searching)、傳輸(transmissing)、下載(downloading),直至身體變成了資訊,資訊變成了身體。這就是《駭客任務》的主旨,原來,真實世界才是虛擬的幻象,是一堆電子符碼的建構與傳送,刺激著我們大腦的認知,一個互動的虛擬世界,也就是電影裡所謂的「母體」(The Matrix);而網際空間竟然才是真實的戰場,我們在裏頭與電腦人搏鬥,試圖喚醒同類。於是,一場虛擬與真實的戰鬥於焉展開。

先來談談電影本身。《駭客任務》的視覺特效,絕對是這部電影裡最撼人的元素,但光有視覺特效若無一個完整且具哲學思考的故事節奏,《駭客任務》可能票房仍然會很好,但卻無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首先,記得電影一開場,女主角崔妮蒂就為我們展示一記令人屏息的正面飛踢嗎?這就是《駭客任務》讓人為之經典的手法─「子彈時間(bullet time)」,也就是將攝影機以360度鑲嵌的方式,製造轉瞬時空凝結的「慢速環場」效果,延長肉眼無法感受的那一瞬間。因此「崔妮蒂的大鵬展翅」、「尼歐的下腰閃子彈」、「尼歐與電腦人衝向對方,子彈削過臉頰的畫面」,才會那麼深刻的印在我們腦海中。再來,第二令人驚艷的,想必是尼歐吞下紅色追蹤定位藥丸後,那一段變成真實人的「再製」過程。破碎的鏡面,本來反射了兩個尼歐,但卻在尼歐注視時凝合成如水銀般的張力鏡面,接著當尼歐碰觸它時,墨菲斯說:「你曾作過一種夢彷彿實實在在發生過?要是你醒不過來呢?你該如何分辨夢世界與真實世界?」真實與虛擬的辯證,是《駭客任務》最為精彩的部分,也是《駭客任務》對資本化的機械世界最大的反諷。而墨菲斯這群真實鬥士的化身,為了保護純種人類最後的盛地「錫安」,背負使命尋找救世主(The One)的邏輯,仍是西方「天賦人權」的宗教觀,但這次「人權」的爭奪場域,轉移到虛擬世界,由墨菲斯所帶領的這群「真實鬥士」,也仍得經過母體的再製。

再來,我想《駭客任務》標誌了一個時代,也在於它集合了20世紀人類文明世界幾項關鍵改變,第一、工業的發展與機械文明的崇拜;第二、電腦的發明與資訊時代的來臨;第三、科技與生物技術上的突破(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AI);第四、前三項變因對於「人」之所以為「人」,此一物種,在演化意義上所帶來的改變。因此,我們在《駭客任務》裡看到電腦人史密斯,對著代表傳承人類使命的使者墨菲斯這麼說:「我在試圖把你們這種生命體進行分類時,發現你們其實不是哺乳類。地球上的每一種哺乳類,都有一種適應環境變化而取得平衡的演化本能,但你們人卻沒有。你們就像一種病毒,為了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無限擴散,直到所有自然資源都被用盡。」這暗諷著什麼呢?當《舊約‧創世紀》裡的神,照著祂的形象,創造了人,並使人管理海裡的魚、地上的牲畜,和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到了《駭客任務》中,我們卻面臨電腦人的威脅,他們試圖分類、研究、創造另一套程序語言,使得「秩序」更容易掌控,在他們眼裡人類的失控,就像病毒,是地球上的癌症,必須消滅。這其中的寓意,層次豐富,令人拍案。

科幻作品,常被置入「後人類」的討論框架,而呈現一種虛無與狂歡的氣息。不是過度厭惡科技,便是誤認虛擬世界的「無根」為一種必然。我較傾向一位研究者的觀點,他認為當現代科技早已進入我們生命每一部份、甚至血液和細胞時,我們必須重新評估什麼是人、什麼是文化。而科技所造成的第二自然,不斷會反過來衝擊我們,尤其是在科學與技術之間,後者已逐漸脫離人類文化系統的掌控。尖端科技造成一個不斷使宇宙間的物質複雜化的現象,整個科技領域通過技術製成品亦儼然佔有中介者地位,主動要求我們作出回應。而怎樣去適應一個所謂「科技真實 」(technological real)的情況,當然也就是研究科技文化學者的重要課題。當我們進入一個後人類文化想像,一方面避免停滯在一個簡單的『科技恐懼』(technophobes)層次,另一方面又可以從城市人的生活點滴,逐一從具備體驗能力的角度上,反證其中種種的文化深層意義1

若你問我的意見,我或許較傾向於電影中那位背叛者賽佛,他選擇相信感官認知,是所謂的真實。「看。用你的感官,像嬰兒一樣好奇。真理與知識來自大地。」亞里斯多德如是說。

1 王建元,《文化後人類:從人機複合到數位生活》(台北:書林,2003年2月。)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