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印度之旅
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大衛‧連David Lean
1984/Color/UK/16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Peggy Ashcroft)、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
★1986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Peggy Ashcroft)
★1985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女配角(Peggy Ashcroft)、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
《印度之旅》是大衛連導演沉寂多年後的一部經典之作,也是其最後的一部電影。大格局的呈現是大衛連導演一貫的風格。電影中的每個場景,從萬人攢動的印度街頭市集、寧靜的河畔,到宏偉壯觀的馬拉巴古洞窟,皆以史詩般的壯闊視野呈現。色彩濃厚的在地文化及壯麗絕倫的自然風光貫穿全片,使其不因主題的嚴肅淪於沉悶,更像是一場視覺上的印度之旅。
故事設定於九零年代的印度,此時正值英國殖民時期。兩個英國貴族女子,摩爾太太與桂思特至印度探親並打算趁著機會好好地體驗當地風土民情。然而,一切並不如兩人想像的順利,首次踏上印度土地的兩人,看到的是在殖民統治下不平等且變調的印度。當地的英國人對於兩人的要求不屑一顧,「高貴」的英國人向來不願意和「次等」的印度人接觸,更遑論是打算深入接觸和了解。幸運地,摩爾太太碰巧遇上一位熱心的艾斯醫生--一個印度人,願意帶領兩人體驗真實的印度之旅。旅程的第一站,他們來到了神祕的馬拉巴古洞。然而看似愉快的旅程,跟著的卻是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的遭遇。在山洞裡,桂思特突然倉皇的跑下山,沿路的仙人掌使她遍體麟傷。此一意外立刻引起當地的軒然大波,英國人一口咬定艾斯醫生涉嫌強暴。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在真相面前,法律會是正義的化身,或是消極地向「優越」的民族意識靠攏?
《印度之旅》在探討殖民下扭曲的國家關係,但其切入點並非以同情憐憫的角度為被殖民者發聲,更不是為了宣揚殖民者的優越。電影中的角色心境是貼近人性的,桂思特是個有想法的英國女性,依舊束縛於輿論而猶豫不決;艾斯醫生是個慷慨的好人,仍舊無法欣然的釋懷一切所遭受的屈辱。正因為每個角色都是複雜的個體,我們不易受電影主導而憐憫任一方,即使是受壓迫的被殖民者。
在殖民統治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向來是立足在「高貴」與「次等」的不平等上,這是種族優越論下建構出的鴻溝。劇中,摩爾太太曾說:「上天不就是要人類互助互愛嗎?」這是一個對於人類行為的一個反問。人們一直傾向於歧視「低等」民族,甚至認為與其接觸將污辱自身純潔。從過去九零年代的殖民統治到現在台灣社會中的外勞問題,這樣的想法依舊存在。然而,種族優劣不是依據膚色、文化、語言來斷定,甚至可以說是無分優劣的。也許觀賞這部電影,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的反思。
(撰文:廖近言)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