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3, 2012

寂靜之光




 
寂靜之光
(Silent Light)
卡洛斯‧雷加達斯 Carlos Reygadas
2007/Colour/Mexico/14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22(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影片預告: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2

魔鬼銀爪




 
魔鬼銀爪
(Cronos)
葛雷摩·戴托羅 Guillermo del Toro
1993/Colour/Mexico/9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18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故事始於一個傳說:16世紀一位名叫 Cronos 的煉金術士製作了一件神秘的金屬儀器,外觀類似埃及神話中的聖甲蟲,有著金屬鬼魅般的觸角,據說能使人青春永駐。到了現代,經過多年隱匿後重新出土,意外被年邁古董商Jesus啟動。銀爪隨即嵌入身體,並注入青春的活水,使他再次重溫年輕時美好的生命;然而逆天得來的青春卻要附上惡魔般的代價,使用者變得異常嗜血、見不得陽光、泛白的皮膚不斷剝落又重生;更糟的是Jesus必須面對另一位病重富商De la Guardia,企圖搶奪此寶物;同時也得周旋於親愛的孫女與妻子之間逐漸醞釀的微妙情感。

此部片號稱是導演吉勒摩.戴.托羅「黑暗三部曲」的首部曲(第二部是「鬼童院」、第三部為「羊男的迷宮」),同時也是他的電影處女作,耗資約兩百萬美金,是當時墨西哥電影中拍片成本最高的,但也為他帶來了非凡的知名度。吉勒摩.戴.托羅的電影向來酷愛奇幻式恐怖,作品中不乏血腥、妖魔鬼怪,以及陰暗中未明朗的事物。然而相形於一般恐怖片,吉勒摩.戴.托羅更善於刻劃被扭曲歪斜的人性,這遠比一切怪物更令人顫慄不已。吉勒摩.戴.托羅這般古怪的性格充分展現了家鄉墨西哥對他帶來的衝擊。直至今日,墨西哥仍被毒梟、赤貧與黑道所把持。有人甚至評估黑道與毒梟所持有軍火,不論是品質或是數量上都遠遠超越該國國民軍的配備。吉勒摩.戴.托羅少年時期的60、70年代,自然比現在更加猖獗。自幼以來終日在街頭犯罪中耳濡目染,曾目睹無數人們被槍擊、刺殺、斬首、活活焚燒致死,也曾經被人以槍牴觸頭,甚至當他聲名大噪後,父親還遭歹徒綁架長達七十二天,最後付以大筆贖金才平安歸返。如此經歷足以使他在電影界中開創另一番新氣象。

本片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那件名叫 Cronos 的金光閃閃甲蟲狀儀器。Cronos 源自於希臘神話中的神祇克洛諾斯(Chronos),又稱時間之神(所以英文中Chrono-開頭的字都跟時間有關)。這邊筆者為這個儀器如此命名提供兩種解釋,一種是握有「Cronos(時間)」象徵著人掌控著青春;另一個則是克洛諾斯在神話中怕自己的子女推翻自己,所以將他們接連吃掉,暗指 Cronos 具有吞噬其主人的特性。另一個特色是Cronos 金屬昆蟲的外型(精確來說應該是毒蠍)。吉勒摩.戴.托羅向來偏好外貌醜惡的昆蟲,他曾解釋:「大自然中只有兩種族類會不停地全面擴張,那就是人類與昆蟲,其他物種全都是區域性的、限於各自地盤。昆蟲同時是貪食者與侵略者,不停擴張繁衍到了連自己都不在乎的程度。而人類也彷彿如出一轍。」而熠熠生輝的金屬外皮隱喻著邪惡的事物常以光鮮亮麗的外貌欺騙人們,好比真正的惡魔絕非頭上兩隻角、手持三叉戟;而是手持聖經、以天使的姿態降臨。

吉勒摩.戴.托羅在畫面處理上也有精湛的技術。特別是古董商Jesus 看到鮮血時所流露的貪婪神情,充分地表達出人性扭曲時給人莫名的恐懼感;以及孫女Aurora 和Jesus 之間親情的展現,即便是墮落成了惡魔,依舊能為摯愛的人拾回逐漸泯滅的人性。 


 (撰文:明豪)


影片預告:


Tuesday, December 18, 2012

羊男的迷宮





羊男的迷宮
(Pan's Labyrinth)
葛雷摩·戴托羅 Guillermo del Toro
2006/Colour/Mexico/112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15(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影片預告: 

Sunday, December 16, 2012

靈魂的重量



靈魂的重量
(21 Grams)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2003/Colour/USA/12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11(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靈魂真的有重量嗎?
有研究顯示,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間,體重會減輕21公克,難道這減輕的重量,就真的是靈魂的重量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靈魂其實好輕好輕。可是生命中種種靈魂的掙扎卻重如千斤,人與人之間的交會也複雜如盤根。「他們說,在每個人死亡的那一刻,體重會減少21公克。但是我們能活幾次?我們又能死幾次?21公克究竟有多重?那是五枚鎳幣的重量,一條巧克力的重量,一隻蜂鳥的重量。」(Paul Rivers

為什麼導演會選擇「靈魂的重量」當作片名?導演是想說一個科幻故事嗎?
出於對片名的好奇,很自然的會想知道故事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故事的主要角色由奧斯卡影帝西恩潘、娜歐蜜華茲、班尼西歐岱托羅三位擔綱主角演出,分別飾演病危的數學教授、家庭美滿的幸褔少婦、改邪歸正的前科犯。病危的教授突然接獲心臟移植通知,奇蹟似的重獲新生;幸福少婦因一次意外,同時失去了丈夫與兩個女兒,辛苦建構的幸福生活頓時崩塌殆盡;痛改前非,誠心導人向善,篤信教會的前科犯卻因一次車禍意外,再次面臨嚴峻考驗。三人之間就因為一場意外產生了連結,彼此間的糾葛也使得三人之間的未來產生巨變。

本片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利用影片的錯綜剪接,讓現在與過去來回跳躍進行。片中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主角,在命運的引領下相遇,互相或為恩人、仇人,或是愛人,透過彼此間的複雜情緒拉扯,進而獲得救贖,最後終於發現生命的真實遠遠超於自己的想像。導演沿用了舊作《愛是一條狗》的手法,將時空混淆,在讓觀眾慢慢從影片中尋找線索,弄清角色間的關係,逐一拼湊出事件完整的樣貌,這樣的觀影過程雖然考驗著觀眾的耐心,卻也同時達成了命運巧合難以捉摸的效果。除了欣賞三位出色的演員互飆演技之外,從電影敘事中釐清故事始末、一步步向答案靠近的過程,也是本片給觀者最大的樂趣與挑戰。




撰文:雁婷
 


影片預告: 

Monday, December 10, 2012

愛像一條狗





愛像一條狗
(Amores perros)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2000/Colour/Mexico/15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08(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2000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單元獲評審團大獎
★2001入圍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生於1963年,曾在廣播電台擔任搖滾節目DV,後執導過廣告影片、製作電視節目,直到和吉勒摩.亞瑞格合作編寫劇本,才開始拍攝電影。出品於2000年的《愛像一條狗》正是亞瑞格編劇。本片拍攝於墨西哥,是導演進軍好萊塢之前的作品,這部作品已經相當成熟,充份展現個人鮮明的影像風格。敘事線共分三段:一為弟弟因戀慕大嫂與哥哥反目成仇,二為小三與男人順利同居後卻因車禍撞斷腿,三為佯裝拾荒老人的殺手在與妻離異後悄悄守護女兒。三段故事相互連貫的功臣是一條狗,為主為客地在交錯的時序中出現,而觀看到第三段時卻能輕易地排列出來所有片段的前後關係。在第一段中出現弟弟帶哥哥的鬥犬比賽,第二段中小三有一隻心愛的狗,巧妙的是到了第三段老人目睹小三被第一段中的弟弟開車撞上,那隻鬥犬就出現在弟弟車子旁奄奄一息,於是老人將牠帶回家照顧。至此,觀眾發現,原來是三段故事是在同一個時空中交織出來的,人們彼此不相識卻相互連動,好像上帝刻意的安排。

本片的特色可從幾個面向來談,其中影像的表現相當出色,導演毫不避諱地呈現血腥受傷的畫面,兄弟間的暴力、鬥犬比賽中的殘忍、血跡斑斑的車禍現場等,都大膽地攤在觀眾面前。此外,攝影機運動想必也讓觀眾印象深刻,導演刻意使用手搖攝影機的技巧,因為視覺上感受到的晃動,角色間緊急的追逐、碰撞、鬥毆、情緒激動等,都因此呈現極度不安定的緊張感。至於拍攝角度也很靈活,例如小三在車禍後只能以輪椅代步,偏偏心愛的狗掉進家裡地板的破洞,任憑男人和小三亟力找尋仍無所獲,一連串的遭遇如同受到詛咒一般,這個場景的攝影機採取低視角拍攝,猶如無形的惡魔從洞中窺探、伺機而入,要將兩人的愛情摧毀。

整部作品其實架構在同一個命題之下:殘酷的現實。片名「愛像一條狗」西班牙片名為「Amores perros」,除了直譯為愛是狗,尚隱含「愛」像狗一樣忠誠、會折磨人,得到同時也可能失去,在人生的殘酷現實裡,三段故事主角似乎都在「愛」裡伸手抓取並且承受失去,因為車禍這個不可測的機遇,反轉了所有人的命運,即使時序前後交錯著,卻無法在任何時刻去阻止最後失去的結果。然而當人們都有所失去了,卻暗示了另一個重生的開始,而這才是導演真正想說的。


(撰文:若怡) 


影片預告: 
 

墨西哥影展


墨西哥影展
Mexico Film Festival 2012.12.08~2013.01.12








本次影展推介墨西哥籍導演,包括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1963-)、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1964-)、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1961-)三個好兄弟,以及卡洛斯.雷卡達斯Carlos Reygadas(1971-)。透過觀看採用的角色、語言、劇情結構,及其幕後製作,觸探墨西哥導演從拉丁版圖進軍國際影壇後,對拉美電影文化產生的影響。


12.08《愛像一條狗》因國內代理版權爭議故取消播映,敬請見諒!
     12.29 和 1.01 因連續假期緣故,故未安排播映。
   

 
2012年12月 / 每週二、六20:30
週二/週六:蘇格貓底咖啡屋.自由入場


12.08(六)
愛是一條狗 Amores perros (2000)154min 取消播映


12.11(二)
靈魂的重量 21 Grams (2003)124min


12.15(六)
羊男的迷宮 Pan's Labyrinth (2006)119min


12.18(二)
魔鬼銀爪 Cronos (1993)94min


12.22(六)
寂靜之光 Silent Light (2007)145min


12.25(二)
天堂煉獄 Battle in Heaven (2005)98min


01.05(六)
你他媽的也是 And Your Mother Too (2001)106min


01.08(二)
火線交錯 Babel (2006)143min


01.12(六)
最後的美麗 Biutiful (2010)148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最新資訊: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團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December 4, 2012

黑幕謎情










黑幕謎情

( Eastern Promises )

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z

2007/ Colour/Canada/ 10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 /04(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廳 














「Cult」的意思是一種「宗教的膜拜儀式」、「狂熱的獻身、崇拜」;而Cult電影的定義,就是一種能夠引起「宗教性崇拜」的影片、能夠讓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產生一種狂熱、歇斯底里的心理狀態。這類電影大多不是大成本製作的賣座電影,但多因為題材特殊或是拍攝手法獨特,讓影迷想要一看再看,甚至產生狂熱的崇拜心理,將片中的對白倒背如流或是模仿演員的言行舉止。







素有「血腥男爵」封號的加拿大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亦是Cult電影高手,他的魅力來自於一種純粹、極致的黑暗,那是由毫不拖泥帶水的暴力畫面與一層又一層地剝除、解析人性的故事軸線所交織而成。大衛.柯能堡獨特的暴力美學總是充滿張力,觀眾除了在觀影時領受暴力行為的殘酷、恐怖之外,往往也難以抗拒地對這些行為產生崇拜與生理依賴,這就是大衛.柯能堡的理念——展示真實世界中那無法否定的一面。於他而言,即使社會文明、科技何等進步、美好,人類仍是無法迴避對於「暴力」與「慾望」的渴求。



《黑幕謎情》亦是一部暴力美學的完美示範,似是平靜、漫不經心的影像卻總是讓人心儀、心悸,這暗合了人們對於「暴力」的心理期待——既好奇又恐懼。在此片中,大衛.柯能堡對「暴力」的處理手法一如一顆完美切割的鑽石,如此冰冷含蓄,卻又令人咋舌。兩段割喉場面直截了當,毫不渲染、誇大鮮血與暴力,如蜻蜓點水般輕描淡寫、點到即止,卻已深深地烙印在觀者的記憶中。著名的「浴室裸殺」一幕,光線打在高大健碩、面目方正的性格男星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肌膚上,細緻遲緩的運鏡帶給觀眾幾乎無法喘息的凝重感受,如此真實殘忍的視覺畫面極盡煎熬,從生理上,裸身的狀態是文明人所顧忌的;從心理上,殺戮的過程也是令大眾驚懼的。



維果.莫天森俊俏完美的外表很難讓人不聯想起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男性雕塑,在片中各個橋段的展現皆是導演別具匠心的安排。在他與大衛.柯能堡合作的另一部電影《暴力效應》中,一如《黑幕謎情》,他也在遭受肉體破壞後存活下來、取得勝利,這種暴力的繼承無疑闡明了大衛.柯能堡對於人體美、男性美、原始美的肯定立場。《黑幕謎情》融入了俄國黑手黨的刺青傳統——將人一生的經歷刺在身上,一見刺青彷彿翻閱一幕幕過往。在加入黑幫的儀式中,此時維果.莫天森的胴體則成為權力和體制面前的儀式化符號,再怎麼健碩完美的肉體在體制、權力面前也只是個如刺青般的符號,而「人」也不過是顆棋子。




在《黑幕謎情》中,倫敦俄裔黑手黨的世界中充滿了屠殺、棄屍、強暴、欺淩、詐騙、暴力……「男性」是暴力、權力惡鬥的表徵;「女性」則從另一個敘事軸線訴說一個又一個淒婉的異鄉故事——東歐新移民帶著美好的嚮往來到西方,然而卻深陷一座又一座陰濕的城市,毫無希望。「我的名字叫做塔提安娜,我的父親死於村裡的礦坑中,人死時,也就埋了,我們都在葬在那兒,葬在俄羅斯的土地上,這就是我離開家鄉的原因,我要去尋找更好的人生……」來自東歐的十四歲女孩,就這樣帶著無助與淩辱在這個陰雨的城市死去……在動盪的東歐,類似的故事正不斷地發生。大衛.柯能堡曾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曾告訴記者:「製作這部影片時我非常壓抑,但是,有時候我也能看到希望。」或許不難猜想,在影片結尾處出現了Anna懷抱嬰兒沐浴在明媚陽光之下如此美好的鏡頭,也昭示著導演對於情勢轉好的想望吧!




 


(撰文:君薇)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