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王家衛影展






王家衛影展
Wong Kar-Wai Film Festival









「我跑著經過那個廣場和街道,被雨打濕了套頭毛衣。先我過了馬路的男人回頭看我,對我說一句話。為了再聽一遍,我隨他走進一間打鑰匙和做鞋底的店。我問他您剛才說什麼?他重複,他知道重複可以讓我幸福。」

這是夏宇的詩《蒙馬特》,也是我反覆看王家衛電影的動機、過程與結論。

使用一首意境迷離的詩來作觀影心得必然得承擔被誤讀的風險,但在這個靈光消逝的年代,最大的傷害本就來自人與人之間的誤讀與錯待,所以啊,我們總是要先拒絕別人,才能避免自己受傷害。[註:東邪西毒]然後無論是因為拒絕人或被人拒絕,我們總是會受傷害。

天吶。你在說甚麼,這是哪門子的觀影心得?您說
等等,先別急,聽我慢慢解釋……所以啊,我們注定要錯過「對」的那一個,然後遺憾到無以復加,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忘記他」-是要千里迢迢到柬埔寨去找棵樹,在樹上挖個洞將心事注入再用泥土封起來。(註:花樣年華)還是更大費周章地飛到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一個人開車去看伊瓜蘇大瀑布?(註:春光乍洩)或著我們只需要學金城武在失戀的時候拼命跑步,讓體內的水份流光光,就不會哭泣了?(註:重慶森林)

然後,容我提醒你一件殘忍的事情:在你思考該怎麼做的時候,一分鐘已經過去了,這一分鐘你仍然沒有忘記他,這是事實,並且無法被改變,因為已經過去了。對吧?(註:阿飛正傳)

生命中總有太多必須學習遺忘的時候,每當面臨這種狀態我就看王家衛的電影,倒帶再倒帶,快轉再暫停。結果光是過去這一年內我就看了六七次《重慶森林》,四五次《春光乍洩》,三次《花樣年華》與《墮落天使》,兩次2009甫問世的終極版《東邪西毒》-還不包含以前看過的原始版。

所以我其實已經不想再多加介紹王家衛了,真的。你要一個粉絲想理由說服其他人一齊來迷戀他的神,其實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哪。好不好我們就坐下來,把王家衛的電影從頭到尾看完,然後也許你終於捨得丟掉那些明知早過期的鳳梨罐頭(註:重慶森林),或是有勇氣拿著兩張船票衝到意中人的面前大膽問「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註:花樣年華)或是從此更無可救藥的縱容自己的耽溺與傻氣,開始跟布偶說話、關心肥皂怎麼隨著被你使用的頻率增高而「越來越瘦」(註:重慶森林),或是每天晚上找間無人的商店闖進去,自己當老闆作賠本生意……(註:墮落天使)

但是我還是要提醒你一件事情-即便如此瘋狂,如此汲營於救贖,我們仍然是無法排遣寂寞的,費心費力翻過了一座沙漠,映入眼簾的只不過又是另外一座沙漠而已(註:東邪西毒)-這些可都是王家衛的電影教會我的事,即便如此,我選擇比無可救藥更無可救藥地繼續縱容自己,耽溺與迷戀王家衛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的倒帶再倒帶,快轉再暫停,只因為重覆可以使我幸福。只因為仍不想放棄任何與人擦身而過的機會,像電影中那些重覆著自己不能言說的悲傷的主角們一樣。只因為人思緒中最荒涼也最可愛的部份,便是王家衛電影最迷人的東西。



(撰文:徐珮芬)




2010.3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3/02 (二)
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 (1990) 94min

3/06 (六)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4) 98min

3/09 (二)
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1988) 102min

3/13 (六)
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4) 100min

3/16 (二)
墮落天使 Fallen Angels-- (1995) 97min

3/20 (六)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1997) 96min

3/23 (二)
光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 98min

3/27 (六)
2046 Blow-up-- (2004) 129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春光乍現



春光乍現
(Blow-up)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6|France|Color|111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27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7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8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1968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我轉頭問一同觀影的k。抽離《春光乍現》回到一個平凡日的午後三點,走出昏暗的放映室到了外面,映入眼簾的陰日光度恰好是從夢境到真實世界的過渡。
「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K不假思索回答。
「太籠統了,多講一點吧。」我說
K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回答:「這是一部關於攝影和謀殺的精彩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英國,主角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攝影師,發豪語要藉由攝影掌握所謂的真實。卻沒有料到看似平凡的照片紀錄了懸疑的死亡...。」
「不要作劇情簡介,你又不是wikipedia。」我不耐的打斷K。
他皺了皺眉,然後又抓腮,過了良久才小心翼翼的回答:「這是一部需要用心的電影, 因為它的故事情節都是以片段形式交代,而段與段之間的承繼又很破碎, 即使把這些片段總合起來, 也只會得到一個去頭斷尾的「過程」, 而非一般完整故事結構具有的起承轉合。再者,處理影像時使用的長鏡頭...」
「好像在上《電影分析》課哦,你不要那麼嚴肅嘛。」我笑了。
這樣的回覆把K搞得很苦惱。他轉動了幾下眼珠,沉默十二點五秒鐘後,才困難地緩緩吐出「事情...我想,嗯,不管是觀眾或導演,大家窮竟一生在探索的真相其實是一個黑洞,任何光與熱在理論上都無法存有的所在。各種形式的希望、一瞬的靈光,最終都不免消亡...。我想...我想安東尼奧尼是在預言...當各種形式的暴力都可被詮釋人道關懷的那一天來臨,任何能夠傳遞真理的載體就會失去其最初的意義,而人,也就是這個靈光消逝的年代的我.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我抬頭看著K,他的眼底映著我的臉和旁邊的風景。午後的時間好像凝結了,只剩下話語的尾音還在流動。我思考著他說的話,良久良久,才不急不徐的吐出一句回應...
「拜託,你以為你是在幫破報寫影評嗎。」
「靠!」K這下火大了,臉色由憂轉怒。「妳到底想怎樣?妳想聽甚麼?」
「唉!你為甚麼總是狀況外呢?」我表現得很悲傷。「當我問你『你覺得《春光乍現》這部電影怎麼樣?』的時候,我並不是真的在好奇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事實上,我只是想確認我們所見所想有沒有同步,也就是說,你眼底的真實與我的是不是長得一樣,至於安東尼奧尼想呈現的真實又是怎麼樣...。」
「那我問妳,妳覺得《春光乍現》這部電影怎麼樣?」
「我?」這下換我呆住了,一時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我...」






(撰文:徐珮芬)


影片片段: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紅色沙漠



紅色沙漠
(Il Deserto rosso;Red Desert)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4|France|Color|120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23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5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最佳彩色攝影
★1968年堪薩斯市影評圈獎最佳外語片
★1964年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金獅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究竟,怎樣的人生才是正常、合理的?一個人又要怎樣才能夠不感覺寂寞?《紅色沙漠》正是在回應這樣的一個問題,在一個工業城市中,怎麼樣才能夠找到一片完美無缺的紅色沙漠呢?安東尼奧尼控訴工業的無度發展,還是別有用意?心痛,是我覺得《紅色沙漠》中的核心命題。我以這樣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情緒,來描述這部電影,緣由於《紅色沙漠》中的女主角朱利安那,總是歇斯底里。美豔少婦與工業城市,看似相輔相成,但朱利安那的狀態,卻是極端的焦慮。朱利安那有一個看似完美的家庭,一個在工廠當主管的丈夫,一個可愛聰明的小孩,但她卻不安於現狀。她曾經在一場車禍受驚,使她的精神狀態無法正常。思考與行為模式有違一般人,但是安東尼奧尼有要異化她嗎?我想是沒有的,安東尼奧尼其實是愛憐的,所以用了精神病合理她的行為,因為即使沒了那一場車禍(精神病之起因),我想那病之於朱利安那,依然存在。

朱利安那活得辛苦,渴求被愛與被理解,但是這個社會給予她的是大船、大工廠,一個富裕的生活,滿足了十分外在的物質需求。然而,她的心靈沒辦法滿足,他的老公沒有理解她真的在想些什麼。她的小孩裝作不能走路的樣子,使她神傷。電影中,安東尼奧尼利用大量的工業色彩,突顯朱利安那作為個體的孤獨與不安,心的不安,身體的不安。這樣一個孤獨不安的個體,使她一再地尋找溫暖,卻沒有解答。

如果,真的能夠安然地活在現實之中,誰不想?朱利安那知道自己必須活在現實,但終究她無法如此,她無法不看到自己的情緒在波動。朱利安那在獲悉小孩不能走路,只是欺騙的時候,她覺得她需要任何人,卻沒有任何人需要她,她覺得任何人都可以無所謂地騙她、割離她。所以,她找上了對她有意思的寇拉多。他是他老公的同事,一直注意著朱利安那,暗戀著她。就這樣,她偷情。她偷情,不因為她的愛與不愛,而是一種害怕,她想被救濟。她告訴寇拉多,她希望所有愛過她的人,可以變成牆。為什麼是牆?因為牆不會變動啊!在這個浮動的世界,有什麼是可以不變的呢?朱利安那在追求一種安穩的不變。但更可悲的是,以偷情換取溫暖的方式,是一時的,並且不容於現實,朱利安那這樣的行為,反倒更突顯人作為人的寂寞。

安東尼奧尼逼視人的寂寞,卻不給我們紓解的方式,於是我們看了《紅色沙漠》,我們將得到更巨大的寂寞。因為,他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孤獨,並不能藉由另一個人來啃蝕。縱使,另一個人並沒有不愛你,但他也無法如你願般愛你,啃蝕你的孤獨,也不可能為你鑄造城堡,或防空洞,給予現世安穩之感。安東尼奧尼慘忍地提醒我們:老公、小孩,以及偷情對象,都無法救濟朱利安那對這世界的心痛。但他又有同情地留下一個「紅色沙漠」的夢幻傳說,當作可稍加安頓的避風港,但紅色沙漠在電影中只存於朱利安那說故事的話語。那麼,屬於她的,屬於我們的「實體」紅色沙漠,在哪?安東尼奧尼給了希望,卻不給方向。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Tuesday, February 9, 2010

慾海含羞花



慾海含羞花
(L'Eclisse;Eclipse)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2|France|B&W|118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20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2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第一次看安東尼奧尼(M.Antonioni)的人,也許會對於他的緩慢步調,感到十分的沒有耐心,不諱言地,我就是那樣一個不入流的觀影者。然而,看完之後,卻意外地令我無窮回味。

究竟,電影如何描寫慾望,能夠挑起觀眾的騷動呢?我想安東尼奧尼之於我的沒有耐心,正是這個部份。當我們急於追尋愛慾之解答,卻遍尋不著的躁動,很直接地由電影反射了出來。我向來自以為是個商業電影的愛好者,極少欣賞「純電影」。但由不得我否認,安東尼奧尼《慾海含羞花》後座力之強,是我始料未及。作為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者,想當然或多或少知悉現代主義的電影手法,卻從未真正讚賞過何部電影妥善運用。但我想,《慾海含羞花》是第一部讓我對現代主義電影改觀的片子,它精準地描繪出神經質式的愛慾關係,黑白影片更突顯電影中的抑慾(鬱),當今電影中過多的色彩讓人分神。然而,人對於愛情與慾望的奢求,真能說的明白嗎?片中女主角Vittoria總是告訴他的情人:「我不知道!」她不知道為什麼跟前男友Riccardo分手,也不知道為什麼跟現任男友Piero在一起,她不知道她能夠跟現任男友在一起多久,於是,她希望她能夠從來沒有愛過他,或是更愛他一點。於是,在電影中誰也說不明白,但我們都知會某一種不安感,在其中流動。

Vittoria和Piero的愛情竟起於股市衰敗後才開始的,Vittoria的母親也是受害者之一。這樣頹敗的氛圍反而激發出愛情,讓我想到了張愛玲〈傾城之戀〉,似乎是一個世界崩毀,人才會需要在這個無所依靠的世間裡,尋一個憑藉,這是人性的懦弱,但正是愛情的溫床,他們同樣講述著愛情向來不是那麼純粹必然的。

《慾海含羞花》中女性的矜持與男性的進場,攻守之間,欲擒故縱,連我也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更想看到Vittoria被征服。抑或是,連我都想征服她的身體與她的心了。安東尼奧尼顯然把觀眾的情緒計算其中了,恐怕他和觀眾之間,也正是在玩弄一個欲拒還迎的遊戲。你要看到的,我偏不給你看到,但我又讓你感覺到了,而你無法棄絕你的感覺,連同帶出你的控制慾。如此老練操縱整部電影的步調,從你嫌棄這部電影的緩慢開始,你已經成為安東尼奧尼的俘虜了。

理性並不能阻止愛的可能,安東尼奧尼《慾海含羞花》在男女的攻守之間,突顯此一命題。理性的壓抑、阻絕,都不能迫使有感覺的兩個人,決然二分。曖昧、灰色地帶,無形或有形的影響著對方的生活。不以一種十分具體的方式,而是一種抽象的愛與佔有慾,隱隱作祟著。安東尼奧尼讓兩人痛苦於這種互動,又讓他們對愛欣喜到無法自拔。抽離嗎?還是,就讓任其愛情自由的生發吧!安東尼奧尼不給我們解答。最後的「老地方見」,我們只看到「老地方」的活動,看不到男女主角。然後,也許他們不需要再「老地方見」了。為什麼呢?誰知道……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aturday, February 6, 2010

情事



情事
(L'Avventura;The Adventure)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0|France|B&W|143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09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1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Best Score (Giovanni Fusco)
★1960年英國電影學會Sutherland Trophy 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60年坎城影展金棕櫚榮譽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日前讀到羅蘭巴特的一個句子「許多歌謠與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他還特別使用來自希臘文的字pathos來表示對缺席者的思念與渴望,不論情人遠走他鄉或依偎在身邊,我們依然因為實際或想像出的距離而感受到無盡的懸念。對我來說,《情事》呈現的正是這種「永遠不在」、令人憂慮不安的情況,然而片中角色卻無力扭轉現況,他們各懷心事,在名為尋人的旅程中漫無目的地遊蕩。

安娜對自己和山卓的遠距離戀愛逐漸厭倦,兩人和朋友出遊,在一場爭執後,安娜離奇失蹤,山卓和她的好友克勞蒂亞在尋找她的過程中產生情愫,在搜尋告一段落,眾人回到日常生活後,兩人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的尋人之旅,因為對失蹤者的愧疚,他們的關係懸宕未明,彷彿只要落下些許灰塵就足以擾動心湖脆弱的平靜。

在一般的想像中,情感的不穩定狀態伴隨而來的可能是爭執、激辯甚至肢體衝突,劇情也變得迭盪起伏,不過《情事》的步調緩慢,大量的長鏡頭呼應著角色的猶疑不決,非傳統且鬆散的敘事結構(有一幕克勞蒂亞為避開眾人眼光而繞進一家油漆店,後來又去參觀教堂)讓它一開始在坎城影展放映時在觀眾席還引發部分噓聲,評審最終頒給導演「評審團特別獎」,時間也將本片推進經典之林。斷裂的情節發展實則符合日常生活的狀況,人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不可能都是有特定意義的,不計其數的偶發事件跟著我們,亦步亦趨。意外使山卓和克勞蒂亞相戀,接近片末的另一次偶發事件,也許又將影響他們的聚散。耐住性子,隨著角色們在只有黑與白的畫面中迷失,當我們想起生命如何由於微小事件而失控,就能理解他們何以鎮日踟躇。

《情事》、《夜》及《慾海含羞花》並列為安東尼奧尼的「愛情三部曲」,都表現出人與人之間溝通困難,轉向愛情想得到慰藉卻同樣空虛。《情事》開頭的年輕男女到海島上遊玩,那樣孤立、不毛、疏離的樣貌在旅行結束後延續了下來,就像結尾的山卓和克勞蒂亞,就算傍著對方,依舊是兩座孤島。

(撰文:Debby)


影片片段: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流浪者



流浪者
(Il Grido;The Cry)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57|France|B&W|116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06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58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最佳攝影(Gianni Di Venanzo)
★1957年瑞士盧卡諾影展(Michelangelo Antonioni)




有人說,安東尼奧尼導演的創作促成了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轉向著重深切的心理探究。那麼此片絕對是這句話的最佳印證。在《流浪者》中,導演雖對於外在現實世界,有著極犀利而細緻的觀察力,但他所關注的卻是個人孤獨的內心所經歷的一些深層變化,並因其主客觀(心境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更具象地引領觀者領略其心理狀態,進而引導觀眾感同身受,形成一種嚴謹、反通俗化的風格。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說明《流浪者》?那麼,尼采在《查拉圖斯特如是說》中的這句話,可說是最為貼切,尼采說 : 「無論我將遭遇到什麼樣的命運和際遇,流浪與登山是必不可少的,而一個人到最後所要面對的仍是自己。」

故事開始於男主角的同居女友提出分手後,男主角便帶著女兒,遠離故鄉,展開他波河沿岸的放逐之旅。旅途的展開,導演沒有安排驚險刺激的事件,也沒有峰迴路轉的情節,只有淡淡地、隨著時間的推演,細緻地描繪主角與周遭人事物的互動過程。《流浪者》講得不只是一個失戀者的故事,它想要觀照的是人類面對命運與際遇打擊時的心理轉變過程。

一個人會選擇流浪,意味著他無法面對當下,他需要流浪獲得喘息的空間。男主角的流浪是追尋理想或者只是逃離痛苦?是逐夢還是放逐?男主角看似要追尋一個讓他可以安心停歇的地方,但卻一再發現自己無論形體上怎麼逃離,當心被自己囚禁於過去時,外在的一切皆是鐵鍊,只會一圈一圈地困住自己。每當男主角對新環境感到失望時,他都會痛苦地吶喊出女主角的名字。因為女主角代表著美好的過去或者殘酷的現實,不斷地打擊他對過去的眷戀及追求理想的渴望。然而所有的旅程都有終點;而流浪的終點,就是你如何面對那顆已受傷的心。最後,一連串的打擊使得男主角想回到過去,然而過去卻不復存在了,那麼最後,他又該如何呢?

(撰文:雅雯)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