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0, 2019

成為怎樣的大人?──《比海還深》


成為怎樣的大人?──《比海還深》


文/張琳

成為不想成為的人

  《比海還深》中,良多與徵信社同事前往某高中,向一位與導師談戀愛的男高中生索取封口費,在車內等待放學時,良多陷入回憶般地向同事分享著自己高中時候的夢想,問道:「你高中時想成為怎樣的人?」,同事回答他已經忘記了。當他們拿到錢,高中生用極度鄙視的眼神對良多說:「我長大以後絕對不想變成你這種大人。」良多的眼神從無所謂瞬間轉為憤怒:「你給我聽好,你以為能輕鬆成為理想中的大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大可以認為那只是小毛頭狂妄自大,不懂人情世故,但我們都明白,良多的憤怒來自於高中生道出了他一直不願接受的自己。



  在徵信社看遍男女不堪而扭曲的感情,良多與同事不禁感嘆現代人在關係中的虛假與可悲。「但是,我們不正是靠著這些人謀生的嗎?」這句莫可奈何的反諷使良多的落魄形象更加鮮明,令人不勝唏噓。活在這個逼仄的時代,卻不得不感謝它,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當良多為了兒子的贍養費苦惱時,出版社正好找他洽談一份新工作——某當紅漫畫家正在構思一部以賭博為題的漫畫,需要「專家」來提供故事發想。良多放不下身為作家的自尊,卻又因豐厚的酬勞而心生動搖,他人生中最不齒的一種「專長」竟成為糊口的一線生機。這些對比一再地刺痛觀眾,或許我們也是一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人。


也許是時代的原因

  《比海還深》的英文片名《The Storm》,暗示了颱風那一晚,篠田一家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互動,是整部電影情感的高潮。其中經典的一幕是那晚深夜,睡不著的良多與因淺眠而起床的老母親,在餐桌前的對話。良多說他不明白已逝父親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老母親告訴他,即便老伴已經過世多年,她還是沒能想明白。

  良多:「他的人生並沒有如他所願,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也許是時代的原因吧!」
  母親:「他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歸咎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了。」

  良多的這句有感而發,其實令人相當心疼。整部電影的眾多細節中,可以明白良多一直很抗拒(或恐懼)成為父親那樣的人。然而到了電影末段的這場對話,他感慨的對象並不是父親,而是自己;換句話說,良多開始接受事實——他最終走到父親的年紀,也活成了父親的模樣。良多的人生並沒有如他所願,他花了好多力氣在否定這件事,直到夜深人靜坐在兒時的餐桌前,他才終於承認,並得出了為時代所迫這個無奈的結論;然而老母親若無其事的回應,卻犀利地指出了人生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自己。

  心理學中,有一項逃避自我的心理防護機制稱作「權威性格」,因為無法忍受個體的孤獨與軟弱,權威性格者會傾向依附比自身強大的權威——例如時代、命運,藉由削減自身的影響力,減少一事無成的無力感。例如,良多相信「越活越平庸」是無可避免的社會法則,他說服自己「人生不如意」是必須練習接受的課題,並將明白這樣的道理視為成熟的表徵。逃避自我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是不願接受自我的軟弱,第二層是接受了自我的軟弱,卻歸因於外在事物。《比海還深》記錄了良多第一層從逃避到面對的過程,然僅止於此,他沒有真正的從第二層逃避中解脫,畢竟事實往往太讓人難以承受。


與自己和解

是枝裕和的魅力在於用貼近日常的鏡頭,描繪出我們生活中種種不堪與平庸,而且有時候非常赤裸。就像是良多故作慷慨要買一雙高價釘鞋給兒子,卻在結帳之前偷偷把鞋子刮花以騙取折價,儘管可悲,卻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良多也只不過是想滿足兒子的期待。導演輕描淡寫良多的人生,不帶任何批判,卻寫實得讓觀眾在心底默默想著: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從哪裡開始出錯了呢?《比海還深》敘述的不只是一個平庸而失敗的人生,而是在這樣的人生下,與自己的和解。



張琳
經濟系大二。上大學後多了獨處的時間,便愛上老電影。原本喜歡寫寫心得評論,想把每個細節、情緒都挖出來好好收藏。但電影看得愈多,現在只喜歡享受敘事,用印象記得電影。私心推薦《羅馬假期》、《亂世佳人》、《女人香》。



❏ 全文刊載於【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手冊
線上手冊|https://bit.ly/2Jku4oq
實體手冊|限於放映現場索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