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5, 2011




(The Doors)

奧利佛.史東 Oliver Stone
1991/Color/USA/14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9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這是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進入90年代之後開始從歷史角度探討「美國」的作品之一。本片藉由「門」合唱團(The Doors)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由Val Kilmer飾演))口述其一生及人際關係和心理活動,伸出更長的觸角向內、向外探究他令人視作傳奇的人生,並同時呈現60年代歌手和搖滾樂對美國社會及文化產生的巨大影響。

除了主唱吉姆莫里森,「門」合唱團團員尚有鍵盤手Ray Manzarek、吉他手Robby Krieger、鼓手John Densmore。60年代中期,「門」誕生於洛杉磯,但70年代初期即因吉姆莫里森因當眾手淫、猥褻、暴露等罪名官司纏身,旋即解散,並隨著他驟逝而成為搖滾史上的傳說。但「門」卻為美國搖滾樂文化烙下不可磨滅的記號。有人說:「披頭四為流行音樂引進聰明機智,滾石合唱團則直率坦承地揭露現實生活,但是吉姆莫里森和門則為搖滾樂提供嚴肅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莫里森天才般的敏銳使「門」成為第一個將文學和搖滾樂結合的樂團,本片也處處揭示莫里森的才華和近乎囈語的鬼魅詩句。

本片雖名為《門》,但是乍看之下更像莫里森的個人傳記。若說片商藉由這個片名消費「門」合唱團倒也無可厚非。但我認為這並不是莫里森的專屬故事,而是他以「門」的團員身分觸及周遭的生命態度,只是剛好身為該團主唱是他短暫人生中最發光發熱、最有影響力的時候罷了。

「巫術」和「巫」元素經常突然出現在莫里森和觀眾眼前。這或許和莫里森幼時和家人出遊,在沙漠中看見因車禍喪生、嘴角淌血的老太太那個既真實又像夢的記憶有關,從此也開啟他超乎常人的敏感和思維。但鬼魅般的「巫」由他童年的記憶,直到成名之後因嗑藥而恍惚的大半時間裡在幻覺中驚鴻一瞥、最後甚至「跟」著他上了舞台。「巫」的出現越來越頻繁、越來越不可預期,也越來越沉重。雜交、婚姻、變成祝禱儀式的演唱會以及祭文般的詩句,處處充斥古老神靈的魔力。最後,當莫里森自述其一生故事時,「巫」也在一旁默默地、沒有表情地看守著他。這也是本片雖然神秘色彩濃厚卻最魅惑人心的母題。

莫里森這個寂寞又孤高的人物,從懷才不遇到瞬間大紅大紫,因調適不良導致自我膨脹和盲目地自認為無所不能,造成他和社會、朋友和異性的關係轉變也是本片重點之一。原本就和父母相處不睦的莫里森出道初期在酒吧演唱中脫序唱出弒父姦母論調引發軒然大波,酒吧老闆勃然大怒,但卻有人說「這才是藝術」,並大受歡迎,從此開啟他離經叛道的演唱風格。「門」其他團員必須時時忍受他脫稿演出以及因嗑藥而拖累樂團名聲。旁人不斷對莫里斯洗腦他的重要性造成他的大頭症以及和團員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原本親如手足的團員卻漸漸變成陌路人,連歌曲賣給廣告商也因為找不到莫里森而直接下決定。團員解釋是為了「留下後路」。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是否為真已經不重要,指出的是背後若即若離的關係。而片中他和女友的關係也很有意思。兩人的愛情與其以「愛情」稱之,其實更接近動物式的本能和愛慾憎恨。他們幾次要置對方死地,但末了又激情相擁,無論是愛或恨,他們終究離不開彼此。

莫里森擁有迷惑人心的鬼魅力量,他的一言一行和歌曲都在挑逗大眾,輕易地便能誘使他們進入如儀式般的迷惑和近乎暴動的狂歡中。他自述自己「只是個聰明敏感的人,卻有著小丑的靈魂,老是在重要時刻造反」。別人崇拜地稱他作「蜥蜴王」或「黑皮褲魔鬼」,但他說自己其實只是個「假英雄」。他的死亡來得突然,但對他而言,「死亡」本身卻又美得像首詩,足以讓他好整以暇地迎接那天到來。身後和王爾德、莫札特為鄰,這似乎也經由奧利佛史東的鏡頭默默接受這號爭議人物曾經存在的意義了。莫里森的生命層次構築於性、暴力、音樂和現實與幻覺的游離,其一生便已足夠做為一部傳奇!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前進高棉



前進高棉
(Platoon)

奧利佛.史東 Oliver Stone
1986/Color/UK/12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2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Claire Simpson)、最佳影片(Arnold Kopelson)、最佳音效(John Wilkinson)
★1988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Claire Simpson)
★1987年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Tom Berenger)




《前進高棉》(Platoon)是一部於1986年在美國拍攝的越戰電影。由奧利佛史東編寫劇情並同時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湯姆貝林傑、威廉達佛、查理辛和佛瑞斯特懷特克。另外,本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和最佳混音獎。另外,它也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

由於奧利佛史東本人曾經參加過越戰並且負傷,所以其電影中經常利用暴力場面的呈現促使社會大眾對戰爭進行反思。奧利佛史東從越南回來後便開始編寫「前進高棉」的劇本。這部電影深刻地呈現出了越戰的醜陋,剛好與約翰•韋恩讚美越戰的作品《綠扁帽》(The Green Berets )產生強烈對比。

整部影片的故事大致上來自於史東在越戰中的經歷。主角克里斯是一名新兵,他認為大學教育無法教導他所需的知識,所以放棄大學自願入伍,隻身前往越南並投入叢林中的戰鬥。由於艱苦的叢林生活和戰場上的殘酷與現實,使得他從一個天真的青年變得憤世嫉俗。影片不只描述在越戰戰場上的戰爭,同時也述說了克里斯及他的戰友間的另一場戰爭。儘管他們的表面上的共同敵人是北越的共產黨,但泰勒卻捲入了他的兩個上司巴恩斯中士和伊萊亞斯中士的鬥爭。再經過了許多的事件後,克里斯選擇站在了伊萊亞斯這一邊。但是伊萊亞斯在一場與北越軍戰鬥中被巴恩斯偷襲陷害而死在敵火之下。不久之後,克里斯在另一次的戰鬥中也趁機殺死巴恩斯為伊萊亞斯報仇。

許多評論對這部影片所反映戰爭中的血腥暴力有褒有貶。許多美國士兵被描述成野蠻和不分皂白的屠殺者,他們所執行的任務毫無目的和意義。但就某方面來講,這的確也忠實呈現了整個越南戰爭的形象。

這部片的拍攝年代有點久遠,所以在特效方面真的沒辦法與當下的電影相比。雖然如此,還是生動勾勒出現出戰場上槍林彈雨與草木皆兵的場景。另外,此片和以往美國所拍攝越戰電影都不一樣,沒有美國英雄主義的存在,反而是一群吸毒酗酒、士氣低落並軍心渙散的落魄軍隊。這部片電影充滿暴力血腥與心機算計,收尾的結局也不算好。雖然沒有《第一滴血》的精彩刺激,但是可以說是一部相當寫實的電影,讓我們對越戰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還是有一看的價值。










(撰文:朱澄亞)


影片片段:


雷恩的女兒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大衛‧連David Lean

1970/Color/UK/20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5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71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John Mills)、最佳攝影(Freddie Young)
★1971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John Mills)
★1972年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John Mills)




已故英國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擅長處理於大時代浪潮沖刷下之男女情慾,常透過壯麗的環境或背景來呼應主角澎湃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紀的增長,再重新觀賞此片,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大衛.連精準掌握人類特有複雜情緒與人性的功力。導演透過劇中人物間關係微妙的變化,將所要表達的情緒深切的傳達給觀影者。

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愛爾蘭的某個小村莊,那時候社會大環境對男女間的情愛觀念還相當傳統,然而一個性格開朗、不受傳統觀念所拘束的農村女性--蘿斯瑞安仍不顧一切地追求她理想中的愛情。這之間的過程中背負著沉重的傳統觀念包袱,要經過多少磨難,承受因旁人眼光造成的壓力有多大,想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

劇中蘿斯愛上了年紀大她兩倍的小學校長查爾斯,從相知到相惜,兩人很快就結了婚,卻在婚禮當天發生爭執,使二人感情因此生變。此時,一名指揮官蘭多弗(Christopher Jones飾)被派來接任小學校長,他與蘿斯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然而已為人婦的蘿斯這樣看似不檢點的行為,令保守的村民對她議論紛紛,再加上一起私通軍火的案件讓蘿斯受到牽連,受到村民無情的懲罰,在柯林神父不間斷地調解下,才平息了村民的怒氣。
一部影像與配樂都美到令人盪氣迴腸的史詩片,一段發生在英國佔領愛爾蘭期間的愛情悲劇。片終,結局令人深思,不像往常王子與公主的美滿劇情,卻真實寫出了人生中的無奈,如果只在乎童話般的美滿結局,對同一部電影的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










(撰文:樊毓芬)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印度之旅


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大衛‧連David Lean

1984/Color/UK/16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Peggy Ashcroft)、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
★1986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Peggy Ashcroft)
★1985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女配角(Peggy Ashcroft)、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




《印度之旅》是大衛連導演沉寂多年後的一部經典之作,也是其最後的一部電影。大格局的呈現是大衛連導演一貫的風格。電影中的每個場景,從萬人攢動的印度街頭市集、寧靜的河畔,到宏偉壯觀的馬拉巴古洞窟,皆以史詩般的壯闊視野呈現。色彩濃厚的在地文化及壯麗絕倫的自然風光貫穿全片,使其不因主題的嚴肅淪於沉悶,更像是一場視覺上的印度之旅。

故事設定於九零年代的印度,此時正值英國殖民時期。兩個英國貴族女子,摩爾太太與桂思特至印度探親並打算趁著機會好好地體驗當地風土民情。然而,一切並不如兩人想像的順利,首次踏上印度土地的兩人,看到的是在殖民統治下不平等且變調的印度。當地的英國人對於兩人的要求不屑一顧,「高貴」的英國人向來不願意和「次等」的印度人接觸,更遑論是打算深入接觸和了解。幸運地,摩爾太太碰巧遇上一位熱心的艾斯醫生--一個印度人,願意帶領兩人體驗真實的印度之旅。旅程的第一站,他們來到了神祕的馬拉巴古洞。然而看似愉快的旅程,跟著的卻是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的遭遇。在山洞裡,桂思特突然倉皇的跑下山,沿路的仙人掌使她遍體麟傷。此一意外立刻引起當地的軒然大波,英國人一口咬定艾斯醫生涉嫌強暴。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在真相面前,法律會是正義的化身,或是消極地向「優越」的民族意識靠攏?

《印度之旅》在探討殖民下扭曲的國家關係,但其切入點並非以同情憐憫的角度為被殖民者發聲,更不是為了宣揚殖民者的優越。電影中的角色心境是貼近人性的,桂思特是個有想法的英國女性,依舊束縛於輿論而猶豫不決;艾斯醫生是個慷慨的好人,仍舊無法欣然的釋懷一切所遭受的屈辱。正因為每個角色都是複雜的個體,我們不易受電影主導而憐憫任一方,即使是受壓迫的被殖民者。

在殖民統治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向來是立足在「高貴」與「次等」的不平等上,這是種族優越論下建構出的鴻溝。劇中,摩爾太太曾說:「上天不就是要人類互助互愛嗎?」這是一個對於人類行為的一個反問。人們一直傾向於歧視「低等」民族,甚至認為與其接觸將污辱自身純潔。從過去九零年代的殖民統治到現在台灣社會中的外勞問題,這樣的想法依舊存在。然而,種族優劣不是依據膚色、文化、語言來斷定,甚至可以說是無分優劣的。也許觀賞這部電影,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的反思。











(撰文:廖近言)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8, 2011

齊瓦哥醫生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大衛‧連David Lean

1965/Color/USA/20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1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66年奧斯卡最佳彩色美術指導(John Box)、最佳彩色攝影(Freddie Young)、最佳彩色服裝設計(Phyllis Dalton)、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最佳改編劇本(Robert Bolt)
★1966年金球獎最佳電影類劇情片、最佳劇情類電影男主角(Omar Sharif)、最佳導演(David Lean)、最佳電影配樂、最佳電影劇本(Robert Bolt)
★1967年葛萊美獎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




一部經典之所以被流傳,絕對有其原因,之於《齊瓦哥醫生》而言,我想,莫過於冰天雪地的壯麗美景、演員們的精湛演技、還有主角們的淒美愛情吧。 起碼我是深深為之動容的。

故事開始於齊瓦哥醫生的哥哥--葉格拉夫將軍。將軍在尋找他的姪女,也就是齊瓦哥醫生的女兒。然後從將軍敘述一本詩集開始,帶出整個故事。我們彷彿回到二十世紀初的專制俄國,由烏拉山腳肅穆的葬禮做為起點,莫斯科悲傷的遺憾做為終點,我們一起見證了大時代的動盪,老百姓的無奈,還有齊瓦哥、妻子桃尼亞、情人拉娜三角戀情之間的悲歡離合,每一處轉折都使人低迴不已。譬如說,齊瓦哥前往玉里亭和拉娜分手後,沒有人料到他在回程會被游擊隊抓走;又譬如說,齊瓦哥看著拉娜似乎被科摩斯基說服離開祖國,而事實上因為希望保護懷中齊瓦哥的孩子,拉娜佯裝不知情跟著科摩斯基離開。目送載著拉娜的馬車消失在邊際後,齊瓦哥衝上二樓並打破窗戶,那彷彿帶著無窮無盡凝視的悲痛訣別,我幾乎哽咽。

當齊瓦哥被游擊隊抓走時,內心在想些什麼呢?「桃尼亞跟孩子在等我回家」?「拉娜以後沒有人照顧」?抑或都有?在時代的動盪中,齊瓦哥掙扎於兩個摯愛的女人之間,最後終究是被大時代所擊倒。桃尼亞帶著孩子在大雪中遠去的一幕,是齊瓦哥的幻覺,也是他的夢魘,和家人無法預料的永別是他內心深處的最痛,凍裂出一道傷痕,永遠無法填補;千辛萬苦逃出來的齊瓦哥,雖有拉娜相伴,可惜命運從來不肯寬待他,噩耗又砸毀了一切,無情地帶走拉娜,帶走幸福。從葉格拉夫的敘述中,我們得知,最後返回莫斯科的齊瓦哥,已是垂垂老矣,不堪一擊,對照電影剛開頭那個勇敢無畏的優秀年輕人,怎不叫人鼻酸!於是我們看到,當齊瓦哥心臟病倒下,周圍所有人都圍上身邊時,拉娜卻正要轉進小巷渾然不知地離去,彷彿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潸然淚下。

這是一部好美好美的電影。風景美,人物美,劇情更美。因為動盪的時代而不能圓滿的命運,或許,就是因為不能圓滿,所以才能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記吧。











(撰文:黃旭寧)


影片片段:


Tuesday, January 4, 2011

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大衛‧連David Lean

1962/Color/UK/21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8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63年奧斯卡最佳彩色美術指導(John Box)、最佳彩色攝影(Freddie Young)、最佳導演(David Lean)、最佳剪輯(Anne V. Coates)、最佳原創配樂(Maurice Jarre)、最佳影片(Sam Spiegel)、最佳音效(John Cox)
★1963年金球獎最佳彩色攝影(Freddie Young)、最佳電影類劇情片、最佳劇情類電影男配角(Omar Sharif)、最佳導演(David Lean)
★1958年英國金像獎最佳英國男演員(Peter O'Toole)、最佳英國電影、最佳英國劇本(Robert Bolt)、最佳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土耳其趁機入侵阿拉伯半島,島上阿拉伯各族群四分五裂,無力對抗外敵的侵略,不得不依靠外國力量支持得以補給。原屬英國情報局部門下的勞倫斯因通曉阿拉伯民情,被指派至南部阿拉伯,協助部族首領費瑟王子。勞倫斯向費瑟王子提出大膽的建議,穿越沙漠奇襲艾卡巴,為佔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的突襲隊屢建戰功,得到了阿拉伯部族的尊敬,他換上了阿拉伯人的服裝,成了享譽國際的英雄”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的阿拉伯軍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贏得勝利。但英阿卻在管轄方式上有了嚴重的分歧。勞倫斯困於複雜的外交鬥爭中,最後退役,失意返鄉。

好萊塢製造了不少英雄人物,然而近年興起的反英雄趨勢也不是新鮮事,但即使如此,再回頭重看《阿拉伯的勞倫斯》,然仍驚訝於這部電影在史詩英雄主題上所展現異樣特質(或許用奇怪更適合)。當勞倫斯被派去當「聯絡員」接近費瑟的部族,軍方要他做的其實是間諜,他卻反過來向阿拉伯族人接近,打著費瑟王子的名號,以游擊軍隊和爆破火車對抗土耳其軍,宛如剽悍的阿拉伯兵。回到英軍的勞倫斯一身長袍裝扮,同袍間瀰漫著一種不自然的緊張氣氛,士兵們一群湧上為勞倫斯道賀時,他卻是倉皇逃跑。身分認同上,勞倫斯是孤癖的,我以為,這裡所指的並非只是國家或宗教的認同,指的是更個人性的歸屬的問題。勞倫斯在英阿之間擺盪不明,在德拉比(DERRA)遭受到暴力壓毀了他自我的英雄形象時,乾脆說出:「”Any man” is what I am .」

這並非跋山涉水屠龍救美的故事,影片側重勞倫斯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事實證明,勞倫斯的確有軍事上的長才與謀略,但究其所得的勝利我認為有一半是膽量,更多的則是運氣。喜好玩徒手捻熄火焰的遊戲暗示了勞倫斯的冒險性格,但也正如勞倫斯所說:「The trick is not minding that it hurts.」帶出其一意孤行的危險因子。電影的規格是巨大的,包含橫跨沙漠風景、歷史轉捩點中的戰爭史詩,大風景中大衛連的敘事功力收放自如,既可粗獷,又不失細膩。勞倫斯的缺點使其成了一個複雜的人物,如初試阿拉伯長袍的憐影自盼;親手射殺被自己所救的人所受的折磨;炸毀土耳其人火車時,臨風踩在火車之上,眾人在底下追逐影子歡呼喝采,那神氣的情態十足顯現出勞倫斯的輕率和自命非凡。勞倫斯既剛強又軟弱,仁慈也殘忍,彼得‧奧圖帶著陰柔氣質的演出,演活了勞倫斯的矛盾和脆弱,從一名小舞台劇演員一躍成為了電影明星,而飾演阿里的奧瑞碼‧雪夫更參與了日後《齊瓦哥醫生》的演出。

我並不欣賞勞倫斯,但卻沒辦法乾脆的不喜歡他,當人物性格中的矛盾越發明顯,情感中的曖昧越發濃烈,不就越貼近真實的人嗎?越是像一個真正的人,我就越沒辦法輕下結論,只能折服於導演的功力和電影魅力。30年前我母親在人山人海的戲院裡坐在地板上看《阿》片時,感受到的沙漠的熱浪和震撼,至今仍可以從影格中感染。











(撰文:鄭雯芳)


影片片段:


Sunday, January 2, 2011

桂河大橋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大衛‧連David Lean

1957/Color/UK/16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4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58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lec Guinness)、最佳攝影(Jack Hildyard)、最佳導演(David Lean)、最佳剪輯(Peter Taylor)、最佳配樂(Malcolm Arnold)、最佳影片(Sam Spiegel)、最佳改編劇本(Pierre Boulle)
★1958年金球獎最佳電影類劇情片、最佳劇情類電影男主角(Alec Guinness)、最佳導演(David Lean)
★1958年英國金像獎最佳英國男演員(Alec Guinness)、最佳英國電影、最佳英國劇本(Pierre Boulle)、最佳電影




〈桂河大橋的「荒謬」與「瘋狂」〉

大衛連在《桂河大橋》中似乎有意省思戰爭的矛盾本質,一座橋的建造與毀滅,中間牽涉了許許多多價值觀,以及政治力、民族意識和人性之間的斡旋。

英國戰俘尼克森上校在被俘虜的情勢中,仍決定盡力將橋造好,一種民族的自尊,讓他期許英國軍隊能證明他們在這方面讓日本人相形失色,即使自由被管束著,他們至少能在精神體能上表現英國人的能力─謹慎、理性、有組織等等民族形象。尼克森上校最初的念頭,是在一向只行破壞的戰爭中能夠建造起什麼,對他來說橋的貢獻是超越時間的,在戰爭之後,那座橋將能服務當地人群、不分敵我,英國人的付出也將被永久紀念。沒想到也是這樣的想法讓英軍在歸鄉無期的苦悶中找到生活動力,在造橋的團結氣氛和成就感中暫時忘記被俘的恥辱。

造橋工作起初是日本上校和英國戰俘之間的引爆點,但隨著尼克森歸隊指揮,兩方反而是相安無事,甚至產生了那麼一絲革命情感,看著完工的桂河大橋,兩個彼此為敵的日、英上校的心情卻是相仿的,而在講到軍人生涯時恍若也有了共同的感慨。影片亦呈現了在戰爭中人性的共同面向:英國戰俘尼克森上校為了維護軍人人格而抗議奴隸式的勞動,即使被關緊閉也不屈不饒;殘暴的齊藤上校默默決定在橋完成後切腹自殺、貫徹武士道精神;又或者是英國突擊隊長中彈後命令同伴丟下他繼續前進,為了完成任務死而後已………殘酷的戰爭中那些抽象的─每個人所秉持的原則、理念、自尊、榮譽變得更形重要,支撐著他們在戰爭中保有自我,或是,活著。

這部片同時提供了另一組人物作為對照。英國突擊隊中年輕的海軍士兵喬伊斯對於殺人的行為感到猶豫不決,因此在長官遴選突擊隊員時對其能力抱持觀望態度,顯示善良的人性在戰爭中反被視為懦弱。另外一個顯眼的角色美國少校史爾茲,船難中被救起至英國戰俘營,在營中寧願假裝抱病也不願加入工作,逃出來之後也是出於窘迫才加入突擊隊回到桂河進行任務。他乍看似乎是貪生怕死的最佳代表,但在英國突擊隊長華登少校中彈後命令同伴先走、繼續完成任務時,他卻拒絕服從這樣的命令,寧願延後出發也不願拋下他,說道「為何你寧願像紳士一樣的死去,也不能像一個人一樣活下去!?」他對於尼克森上校和華登少校效命於軍隊或原則的愚忠嗤之以鼻,但這句話也讓人不禁反省,在戰爭中政治立場或榮譽高於個人的時候,反而許多最基本的人性選擇會被忘記。

影片的節奏到後來越見緊湊,即使這座橋的鐵路是打通印度、中國運送物資去打自家英國人的,發現英國突擊隊佈下的炸彈時,尼克森上校卻充滿了矛盾複雜的情緒,一心只想阻止橋的引爆,影片最後變成同種相殘。在國家、民族的大旗下,人們不斷區分異己,英國戰俘若是為日人服務,便被等同為敵人一同消滅摧毀,二戰的仇恨、緊張即使在桂河大橋建造後期暫時遠去,但平和寧靜仍舊不長久。或許戰爭就是如影片起初和最後由不同角色不斷說出的「荒謬、荒謬」「瘋狂、瘋狂」吧!











(撰文:邱憶群)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