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5, 2011

紅氣球之戀



紅氣球之戀
(Enduring Love)

羅傑.米契爾 (Roger Michell)
2004/Color/UK/100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7/9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 特別殊榮
★2005 英國帝國雜誌獎 年度最佳場景
★2005 英國影評人協會 年度最佳男演員
★2007 聖約地影展 最佳外國演員




《紅氣球之戀》(Enduring Love)──羅傑.米契爾(Roger Michell)鏡頭下的異色事件

《紅氣球之戀》(Enduring Love)改編自英國當代備受矚目的作家伊恩.麥克伊旺(Ian McEwan,1948-)的作品《愛無可忍》(Enduring Love),此作品曾獲1997年詹姆斯‧泰德‧布來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台灣由王文倩譯,台北:天培文化,於2006年3月出版。

一個寧靜閒暇的午後,在倫敦郊區的自然生態保留區內,森林、草原、陽光、微風與一對戀人組成了閒適的浪漫時刻。鏡頭在一陣風速的引導下,一個巨大的紅色熱氣球進入了我們眼簾,似乎準備開始打斷先前寧靜的時刻。忽然男主角跑了起來,四面八方也有幾個人參與了進來,他們全都跑向那巨大的紅氣球,裡頭有位驚慌失措的小男孩,外頭緊拉著繩索的是他焦急的外公。六名陌生男子一湧而上,唯一目的是拉下熱氣球搭救在裡頭的小男孩。但就在大夥拉住熱氣球,稍稍安心的那一刻,鏡頭帶向遠方樹林的騷動、即將襲上眾人背脊不安的速度感,另一陣強風來臨,就在那一秒稍稍鬆手的六個人毫無選擇地再度抓緊熱氣球,畫面似乎真空了,他們都被帶上了天空。也在幾秒後,不知由誰開始陸續鬆手,最後只剩家庭醫師一人掙扎於繩索上,失去其他人向下拉沉重量的熱氣球,越升越高,家庭醫師錯過鬆手的一秒,眾人眼見他於高空中墜落。

這是《紅氣球之戀》開場,最令人屏息的那場突如其來的紅氣球事件,吸引了觀影者的眼光,也由這場「死亡」引發了後續的故事。我將它稱之為「偶發事件」,之所以稱為「偶發事件」來自於每一位參與者是被迫參與了這一事件,而故事接下來的發展,圍繞著男主角一名生物學教授Joey(丹尼爾克雷格 Daniel Craign飾)所展開。「偶發事件」所帶來的「死亡」讓他久久無法釋懷,事件搭救者之一的Jade(萊斯.伊凡斯Rhys Ifans飾)開始不斷闖入他的生活,似乎時時提醒著他的罪責。故事的後續發展,演變成Jade對Joey激情的「愛」,Jade認為每件事都有其意義,是紅氣球這個意外事件將他們勾連在一起。故事至後演變成Jade對Joey幾近神經質、偏執、詭詐的求愛方式,似乎導演設計著這樣的橋段,為了挑戰男主角Joey所傾向的達爾文主義,認為人與生物無異,「愛」最後其實只為了做愛、生殖與繁衍後代。我認為這樣的挑戰是十分有趣的,電影進入「愛」的討論,看似「正常」的「愛的形式」:異性之愛、夫妻之愛、寬容之愛,被Jade所代表的神之愛、啟示之愛、同性之愛、激情之愛所挑戰著。唯一可惜之處,在電影的後半段,焦點完全導向了Jade的神經質,不知是導演為了忠於原著(伊恩.麥克伊旺的原著中有對「克雷杭波症候群」又稱為「激情精神病」(les psychoses passionelles)或「純粹色情狂」的探討),或是過分拘泥於描寫這樣特殊的精神疾病,我認為這讓一開始衝擊觀者的那場「紅氣球事件」,顯得浪費了。本來紅氣球事件的轉折,可由偶發事件的「獨特性」轉變成具有「普同性」,去討論本來是善意「搭救」的一群人,卻因某些原因搭救失敗導致死亡的衝擊,開始探討人在人生某些時刻是否因無心或好意,導致某種後果後,開始「被指控」有罪,或「自認」有罪,那這樣的「罪的意識」如何「贖罪」。但在羅傑.米契爾的鏡頭下,我反而變得像是在觀看一場異色的電影,電影的最後我的思考反而只剩下「該不該原諒Jade這種方式的求愛呢?」

其實蠻多電影也討論過「罪的意識」,比如說《告白》(2010)、《贖罪》(2008),而罪與愛通常雙生,可以看《令人厭惡的松子的一生》(2006)。至於伊恩.麥克伊旺的原著《愛無可忍》,我只看了小說開頭對那場偶發事件的描寫,可以看到麥克伊旺描寫的筆力頗為深厚,在文字描寫視角上常可感受到他對數學、生物學、病理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對於「克雷杭波症候群」的探討,應該有更為細膩的處理,對於「罪的意識」的探討也較有思辨性,我想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原著來瞧瞧囉。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