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與是枝裕和
文/王筱珺
好的文學家善於塑造穩固的結構,好的電影創作者長於細膩精緻的鋪墊,這解釋了為什麼這兩者總是脫離不了關係——影視產業大量改編小說及真實故事。是枝裕和與南韓的李滄東二人,兼具電影創作者與作家的身份,兩人的電影作中,都有著兩種身分的特長:錯綜而不混亂、細緻且深具誘惑力。
Monday, May 20, 2019
「你也是容器嗎」——是枝裕和所觸及的生死
「你也是容器嗎」——是枝裕和所觸及的生死
文/許子芸
是枝裕和多將敘事主軸放在親情與家庭關係上,但在《第三次殺人》中,他試圖以他獨特的角度來挑戰生死與社會議題。若單純將《第三次殺人》視為以推理、懸疑為主軸的類型片來看可能會稍嫌薄弱,畢竟一開始兇手的自白便減少了觀眾尋找犯人的參與感;但若著墨於犯案動機與牽連其中的家庭關係來看,這是部讓人無法停止思考的精彩作品,也可和《空氣人形》所帶來的人生體驗做進一步連結,探尋更多生者在生命中渴望找到的解答。
文/許子芸
是枝裕和多將敘事主軸放在親情與家庭關係上,但在《第三次殺人》中,他試圖以他獨特的角度來挑戰生死與社會議題。若單純將《第三次殺人》視為以推理、懸疑為主軸的類型片來看可能會稍嫌薄弱,畢竟一開始兇手的自白便減少了觀眾尋找犯人的參與感;但若著墨於犯案動機與牽連其中的家庭關係來看,這是部讓人無法停止思考的精彩作品,也可和《空氣人形》所帶來的人生體驗做進一步連結,探尋更多生者在生命中渴望找到的解答。
是枝裕和電影中的批判與審判
是枝裕和電影中的批判與審判
文/王筱珺
是枝裕和擅長以緩慢的節奏提供觀眾練習解讀的空間:練習觀察人物細微的表情、動作,然後反思在自己眾多的社會角色之中,習以為常而不自知的盲點。導演擅長用長鏡頭和大量的環境音說故事,觀眾有足夠的時間在諸多分鏡之中,擷取各種元素、了解導演欲傳達的意念、並整理自己對電影的認知。他對現象提出批判,但是並不尖銳地作出審判。在劇情角色的細膩刻劃中,讓觀眾放慢腳步看電影,也看生活、社會、體制。
文/王筱珺
是枝裕和擅長以緩慢的節奏提供觀眾練習解讀的空間:練習觀察人物細微的表情、動作,然後反思在自己眾多的社會角色之中,習以為常而不自知的盲點。導演擅長用長鏡頭和大量的環境音說故事,觀眾有足夠的時間在諸多分鏡之中,擷取各種元素、了解導演欲傳達的意念、並整理自己對電影的認知。他對現象提出批判,但是並不尖銳地作出審判。在劇情角色的細膩刻劃中,讓觀眾放慢腳步看電影,也看生活、社會、體制。
那些圍繞在男性周遭的故事
那些圍繞在男性周遭的故事
文/蕭淑文
是枝裕和有不少電影圍繞著男性的角色,像是《橫山家之味》的橫山良多、《我的意外爸爸》的野野宮良多、《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明、《第三次殺人》的三隅高司等等。這些男性角色通常都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若想要知曉他們的內心深處的想法,就必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完全了解他的家庭背景與感情聯繫才能辦到。那些訊息通常都藏在舉手投足之間,甚至有時來自觀眾自身的投射。
文/蕭淑文
是枝裕和有不少電影圍繞著男性的角色,像是《橫山家之味》的橫山良多、《我的意外爸爸》的野野宮良多、《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明、《第三次殺人》的三隅高司等等。這些男性角色通常都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若想要知曉他們的內心深處的想法,就必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完全了解他的家庭背景與感情聯繫才能辦到。那些訊息通常都藏在舉手投足之間,甚至有時來自觀眾自身的投射。
釀家家酒
釀家家酒
文/林俐君
餐桌戲時常是劇情關鍵處。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在無法繁複設計的動作裡,只憑兩三句話精準表現角色性格,如何讓漫不經心的常溫對話湮滅不了即將高溫爆發之角力,如何有節制地煽動起劍拔駑張,如何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各據何方,又該怎麼弄刀舞筷,行氣氛上的刀光劍影,若拍得精彩,是於畫面、於情節,色香味俱全。交鋒的對話一來一往餵飽了心裡看戲的慾望,一方面,卻又令觀眾感覺胃裡空蕩喧鬧,咕嚕升起食之慾望。
文/林俐君
餐桌戲時常是劇情關鍵處。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在無法繁複設計的動作裡,只憑兩三句話精準表現角色性格,如何讓漫不經心的常溫對話湮滅不了即將高溫爆發之角力,如何有節制地煽動起劍拔駑張,如何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各據何方,又該怎麼弄刀舞筷,行氣氛上的刀光劍影,若拍得精彩,是於畫面、於情節,色香味俱全。交鋒的對話一來一往餵飽了心裡看戲的慾望,一方面,卻又令觀眾感覺胃裡空蕩喧鬧,咕嚕升起食之慾望。
日常走進是枝裕和電影
日常走進是枝裕和電影
文/李諭樹
一個鏡頭可以有無限延伸,一幕畫面可以有千百萬種解讀。在電影中,若要說能讓角色性格突出、鮮明,除了演技、對白要能夠到位之外,用畫面、物件來與角色互動能創造出更深刻的形象。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便常使用那些既日常,卻又能顯示角色們性格的畫面、物件設計。
文/李諭樹
一個鏡頭可以有無限延伸,一幕畫面可以有千百萬種解讀。在電影中,若要說能讓角色性格突出、鮮明,除了演技、對白要能夠到位之外,用畫面、物件來與角色互動能創造出更深刻的形象。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便常使用那些既日常,卻又能顯示角色們性格的畫面、物件設計。
成為怎樣的大人?──《比海還深》
片刻永恆――《比海還深》與《橫山家之味》
片刻永恆――《比海還深》與《橫山家之味》
文/白祐綸
電影《比海還深》與《橫山家之味》皆探討家人之間的關係――有親情的支持、牽掛與牽絆,同時也有著「來不及」。《比海還深》的良多是一位不務正業且「被離婚」的父親,執持著未能實現的夢想,直到中年才慢慢明白一些道理,這是慢熟,也是來不及;後者的良多與父母之間都有著對彼此的期待,然而卻都慢了一步,同樣有種來不及的感慨。
文/白祐綸
電影《比海還深》與《橫山家之味》皆探討家人之間的關係――有親情的支持、牽掛與牽絆,同時也有著「來不及」。《比海還深》的良多是一位不務正業且「被離婚」的父親,執持著未能實現的夢想,直到中年才慢慢明白一些道理,這是慢熟,也是來不及;後者的良多與父母之間都有著對彼此的期待,然而卻都慢了一步,同樣有種來不及的感慨。
致 銀幕母親 —— 電影、至親,以及樹木希林
致 銀幕母親 —— 電影、至親,以及樹木希林
文/張恆瑞
走出景框的現實感
「……作為一個兒子,未能在人生中和生母相處更久,也許是我試圖將那種悔恨、想重新生活一遍的渴望、未能實現的心願,通過和希林女士的相處得到補償。」(註一)
祭奠樹木希林的悼詞中,是枝裕和如此寫道。十餘年來未曾吐露之情,此時都已坦然。存於日常,平靜然而深刻的景象同步回放,在突然心領神會的片刻,使人短暫感受到虛實間的界線消弭,如同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有什麼在時間推移中被凝鍊出來,與生活疊合後隱約透出一絲既視感。
文/張恆瑞
走出景框的現實感
「……作為一個兒子,未能在人生中和生母相處更久,也許是我試圖將那種悔恨、想重新生活一遍的渴望、未能實現的心願,通過和希林女士的相處得到補償。」(註一)
祭奠樹木希林的悼詞中,是枝裕和如此寫道。十餘年來未曾吐露之情,此時都已坦然。存於日常,平靜然而深刻的景象同步回放,在突然心領神會的片刻,使人短暫感受到虛實間的界線消弭,如同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有什麼在時間推移中被凝鍊出來,與生活疊合後隱約透出一絲既視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