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7, 2010

造雨人


造雨人
(The Rainmaker)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1997/Color/USA/13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08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8年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Sierra Award獎Most Promising Actor(麥特戴蒙)




越界多了,界線就會消失

本周放映金獎導演法蘭西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作品《造雨人》(The Rainmaker),改編自美國暢銷作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的同名小說。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約翰•葛里遜有一連串的法律小說都被改編為電影過,例如《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 1993)、《絕對機密》(The Pelican Brief 1993)、《致命內幕》(The Client, 1994)、《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 1996)、《毒室裁決》(The Chamber 1996)、還有近期我們較為熟知的《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 2003)。而他的作品,通俗且易閱讀,本片《造雨人》導演柯波拉就曾說「葛里遜的小說是文學界的可口可樂,人手一本。」可見葛里遜的小說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

除了正義,你還需要一場及時雨。

《造雨人》的故事是我們一般熟悉的「小蝦米對大鯨魚」題材類型,一件拒賠醫療保險金的案件,讓年輕剛踏入法律界的青年律師開始對抗財大氣粗保險公司與經驗豐富的大律師團隊,最後,在一連串看似偶發條件的集合下,例如原本與保險公司關係密切的法官意外死亡,變成一位注重人權的黑人法官接掌此案、有效證據與關鍵證人的取得、律師伎倆的發揮作用等等,使案件看似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讓偷竊來的證據得以發揮作用,逆轉局勢。這也是此部片名「rainmaker」的意義:如下了一場「及時雨」,解決了危機。我想葛里遜這部作品是有意在嘲諷身為現代民主國家為「正義代言人」的法律界,進入資本邏輯下的法律界其實充滿黑暗手段、操弄論述與資源不對等的現實性,但他仍將律師暗喻為「創造」這場及時雨的造雨人,以便強調電影中弱勢一方,不屈不撓的能動性,也在青年律師身上安置了法律的理想性。

畢竟,這是一部小說,甚至是電影。

你能拿出證據來做證明嗎?

但你真的這麼以為嗎?我有時覺得小說與電影比現實更現實。希望有緣觀賞此片的讀者細心體會此片最精采片段,也就是原告與被告雙方在法庭上針鋒相對時,代理律師所拋出的論述。仔細去觀察他們是如何使用證據、掌握話術,遊走在道德與法律邊緣。電影的最後,麥特戴蒙說了這樣一句話:「越界多了,界線就會消失。」我想,為法律的兩面性做了一個很好的注解。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