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1, 201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楊德昌
1991∕color∕Taiwan∕237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24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1 亞太影展 最佳影片獎
★1991 日本東京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1993 電影旬報賞 最佳外語片導演、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故事發生在民國五零年代初的燦爛夏日,當時,國民政府帶著數百萬的中國人甫遷居台灣十餘年,絕大多數的這些人生活在對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之中,整體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不安且壓抑的氣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真實的社會案件,企圖以一個少年的轉折描繪整個時代的無奈與悲涼。

作為外省第二代的主人翁小四,是父母眼中的期望,卻意外考進建中夜間部,和小貓王、小馬成為好友,遇見小明陷入了愛戀,也捲入了當地的幫派糾紛。在這個過程中,小四身遇學校不斷地誤解、打壓,貼上壞學生標籤,最後慘遭退學;眼見幫派鬥爭的血腥殺戮,以及父親遭遇警察司法系統的白色恐怖後其個性的劇變,小四充滿理想的價值觀接逢面臨挑戰,進而一步步地瀕臨崩解,最後,小明的變心背叛是壓倒小四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小明殘酷地質疑小四僅存且脆弱的一絲青春的理想,終究,小四將對社會巨大的憤怒與失落投向小明,化作一把尖刃,殺死了小明。

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小四和組織幫派的男性同儕所表現出來的不安全感,體現了來台外省第一、二代也是整個台灣社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然而,面對學校、幫派和警察司法系統三重權威的暴力壓迫,小四想要掌握些什麼解決他心中的疑惑、不平和無力感,希望透過改變他人,重新確立他的自信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小明因為家境的貧困和母親的病情,迫不得已顛沛流離,她的不安全感使得她選擇抓住任何能夠擁有愛情的機會,這是為求生存而去適應社會的彈性;其次,小四的母親和二姊嘗試救贖小四和其父,母親勸說小四的父親不要太過堅持個人原則,必要時候得放軟身段,二姊則是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將小四從情緒和行為的懸崖邊緣拯救回來。然而為時已晚,女性的自覺居然對立於男性的成長,雙方的牴觸最終造成憾事。原因在於這個成人世界,不願也無法聽見年少一代的聲音,如同小貓王寄給小四的錄音帶一次也未曾被好好理解便被丟棄,無奈地表現出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不公平的事,終究不會為了個人停止運轉。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導演的第四部作品,其主題在於年少青春的純潔與激昂對立於成人權威的黑暗與壓迫,然而個人的理想終究敵不過整體社會的現實,美好青春註定崩解、隕落,走向成人化的疏離與扭曲,徒留追憶與嘆息。楊德昌利用框景和緩慢移動的長鏡頭畫面,營造出疏離、冷靜又壓抑的氛圍,讓觀眾成為窺視的全知旁觀者,離劇中人物彷彿又遠又近,就像收音機的誦名,西洋歌曲的傳唱,不時巡邏的戰車,離我們是那麼地遙遠卻又是台灣社會的曾經,那股無以名狀的懷念,只因曾有的美好早已過往,我們只能遙遠地憑弔。








(撰文:李嘉艾)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