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春光乍現



春光乍現
(Blow-up)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6|France|Color|111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27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7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8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1968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我轉頭問一同觀影的k。抽離《春光乍現》回到一個平凡日的午後三點,走出昏暗的放映室到了外面,映入眼簾的陰日光度恰好是從夢境到真實世界的過渡。
「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K不假思索回答。
「太籠統了,多講一點吧。」我說
K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回答:「這是一部關於攝影和謀殺的精彩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英國,主角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攝影師,發豪語要藉由攝影掌握所謂的真實。卻沒有料到看似平凡的照片紀錄了懸疑的死亡...。」
「不要作劇情簡介,你又不是wikipedia。」我不耐的打斷K。
他皺了皺眉,然後又抓腮,過了良久才小心翼翼的回答:「這是一部需要用心的電影, 因為它的故事情節都是以片段形式交代,而段與段之間的承繼又很破碎, 即使把這些片段總合起來, 也只會得到一個去頭斷尾的「過程」, 而非一般完整故事結構具有的起承轉合。再者,處理影像時使用的長鏡頭...」
「好像在上《電影分析》課哦,你不要那麼嚴肅嘛。」我笑了。
這樣的回覆把K搞得很苦惱。他轉動了幾下眼珠,沉默十二點五秒鐘後,才困難地緩緩吐出「事情...我想,嗯,不管是觀眾或導演,大家窮竟一生在探索的真相其實是一個黑洞,任何光與熱在理論上都無法存有的所在。各種形式的希望、一瞬的靈光,最終都不免消亡...。我想...我想安東尼奧尼是在預言...當各種形式的暴力都可被詮釋人道關懷的那一天來臨,任何能夠傳遞真理的載體就會失去其最初的意義,而人,也就是這個靈光消逝的年代的我.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我抬頭看著K,他的眼底映著我的臉和旁邊的風景。午後的時間好像凝結了,只剩下話語的尾音還在流動。我思考著他說的話,良久良久,才不急不徐的吐出一句回應...
「拜託,你以為你是在幫破報寫影評嗎。」
「靠!」K這下火大了,臉色由憂轉怒。「妳到底想怎樣?妳想聽甚麼?」
「唉!你為甚麼總是狀況外呢?」我表現得很悲傷。「當我問你『你覺得《春光乍現》這部電影怎麼樣?』的時候,我並不是真的在好奇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事實上,我只是想確認我們所見所想有沒有同步,也就是說,你眼底的真實與我的是不是長得一樣,至於安東尼奧尼想呈現的真實又是怎麼樣...。」
「那我問妳,妳覺得《春光乍現》這部電影怎麼樣?」
「我?」這下換我呆住了,一時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我...」






(撰文:徐珮芬)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