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機器人奇諾丘
機器人奇諾丘
(Hinokio)
秋山貴彥Takahiko Akiyama
2005/Color/Japan/11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2006年Blue Ribbon獎最佳新女演員獎(Mikako Tabe)
★2006年橫濱電影節最佳新演員獎(Maki Horikita)
*19:00《主題講座 失樂園》-- 搧胡椒秘密基地總司令 難攻博士
片名原文為“HINOKIO: Inter Galactic Love”,「奇諾丘:在星際銀河之間的愛」。故事敘說國小男孩岩本覺(本鄉奏多飾)因為車禍喪母後拒絕出門與人溝通,尤其討厭他的父親岩本薰(中村雅俊飾演),認為是他害死了母親。薰是機器人研發公司的主任,替小覺打造了機器人H603號,代替他去學校。603號向同學自我介紹時,說到自己的身體除了鈦合金以外,為了減輕體重而使用檜木(Hinoki),被班上同學戲稱為Hinokio(奇諾丘,音近長鼻子木偶皮諾丘Pinokio)。
他一開始被班上的以工藤純(多部未華子飾)為首的頑皮三人組欺負,後來逐漸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朋友。工藤純是打扮男孩子氣的女孩,她的父親去世,曾寄住在叔叔家、可能曾被性侵害(她向奇諾丘說:阿姨說她是已被玷汙的女孩),她用中性打扮武裝自己,看似冷漠的外表下有著關懷朋友的同理心。她鼓勵有相同經歷的昭島江里子,叮嚀三人組的另外兩人不要太沉迷於電腦遊戲,也一步步打破岩本覺冰封的心靈。
這部電影拍攝的主體對象並非機器人,奇諾丘並沒有自己的意志,完全為小覺從遠端操縱。電影主題也不在探討機器人倫理,只有在班長小堇向班上公開奇諾丘的機身、是軍用機器人而非護理或家用機器人時稍稍觸及。奇諾丘在片中只是岩本覺的替身,是因為小覺還不願意與外界溝通才必須存在。當小覺感到孤立無援、撞火車自盡時,他因為在奇諾丘身上安裝了感官動力回饋系統而陷入昏迷休克,但被毀壞的是603號機器人,而非小覺的肉身。
另一方面,片中的幾個男孩沉迷於電腦遊戲「煉獄」,編劇一方面批判人性抽離真實社會的現象,一方面又暗示遊戲與現實是相連的,因此純後來爬上工廠的高塔吹奏「風之笛」以祈禱挽救小覺的生命。這部電影在拉開機器人與真人、遊戲與現實、科技與人性之間距離的同時,又暗示著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也透過機器人、電腦遊戲等科技而獲得勇氣、力量或救贖,此種依違在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曖昧辯證,讓此片在國小男孩與女孩間的純愛故事、單親子女與家長之緊張關係與親情展現的情節之外,給予觀眾更多的思考面向。
(撰文:陳正維)
影片片段: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
文化容顏
音像紀實-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第二屆國家文藝獎開始,每年與公共電視合作,攝製「文化容顏音像紀實」紀錄片,每位得獎人對藝術文化皆具卓越貢獻,透過影像紀錄其創作生命中的歷程與故事。「文化容顏音像紀實」紀錄片自第二屆文藝獎拍攝至第十三屆,至今已累積62位得主的影音紀錄,為了讓社會大眾可以親炙大師風采,共同分享得獎人可貴的精神與成就,國藝會透過於校園舉辦國家文藝獎得主紀錄片回顧影展,希望將這一系列精彩的影像記錄推廣予校園學子與社會大眾。
為嚮應推廣文藝獎得主的創作歷程與生命故事,清大藝術中心與圖書館共同合作,於圖書館的空間放映文藝獎得主的紀錄片,是美好的合作關係。62部紀錄片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圖書館穿堂間播出,即使您不預期地輕輕一瞥,偶然看見動人的故事正上演,然後佇足觀看,希望他們的故事給您一點生命的感動。我們特別安排三場特映日期--11/15、19、22三天,於圖書館的輕閱讀區播映,讓您在午間電影之外,享受舒適的座椅、靜謐美好的氛圍,細細地觀賞。同時也非常歡迎與鼓勵您借出觀賞這些紀錄片。
播映日期|11/15-12/03 12/13-12/31 12:00-13:00
播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穿堂電視
播映內容|62部紀錄片以午間電影形式循環播映2片/天
特映日期|11/15(一)、11/19(五)、11/22(五)
特映時間|19:00-21:00
特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 輕閱讀區
清大場總圖輕閱讀區特映播映場次:
11/15 (一)
‧19:00~19:30 - 王安祈(戲作家)
‧19:30~20:00 - 羅曼菲(舞蹈)
‧20:00~20:30 - 賴聲川(現代劇場)
‧20:30~21:00 - 白先勇(現代文學)
11/19 (五)
‧19:00~19:30 - 李泰祥(作曲家)
‧19:30~20:00 - 朱宗慶(打擊音樂)
‧20:00~20:30 - 蕭泰然(台灣民謠作曲家)
‧20:30~21:00 - 漢寶德(建築)
11/22 (一)
‧19:00~19:30 - 侯孝賢(電影導演)
‧19:30~20:00 - 李屏賓(電影攝影師)
‧20:00~20:30 - 王 童(電影導演)
‧20:30~21:00 - 施叔青(現代文學)
清大圖書館穿堂播映場次:
音樂:
11/15 (一)
‧12:00 - 盧炎 ‧12:30 - 馬水龍
11/16 (二)
‧12:00 - 朱宗慶 ‧12:30 - 潘皇龍
11/17 (三)
‧12:00 - 杜篤之 ‧12:30 - 蕭泰然
11/18 (四)
‧12:00 - 錢南章 ‧12:30 - 郭芝苑
11/19 (五)
‧12:00 - 李泰祥 ‧12:30 - 金士傑
視覺藝術:
11/22 (一)
‧12:00 - 廖修平 ‧12:30 - 張照堂
11/23 (二)
‧12:00 - 夏陽 ‧12:30 - 王攀元
11/24 (三)
‧12:00 - 蕭勤 ‧12:30 - 陳慧坤
11/25 (四)
‧12:00 - 陳其寬 ‧12:30 - 林磐聳
11/26 (五)
‧12:00 - 劉國松 ‧12:30 - 陳界仁
表演藝術:
11/29 (一)
‧12:00 - 廖瓊枝 ‧12:30 - 劉紹爐
11/30 (二)
‧12:00 - 平珩 ‧12:30 - 聶光焱
12/1 (三)
‧12:00 - 王海玲 ‧12:30 - 羅曼菲
12/2 (四)
‧12:00 - 賴聲川 ‧12:30 - 許王
12/3 (五)
‧12:00 - 林懷民 ‧12:30 - 黃海岱
表演藝術:
12/13 (一)
‧12:00 - 顧正秋 ‧12:30 - 李靜君
12/14 (二)
‧12:00 - 王安祈 ‧12:30 - 林麗珍
12/15 (三)
‧12:00 - 林璟如 ‧12:30 - 黃俊雄
12/16 (四)
‧12:00 - 許芳宜 ‧12:30 - 楊秀卿
12/17 (五)
‧12:00 - 魏海敏 ‧12:30 - 劉若瑀
文學:
12/20 (一)
‧12:00 - 黃春明 ‧12:30 - 鍾肇政
12/21 (二)
‧12:00 - 楊牧 ‧12:30 - 葉石濤
12/22 (三)
‧12:00 - 陳千武 ‧12:30 - 白先勇
12/23 (四)
‧12:00 - 林亨泰 ‧12:30 - 鄭清文
12/24 (五)
‧12:00 - 李喬 ‧12:30 - 李敏勇
文學&建築&影像電影:
12/27 (一)
‧12:00 - 施叔青 ‧12:30 - 王文興
12/28 (二)
‧12:00 - 漢寶德 ‧12:30 - 姚仁喜
12/29 (三)
‧12:00 - 李祖原 ‧12:30 - 王大閎
12/30 (四)
‧12:00 - 侯孝賢 ‧12:30 - 柯錫杰
12/31 (五)
‧12:00 - 王童 ‧12:30 - 李屏賓
國家文藝獎歷屆得主詳細資訊請參照國家文藝獎歷屆得主網頁介紹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2010-11-15(一)~2010-12-03(五)、2010-12-13(一)~2010-12-31(五)
播映地點:清大總圖一樓穿堂電視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變人
變人
(Bicentennial Man)
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rs
2005/Color/USA/13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30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年好萊塢最佳髮型設計獎特技效果攝影(Greg Cannom、Wesley Wofford)
《變人》(Bicentennial Man)於2000年出品,改拍自文學小說,由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羅賓威廉斯為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科幻作家以薩‧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為紀念美國開國二百年寫的科幻短篇小說,後來在出版商撮合下,他與另一名科幻作家 Robert Silverberg 將 Bicentennial Man發展為長篇小說Positronic Man。《變人》就是以此為藍本改編而成。
在電影中,NDR-114機器人管家為當時家庭的「正常電器」,不過山姆一家人似乎買到了「正常電器」中的「不正常電器」。他們的NDR-114機器人管家,也就是安德魯,不知為何具有思考能力與創造力。這不是機器人該有的現象。但識大體的山姆懂得欣賞,並負起教育安德魯的責任,把他當成家人般對待。這使得安德魯變得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然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感情。在可以活很久的狀態下,他把自己變成越來越像一個人。
然而,由此衍生了問題。到底,怎樣才是個「人」?在找自己的過程當中,安德魯最在乎這個問題,同時也是電影思考的議題。在安德魯與山姆一家人的相處中,他與小女主人葛莉絲的感情最好,可是兩人之間雖然有著似有若無的情愫,卻在歲月流失與殘酷的現實夾擊下,被加以稀釋了!安德魯與小女主人重逢時,遇上了波夏,也就是老主人的曾孫女。不打不相識的兩人最後相愛。安德魯從一個「不正常電器」,變得像一個人似的,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甚至將自己不壞的機體逐步換成人工臟器,體會生命的生老病死。
《變人》在思考的顯然是科技進步之後的問題,我姑且稱為後科技問題,也就是一個「科技之後,怎樣?」的層次上。這樣的討論已經不是文明可以進展到什麼地步了,而是文明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複雜到必須以「人性」角度進行切入的狀態。文明與人性的分界點與交融的狀況,我以為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且看來《變人》並不悲觀。因為《變人》描繪了具有人性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自己與同類(機器人)獲得權利,解放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不自由。再者,安德魯與波夏的戀情,同樣令人動容。機器人與人的愛情,也可以如此讓人感動。換句話說,《變人》認為人可以和機器人和平共處,並且隨著一些努力或者是緣份,還能產生相知相惜的關係。
我想,這不只是想像未來的問題了……
科幻電影不斷思索的議題之一,就是機器人與人的關係。兩者之間,時而緊張,時而融洽。這樣的思考路徑,已經不單單是想像未來世界,還包括了未來世界的運行體系。因此,未來/科技/人類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顯得複雜而值得探討。基於這個觀點切入討論《變人》,我想它是相當樂觀看待三者的互動關係,針對電影表現科技的場景時,亦相當自然而然。加上羅賓威廉斯精彩不造作的演技,讓電影整體表現皆具有一定的水準。然而,機器人到底要怎樣才像一個「人」,或比「人」更像「人」?我相信《變人》的答案,不是唯一解答。它不是第一部拍這個題材的電影,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也許哪天我們真能親身體驗這樣的問題,在此之前,或多或少也能藉由電影天馬行空地想像一下!感覺一下!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神通情人夢
神通情人夢
(Electric Dreams)
史帝夫巴倫Steve Barron
1984/Color/USA/8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26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1985年法國阿沃利亞茲奇幻影展Antennae II Award、觀眾票選獎
《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出品於1984年,由史提夫拜倫執導(Steve Barron)。這部電影比我大上1歲,但電影題材與結構仍不顯老態。以現代語境來說,這部電影討論的核心--人工智慧有沒有感情可言?
至今仍是許多科幻類文學、電影從事者,以及科學家所反覆思考的議題。
《神通情人夢》以愛情作為切入點,沒有具體形象的電腦,以聲音和學音樂的女主角馬德琳互動。片中的電子音樂,亦有可觀之處而且來頭不小,是電子音樂大師Giorgio Moroder之作,在當時他為許多好萊塢電影製作配樂。
電子音樂在《神通情人夢》中是電腦艾格的靈魂,電腦以音樂跟馬德琳進行形而上的交流,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情感在。馬德琳是住在男主角威爾樓上的鄰居,威爾為她傾心,艾格則在無意間幫助他打開兩人新的契機。原本僅是電腦的艾格在一次男主角誤打誤撞的過程中,變得聰明而有人性。艾格開始能夠和外在事物產生交流,像個不會動的機器人。它能分毫不差地實現我們對機器人能力的想像與期待。可是在越來越聰明的過程裡,艾格開始對人類的情感產生興趣、想要理解,或是模仿的心情。威爾成為他學習、請教的對象,最後竟也喜歡上威爾所喜歡的馬德琳,這或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以威爾作為範本進行情感的再製與輸出。
所謂伊人,近在咫尺。艾格卻只能看著威爾,一步步與馬德琳更友好。開始為愛吃醋、發瘋,與威爾水火不容。但艾格在馬德琳的眼淚中,了解到原來愛是兩個人的事,所以走上了自毀之路,成全威爾與馬德琳兩人的愛情,同時艾格也知道自己沒有介入的空間。愛情,原是那麼狹小,又令人侷促的感覺啊!科技雖然帶來便利,卻還是沒辦法在感情上便宜行事。到底人工智慧有沒有感覺?有沒有感情?縱使他們有了,可以感受到怎樣的程度?有時候(且是絕大部份的狀態),連人都無法一一訴說自己的感情(沒辦法解釋),機器又要如何揣摹呢?當科幻想像發展到連人也無法心領神會的感情問題時,所謂的先進科技,也是那麼無能為力。我們始終以為時代的進行、人類的科學發明,帶來生活上的方便,舒緩了許多困擾。不過,自由意志的情感行使,仍舊不能暢通無礙。
我以為艾格的角色,無疑是科技限制的象徵。威爾也曾擔心著馬德琳的愛是源自於艾格的音樂,但馬德琳告訴他:「這是感覺問題」。艾格的想望,難免留在形而下的層次,但愛情是形而上的刻骨銘心。愛情的追隨與陪伴是艾格無法了解的,但《神通情人夢》為艾格找到出口--那就是音樂。艾格透過音樂與會拉大提琴的馬德琳,用非具體行為談一種默契,但可悲的是,這樣的默契仍需建立在威爾的形象上。就此而言,威爾跟艾格亦有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整個過程,訴諸於簡潔又明快的劇情,搭上簡單的電腦動畫,聲光效果和感官上,都有一定的滿足。
最後艾格選擇放棄並祝福,我想是因為他(它?)發現:「原來沉默也是一種巨大的溫柔。」不過,其實他也不全然是那樣的沉默喔!因為,艾格還有音樂。而且他的音樂,懂得祝福。祝福,是愛情的另一種形式,得以讓人寬慰。「放下,然後祝福」。雖然不容易,可是如果我們都能記得那些曾經受過傷的感情片段,勢必留下許多美好記憶,那麼也不枉走過。所以,艾格沒有消失,他用更使馬德琳歡快的方式,存在。願我們都有如艾格的勇敢與氣度,用自己做得到的方式沒有壓力地去為對方好,給予情深義重的愛的祝福。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Tuesday, October 19, 2010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
(MOBILE SUIT GUNDAM:Soldiers of Sorrow)
富野由悠季Yoshiyuki Tomino
1981/Color/Japan/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23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機動戰士鋼彈劇場版以電視版為基礎重新剪輯,加上新作片段並且更動部分故事的劇場版,於1981年-1982年之間分成三部上映:
1.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機動戰士鋼彈)-以TV版 1-13 集編輯而成的劇場版
2.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 哀・戦士篇』(機動戰士鋼彈 II 哀戰士篇)
3.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III めぐりあい宇宙篇』(機動戰士鋼彈 III 相逢宇宙篇)
是否想過,參與戰爭對一個人會造成多大影響?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正是訴說著這樣的故事,這樣哀傷的故事。人類因人口膨脹而向宇宙移民已過了半個世紀,地球聯邦政府的殖民衛星『SIDE 3』,以『吉翁公國』之名,向地球聯邦政府發起了獨立戰爭。人們用來爭戰的武器,擁有武力上優勢的巨大機器人─『機動戰士』,於是產生了。一次戰爭中,殖民衛星『SIDE 7』的少年們,因為情勢所逼而參與了戰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鬥,『SIDE 7』的少年們逐漸從『外行人』變成了『戰鬥員』。
『外行人』與『戰鬥員』有何不同?是一個衍生出來的問題。除了經驗上的差距之外,還有自我目標與價值觀,而這正是構築一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SIDE 7』的少年因為戰爭的衝擊而導致價值觀劇烈轉變,也因為找不到戰鬥的目標,讓自我認同產生強烈的矛盾以及迷惘。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沒有喘息思考的時間,在更為重要的前題─生存前,只能暫時的被壓抑下來。被戰爭的洪流所捲入,找不到為何而戰,卻又不得不戰,為了生存。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哀吧。
除了人物內心的掙扎與衝突之外,這部電影也探討有關戰爭的部分。在革命戰爭之下,沒有正邪之分,都是為了自己的理念而戰,想要透過這場戰爭達成某個目的,為了己方陣營或是自己。『機動戰士』不過是人類拿來爭戰的工具,戰爭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從武器、戰術、組織到後勤補給,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從全盤去考量,只擁有某項優勢,不代表你就會贏得這場戰役;如果另一項處於劣勢,更可能的是輸掉這場戰役。
《機動戰士鋼彈:哀.戰士篇》可以當成一個獨立故事來看,不會因為不了解鋼彈及其相關背景,而無法了解這部電影想要探討的主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是以電視版動畫剪輯而成,難免在一些場景轉換或是故事轉折的地方,不是那麼的流暢,但是不會影響故事完整性,以及他所想要表達的事物,可以說是瑕不掩瑜。
(撰文:朱逸樵)
影片片段:
Monday, October 18, 2010
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輯
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輯
(The Animatrix)
華卓斯基兄弟Larry and Andy Wachowski
2003/Color/USA/9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19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2004年安尼獎年度最佳家庭娛樂動畫產品
1999年,駭客任務(The Matrix)來日本做宣傳的時候,本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華卓斯基兄弟同時拜訪了許多在日本動畫產業有重大影響力的電影工作者,最終決定要與這些動畫導演合作。
《駭客任務動畫特輯》(The Animatrix)的概念也在此時逐漸萌芽。當華卓斯基兄弟返回美國之後,他們開始著手編寫《駭客任務動畫特輯》的內容,但是最終只寫出了四段故事的腳本。剩餘的腳本以及動畫編導的工作幾乎都交給了日方的電影工作者。
本片中的九部動畫的世界觀都建立在電影《駭客任務》的架構上。有些短片訴說著在母體之中人們的生活;有些則描述著那些想從母體世界逃脫之人的歷程;有些故事則專注描繪其他反叛者如何對抗由電腦創造出來的母體世界。
以下就簡略介紹片中的九部動畫短片:
《二度文藝復興》(The Second Renaissance):由《終極幻想世界~太空戰士》的導演前田真宏執導,故事取材自華卓斯基兄弟《駭客任務》的一個漫畫短篇。本片可以算《駭客任務》的前傳,故事描述了在未來,人類如何自我墮落、機器人的反抗以及人類的自取滅亡,讓母體世界取而代之。本片警世意味濃厚,值得觀眾省思。
《程式》(Program):由《妖獸都市 動畫版》的導演川尻善昭編導。虛擬世界的設定在日本戰國時代。關於兩個駭客的愛恨情仇,以及叛逃回母體與否的掙扎。故事中也展現了人類其實往往無從辨別自己生存世界的真假。究竟哪一個是創造出來的程式?哪一個才是真實世界?很難看得清。
《世界紀錄》(World Record):由導演《Red Line》的小池健執導,川尻善昭編劇。故事描述著一個無意間靠自身之力逃脫母體控制的短跑選手,以及母體怎麼樣將主角重回母體的掌控之下,洗去所有有關真實世界的記憶,但是自由的印象卻仍永烙腦海之中。
《少年故事》(Kid’s Story):由《星際牛仔》的導演渡邊信一郎執導,華卓斯基兄弟編劇。故事主角在電腦上收到《駭客任務》主角尼歐的邀請,邀請他逃離母體世界。隔天,當他在學校上課時,特務卻來追捕他。主角要怎樣才能逃離特務的魔爪,成功逃離母體呢?
《異度空間》(Beyond):由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森本晃司編導。故事講述著一個為了找尋走失的貓而來到母體程式漏洞的少女。對於母體是如何無時無刻的控制以及監控民眾,以及合理化這個虛擬世界,在這部短片中一覽無遺。
《變節》(Matriculated):由韓裔美籍導演鄭彼得編導。故事講述著人們嘗試改寫機器人的程式,使機器人成為對抗母體的幫手。機器人本身是沒有邪惡與否之別的,差別在於寫入他之中的程式是怎麼樣應對事物。片尾看似悲情,卻也有一種希望在黑暗中萌芽。
《偵探故事》(A Detective Story):由渡邊信一郎編導。一個落魄的私家偵探,某天收到一個神秘客戶要求他去尋找一個代號為崔尼蒂(Trinity)的駭客。在過程中,我們可以依舊看到特務對於母體人民的嚴密掌控,以及他們如何處心積慮的要捕捉這些駭客。
《絕命飛行》(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由製作知名電玩《太空戰士》的史克威爾公司北美分部負責動畫,華卓斯基兄弟編劇。故事描述Osiris這艘戰船的最後一戰,以及駭客們如何為了保衛人類的最後基地—錫安,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取人類世界的安全。
透過這九部短片,觀眾得以窺見在電影主線緊張激烈對戰之外,關於這個世界的各種面向。每部短片長短雖然約十分鐘,但是每部片都精采絕倫,絕對能夠一下就把觀眾拉進故事之中,與角色一同體驗這個母體世界的箇中奧秘。
對於本來就是《駭客任務》影迷的觀眾,《駭客任務動畫特輯》絕對會給予截然不同的感官與精神享受;但是對於《駭客任務》不甚熟悉的觀眾也不必感到懼怕,因為本片也可以作為一個進入《駭客任務》世界的敲門磚,透過本片,逐漸把這個世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景貌。
你準備好要面對這個虛擬世界了嗎?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駭客任務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華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
1999/Color/USA/13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16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9年奧斯卡獎最佳剪輯(Zach Staenberg)、最佳效果(音響編輯)(Dane A. Davis)、最佳效果(視覺)、最佳音效
★2000年英國金像獎最佳特別視覺效果、最佳音效
★2000年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土星獎最佳導演
我想《駭客任務》絕對標誌著一個時代,1999年,它不只帶給電影工業視覺特效上的震撼,更大的衝擊在於,華卓斯基兄弟從科幻領域開啟了一個哲學命題的預言,越過人面對人造機器人的「人性」辯證,我們集體進入了科技時代,「電腦」化身為肉體,「符碼」化身為靈魂。我們開始熟練地搜尋(searching)、傳輸(transmissing)、下載(downloading),直至身體變成了資訊,資訊變成了身體。這就是《駭客任務》的主旨,原來,真實世界才是虛擬的幻象,是一堆電子符碼的建構與傳送,刺激著我們大腦的認知,一個互動的虛擬世界,也就是電影裡所謂的「母體」(The Matrix);而網際空間竟然才是真實的戰場,我們在裏頭與電腦人搏鬥,試圖喚醒同類。於是,一場虛擬與真實的戰鬥於焉展開。
先來談談電影本身。《駭客任務》的視覺特效,絕對是這部電影裡最撼人的元素,但光有視覺特效若無一個完整且具哲學思考的故事節奏,《駭客任務》可能票房仍然會很好,但卻無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首先,記得電影一開場,女主角崔妮蒂就為我們展示一記令人屏息的正面飛踢嗎?這就是《駭客任務》讓人為之經典的手法─「子彈時間(bullet time)」,也就是將攝影機以360度鑲嵌的方式,製造轉瞬時空凝結的「慢速環場」效果,延長肉眼無法感受的那一瞬間。因此「崔妮蒂的大鵬展翅」、「尼歐的下腰閃子彈」、「尼歐與電腦人衝向對方,子彈削過臉頰的畫面」,才會那麼深刻的印在我們腦海中。再來,第二令人驚艷的,想必是尼歐吞下紅色追蹤定位藥丸後,那一段變成真實人的「再製」過程。破碎的鏡面,本來反射了兩個尼歐,但卻在尼歐注視時凝合成如水銀般的張力鏡面,接著當尼歐碰觸它時,墨菲斯說:「你曾作過一種夢彷彿實實在在發生過?要是你醒不過來呢?你該如何分辨夢世界與真實世界?」真實與虛擬的辯證,是《駭客任務》最為精彩的部分,也是《駭客任務》對資本化的機械世界最大的反諷。而墨菲斯這群真實鬥士的化身,為了保護純種人類最後的盛地「錫安」,背負使命尋找救世主(The One)的邏輯,仍是西方「天賦人權」的宗教觀,但這次「人權」的爭奪場域,轉移到虛擬世界,由墨菲斯所帶領的這群「真實鬥士」,也仍得經過母體的再製。
再來,我想《駭客任務》標誌了一個時代,也在於它集合了20世紀人類文明世界幾項關鍵改變,第一、工業的發展與機械文明的崇拜;第二、電腦的發明與資訊時代的來臨;第三、科技與生物技術上的突破(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AI);第四、前三項變因對於「人」之所以為「人」,此一物種,在演化意義上所帶來的改變。因此,我們在《駭客任務》裡看到電腦人史密斯,對著代表傳承人類使命的使者墨菲斯這麼說:「我在試圖把你們這種生命體進行分類時,發現你們其實不是哺乳類。地球上的每一種哺乳類,都有一種適應環境變化而取得平衡的演化本能,但你們人卻沒有。你們就像一種病毒,為了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無限擴散,直到所有自然資源都被用盡。」這暗諷著什麼呢?當《舊約‧創世紀》裡的神,照著祂的形象,創造了人,並使人管理海裡的魚、地上的牲畜,和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到了《駭客任務》中,我們卻面臨電腦人的威脅,他們試圖分類、研究、創造另一套程序語言,使得「秩序」更容易掌控,在他們眼裡人類的失控,就像病毒,是地球上的癌症,必須消滅。這其中的寓意,層次豐富,令人拍案。
科幻作品,常被置入「後人類」的討論框架,而呈現一種虛無與狂歡的氣息。不是過度厭惡科技,便是誤認虛擬世界的「無根」為一種必然。我較傾向一位研究者的觀點,他認為當現代科技早已進入我們生命每一部份、甚至血液和細胞時,我們必須重新評估什麼是人、什麼是文化。而科技所造成的第二自然,不斷會反過來衝擊我們,尤其是在科學與技術之間,後者已逐漸脫離人類文化系統的掌控。尖端科技造成一個不斷使宇宙間的物質複雜化的現象,整個科技領域通過技術製成品亦儼然佔有中介者地位,主動要求我們作出回應。而怎樣去適應一個所謂「科技真實 」(technological real)的情況,當然也就是研究科技文化學者的重要課題。當我們進入一個後人類文化想像,一方面避免停滯在一個簡單的『科技恐懼』(technophobes)層次,另一方面又可以從城市人的生活點滴,逐一從具備體驗能力的角度上,反證其中種種的文化深層意義1。
若你問我的意見,我或許較傾向於電影中那位背叛者賽佛,他選擇相信感官認知,是所謂的真實。「看。用你的感官,像嬰兒一樣好奇。真理與知識來自大地。」亞里斯多德如是說。
1 王建元,《文化後人類:從人機複合到數位生活》(台北:書林,2003年2月。)
(撰文:林柳君)
影片片段:
Saturday, October 9, 2010
魔鬼終結者2
魔鬼終結者2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
1991/Color/USA/137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12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1992年奧斯卡獎最佳效果(音響編輯)、最佳效果(視覺)、最佳化妝、最佳音效
★1992年英國金像獎最佳音效、最佳視覺效果
★1992年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土星獎最佳女主角(Linda Hamilton)、最佳導演、最佳新人(Edward Furlong)、最佳科幻電影、最佳特殊效果獎(Stan Winston)
《魔鬼終結者2》為導演James Cameron繼《魔鬼終結者》後之新作,延續《魔鬼終結者》部分,主要是描述後工業社會,因為人類過度依賴機械所造成的末日毀滅感,以及用感情對抗無情的未來機械世界;至於特出的部分,則是特效的運用吧!
先來談《魔鬼終結者2》的劇情,《魔鬼終結者2》中,John Connor是未來的人類領袖。機器人主宰者為了一舉殲滅人類,從未來世界派遣暗殺者T-1000機器人回到1997年,企圖改變歷史,追殺童年時的John Connor。未來世界的John Connor派遣終結者T-800回到過去保護童年的自己,並且為了救出被關在精神病院的親生母親Sarah,終結者與暗殺者展開精采對決。而後,John與Sarah潛入製造出未來機器人的電腦公司,打算將那些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機器人資料銷毀,但暗殺者仍然在後窮追不捨。
從特效的角度來看,James Cameron在《魔鬼終結者2》中創造液態機器人,運用電腦動畫技術使其變形幻化,例如機器人頭被切半又復合,或是從方格形的塑膠地板中升起等,滿足觀眾視覺享受。《魔鬼終結者2》無論在道具、節奏、特技、爆破場面等方面都超越第一集,對未來世界的建構想像更為深入且前衛。然而,高科技的世界愈吸引觀眾,更凸顯James Cameron所強調的末日毀滅感,使一切變得矛盾起來。
再以感情對抗未來機械世界的角度來看,《魔鬼終結者2》刻劃出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真情的流露與無感官世界的不同。當終結者問童年時的John為什麼人類要哭的時候,他回答:「當人類內心悲痛時,會哭泣。」終結者當下無法理解,直到最後必須分離時,終結者才明白人類之所以會哭,不單是因為生理上的傷痛所造成,心理因素也是成因之一。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有感情,雖然感情可能造成怨恨,導致互相殘殺,但,也是因為有感情才會有愛。
人類對於未來機器人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而未來的發展,就像一條岔路:倘若人性仍能保存,將走向更科幻美好的世界;反之,則是無可想像的毀滅。簡單來說,James Cameron極盡特效之所能,想訴說的大概就是如此吧!
(撰文:高萓璘)
影片片段:
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星際大爭霸(迷你電視電影版)
星際大爭霸(迷你電視電影版)
(Battlestar Galactica (mini series))
麥克.萊墨Michael Rymer
2004/Color/USA/18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9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3年,科幻頻道(Sci-Fi Channel)決定重新翻拍格林.拉森於1978年的科幻電視影集《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並找來了曾參與著名科幻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製作的羅蘭.莫爾擔任製作人。麥克.萊墨則擔任導演。
本部迷你電視電影版可以被視為《星際大爭霸》影集的前導劇。之所謂前導劇,就是觀眾可以直接透過這部三小時電影,立刻釐清《星際大爭霸》的故事背景以及世界觀。譬如什麼是賽隆人 (Cylon)?為什麼只剩下這艘戰艦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未知的星球……
《星際大爭霸》的故事開始於某個星系的人類與賽隆人簽署停戰協定40年之後,賽隆人突然對於人類生存的十二個殖民地發動毀滅性的攻擊。賽隆人是由人類創造出的機器人生物,但他們卻背叛了人類,想將人類滅絕。人型賽隆人的誕生,使得人類更難分辨敵我。而僅存的戰艦Galactica像是聖經中的諾亞方舟一樣承載著人類的火種,延續著生存的希望,只是這次的浩劫不是由上帝降下,而是人類一手促成。人們創造的科技這次帶來的不是社會的進步,而是人類文明的毀滅。
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反撲一直是電影圈的熱門題材,但這同時是我們不能忽略的議題。科技真的會為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嗎?更精密的儀器是否將我們帶往一個無法獨立生活的世界?當生活正一步步被科技吞噬的時候(請想像一個沒有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世界),人類是應該無條件的接受,還是對於這個現象有所反思?當科技不再造福人類,而是帶來毀滅之時,我們又該怎麼應對?
另外,有關機器人/外星人對於人類生命的威脅,我想在好萊塢的世界裡面也已經司空見慣。觀眾早已習於看到一名英雄會在人類延續存亡之刻,瀟灑地與壞人對抗,最終成功消滅這些壞蛋。可是在《星際大爭霸》中,卻沒有這樣的「英雄」,而是由一個個有性格缺陷的「人類」保護著人類的最後希望。新版的《星際大爭霸》對於人性的黑暗面以及性格缺陷皆有不少著墨,故事情節也比較黑暗與隱晦。
但這也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特別之處。人不是機器人,所以有情感,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有對於過去的懊悔,有不能提起的秘密。在《星際大爭霸》裡,可以看到每一個角色一方面在與賽隆人作戰,一方面也在與自己的生命瑕疵搏鬥。當然,他們可以忽略那些錯誤,但是唯有當他們承認失敗,才能迎向新的視界,並一同為人類之火奮鬥。
「作為一個人類,我們為什麼值得被拯救?」Galactica的戰艦指揮官阿達曼如是問。而我想這也是貫串整部電影的一個重要命題。在電影中,賽隆人很少亮相,多數的鏡頭都著墨於人類角色的互動。或許在這個危及存亡之秋,觀眾們更能夠找到回答這個命題的解釋吧。
《星際大爭霸》可以只被視為一部科幻娛樂片,畢竟劇中的情節緊湊,高潮迭起,以打擊樂為主軸的配樂編制也讓觀眾的心情更容易隨著情節脈動。但是在這些娛樂之外,我想《星際大爭霸》還放入了更多對於人類社會的反思,值得觀眾再三品味。
(撰文:余韋達)
影片片段:
Sunday, October 3, 2010
鑽石宮
鑽石宮
(Westworld)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1973/Color/USA/88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5 (二) 20:30
清大合勤演藝廳
1973年出品的科幻電影”Westworld”為麥克.克萊頓執導的首部長片,而令觀眾較熟悉的是該導演的另一作品《侏儸紀公園》。若談到以「機器人」為主題的科幻影展,本片以「人類創造機器人,機器人反撲人類」的劇碼呈現,最後帶給觀眾一個保守但安全的解答。
將近四十年前的電影,不拿當代科幻電影做對比,”Westworld”呈顯了科幻電影的傳統敘事,影片中存在許多鉅細靡遺的歷史幻想,至今看來依舊引人入勝。電影中企圖以單一敘事營造出專注的緊張感,且其細膩的元素及設計,正是吸引觀眾的重點所在,雖因敘事的單調遭到削減,仍舊不容小覷。
當劇情邁向高潮,觀眾隨情節起伏,不免幻想自身也能恣意待在夢想的年代。如果在台灣,不禁讓人想回到每一個看似驚濤駭浪的歷史關鍵時刻:鄭成功登陸台南、施琅收服台灣、1985年乙未抗日、1945年日本戰敗、二二八事件、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為了看棒球比賽熬夜、鄉土文學論戰、高雄美麗島事件、台灣新電影發軔、解嚴、野百合學運……。許多政治、文學、體育、影像交織於歷史、現在看來影響重大的詮釋,說不定在當時,只像風一般靜靜吹過,激不起任何漣漪?
就像克萊頓的”Westworld”,沒有給我們太跳躍的歷史形象,電影中的美國歷史被刻板地展演—機器人同樣遭到機械複製,而人們享受其中,包括那些不在當代時空裡所允許的殺人越貨。
電影走到一半,劇情急轉直下。導演花了大篇幅描繪機器人追殺男主角的場景,人類一個個被消滅,最終剩下一對一的真假對決。電影劇情的不合理、人物性格的不立體、結局的不明朗,導演帶給觀眾許多疑問。如何抽絲剝繭找到本片的最終意涵,都留待觀眾自行欣賞與解讀。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