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3, 2012
加里波底
加里波底
(Gallipoli)
彼得威爾(Peter Weir )
1981/Color/ Australia /110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7/1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加里波利之戰(Battle of Gallipoli),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始於一次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但最終卻以失敗收場。加里波利之戰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到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也設立了「澳紐軍團節」(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Day)來紀念4月25日那天於加里波利登陸。
不同於一般史詩般的戰爭電影,《加里波利》的故事的焦點設定在澳紐軍團中的兩位年輕人:鄉下來的賽跑選手阿奇里,以及來自城市的浪子法蘭克。電影有如日記一般記錄下了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從一場百米競賽的認識,接著為了從軍橫渡沙漠、隨軍遊遍了埃及大街小巷,種種回憶以及年輕人所散發的活力,彷彿青春就是由一連串的冒險所構成,然而直到最後要爬出壕溝,衝往土耳其軍的機槍陣時,這份青春的經驗未免也太沈重了,一切回憶過往將不再有意義。
這是澳軍在一次大戰中死傷最慘烈的一次,但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更多令人難過的事實。由於上級戰略失當,命令也不一致,導致許多新兵成了戰場上的砲灰,幸運的人受傷後會被即時拖回壕溝,不幸陣亡的人則會有下一梯次的人持續加入陪伴的行列。另外影片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描述戰地中若有似無的生活,人們對於不定時的砲擊早已司空見慣,軍中也有各樣物品的交易,老兵則對所有的路線瞭若指掌,就像《雙城記》所說得:「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的是人們可以在此混亂的戰場上捎得一份寧靜與豁達,壞的是這一切瞬間都可能化成泡影。或許這份特別的體悟,只有實際藏過壕溝的士兵才能真正明白吧。
在1977年用電影討論白人與原住民文爭議是非常難得的。白人想要透過文化來改變原住民,然而原住民本身的靈性是不容許這樣蠻橫的侵入,影片中暗示原住民得更深入了解白人文化才能在都市中以部落存在,但真的是如此嗎?導演巧的跳過對與錯的二分法,以更圓融的方式留給觀眾一個思考的空間。
在電影中不難發現導演運用很多大自然徵兆來描繪,而演員之間的交流也以眼神和肢體動作代替許多言語的台詞,我很自然地將這種不自然的接觸聯想到70年代種族之間的隔閡,許多事情都被選擇性地忽略,許多事情人們不願意談論,只能透過更深刻的觀察,才能在彼此之間找到一座橋樑。
能以驚悚片的方式呈現澳洲矛盾的社會現象其實是非常的特別!而我想這也是彼得威爾令人讚賞的地方,這樣的拍攝方式很自然地流露出一股人類之間的「恐懼」,而這樣的效果是很難酖酖用故事來呈現!整部電影看下來十分的過癮。
(撰文:明豪)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