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9, 2008
蝴蝶夢
蝴蝶夢
(Rebecca)
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1940|USA|B&W|130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8/02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蝴蝶夢》 (Rebecca) 一片改編自 Daphne du Maurier 的同名小說,情節有如染上了哥德式恐怖氣氛的愛情故事。在小說與電影裡名字皆不明的女主角原本是個純樸的年輕女子,以擔任富太太的伴遊為業。在遊覽至蒙地卡羅時,她遇見了尚未走出喪妻陰影的英國貴族德文特 (de Winter) 先生,兩人迅速地互相吸引並閃電結婚。在她隨著新婚丈夫回到他擁有的曼德靈 (Manderley) 莊園時,天空突然降下了大雨,象徵女主角的苦難即將開始。
片中每個場景都不是虛設的,不論是天氣的改變、風、海濤與火焰都揭示劇情轉折點即將出現,十足發揮了虛構故事的特質。而德文特先生已去世的妻子 Rebecca 的形象,如同宅內物品繡上的「R」一樣鮮明;她的影響力由忠心的管家丹佛斯太太 (Mrs. Danvers) 中邪般勉力維持,讓德文特先生和新任的德文特太太都無所遁逃。
本片是導演希區考克在 1940 年初抵美國時,拍攝的第一部作品,一上映便備受矚目,獲得九項奧斯卡提名,在最佳影片與最佳攝影兩個項目得到獎項。電影既刻劃出女主角細膩的心境轉折,也營造出懸疑且鬼影幢幢的氛圍。新版的《蝴蝶夢》已開拍,由英國男星 Ralph Fiennes 主演,觀眾可於重拍版上映前,重溫引人入勝的經典版本。
《蝴蝶夢》的小說改編大抵十分忠於原著,只有 Rebecca 的死因因當時尺度和社會現象而作了稍微的調整,不過觀賞本片依然重新喚起我讀小說時的記憶,也萌生當初沒細想的問題:Rebecca 的角色為什麼會如此設計呢?德文特先生為什麼會愛上女主角呢?一個青澀懵懂的女孩與世故沉穩的男人相愛,一直到現今仍是許多浪漫小說的主軸;如果性別掉換,女方是不是就會成為 Rebecca 一樣的鬼魅,或者像丹佛斯太太一樣雖然活著,見面連話都不必說就令人驚懼呢?然而德文特先生畢竟是 Rebecca 算計之下的受害者,曼德靈莊園即使豪奢,也只是金玉其外,也難怪他要在女主角身上找尋單純良善,並把她留在身邊了。
(撰文:彭中嬿)
影片片段:
希區考克影展
希 區 考 克 影 展
Alfred Hitchcock Festival
Alfred Hitchcock Festival
~~~~~~~~~~~~~~~~~~~~~~~~~~~~~~~~~~~~~~~~~~~~~~~~~~~~~~
觀看哪些「老電影」會成為一個發現之旅?觀看誰所拍的驚悚片,能夠提升你辨別單純的「噁心」和真正的「恐懼」差別在哪裡?這個人已經作古將近三十年,看了他的電影,你覺得2000年以來的電影並沒有比他的電影高明多少。他是誰?不是別人,而是鼎鼎大名的「希區考克」。
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世稱「恐怖大師」,八月新學年季要讓大家提前進入「天涼好個秋」,在八月的暑熱裡顫慄哆嗦,共計有《蝴蝶夢(Rebecca)》8/2、《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8/5、《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8/9、《美人計(Notorious)》8/12、《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8/16、《後窗(Rear Window)》8/19、《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8/23、《鳥(The Birds)》8/26、《驚魂記(Psycho)》8/30 ,一共九部片子,看看為什麼驚悚恐怖片多如牛毛的電影世界,不是別人而是希區考克,名列經典恐怖大師裡的No. 1!
「google」已經成了網際網路年代裡的新動詞,讀者只需要上網 “google”一下「希區考克」,這篇影評說實在已經成了多餘的贅文,因此這篇文字與其說是影片介紹,不如說向大師致敬的一點點表示。
八零年代以後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從拍片之硬體設備和攝影技術以及各種技巧論述與影評理論,即便如今千禧八年,也沒有多大的出入與突破性進展。網際網路和光碟工業,則比較是在電影的行銷與市場生態上產生趨迫性影響而不是電影技巧上的進步。由於技巧已經在二十幾年前的八零年代趨於穩固與成熟,觀看早期電影,便大大產生歷史性的趣味。新世代的的觀影眼光和感受是這樣的,老電影偏黃偏灰的色調,首先就讓人不會想看,網際網路快速切換頁面的方便性,大大改變了人類觀看外在世界的時間感,使得在年輕人眼裡,老電影裡的演員演技顯得非常不自然,過去紅透半天邊的戲,重播只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希區考克的驚悚系列,或許可以開始讓大家對於老電影另眼相看,任何對於九零年代以後的電影如數家珍的各類電影影迷,將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新電影的製作與劇情安排、拍攝與剪輯手法,甚至對白內容、演員的特殊眼神表情和演技調性,處處「學自」早期大師的經典影片。其實,即便是黑白電影的年代所製作出品的電影,一旦經過色調處理,其現代感之十足,甚至讓人很難相信是五十年前的片子。
希區考克便是此中大師,他奠定了電影工業裡的各項基礎,是許許多多其當時及其後的導演無限靈感的泉源。製作電影裡的各種拍攝技巧、剪輯手法和圖像安排,九零年代以後的新電影的各種手法技巧,距離六七零年代的象徵方法(例如在「鳥」裡汽車爆炸時演員觀看事故現場的樣子以及鳥攻擊的安排手法)其實只是一小半步的進步距離而已。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起來似乎很笨拙可笑的表現手法或者拍攝剪輯技巧,不僅在當時是很革命性的創新和突破,其影響也總是持續不滅。老電影是新電影的枝幹,大師在前耕耘創造,開出這二十年來豐富多彩的電影娛樂之花。例子不勝枚舉,就以我最喜歡的九零年代巨片「恐怖角(Cape Fear)」來說,整部片子的驚悚懸宕,是希區考克「驚魂記」的史科西斯版,勞勃狄尼洛舉高拳頭毆打酒吧初識帶回家的女配角,我彷彿聽到馬丁史科西斯在旁邊開心且大聲地跟我說:「就是這段,我是拍來向希區考克致敬的!」
( 撰文:林群 )
2008.8月播映場次:
8/02 (六) 蝴蝶夢 Rebecca
8/05 (二) 貴婦失蹤記 The Lady Vanishes
8/09 (六) 火車怪客 Strangers on a Train
8/12 (二) 美人計 Notorious
8/16 (六) 電話謀殺案 Dial M for Murder
8/19 (二) 後窗 Rear Window
8/23 (六) 北西北 North by Northwest
8/26 (二) 鳥 The Birds
8/30 (六) 驚魂記 Psycho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 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
Saturday, July 26, 2008
缺席的人
缺席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2001|USA|B&W|116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29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獲獎紀錄:第54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愛德是一位沉默的理髮師,沉默、安靜,總是叼著一根菸。他總是表情木然,像是在思考,更像是在發呆。他說:「我的話不多。」但是他周遭的人都是絮絮叨叨的一直在說話,理髮店的店長、他的妻子、剪頭髮的客人、滔滔不絕的律師,與愛德從頭到尾的喃喃自語的旁白纏繞,纏繞成一種灰白的、煙霧瀰漫的色調,就像是這部電影的顏色一樣。愛德面對妻子的不忠,像是一點反應也沒有。但他還是有著人的慾望,想要對生活做些改變,想要有自己的小小的事業,因而導致一連串難以挽回的效應。
在戲中理髮師說:「頭髮為什麼會不停的生長?頭髮也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卻把它剪掉,跟垃圾一起丟掉。據說,人死後頭髮還會繼續生長一段時間,是否是他還未意識到靈魂的離去?」頭髮在這裡像是人生,更像是慾望,他們蔓延叢生,而我們不停修剪。
整部片子的配樂不同於科恩兄弟慣常用的熱情奔放,是貝多芬的鋼琴曲。美麗、平靜而且緩慢,就像是整部片子的基調,冷靜的逃避整個世界。而彈奏鋼琴的少女,在愛德心目中就像是一個未完成的夢想,但最後夢想還是只是夢想而已。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片名是這樣的,他不在這裡,愛德在自己人生的戲中缺席,他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一樣看待自己周遭,置身事外漠然地看待。片中比利鮑伯松頓(Billy Bob Thornton)把愛德演的極好,平淡乾燥的表情,固執卻又無力,在點燃的一根煙中訴說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在鏡頭看盡人生滄桑。
(撰文:薛光利)
影片片段:
Tuesday, July 22, 2008
黑幫龍虎鬥
黑幫龍虎鬥
(Miller's Crossing)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1990|USA|Color|115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26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我在為你祈禱
在這荒涼的樹林死去,像一隻愚蠢的動物
如果要談這部片,該從何談起呢?猶太人?西沙?那名拿走假髮的男孩?還是那頂帽子?
要是不那麼確定的話,從音樂吧。至少對我來說,是音樂讓我稍微看懂了這部電影,仔細聆聽,那片頭開始前,那隨風飄揚的那頂帽子一同升起的安詳之歌,如果光是單獨聆聽,會讓我想起春光明媚映射在幅員廣闊的翠綠草原,有個人在站那裡,正享受某種自然美好的沐浴時光,閉起眼睛,抬高鼻頭,然後微笑。不過出現在畫面的是被吹起的帽子,黑色?高頂硬禮帽?緩緩滾動,像是遠離了主人,到很遠的地方去,該追逐,還是不呢?那將是一個問題。
也許你可以試著記住弗娜、李奧以及湯姆這三個人的名字,為了保護某人,為了得到某人,為了不讓某人離開自己,然後藉著地位、勢力、金錢,或者在彼此之間周旋的聰明才智,究其原因,為了報復?為了名聲?還是為了愛?然後糾葛、鬥智、謊言、死亡,是這些種種構成了一連串結果,還是結果宿命地被迫為此所攬照。
在這部片裡,分辨好人與壞人不是那麼重要,也無從判別起,也非努力摸清楚到底整件事的前因後果為何?如果真要問我,我只能說:從對話感覺起吧。
如果一個行為,決定了我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那在決定前的我們,又是什麼?
到底是欲望,是道德,是友情,是憐憫,還是愛情,決定我們該不該做這件事。「我只是一個騙子,我不是重要的人……我從來沒殺過人,我從未騙過朋友…我不應該就這麼死去」,原本所以為的,所相信的,原來都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不像禽獸,」他們拚命說著,然後接著哀求:「看你的內心,我在為你祈禱」他們?不,應該是你對自己說。
「承認你也有一顆心,雖然它有能很小而且虛弱,而且你不記得最後一次你用它的時候」就像湯姆最後站在那米勒街的十字路口,仰望樹枝直入天際時的眼神一般,虛弱而且渺小,他選擇了,然後怎樣也回不了頭。任風將那過去曾極盡在乎丟失的黑帽吹往遠方,縮小,然後消失。當惆悵而幽遠的音樂響起時。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Saturday, July 19, 2008
撫養亞歷桑那
撫養亞歷桑那
(Raising Arizona)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1987|USA|Color|94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22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一個是因習慣搶劫便利商店多次出入警局的慣犯,一個是幫犯人作筆錄的女警。海和愛德這對歡喜冤家,跨越了身份的藩籬相戀進而結婚。婚後,他們才發現愛德無法生育的事實。即便試圖領養孩子,卻也因為海的犯罪紀錄不能如願。同一時間,鎮上傳來傢俱富商亞歷桑納喜獲五麟兒的消息。求子心切而走投無路的海,居然異想天開擄走五胞胎中的一個孩子,打算據為己有。心急如焚的亞歷桑那祭出了高額報酬來尋找小孩的下落,越獄成功躲在海家避風頭的蓋爾等人,無意間得知老友家的孩子,就是報紙上鉅額懸賞廣告的主角。賊性不改的兩人心生歹念,又把小亞歷桑那給劫走…
「扶養亞歷桑那」是科恩兄弟早期的作品。從誇張的角色背景設定和荒謬離奇的劇情走向,就可以嗅出他們日後特異風格的端倪。這部片拍攝於1987年,擔任主角的影帝尼可拉斯凱吉,在演出時還是個青澀的小伙子。喜歡柯恩兄弟的觀眾,一定要看看這部驚豔影界的成名作,想一窺尼可拉斯凱吉年輕時候模樣的話,更是不能錯過。
(撰文:徐珮芬)
影片片段:
Tuesday, July 15, 2008
巴頓芬克
巴頓芬克
(Barton Fink)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1991|USA|Color|116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19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關於巴頓‧芬克這個人及其寫作
關於創作,我們總是想像著某個人,對於他的個性、遭遇、住所、興趣以及他即將要去完成的,形成一篇動人的故事,以為這是比起帝王將相或者王公貴族更能接近大眾的內心,引起每個人內心深層的共鳴。巴頓‧芬克,是這樣一個期望寫出如此作品的創作者,一心嚮往除了金錢與名聲以外,那一點距理想性的偉大作品,也許帶點憤世嫉俗地,往他所欲完成的王國境地邁進。
那麼我們說,我們正看著他這一個人,而非他的作品,他正好是一個作家,被招攬至電影公司,不習慣製作與高層的預設以及粗製濫造,隨意地編織劇目:一名拳擊者,有他的個性,然後再加點必然的愛情浪漫開花結果,以及一些打鬥場面,他們預設著進度、內容,……對於一名有著極高標準與要求的寫作而言,這是何等污辱,創作應該是神聖的,至少你得去了解那個寫作對象,聽他說話,總之非憑空地杜撰、偽造,那麼,對於巴頓‧芬克這位寫作者而言,他又如何面對他的創作呢?難道不也是一種在想像與理論中馳騁、飛翔的幻夢者嗎?
隨時崩落毀壞的小房間,一幅背坐海岸的比基尼女孩向遠方凝視。這是我詮釋著巴頓‧芬克的寫作狀態的真實困境與寓言,以及即將到來、發生在他身上的種種意外巨變。一切都從那開始,同時從那結束:只因為對那名偶然結識的肥胖男子的誇張笑聲作了抱怨,從此讓他經歷了比小說虛構更為真實的恐怖經驗。在室內生產的作品終會死去,那名男子「告訴」了他這件事。就像他只能在那小小的相框內渴望愛情,顯得僵硬、平板,不可觸摸,遙不可及,沒有聲音、沒有溫度、沒有嫵媚的臉龐。
寫作在這部片裡不再如此浪漫、崇高,反倒充滿了虛假、低俗、機械、憤怒、悶熱、繁瑣、意外與死亡,那麼,寫作就從此不再值得我們期待與嚮往了嗎?還是充滿著未知與探索的可能?可能關於現實,關於熱情,也關於追求,只是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單純了吧,彷彿那海灘女孩所望見的,不再只是空無一物的風景、日光、潮聲,而是更多更多那麼一點複雜而難解的生命樣態,在那裡隱隱的漂浮、蠢動著。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Saturday, July 12, 2008
金錢帝國
金錢帝國
(The Hudsucker Proxy)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1994|USA|Color|111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15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華爾街商場大亨在會議桌上助跑後,「開心」跳樓?董事會最高機密,居然是需要低智能的代理董事長?紙上一只圓圈,究竟如何打造無限商機?商場如戰場,在資本流通的金錢帝國中,業主爾虞我詐、企業人心詭譎,誰能享權享利後,全身而退呢?
滿懷點子和理想的送信伕諾維爾,接到底層員工最恐懼的任務「藍色信件」–接到此信者必須親手送到高層。諾維爾顢頇、笨拙的行為,意外成了魚目混珠的低能董事長,風光坐進辦公室,並上頭條版面。然而媒體早已嗅覺不尋常的運作,為了搜密,間諜悄悄潛伏……
被設定低智能的諾維爾意外為公司創造龐大商機,打壞董事會企圖控制股票機制的如意算盤。計畫未果,卻見老練的董事會更形奸笑,彷彿已經預知初嚐成功的諾維爾,在商業的渾水裡,瞬息可成可敗的命運變數……而未拆的「藍色信件」究竟隱藏前董事長的什麼遺言?諾維爾會步上前董事長的塵嘛?或又如何迎受命運的變數呢?
成功的果實,讓人有實踐計畫的衝勁。然而古來可鑑的是,爬得越高、跌得越痛。在人生的至高點,人無法躲閃可能的變數,更無法預期突來的衝擊,也或許自己心境的變化和鬆弛,正是推自己跌谷的未察。商場風雲詭譎、人人狡詐自危。諾維爾像一則警世故事,其被擺弄或被自己毀掉的大起大落,象徵著人在不同階段,可能面對理想、成功、失敗循環的機緣交接。如何維繫自己的堅持、謹慎成功的位置、珍惜失敗轉為良機,更是諾維爾一路歷程可給觀眾思考的反照。
(撰文:吳昱慧)
影片片段:
Tuesday, July 8, 2008
快閃殺手
快閃殺手
(The Ladykillers)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2004|USA|Color|104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12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嘮叨、自律、反流行文化的曼森太太,以高道德標準獨居,其最大的嗜好便是浸淫在崇拜上帝的合唱團契中。某日,竊盜集團首領卻盯上她家的地下室,原來那一牆之隔的後方居然是通往大型賭場的金庫。
各有稟賦的竊盜團員齊聚後,「行動」過程卻頻頻出包,狡詰的竊盜首領疲於化解房東生疑的尷尬。歹念也油然而生,何不來個除之而後快?無辜的曼森太太,會讓他們輕易得逞嘛?還是冥冥之中,曼森太太有自己也不知道的「殺傷力」呢?
柯恩兄弟把崇尚道德的曼森太太與利慾薰心的罪犯並置,讓人一會感受曼森太太誦唱禱善的聖詩,一會卻又看著暗渡陳倉的竊盜密謀,諷刺社會結構下道德/罪行的共存。當偽善的盜賊,順理成章地說出一筆資金(竊款)在不同情境底下流通的可能,居然把引誘人性慾望的賭場貨幣、保險企業制度下的投保金、學院教育的善心捐款得到等同價值和意義。看似詭辯是非價值,卻幽默的諷刺,當今環環相扣的社會關係底下,事情在因果循環中可正可反的合理性。對人們習慣直覺的道德判斷做一種拆解,諷刺生活儘管是高道德標準的習染者,卻不見得有智慧去思考看似普世的「標準」或「價值」在人、事循環中可能的變異。
(撰文:吳昱慧)
影片片段:
Saturday, July 5, 2008
霹靂高手
霹靂高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2000|USA|Color|10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8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美國三零年代初期,Everett與其他的犯人在監獄裡從事採石、碎石的工作,度過一個又一個無趣又枯燥的日子。Everett不願畢生都身陷囹圄,能言善道的他成功說服頭腦簡單的獄友Delmar與Pete和他一起逃獄。三人在聽了一位盲眼先知的預言「你們將獲得意料之外的寶藏」之後,堅信一定能找到Everett在入獄前埋下的黃金,然而他們的尋寶之路上卻意外不斷,不但要躲過警方追捕,還遇到一心想成為吉他手的Tommy、銀行大盜George Nelson、詐騙他們錢財的聖經售貨員和Everett即將改嫁的前妻等稀奇古怪的人物。
本片改編自古希臘史詩《The Odyssey(奧德賽)》,連主角Everett的名字都採用了史詩中英雄奧德賽的拉丁文名字Ulysses(尤里西斯),但Everett與傳說中足智多謀又驍勇善戰的英雄有著極大的差距,片中種種冒險的情節與其說驚險刺激倒不如說是滑稽惡搞,展現柯恩兄弟一貫幽默逗趣的風格。
柯恩兄弟所編導的片子多討論犯罪、貪婪和詐欺,而用喜劇手法表現出來;本片能讓觀眾在哈哈大笑的同時,思考片中呈現的選戰、宗教、族群、經濟蕭條等嚴肅問題。導演也成功營造出美國三零年代時的氛圍,不論是鏡頭下南方秀麗的景色和充滿全片的藍草(Bluegrass)音樂都讓觀眾宛如回到過去。本片佳評如潮,入選2000年坎城競賽,入圍2001年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影片,男主角喬治克隆尼更因此拿下該類別影帝的榮銜;在英國電影金像獎和奧斯卡也有多項提名,是您不能錯過的好電影。
(撰文:彭中嬿)
影片片段:
Wednesday, July 2, 2008
真情假愛
真情假愛
(Intolerable Cruelty)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2003|USA|Color|100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5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邁爾斯梅西,一位離婚訴訟的名律師,擁有著無數勝利的訴訟記錄與輝煌響亮的名聲。然而與其成功相比,邁爾斯並沒有相襯的滿足。直到有一天遇到了瑪莉蓮,其委託人雷克斯即將離異的妻子,一切開始變得不同。
希望以離婚訴訟獲取大量贍養費的瑪莉蓮,一方面放任雷克斯偷情,另一方面雇用了私家偵探葛斯派奇,調查雷克斯偷情的證據。儘管瑪莉蓮擁有雷克斯偷情影帶的強大證據,邁爾斯仍然以其高超的技術,打贏了這場官司。
不甘願名利盡失的瑪莉蓮,一心打算設計邁爾斯。爾虞我詐當中,邁爾斯動了真情陷入瑪莉蓮的魅惑陷阱。而瑪莉蓮卻在與邁爾斯的交鋒下逐漸地改變。到底這場兩性戰爭,誰會是勝利者呢?
本部片描述著富豪名流們對於愛情婚姻的不信任與警戒防範,道出了信賴的價值。在沒有金錢的保障底下,赤裸裸的情感是否禁得起考驗?情感與現實的角力當中,物質的保障與心靈的安慰何者才是最終的選擇?柯恩兄弟以一貫的黑色幽默嘲弄愛情、婚姻、工作狂、律師等...,讓觀眾在歡笑中重新審視這一切。
整部片節奏明快,每位演員的演出都極度鮮明地呈現著該角色的性格與行為,在略為誇張的演出下,一些上流社會的生活型態與矯揉造作似乎更顯得理所當然。在主線連貫流暢的安排之下,導演在其中添加了不少饒富趣味的點綴。從電視終生成就獎、邁爾斯愛護的牙齒、同樣的對白在不同狀況下的使用、火車、男爵、狗、氣喘到邱比特雕像等等令人會心一笑的元素穿插在其中,使得整部影片從頭到尾毫無冷場。
先不提本片光是令人驚艷的超強卡司就足以吸引大家到電影院去觀賞,在鬼才導演柯恩兄弟的親自執導之下,可以想見本片必定是笑料十足、樂趣無窮。正如同導演所說,本部片是百分之百的喜劇片。有多久沒開懷大笑了?這部電影一定能滿足你。
(撰文:昱瑋)
影片片段:
Tuesday, July 1, 2008
冰血暴
冰血暴
(Fargo)
柯恩兄弟 (Joel Coen & Ethan Coen)
1996|USA|Color|98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7/1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這是一個發生在冰冷的風雪天,本因想要謀取更多錢財而計畫的無傷亡綁架案,最後卻導致多人喪命的真實故事。男主角傑里是一個營業執行經理,妻子的父親就是傑里所屬汽車公司的老闆,傑里跟原本在監獄做過牢的技工交涉,請技工以前的夥伴協助他犯下綁架他妻子的罪行,除了一輛車的謝禮,再額外加上一筆酬勞。除此之外,傑里還提了一個買下停車用地企劃案,想說服岳父支付那筆金額,實際上是私吞掉那筆錢。他還私自販售公司內部的汽車給貸款公司詐領一筆錢。後來因為停車用地企劃案通過了,傑里想要打電話通知卡爾跟蓋爾,中止這樁交易,卻因聯絡不到,開始了一連串在陰寒的冰雪天,無辜的人,因疑似目睹到他們犯罪過程,而走進了不歸路…..
入圍奧斯卡七項大獎,最後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我覺得柯恩兄弟的手法很特別。觀看這部電影時,他把很多細節一一陳列,卻不告訴你那些是什麼,越往後看,細節一一浮現,印象立時鮮明,慢慢拼湊出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這必須仔細地注意他閃現的每個環節,並將之記憶,便可體會慢慢挖掘真實的樂趣。從他們的電影可以看出對於人性的捕捉,明亮黑暗對比交雜,既巧妙又深入肺腑,不自覺感嘆和一笑;又掺雜以真實的重覆再建構,更是堆砌悲涼。
(撰文:杜詩媛)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