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0, 2019

日常走進是枝裕和電影

日常走進是枝裕和電影

文/李諭樹

  一個鏡頭可以有無限延伸,一幕畫面可以有千百萬種解讀。在電影中,若要說能讓角色性格突出、鮮明,除了演技、對白要能夠到位之外,用畫面、物件來與角色互動能創造出更深刻的形象。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便常使用那些既日常,卻又能顯示角色們性格的畫面、物件設計。




是枝裕和電影 x 家庭

  是枝裕和的作品相當寫實,曾拍過紀錄片且尊崇大導演侯孝賢的他,擅長以直白的鏡頭描繪人物生活,著重探討家庭中兩、三代間的關係,家庭裡往往有人缺席。導演在取材上想要捕捉人們在離捨之間的成長歷程,而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重視家庭倫理的日本,家人間的離捨格外使人糾結,也讓同樣視「家」為社會根本,生長在台灣的我們特別有感觸。


視覺元素 x 日常

  導演多將主題聚焦在家人之間,但是描繪著各種不同的家庭樣貌。《我的意外爸爸》中,野野宮良多一家社經地位較高,公司、住所居高臨下,且一家人的生活畫面,無論是家居、外出時的場景使用大量的黑白兩色的視覺元素,可以解讀成家中被規矩劃分過於清楚的界線,或是父子之間關係看似很親密實則存在一觸即發的考驗,缺乏中間容許溝通的灰色地帶;齋木一家場景的視覺元素則是相對五顏六色,取景方面跳脫野野宮家餐桌、房間、客廳等主要的起居空間,更多的是家門口、庭院等看似不起眼卻是家人間共創回憶的地方,景框也相對較開闊,可以看到一家人互動的遠景鏡頭。而《比海還深》的開場,可以觀察主角良多回母親家的整段路上的街景色調變化:從市區的繽紛色彩到國宅區幾近單純的白色;遊子返家,回到純樸之地,亦可解讀成良多的心境,從歷經紛紛擾擾、失意的中年男子退回到剛開始人人稱羨、風靡一時的得獎作家;母親家中的擺設一直沒變化,對良多來說正好是讓自己逃避現實的好地方。


角色性格 x 日常

  不同於前段講的家庭特色、形象,導演也透過角色的日常生活,形塑他們的性格,側重於個人的描繪。以《海街日記》為例,梅酒在日本的家庭相當常見且各有特色,梅樹是姊妹們家庭歷代的回憶,「釀梅酒」這項活動更是連結家人情感的根基,就像是共同維護家庭的一種必經的儀式。因此當家中多了新成員時,三姊提議釀梅酒,讓自小獨立自主照顧父母的小妹淺野鈴,擺脫因母親是別人家庭的第三者所背負的罪惡感,真正敞開內心去接納並且走進這個新家庭。而《比海還深》中,良多的「賭」性源於小時候父親嗜賭,中年後失意不惜每月賭上自己的生活費來「增進」他與兒子的情感。每一個灑下鈔票買彩票、賭馬、買球鞋等行為,就如過去父親對他的方式,直到那個颱風夜、以及當鋪老闆在結尾對他說的一席話,才讓他有一番新的體悟。


日常走進是枝裕和電影
  導演曾寫過「我想創作的是有效利用好比文章裡的『行間』、讓觀眾用想像力補足的電影。」用畫面說話,用日常的物件來刻畫角色的性格背景,是是枝裕和的電影能夠打動觀眾的原因。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經驗,或多或少都能在導演的電影中找到熟悉的生活場景,我想這就是他的故事傳神且能引起共鳴之處吧。



李諭樹
資工系大二,在大學短短兩年中,對2018年「紀錄與真實的對話」系列印象深刻,映後講座提供了許多對電影主題更多的思考。推薦的電影是經典的《大河戀》,求學的日子一年過一年,離家的距離彷彿愈來愈遠,在主角諾曼身上總能看到相似之處。




❏ 全文刊載於【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手冊
線上手冊|https://bit.ly/2Jku4oq
實體手冊|限於放映現場索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