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1, 2008
小牛
小牛
(I Vitelloni / Vitelloni)
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1953|B&W|Italian|10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9/2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53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金獅獎從缺)
★1954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 最佳導演、最佳製片、最佳男配角
★1958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提名
"電影結束了嗎?" 甫偷情結束的法斯特問。
"結束了"散場電影院門口,守候多時的妻子說。
"真是可惜" 主角死了嗎?
"不,他結婚了"
然而眼前兩位年輕人的婚姻卻似天平擺盪
死亡或許比起婚姻更乾脆。
1953年的費里尼將自己的原形滲入電影之中成就了《小牛》(後來在《八又二分之一》、《羅馬》皆有更深入的,對自我的刻寫)。故事始於義大利某偏遠海邊小鎮,一群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各司其職(無所事事又各司其職的原因是彼此興趣迥異也各懷鬼胎,能耐的相異演化成眾人遊手好閒的神話)。成天遊走街頭的他們看著同伴鬧劇開演--風流成性的法斯特。從逃避責任到結婚又四處拈花惹草。這群同伴也各有故事,支線越來越廣。海灘、空曠清晨、狂歡節、古董店、電影院、火車、深夜的街燈暗巷、年邁的母親形象、私奔、童稚笑顏。每個臉孔都有少年費里尼眼中的荒謬與慈祥。
一群人各自背負命運(阿貝德的姊姊私奔、歐波特懷才不遇、莫拉德心細卻陷於沈默,還要為死黨法斯特開脫一次又一次的荒唐行徑)於是老大不小的一群人,正當有所作為的年歲,卻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窮極無聊地閒晃生活。
費里尼一向喜歡戲謔式、漫畫式的對話交流。喜歡馬戲團甚深的他,習慣把人物性格安排地類似劇團嬉鬧。將場面調度推陳出新地冒出。直到鏡頭失控前才又回歸心理面。慢火熬煮出精神的苦痛後,成就寧靜地美好。
看過劇情不難理解本片又譯作《流浪漢》,其實IVITELLONI的意大利文譯作「小牛」,代表一種青黃不接的年紀與姿態。過渡的心理以及壯志未展的情懷,充斥費里尼年少的歲月。結尾的火車把離開的意涵銜接上告別青春。搭上車的莫拉德根本說不出要去哪裡。可是他清楚自己必須告別這個小鎮,這個費里尼搭成的華麗青春布景。
《小牛》是費里尼第一部引起國際矚目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他和Nino Rota第一次合作,自此後Nino Rota成了費里尼電影的御用作曲家,直到1979年逝世。
(撰文:陳建宏)
影片片段:
費里尼影展
費里尼影展
Federico Fellini Festival
扛著攝影機夢遊的人
夢是我們最私密的倉庫,慾望以各種狀態被小心翼翼儲藏。這世界上,祇有兩種人會試圖把夢從意識裡粹煉出來,再經由獨特的語言與大家一同分享,一種叫瘋子,一種叫藝術家。他呢?
他是費里尼,一個扛著攝影機夢遊的人。
出身於一九二0年代義大利北方的中產階級家庭,費里尼自小就是一個愛幻想的男孩子。童年時期對馬戲團表演的迷戀,使他日後也自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表演者」。先後嘗試過創作漫畫及廣播編劇,二十二歲那年他認識了羅塞里尼, 一名被稱為當時影壇新寫實浪潮舵手的知名導演。藉由參與拍攝羅塞里尼執導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一片,費里尼間接預告了觀眾,一場由他引領的視覺革命就要開始了。
於一九五三年拍攝的《小牛》(I Vitelloni)為費里尼在國際影壇上打開了知名度,不僅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的肯定(當屆金獅獎從缺),也奠定了他日後作品的基礎風格。接踵登場的《大路》(la strada),是公認費里尼早期中最經典的電影。在人生漫長的路上,個體就像是孤獨的直線,即便一度交集後,仍不免漸行漸遠的命運,等在前方的祇有遺憾,及更加漫長的孤獨─這等的母題在此片及之後的作品中不斷地被溫習。拍攝此片的同一年,費里尼也因抑鬱症開始接受當代心理學大師榮格的治療。
自佛洛依德學派出走後自立門戶的榮格,其所執理論對費里尼個人及作品都造成相當深刻的影響。傳世鉅作《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本身即是一場夢的華麗饗宴。從主角在牆上見到自己的虛像,到翱翔天空及掉落海中的畫面等,種種可能性交融錯綜,夢境與現實的界線漸被消弭無形。在費里尼的鏡頭下,是真是偽已不再那麼重要。《八》之前的《卡利比亞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和《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以至後期的《愛情神話》中(Fellini Satyricon),都能輕易觀察到榮格學派重要理論的體現,如雙重自我、原型、假面的概念等。
《鬼迷茱麗葉》(Giulietta Degli Spiriti)被稱為女性版的《八又二分之一》,是費里尼的第一部彩色片。在黑白世界中悲淒寂寥的基調之上,更添加了幾分魔幻和懸疑。其妻茱麗葉塔對角色的完美詮釋,讓這部片成了夫婦兩人一導一演合作多年以來,最耀眼的結晶。中後期的《阿瑪珂德》(Amarcord),在費里尼故鄉方言中是「回憶」的意思,即便他本人不願正式承認,其用意已不證自明。這部自傳意味濃厚的電影,不僅代表了費里尼對過往年少的一個凝望,也在現實世界中為他抱回第四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座。
「夢是唯一的真實」是《費里尼對話錄》一書的標題,也是他人生態度的最忠實描述。「對我來說,人並沒有改變多少,我們仍和三、四千年前的人做相同的夢,對生活仍有相同的恐懼。我喜歡害怕的感覺,這種感官經驗隱藏著某種精細的快樂。任何令我害怕的事物永遠吸引我…」費里尼這樣說。聽了這席話,也許我們可以稍微瞭解他跟他的作品一點點,還有那不敢直視的自己。
與另外兩位大導演伯格曼及塔可夫斯基並稱為「三位一體」的費里尼,於一九九三年辭世時,不僅義大利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典禮,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特地鑄造了費里尼的勛章供世人景仰。這樣一個在藝術上完成高度成就的電影導演,其實不過就跟你我一樣,是個愛做夢的人。
(撰文︰徐珮芬)
2008.9月播映場次:
9/02 (二) 小牛 I Vitelloni / Vitelloni
9/06 (六) 卡比莉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 / Nights of Cabiria
9/09 (二) 生活的甜蜜 La Dolce Vita / The Sweet Life
9/13 (六) 慶祝中秋佳節暫停乙次 Suspend for Mid-Autumn Festival
9/16 (二) 八又二分之一 Otto e Mezzo / Federico Fellini's 8 1/2
9/20 (六) 鬼迷茱麗葉 Giulietta Degli Spiriti / Juliet of the Spirits
9/23 (二)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 / Fellini Satyricon
9/27 (六) 阿瑪珂德 Amarcord / Amarcord
9/30 (二) 大路 La Strada / The Road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 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
Federico Fellini Festival
扛著攝影機夢遊的人
夢是我們最私密的倉庫,慾望以各種狀態被小心翼翼儲藏。這世界上,祇有兩種人會試圖把夢從意識裡粹煉出來,再經由獨特的語言與大家一同分享,一種叫瘋子,一種叫藝術家。他呢?
他是費里尼,一個扛著攝影機夢遊的人。
出身於一九二0年代義大利北方的中產階級家庭,費里尼自小就是一個愛幻想的男孩子。童年時期對馬戲團表演的迷戀,使他日後也自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表演者」。先後嘗試過創作漫畫及廣播編劇,二十二歲那年他認識了羅塞里尼, 一名被稱為當時影壇新寫實浪潮舵手的知名導演。藉由參與拍攝羅塞里尼執導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一片,費里尼間接預告了觀眾,一場由他引領的視覺革命就要開始了。
於一九五三年拍攝的《小牛》(I Vitelloni)為費里尼在國際影壇上打開了知名度,不僅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的肯定(當屆金獅獎從缺),也奠定了他日後作品的基礎風格。接踵登場的《大路》(la strada),是公認費里尼早期中最經典的電影。在人生漫長的路上,個體就像是孤獨的直線,即便一度交集後,仍不免漸行漸遠的命運,等在前方的祇有遺憾,及更加漫長的孤獨─這等的母題在此片及之後的作品中不斷地被溫習。拍攝此片的同一年,費里尼也因抑鬱症開始接受當代心理學大師榮格的治療。
自佛洛依德學派出走後自立門戶的榮格,其所執理論對費里尼個人及作品都造成相當深刻的影響。傳世鉅作《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本身即是一場夢的華麗饗宴。從主角在牆上見到自己的虛像,到翱翔天空及掉落海中的畫面等,種種可能性交融錯綜,夢境與現實的界線漸被消弭無形。在費里尼的鏡頭下,是真是偽已不再那麼重要。《八》之前的《卡利比亞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和《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以至後期的《愛情神話》中(Fellini Satyricon),都能輕易觀察到榮格學派重要理論的體現,如雙重自我、原型、假面的概念等。
《鬼迷茱麗葉》(Giulietta Degli Spiriti)被稱為女性版的《八又二分之一》,是費里尼的第一部彩色片。在黑白世界中悲淒寂寥的基調之上,更添加了幾分魔幻和懸疑。其妻茱麗葉塔對角色的完美詮釋,讓這部片成了夫婦兩人一導一演合作多年以來,最耀眼的結晶。中後期的《阿瑪珂德》(Amarcord),在費里尼故鄉方言中是「回憶」的意思,即便他本人不願正式承認,其用意已不證自明。這部自傳意味濃厚的電影,不僅代表了費里尼對過往年少的一個凝望,也在現實世界中為他抱回第四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座。
「夢是唯一的真實」是《費里尼對話錄》一書的標題,也是他人生態度的最忠實描述。「對我來說,人並沒有改變多少,我們仍和三、四千年前的人做相同的夢,對生活仍有相同的恐懼。我喜歡害怕的感覺,這種感官經驗隱藏著某種精細的快樂。任何令我害怕的事物永遠吸引我…」費里尼這樣說。聽了這席話,也許我們可以稍微瞭解他跟他的作品一點點,還有那不敢直視的自己。
與另外兩位大導演伯格曼及塔可夫斯基並稱為「三位一體」的費里尼,於一九九三年辭世時,不僅義大利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典禮,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特地鑄造了費里尼的勛章供世人景仰。這樣一個在藝術上完成高度成就的電影導演,其實不過就跟你我一樣,是個愛做夢的人。
(撰文︰徐珮芬)
2008.9月播映場次:
9/02 (二) 小牛 I Vitelloni / Vitelloni
9/06 (六) 卡比莉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 / Nights of Cabiria
9/09 (二) 生活的甜蜜 La Dolce Vita / The Sweet Life
9/13 (六) 慶祝中秋佳節暫停乙次 Suspend for Mid-Autumn Festival
9/16 (二) 八又二分之一 Otto e Mezzo / Federico Fellini's 8 1/2
9/20 (六) 鬼迷茱麗葉 Giulietta Degli Spiriti / Juliet of the Spirits
9/23 (二)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 / Fellini Satyricon
9/27 (六) 阿瑪珂德 Amarcord / Amarcord
9/30 (二) 大路 La Strada / The Road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 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