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 2007

遠方的戰鼓,有多遠? - by 劉瑞華(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遠方的戰鼓,有多遠?

劉瑞華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的「夜貓子」電影院推出以來,都是以導演作為主題,遵循著「作者論」的方法,把好電影介紹給觀眾。自從去年舉辦過「經典科幻影展」之後,這學期我們嘗試將「類型」(genre)帶進「夜貓子」電影院,給觀眾另一種看電影的方式。我們這次選的電影類型是「戰爭」,分兩個系列在十月(戰火)與十二月(浮生)播映。

「戰爭片」應該是電影「類型」之中最普遍的一種,幾乎每個國家都少不了戰爭主題的電影。很明顯地,國家在戰爭中界定了敵我關係,許多戰爭電影自然成為國家掌握的工具,或者成為社會陶醉、感懷的媒介。然而,經過長久的洗鍊,好的戰爭片是以堅持於表達對人性的看法與主張而讓觀眾永遠記得。

在「搶救雷恩大兵」裡,醫務士與米勒上尉有一段對白談到戰爭帶來何種正面意義,他們引用了愛默生的文章:「戰爭教導感受、喚起意志展開行動、精鍊體能,在人與人對決的關鍵時刻,讓人進行敏捷與貼近的衝擊。」在愛默生的原文裡,這些教訓是來自歷史學者回顧,難道真能安慰那些在戰場上冒險與犧牲的靈魂嗎?最終,這一群人深入敵境,為了拯救一個人、一個家庭,也許才是他們在這場戰爭裡最重要的意義。

在眾多的戰爭電影中,我們選擇了一些值得回顧片子,其中有些是享有盛名的經典影片,也不乏一些難得一見的大師傑作。在清大藝術中心的網站上還有許多同學們先睹之後的感想影評與大家分享。隆隆的戰鼓可以打動觀眾澎湃的情緒,更重要的思考則在影片結束之後從我們的心靈裡蔓延開來。

心得:戰火影展[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 by 貓哥

  "Catch-22" 如今已經成為相當於「矛盾」的口語用詞,精神失常的士兵得以聲請退伍,不過能夠聲稱自己精神失常的人就表示沒有精神失常。這是本片的主題方向,呈現戰爭對於人性的扭曲與戕害。

  人在死亡的恐懼和血腥屠殺與陣亡的戰火經歷裡,邏輯與判斷能力混亂失調,無厘頭的對話,在生死縹緲沒有未來的虛無裡,信守日常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成了孤立愚蠢的傻子。人變得冷酷,文明成為荒漠,瘋狂與健全已經喪失衡量判準。

  殺人,自殺,上妓院,販售軍用品,謊報戰果,找替罪羔羊,及時行樂等等平日顯得荒誕違法的勾當行為,皆因人在戰場裡變得虛無頹廢之後,都有了合理化甚至不得不然的理由。

  男主角欲以精神失常為理由聲請退役離開戰火生涯,不斷受到揮之不去隨時浮現的陰影夢魘所困擾,用裸體出席頒獎典禮,裸身爬樹若有所思,表達了對於戰爭之殘酷的沉痛與無奈的抗議,片裡的瘋狂者,竟然可能才是戰火世界裡唯一一個[正常人]!



  電影所據的原著小說我看過,本片是少數影像表達超越文字敘述的佳作。
  我會說原著是失敗的,幸虧演員與導演共同將[Catch-22]的人物的性格與故事的主軸關懷添上彩繪加上骨肉;真正讓[Catch-22]不朽的,是電影而不是原著小說。

戰火浮生影展之戰火



2007.10月【戰火】Soldier Play 播映場次:

10/2 (二)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0/6 (六)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0/9 (二) 伊凡的童年Ivan's Childhood
10/13 (六)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5.
10/16 (二) 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10/20 (六)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0/23 (二)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0/27 (六) 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
10/30 (二) 奪寶大作戰Three Kings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9:0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購票方式:免票、免低消
共同主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清華電影小組、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心得:戰火影展[奪寶大作戰] - by 師堯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出兵科威特,用尖端武器抵抗伊拉克落後軍備的侵略,戰爭結束的很快,快到很多美國大兵根本來不及開槍。故事從一群士兵在伊拉克戰俘的屁眼裡發現一卷藏寶圖開始,藏著海珊私藏的科威特金條價值兩千三百萬美金,於是四個夢想發財返鄉的美國士兵開始他們的中東大冒險。

  伊拉克難民的真實苦難是本片的觀看重點,他們是國際孤兒,爹不疼,娘不愛,國內有惡魔獨裁者海珊,極權統治,清除異己毫不猶豫;國外有美國的虛偽正義,仗著拳頭大,四處興風作浪,殃及無辜,不過雙方的目標倒是一致,石油、財富、權利,美金,不要難民。

  被戰爭破壞的家園,被戰火殘殺的親人,扭曲的一張張臉,無聲的哭泣,被無辜堆滿,他們不過想要平靜的過日子,願望一點也不奢侈,不困難,無奈兩個超級變態的大國就是「人」不從人願,費勁使壞。

  影片由無厘頭開始到最後滿富情感的結束。本來腦袋空空的三個大兵也在尋寶過程裡逐漸成長,不一樣的種子悄悄在被消費「供給-需求」法則佔據的心中發芽,瞭解戰爭並不只是軍營裡的派對,無聊的巡邏,或是應付煩人的記者,戰爭在兩國大規模殺人武器的交鋒下,早已屍橫遍野,滿目瘡痍,婦女沒有牛奶餵嬰兒,孩童被無辜炸死。

  影片最後,他們替寶藏做出了抉擇,無愧良心的最佳選擇。另外,本片由George Clooney主演,他挑片很龜毛,所以一般來說,只要他主演的電影都有一定口碑與水準,值得一看。

心得:戰火影展[越戰獵鹿人] - by 師堯

究竟「戰爭」將帶給人什麼樣的影響?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描繪清楚卻相當困難,於是越戰獵鹿人用了長達三個小時的篇幅來告訴我們,「戰爭不只是戰爭」,戰爭的摧殘人性不只侷限在殺戮戰場上,它像是附骨之蛆,將無遠弗屆的被遺傳,被擴散,戰爭創傷,軍人離開戰場後因為戰時的人格扭曲所導致持續的精神傷害,不但會一輩子跟著人,更會找上他的親朋好友,帶來無限的遺憾與悲傷。

  根據美國國防部調查,在美國愈是大的城市,所受到的越戰後遺症衝擊愈小;反之,小鄉鎮因為人際關係緊密,一旦有人戰死,鎮上人盡皆知,所受衝擊可想而知。越戰獵鹿人即以賓州的一個鋼鐵工業小鎮為背景,描述三個俄裔美籍青年入伍在即,前往越南前夕,他們一群朋友整日狂歡,聚會、派對、舞會與約定終身的婚禮,跳舞、歌唱、遊戲、打獵、酗酒作樂,導演安排超過一個鐘頭的大篇幅來鋪陳這群從沒離開過故鄉的年輕人如何面對命運未卜的未來與離別,他們酒酣耳熱的許下承諾,歡欣鼓舞的交換舞伴,遺忘不安,強顏歡笑的紓解離愁,無聲遺憾,少許期待,更多的無奈,當他們安靜下來體會到生命最需要的片刻寧靜時,聰明又殘忍的導演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他們必須馬上接受,原來他們將要飛到一個一萬兩千公里外的異世界,執行屠殺與被屠殺的命運。

  越戰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是越戰(1965~1975)結束後第一部令人震撼的越戰電影,當年在美國推出時受到相當大的矚目,捧紅了年輕的勞勃狄尼諾、梅莉史翠普與克利斯多夫華肯,並在同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中,大放異彩,一舉囊括了五項大獎。影片中俄羅斯輪盤的殘酷,憂怨的木吉他獨奏,公鹿被窮追不捨的追殺下的哀傷眼睛,堪稱經典。

心得:戰火影展[現代啟示錄] - by 師堯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在拍完大紅大紫的《教父》系列後,已經足夠他在好萊屋呼風喚雨揮霍一輩子,但是他卻甘願冒大風險,賣房子,讓自己的製片公司倒閉,多年後仍然背負債務的去拍一部夢寐以求的電影《現代啟示錄》。

  在菲律賓製造越南叢林,由越戰泥淖捕捉歐洲帝國入侵非洲大陸的黑暗之心,藉由人性被貪婪扭曲的強大影像,兩個相隔近百年的時代被這部電影超越時空的給聯結在一起,改編自康拉德寫於二十世紀初的中篇小說《黑暗之心》,地獄般的世界邊緣,絕望、黑暗、深不可測,唯有了無同情、奮不顧身的愛得以存活。

  一個在越南打滾多年的特種部隊上尉Willard奉命沿湄公河而上,前往高棉叢林深處暗殺一個戰功彪炳的上校Kurtz,因為他被美國高層判定為瘋狂,具危險性,他不但背離命令,還在文明的邊緣自封為神,擁有神秘的國度,強大的游擊隊武力,就如同進入阿富汗搜索奧薩瑪‧賓拉登一樣,這是一個沒有目的地而且極端危險的任務,執行過程漫長壓抑,必須穿越魁梧、直入雲霄、一望無際的巨大叢林,瘋狂的異像在周圍若隱若現,未知的鬼火與原始詠嘆,像是叢林裡的紫色迷霧一樣美麗、恐怖。

  Willard愈是閱讀Kurtz過去的傳說愈是被他遺世獨立的姿態吸引,一個如此頂尖的軍人、菁英為何淪落至此。隨著周圍瘋狂事件的陸續發生,Willard開始質疑,是否身陷越戰泥沼的自己才是變態、瘋子,而暗殺對象Kurtz卻是強烈的清醒者,清醒到足以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被擁戴為神明,於是暗殺任務逐漸轉變成朝聖之旅,面對每一個接近Kurtz的時刻,Willard愈是感到手足無措…。

  假如你先閱讀過康拉德的文字再看這部電影,你會發現原本艱澀的一切彷彿明白了起來,影像的語言結合文字的畫面,同樣的「把野蠻人通通幹掉」,同樣的「恐怖…恐怖…」,同樣的「我們遊蕩在史前時代,如同未知的世界。我們好似初創的人類,獲得一筆受詛咒的遺產,以深切的痛苦與過勞換來對詛咒的抑制。」,經過鏡頭與演員的完美詮釋,越戰的機關槍與荒謬本質的加持,影像與文字所呈現的效果就是不一樣,影像訴諸感官上的情感,震撼但是容易遺忘,文字透過個人經驗構築想像,迂迴但是深刻印象。

  沒有一項媒體是完美的,通常小說改編電影失敗居多,因為礙於時間篇幅的限制,電影在最後製作往往被迫潦草成章,導致失敗,也許不是票房上的失敗,但是絕對是傷害電影藝術與書迷對影像期望的大失敗。《現代啟示錄》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經典電影與經典小說並駕齊驅的例子,經過獨到的導演、攝影與劇本改編,影像開闢了另一天地,另一項寶貴資產。這部電影絕對值得大力推薦,尤其是「曾經」閱讀過《黑暗之心》的讀者。

  題外話,這是一部充滿男性的電影,影片從頭到尾沒有一位需要被知道名字的女性腳色,不過導演在2001年時重新號召原班後製人馬,剪出了《現代啟示錄》全新版(Apocalypse Now Redux),採用了先進的染印著色膠片,以杜比數位技術重新灌錄音軌,增加很多1979年為了上院線忍痛剪掉的遺珠(豬)場景,使片長達到196分鐘,比當年版本多出了近一個小時,當然,也新增了有名字的女性腳色,是個法國女人。

  最後假如對這個議題仍充滿興趣的觀眾還可以去找一部影片,德國導演荷索的《天譴》,敘述一批西班牙軍人為了尋找南美洲傳說中的黃金國,義無反顧的叛國、殺人、自相殘殺,同樣在巨大的叢林裡迷失,同樣飄緲的致命吸引力,同樣失去控制的黑暗之心,叫人發狂。

心得:戰火影展[奇愛博士] - by 師堯


  假如你以為好看的戰爭可能只有兩種,一種是在你眼前填滿悲慘世界,殘酷異境式的撼動讓人動容落淚,不然就是砲擊你的聽覺,槍斃你的視覺,耳畔砲聲隆隆的戰爭實境,血淚重現,那你一定要試試另一個絕妙口味,戰爭喜劇「奇愛博士」,內容紮實,美國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巔峰傑作。

  劇情簡單的很,冷戰時期,美俄雙方緊張對立,突然,美國有一位將軍發神經,對俄國發出了無法轉圜的毀滅性攻擊,原因是他認為俄國共產黨長期在美國的白開水裡下毒,一瞬間,世界都瘋了,核子戰爭的荒謬本質以一種最黑色的幽默給發揮的淋漓盡致。

  這部作品真很精采,歡笑不斷,荒唐到了極點,儘管是上了年紀的黑白片,現在看起來卻一點也不難過,流暢而且令人期待。不但在演員部分,你可以看到名演員Peter Sellers一人分飾三角,還有其他演員冷靜而且奮力的演出,劇本貼近人性的笑點,更是了不起,攝影、美術製造出多少影史上的經典畫面,最後核彈危機的終結,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當人類的武器從決鬥式的刀槍棍棒進化到半自動的槍砲彈藥,人類的生命開始變的輕盈,一顆拇指大小不到的子彈可以輕易的奪走人最寶貴的性命,扣一下板機連嬰兒都能斷人生死,武器進化到最後的階段就是大規模的毀滅性的原子彈、核子彈、氫彈、殺手衛星…,最聰明的人類替自己製造了世界末日的可能性,多麼荒謬的偉大發明,一顆按鈕就能毀滅全世界,毫無人性,簡直愚蠢到了極點,矛盾、可悲、可憐又荒謬的令人發笑。

  於是頂著上帝光環的奇愛博士出現了,一個先知,帶來核災後的預言,替人類擘劃未來出路的納粹餘孽,要感受他的愛,你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心得:戰火影展[三不管地帶] - by 師堯

  崔奇(波士尼亞人)與尼諾(塞爾維亞人)在1993年波士尼亞戰爭的壕溝裡相遇,陰錯陽差之下,他們都受了傷,被困在一個三不管的鬼地方,兩軍對壘的封鎖區中間。更糟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夥伴身體下被誤埋了地雷,他們都很想離開,但是都束手無策,他們只能等待,等待哪一方會伸出援手,人道救援。

  整部影片充滿「無奈」,一群迷路的波士尼亞軍人,兩個無法避開的敵人,一個躺在地雷上等死的傷兵,一群於事無補各懷鬼胎的路人、目擊者,離奇的遭遇,無奈的結合,悲劇的收場。全片很稀奇的沒有使用任何影像外的音樂,沒有要推波助瀾去感動觀眾的意圖,對於戰爭本質的冷靜觀察與批判,採取一種近乎無聲的手法,因為無聲更是令人感到擲地有聲,沉默的記錄人性的軟弱與脆弱,令人心酸。

  片中著墨最多的除了戰豪裡的荒謬場景外,就是外界對於三不管地帶的要命態度,前線同胞躺在歐盟製造的地雷上搏命,後方長官與聯合國卻是一派悠閒,聽音樂的聽音樂,看報紙的看報紙,袖手旁觀的繼續下西洋棋,即使最後消息走漏到獵奇媒體的耳朵裡,在嗜血鏡頭的介入下,驅使愛面子的相關單位必須採取行動,但是忘不了仇恨的人終究脫離不了險境,人道救援也永遠救不了人心,徒留冠冕堂皇的虛假圓滿和殘忍的無奈結局。

  本片編導為同一人,波士尼亞籍的Danis Tanovic,劇情寫來絲絲入扣,簡直像是一齣精心策劃的舞台劇,等待觀眾陷入情境,值得推薦給大家細細玩味。

心得:戰火影展[奪寶大作戰] - by 黃姵文

這是一部由喬治克隆尼的電影。基本上,這是個賣點,雖然我比較欣賞的是另一位人物。以電影名稱而言,我原本期待這是一部有高科技、高智慧的寶藏爭奪戰。內容大概是好多群人為了奪得寶藏,有著一堆陰謀陪襯的典型好萊塢片。不過就在電影開頭不到十分鐘,我看到一名士兵由敵人的屁股拿出藏寶圖起,我馬上放棄了原本的想法。

背景是在越戰過後,美國政府為了安慰自信心受創的美軍,便派遣其至科威特,處理伊拉克進軍科威特的是。順利簽訂完停戰協定,軍隊裡一片歡樂與祥和。就在這時,士兵意外的從一名伊拉克戰俘身上發現一張地圖。在和自己的同僚討論過後,他們一致決定不向上級報告發現地圖(藏寶圖)。但是經由管道,軍隊特約記者和蓋特上校(喬治克隆尼 飾)得知了這件消息。運用了一些方法,蓋特上校加入了這群士兵,以自身的經驗主導奪寶行動。

後來當然發生了很多事,從最原始的奪寶行動到後來的轉變,人心是最無法預測的東西。人天生就會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決定行動,「人追尋的是什麼?是需要。」蓋特上校說了這句話。基本上,這些需要是建立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前提上。但事實上,人是可能因其他人的需要而行動的。人們既然可以為了他人的快樂而快樂,他人的悲傷而悲傷,當然也能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在面對別人的痛苦時,我們當然可以轉過身,因為痛苦的人太多了。除此之外,解救他人,說不定還得賠上自己。賠上自己所要付出的,是讓自己身邊的人痛苦,又救不到任何人。「不伸手也沒錯啊!」你想。但,還是會有人伸出手,因為即使只有一小群人得到幫助,但至少那一小群人得到了。不管一開始伸出手的原因是什麼,伸出了手,自己一定也會得到什麼,或許是物質,又或者是心靈。
這是我的心得,你或許看不懂,你可以看看這部片。看完的同時,你或許可以想想,你,會伸出手嗎?

心得:戰火影展[三不管地帶] - by 劉宛靈

簡介:
  本片曾榮獲2001年金球獎最佳影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片中敘述1993南斯拉夫內戰時,一位波士尼亞士兵(崔奇)以及塞爾維亞菜鳥士兵(尼諾)陰錯陽差地被困在兩軍交戰中間的戰壕之中,而戰壕中還有一位崔奇的同袍(慈拉)因為身體壓著彈跳地雷而陷入進退維谷、動彈不得的局面。崔奇一方面為了解救同袍而傷腦筋,另外還和敵方的菜鳥士兵大玩勾心鬥角的遊戲。而聯合國的中立援救者又會如何處理這樣棘手的情況呢?在這樣的情節中,影片充分表現出對戰時高階政府和高級將領處事方式的暗諷,以及媒體在戰地所扮演的角色。整部片故事行進過程流暢簡潔,並無過於錯綜交錯的劇情,卻清楚地將戰時人性的不信任、荒謬、冷漠、仇恨等情感一筆一畫勾勒出來。崔奇和菜鳥尼諾的相處模式也在言行之中透出一股黑色幽默,為整部片添了一筆額外的色彩。片尾的處理更是將戰爭中諸多人性交織之下的無奈以無以言表的方式呈現,如同揮之不去的煙硝,嬝嬝直上青天…。



觀影心得:
  本來一開始看到中文片名《三不管地帶》,還以為是像南韓和北韓中間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武裝地區之類的地方,結果竟是兩軍交戰的壕溝之中。而崔奇和菜鳥尼諾之間的互動也常令人哭笑不得。就如同著名戲劇《等待果陀》中的兩人,在無奈的等待中有著黑色幽默外加濃厚的荒謬感。不同的是,當崔奇和尼諾處於敵對關係,┌誰有武力┘這件事情就變得異常重要。當其中一方擁有槍枝,兩方的優劣關係馬上丕變,不論是爭論是哪一國引起戰爭,或者是由誰站出壕溝揮動衣服向己軍求援,只要一方┌亮槍┘,另一方就得服從。未料最後是由躺在地上,身體壓著地雷的波士尼亞兵慈拉,促使雙方的地位趨於平等:雙方手中都有了槍枝。
  當人類只擁有發明武力的聰明,卻沒有絕對獨立的道德勇氣和智慧慈愛來控制這樣的力量,結果往往令人感到無比的笨拙以及愚蠢。
  是的,笨拙與愚蠢。
就像給一個三歲小孩槍,叫他去搶,於是小孩變成不是人生父母養的,而是槍(武力)養大的。因為有了武力,憎恨、復仇、控制欲等等負面情緒如同脫疆的野馬,冤冤相報,一發不可收拾。當菜鳥在戰場起初本著禮儀請問對方姓名的時候,反倒被大家視為怪胎。可笑的是,壕溝當中,擁有最強大的武力的恐怕是躺在地上,身體壓著彈跳地雷的慈拉了吧?這樣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在這部片子中扮演了一個無奈的角色。他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被┌賦予┘了這樣敵我雙方都懼怕的┌強大武力┘,但是自己卻成了┌人肉炸彈┘,一動也不能動,連撇條的自由都被剝奪。
  也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角色,讓整齣戲的深度更加深刻,更加寬廣。我們可以看見縱然有著聯合國部隊的救援,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心思,跟說不同語言的情況如出一轍,無法完全理解彼此的需求,即使理解,也因立場不同而無法照辦。無法溝通,溝通不良,各人為著自己的利益和立場努力奮鬥,卻交織不出一塊完整合一的圖,反而如同剪碎的破布,各人索取著自己需要的部分。我感到一股無奈的悲哀,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
  何謂中立?何謂救援?何者才是真相?
  中立可以帶來和平嗎?救援可以救贖嗎?至於真相,甚麼是真相?媒體所言真的是真相嗎?
我相信,中庸不一定代表中立,救贖不一定要(自以為是的)犧牲,真相不一定永遠無法大白。而戰爭,人類的自相殘殺,形同自殺。當癌細胞滋生的時候,壞死的部分是有切除之必要,免得因貪戀小我反而犧牲大我。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是那一位真正有資格判斷,有權柄動刀的白袍醫生呢?
  片子的結尾,落在彷彿被全世界遺忘的慈拉,原本的焦點人物慈拉,靜靜地躺在彈跳地雷之上,望著天空。
無語,問蒼天。


心得:戰火影展[伊凡的少年時光] - by 柏旻

《伊凡的少年時光》

籌拍《伊凡的少年時光》那段期間,塔可夫斯基逐漸沈浸在內省之中。這段日
子裡,他完成在蘇聯電家電影學院(VGIK)的學業,並且在一年前,拍攝了他的
畢業短片《壓路機與小提琴》。「完成《伊凡的少年時代》標示著生命中一段
週期循環的結束,」日後他寫道,「我將此一歷程視為『自決』。」[1]

現在看來,這部作品一點也不像是某種結束。電影開始幾分鐘後,巨大傾倒的房
屋鋪排開來,杳無人煙的戰場,荒涼有如外星世界。伊凡從房屋底下穿過,在長
長的沈默裡緩緩游過整片陷溺在大水中的樹林,隨著第二個上昇鏡頭,畫面逐漸
拉遠,一股強烈的孤寂感就這麼漫衍開來。「... 如果〔鏡頭〕再延長一些,一
種新的質感,一種強烈的專注力會從中發生。」[2] 電影或許標示著結束,但也預
示著導演美學風格的另一個開始。

電影情節明確地分成兩個部份。一邊是夢境,有陽光,森林,動物,少年與母親
;一邊是現實,二戰戰場上俄軍與德軍的對峙,已經到了決戰前夕。兩段情節的
差異也表現在影像風格上。如一般評論所指出[3],夢境裡有較多明亮的畫面,
和許多搖晃的,奔跑運動著的影像;相對地,戰場中較多低調陰暗,靜止的影像
,人物在巨大毀壞房舍,飛機構成的冷冽場景中,顯得出奇渺小。但在連接兩段
情節時,塔可夫斯基卻不採用加強這些對比的技巧。事實上,第一段夢境的結尾
,鏡頭搖晃的幅度逐漸加強有如陷入混亂,音樂旋律愈來愈高,已經預示了接下
來將敲醒夢境,回到現實中的聲響。再比如第二段夢境,一開始伊凡在營房裡沈
沈睡去,鏡頭緩緩地往下帶,不知不覺就進入夢中的井,這之間沒有意圖製造任
何對比。

對比與衝突,是二零年代以降,蘇聯電影蒙太奇的精髓。如果塔可夫斯基放棄了
製造對比,故事要怎麼說下去呢?

在故事上對立,但在情感上,兩段情節是連成一氣的。從愈來愈激烈而陷入恐慌
的(惡夢)夢境轉到冷酷令人害怕的現實,再從寂寞而自我封閉的現實轉到夢中
井底的意象,塔可夫斯基在這部電影中開啟的個人風格,就是這樣子,捨棄了故
事的與情節發展的邏輯,而以情感的詩意的邏輯來敍述。畫面上,廢墟般的戰場
,樹木與殘骸,失魂落魄往遠處跑去的中尉,撒了一地的蘋果,這些段落除了具
有敍事功能和隱喻的可能,或許更重要的,是提供詩意的聯想。我們不一定能充
份說明伊凡一家人在戰爭底下的遭遇,夢裡的小女孩是誰,電影裡面,又為什麼
會有馬跑出來吃蘋果,但貫串電影的情感是如此直接而生動,讓我們感覺到這故
事是一致的,種種對立的元素必須並置在一起感受。「整個世界是一場幻覺,而
在這個世界中,少年是其它人的幻覺。」[4] 在這些關於失,落,被剝奪,被毀棄
的感受之中,透過聯想,電影哀傷的基調就浮現出來了。

理解這一點,或許就能說明,《伊凡的少年時光》是如何不透過立場鮮明的議
論,對戰爭的非人道作出批判。故事裡伊凡,以及兵士們都是盡忠職守的軍人,
祖國的英雄。但在電影哀傷的敍述裡,她們又體現了矛盾的事實:美好的生活被
硬生生剝奪,生命被扭曲,沉甸甸的傷痛。未曾透過言語,電影這樣子控訴著戰
爭的殘酷。影片末了,戰爭結束,俄軍的勝利表現為一連串洋溢著歡慶情緒,艾
森斯坦式的蒙太奇段落。但電影在此前後包夾的是,上尉與中尉兩人任務結束回
到軍營,卻發現瑪夏要離開了,以及中尉站在接收過來的德軍基地裡,輕嘆道:
「戰爭不會再有了吧,」 一種濃濃的疲憊感。這即使不是反諷,也是極端的疏離。

蘇聯當局對這種曖昧的表現手法感到憤怒與不悅。1962 年,《伊凡的少年時光
》在威尼斯影展獲得金獅獎。但這並沒有讓官方改變想法。兩年後,赫魯雪夫
退休,正式結束他掌權五年以來,蘇聯電影相對而言較為自由開放的環境。塔可
夫斯基在 1965 年推出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安德瑞 魯布列夫》,採取了更為隱
約幽微的風格,但仍逃不過當局的封殺。他被拒絕在國內發行。此後終其一生,
他都在為自己的藝術良知與官方的意識型態對抗著。

[1]《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著,陳麗貴,李泳泉譯。頁 25。
[2] 。中文為本文作者所譯。
[3] 例如
[4] 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