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9, 2010

阿拉斯加之死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西恩.潘 Sean Penn
2007|Color|USA|148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7/20 (二) 20:0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2008年美國環境媒體獎
★2008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歌曲
★2007年高譚獎最佳影片




追尋生命的意義 探索靈魂的原鄉

與其給我愛、給我利、給我名,我寧願選擇真理,
坐在滿是佳餚美酒的桌前,滿座逢迎諂媚的人,卻見不到誠懇和真理,
於是我餓著肚子離開冷淡的餐桌,他們待客的態度冷淡如冰。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24 歲男子,因饑餓死於阿拉斯加廢棄巴士內,腐爛的屍體 19 天後才被一群路過的獵人發現。這般的開頭顯然不會是甚麼 Happy ending story。1995 年 Jon Krakauer 取材自真實事件寫下的 Into The Wild 一書,2007 年繼而由 Sean Penn執導改編成同名電影。故事的主角 Christopher McCandless 出身美國華府的富裕家庭,因唾棄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鄙視世界種種所謂「文明表徵」的學理規範,於 1990 年以優異成績自大學畢業後,選擇拋棄物質文明,斷絕與家人親友聯絡,自名為 Alexander Super tramp,開啟流浪的旅程,追尋最原始、自然、簡樸的生活,直到 1992 年 9 月死於阿拉斯加。

這樣一位受良好教育,前程似錦的年輕人,為何最終會讓自己葬身荒野?在Christopher看似瘋狂的行徑經媒體披露後,掀起正反兩面沸沸揚揚的討論。有人認為他仗恃滿腔熱情,卻天真地輕忽大自然的毀滅力量;有人認為他自私魯莽的遠離家人和朋友,對造成他們永久而沈痛的傷害;也有人肯定他為了探索理想中的烏托邦,親身實踐以原始方式生活的可能。Christopher在漂流途中認識的友人Wayne 則說道: 「有時候他(Christopher)太努力要讓世界有意義,想理解為什麼人們互相傷害。」

曾以為只要長大,就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擁有更多的機會實現夢想;然而,隨著歲數的增長,才發現社會(或家人)的期待像個永遠卸不下的沈重包袱,牽絆每個抉擇的時刻。體悟到現實的殘酷,從抗拒、憤怒,到挫敗、讓步,最後甚至乾脆妥協、接受。明明不想庸庸碌碌過著乏味的日子,明明憎恨那些不公不義、狗屁倒灶的事,但又給自己太多藉口不積極做改變。於是,我們住在寬敞舒適的房子,享受用金錢堆砌的安逸生活,以慰藉空乏的心靈,悼念那些逝去的夢。當我們盡情擁抱物質慾望時,心底那原有的理想和勇氣呢?曾幾何時,我們放棄夢
想,失去勇氣,理所當然的委曲求全。

這麼多人活得很不快樂,但卻不主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受到安全、服從、保守主義的生活制約。這樣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能給人心靈上的寧靜,但其實安全的未來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如果你想要由人生中獲得更多,就必須先放棄自己追求安全但一成不變的習慣,接納起初也許令你覺得瘋狂的忙亂生活方式。一旦你習慣這樣的生活,就能見到它的意義和它無可置信的美。
──Christopher 寫給 Ronald Franz 的信

Christopher 的遺言: 「我已過了快樂的一生,感謝主。再會,願上蒼保佑所有的人」(I have had a happy life and thank the Lord. Goodbye and may god bless all.) Christopher雖死於饑餓,但他的心靈是富足的。那,活著的我們呢?










(撰文:林旻諠)


影片片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