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5, 2011

西城故事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勞勃懷斯&傑洛姆.羅賓斯 Robert Wise & Jerome Robbins
1961/Color/USA/15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3/0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62年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George Chakiris)、最佳女配角(Rita Moreno)、最佳彩色美術指導(Boris Leven)、最佳彩色攝影(Daniel L. Fapp)、最佳導演、最佳剪輯(Thomas Stanford)、最佳音樂劇配樂(Saul Chaplin)、最佳影片、最佳音效(Fred Hynes、Gordon Sawyer)
★1962年金球獎音樂類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George Chakiris)、最佳女配角(Rita Moreno)
★1962年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




美國當代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所創作的音樂劇〈西城故事〉,屬於不朽的傑作。而這個傑作,更在改編拍成電影後,一舉拿下十項奧斯卡大獎,在歌舞劇的歷史上寫下一頁璀璨。如果問我,這般優異的成績由何而來,我會回答:是優美音樂加上動人畫面,以及通俗簡單卻能打動人心的故事,一同創造出的。

〈西城故事〉改編自莎翁筆下最浪漫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原本義大利兩大家族Capulet與Montague敵對的背景,搬到了五零、六零年代的曼哈頓,就成了本地幫派噴射機幫,以及由波多黎各移民所組成的鯊魚幫的對峙。而原本各身為兩大家族族長獨子與愛女的男女主角,在巧妙地更改設定後,就成了已經淡出噴射機幫派但身手優異的首領好友東尼,以及鯊魚幫的首領親妹妹瑪麗亞。故事劇情大致與〈羅密歐與茱麗葉〉相似,但在時空背景不同的條件下,導演於很多設定上做了修改,使得〈西城故事〉除了〈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個原始藍本所呈現的浪漫感人外,更反映出了當時美國移民文化和青少年犯罪的種種問題,在膾炙人口的音樂以及豐富精采的舞蹈背後,其實有許多議題值得我們省思。

故事開始於噴射機幫在街頭鬧事,而隨後對鯊魚幫的挑釁更直接點出兩幫派的不睦。這裡透過傑洛姆‧羅賓斯傑出的編舞,將一些街頭少年日常可見的動作描繪的相當精彩,通俗但絕不低級,幽默之餘更讓人目不轉睛。接著直接帶出主角,東尼與瑪麗亞,以及電影的重頭戲──舞會。在東尼與瑪麗亞相遇那一刻,導演將兩人以外的畫面都柔焦處理,彷彿天地萬物間他們只看得到彼此,即使看完電影許久後,那一幕仍然使我悸動不已。之後情節大家都耳熟能詳:被身世阻隔不能相愛的兩人、決定火拼鬥爭地盤的兩邊,誤殺加上誤會,最後依舊釀成了悲劇──眾人踏著沉重的腳步,哀傷地尾隨捧著東尼屍體的瑪麗亞,電影結束。

平心而論,電影的故事本身不算是高潮迭起,甚至因為改編自名氣太大的劇本,猜測劇情走向絕非難事,所以少了些驚奇。但,令人驚艷的歌舞使這些缺點被撫平,達到瑕不掩瑜的效果。不論是劇中名曲〈Tonight〉、〈Maria〉、〈Somewhere〉,或是精彩的幾段歌舞場景,例如舞會、〈America〉、〈Gee, Officer Krupke〉等等,都讓人耳目一新。哪怕這部作品離我們的年代已有些許距離,卻還是吸引力十足,在歌舞片不再是主流電影的今日,我想,它仍舊擁有打動人心的能力。









(撰文:黃旭寧)


影片片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