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6, 2011

揮灑烈愛



揮灑烈愛
(Frida)

茱莉.泰摩 (Julie Taymor)
2002/Color/U.S.A. &France& Mexico/123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7/19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3 奧斯卡 最佳化妝、最佳原創音樂
★2003 金球獎 最佳原創音樂




在極度苦痛與熱切中作畫的芙烈達‧卡蘿

著手書寫這篇影評前,我一直思考該從哪個角度切入談我所觀看的《揮灑烈愛》。是該放在「小三影展」的框架下,來談芙烈達與狄亞哥轟轟烈烈的愛情,還是用「道德」的判定,討論兩人奇特伴侶關係下的孰對孰錯?或是更大的框架去談《揮灑烈愛》裡頭的兩條主線「革命與戀愛」──社會主義裡所牽涉共產黨黨員的集體信仰;自由意志,芙烈達與狄亞哥不受道德束縛的性關係,難道挑戰的不是一種曖昧的身體意志?還是搬出更學理的分析:女性主義、後殖民理論呢?而「革命與戀愛」這個主題,也不禁令我想起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與台灣第一位社會主義革命女鬥士謝雪紅的故事,有哪些作品再現過、或是如何再現這樣的愛情與革命呢?我想會是個蠻有趣的觀察點。但最後,我想這部電影對我個人而言,最重要的主旨還是芙烈達‧卡羅,這位畫家的生命「意志」,她受苦痛折磨的身體、愛情與信仰,如何交織在她的畫作裡。

《揮灑烈愛》精湛之處,我想首要來自於隨著卡蘿的生命經歷,一幅幅卡蘿的畫經過電影媒材的特殊處理,生動且精準地與畫面結合,讓自傳電影不再平板枯燥,充滿了視覺的刺激。再來搭配著充滿拉丁美洲獨特風情的音樂,直接抓緊你的聽覺;最後,導演茱莉.泰摩(Julie Taymor)處理卡蘿的故事,不會只偏重戀愛的瘋狂、八卦式的獵奇、情慾的挖掘,還有由小歷史所輻奏出的大歷史,透過墨西哥的知識份子與藝術家,我們看見了那個時代社會主義的革命浪潮如何席捲拉丁美洲;而卡蘿又是如何透過兩次美國經驗,觀看家鄉墨西哥與美國。《揮灑烈愛》透過卡蘿呈現出「愛」的多種面向。

看完電影後,記得不要錯過卡蘿的畫,卡蘿的一生與畫緊密結合。對所有的創作者而言,「創造」是一件必須聚精會神的工程,但因為身體的傷殘與病痛,使卡蘿必須更用力的審視自己的內心,穿越那些殘痛所帶來的心理扭曲、自卑、自溺、自大、與怨恨,如何透過個人強烈的意志,轉換成細膩的筆觸。我們可以發現他作品裡的線條複雜、扭曲且鍾愛盤根錯節的表現形式,尤其表現在自畫像與靜物畫上,比如〈想起死亡〉(1943)、〈靜物畫〉(1942)、〈椰子〉(1951)、〈靜物畫〉(1952)、〈生命之果實〉(1953)、〈靜物畫〉(1952)、〈編有髮辮的自畫像〉(1941),等等。我在想,自畫像與靜物畫比起其他主題,更需要的是細膩的「觀察」,畫自己的同時也在剖析自己,繪畫已變成一種精神的來源,也像是另一種心理手術,她透過繪畫療癒自己,因此在她的畫裡我們可以看到滿滿的情緒張力。
  
我特別喜歡電影裡某個橋段,1938年當蘇聯共產黨革命家托洛茨基流亡海外,暫居狄亞哥與卡蘿家時,幾個共產黨革命分子在院子裡談論卡蘿的畫作,狄亞哥提到紐約想要跟卡蘿買兩幅畫到紐約美術館展出,卡蘿卻不賣,卻賣了兩幅畫給家附近的流浪漢和瘸子;這時卡蘿說:「我認為我的畫就是要給他們才有意義。」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