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戰火下的浮蕩生靈

劉瑞華

清大藝術中心十二月的戰爭電影系列選了幾部很特別的影片,這些電影的故事雖然都在戰爭環境中發生,焦點卻是在戰火中求生的亂世兒女。或許有人會稱之為「戰爭文藝片」,不過,觀眾們會發現那些蒼生對抗命運的奮鬥比戰爭英雄更偉大、更難忘。


「北非諜影」已經是不朽的經典,不須多做介紹,片中亂世的英雄與反英雄以及大時代的兒女情長,不斷被後來的電影模仿改編,卻沒有一部可以媲美原本的經典。








許多人知道的「禁忌的遊戲」乃是學習古典吉他的入門曲,這次有機會見識那盪氣迴腸的音樂背後,有一段讓人心痛的成熟童稚故事。除了電影一開始的十幾分鐘之外,絕大部分的情節看起來與戰爭毫無關係,卻被認為是影史上絕佳的一部詮釋戰爭的電影,你一定要自己來看才能瞭解,兩個小孩的遊戲,如何觸及了成人世界的禁忌。




日本導演市川昆有許多票房賣座的電影,而他的「野火」是真正贏得國際影壇尊敬的片子。片中的主角其實都是軍人,本片卻被選入「浮生」系列,因為市川昆讓觀眾看見「野火」中的日本軍人最根本的人性。戰後日本出品了許多戰爭題材的電影,市川昆的「野火」、「緬甸的豎琴」與小林正樹的「人間條件」是少數真正反省戰爭本質的電影。



蘇菲亞羅蘭在「烽火母女淚」裡的演出,我相信任何人看了都會無法忘懷,可惜看過這部老電影的國內觀眾並不多。導演狄西嘉建構了一個戰爭悲劇的完美結構,更是必須來觀賞這部電影的原因。從被戰爭搖撼的家庭中走避,母女兩人設法在鄉下的親戚間棲身,再來寄望貴族的權位與可以依靠的男人,最後卻連宗教的殿堂也無法保護稚弱的女孩受到蹂躪。最令我感動的是,影片結束前母女之間的愛與關懷才是這無法逃避的悲劇中最終的救贖。


「大街上的商店」是一部得到極高評價的電影,卻因為捷克電影長期受到冷落,在出版DVD之前很少人能有機會觀賞。戰火之下平凡人並非只有單純的受害的故事,征服者的暴力竟然帶給卑微的小人物前所未有的權力。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權力的誘惑帶來的人性扭曲與挑戰,而人性中最高貴的情操不是愛國主義式的暴力反抗,而是為了人性價值而抗拒誘惑。我對「大街上的商店」的評價更高於大家比較熟悉的「美麗人生」。



伯格曼的電影一向對男女之情有深刻的描繪,「羞恥」中相依為命的患難夫妻雖然生活在離群索居的環境,卻還是被捲入一場不明所以的戰爭中,兩人在戰火夾縫中的無助與懦弱,呈現了戰爭最深的恐懼與罪惡。這部片子裡你可以看到相當熟悉的伯格曼,卻也會發現伯格曼較少為人所見的一面。






「強尼上戰場」是一部奇特的電影,當年在台灣上映時的片名是「無語問蒼天」,看過的觀眾一定記憶深刻。導演就是原著小說的作者,這是他拍的唯一一部電影,知道劇情後的觀眾一定立刻明白為何他要將故事用畫面來呈現。作者的出發點雖然很清楚的是其反戰的立場,但是藉由主角回憶過往的遭遇以及如何拾起面對未來的勇氣,這部片子讓我們思考的問題更跨擴大及人生的意義。



曾經看過「戰火浮生錄」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這部電影,而且還會想再看一次。片中開場的舞蹈曲目至今仍是影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千萬不能遲到入場。史詩般的劇情呈現戰爭下藝術家們各種不同的命運,導演用跨世代悲歡離合的故事,表達了一種看待戰爭悲劇以及家庭親情的態度,也給當代人一個反省現實生活意義的啟示。




「戰火遺孤」雖然2001年才發行的片子,而且在台灣很容易找到DVD,可是似乎看過的人並不多,我們要鄭重推薦這部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好電影。藉由兒童在戰爭陰影下的反應,這部電影呈現了許多層次的暴力恐怖,涵蓋了許多戰爭電影的重要元素。最後意外的結局,在童星們完美演出之下,會讓每位觀眾痛心不捨的不願意離開戲院。




撼人的砲火聲下,我們只能用耳語傳達和平。和平的耳語之所以能大過戰火之聲,乃是因為那是發自於人性。

Sunday, December 2, 2007

《悼亡》北島的詩

悼亡

不是生者是死者
在末曰般殷紅的天空下
結伴而行
苦難引導著苦難
恨的盡頭是恨
泉水乾涸,大火連綿
回去的路更遠
不是上帝是孩子
在鋼盔與鋼盔撞擊的
聲音中祈禱
母親孕育了光明
黑暗孕育了母親

石頭滾動,鐘錶倒轉
日蝕已經出現
不是肉體是靈魂
每年一起再過一次生日
你們有同樣的年齡
愛為死者締造了
永久的聯盟
你們緊緊擁抱
在長長的死亡名單中


--

摘自《在天涯: 北島詩選》

Saturday, December 1, 2007

戰火浮生影展之浮生


2007.12月【浮生】War Movie Festival-Survival Play 播映場次:

12/1 (六)北非諜影Casablanca
12/4 (二)禁忌的遊戲Forbidden games
12/8 (六)野火Fires on the Plain
12/11 (二)烽火母女淚Two Women(La Ciociara)
12/15 (六)大街上的商店The Shop on Main Street
12/18 (二)羞恥Shame
12/22 (六)強尼上戰場Johnny Got His Gun
12/25 (二)戰火浮生錄Uns et les autres, Les
12/29 (六)戰火遺孤Edges of the lord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9:0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購票方式:免票、免低消
共同主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清華電影小組、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Tuesday, November 6, 2007

小津安二郎影展

小津安二郎影展】Ozu Yasujirō Festival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電影史上的重量級大師導演,被稱作最能代表日本精神的電影人。
1903年出生的他像天生的造影者,中學開始便一頭栽進電影,吸飽了西方養料,
拍過幾部短片之後便在銀幕上弄出圓融的光與影。他拍家庭制度經歷巨變的上一世紀
,但我們卻覺得那些故事彷彿說的都是今天的自己。在高度敏感、洞察的目光之中,
在簡潔美麗的畫面之下,笠智眾和原節子他們的感情與故事,會跨越地域與時間,令
人思潮疊起……


2007.11月播映場次:

11/3 (六)晚春Late Spring
11/6 (二)宗方姊妹The Munekata Sisters
11/10 (六)麥秋Early Summer
11/13 (二)茶泡飯之味Flavour of Green Tea Over Rice
11/17 (六)東京物語Tokyo Story
11/20 (二)秋刀魚之味An Autumn Afternoon
11/24 (六)彼岸花Equinox Flower
11/27 (二)秋日和Late Autum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9:0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購票方式:免票、免低消
共同主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Monday, October 1, 2007

遠方的戰鼓,有多遠? - by 劉瑞華(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遠方的戰鼓,有多遠?

劉瑞華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的「夜貓子」電影院推出以來,都是以導演作為主題,遵循著「作者論」的方法,把好電影介紹給觀眾。自從去年舉辦過「經典科幻影展」之後,這學期我們嘗試將「類型」(genre)帶進「夜貓子」電影院,給觀眾另一種看電影的方式。我們這次選的電影類型是「戰爭」,分兩個系列在十月(戰火)與十二月(浮生)播映。

「戰爭片」應該是電影「類型」之中最普遍的一種,幾乎每個國家都少不了戰爭主題的電影。很明顯地,國家在戰爭中界定了敵我關係,許多戰爭電影自然成為國家掌握的工具,或者成為社會陶醉、感懷的媒介。然而,經過長久的洗鍊,好的戰爭片是以堅持於表達對人性的看法與主張而讓觀眾永遠記得。

在「搶救雷恩大兵」裡,醫務士與米勒上尉有一段對白談到戰爭帶來何種正面意義,他們引用了愛默生的文章:「戰爭教導感受、喚起意志展開行動、精鍊體能,在人與人對決的關鍵時刻,讓人進行敏捷與貼近的衝擊。」在愛默生的原文裡,這些教訓是來自歷史學者回顧,難道真能安慰那些在戰場上冒險與犧牲的靈魂嗎?最終,這一群人深入敵境,為了拯救一個人、一個家庭,也許才是他們在這場戰爭裡最重要的意義。

在眾多的戰爭電影中,我們選擇了一些值得回顧片子,其中有些是享有盛名的經典影片,也不乏一些難得一見的大師傑作。在清大藝術中心的網站上還有許多同學們先睹之後的感想影評與大家分享。隆隆的戰鼓可以打動觀眾澎湃的情緒,更重要的思考則在影片結束之後從我們的心靈裡蔓延開來。

心得:戰火影展[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 by 貓哥

  "Catch-22" 如今已經成為相當於「矛盾」的口語用詞,精神失常的士兵得以聲請退伍,不過能夠聲稱自己精神失常的人就表示沒有精神失常。這是本片的主題方向,呈現戰爭對於人性的扭曲與戕害。

  人在死亡的恐懼和血腥屠殺與陣亡的戰火經歷裡,邏輯與判斷能力混亂失調,無厘頭的對話,在生死縹緲沒有未來的虛無裡,信守日常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成了孤立愚蠢的傻子。人變得冷酷,文明成為荒漠,瘋狂與健全已經喪失衡量判準。

  殺人,自殺,上妓院,販售軍用品,謊報戰果,找替罪羔羊,及時行樂等等平日顯得荒誕違法的勾當行為,皆因人在戰場裡變得虛無頹廢之後,都有了合理化甚至不得不然的理由。

  男主角欲以精神失常為理由聲請退役離開戰火生涯,不斷受到揮之不去隨時浮現的陰影夢魘所困擾,用裸體出席頒獎典禮,裸身爬樹若有所思,表達了對於戰爭之殘酷的沉痛與無奈的抗議,片裡的瘋狂者,竟然可能才是戰火世界裡唯一一個[正常人]!



  電影所據的原著小說我看過,本片是少數影像表達超越文字敘述的佳作。
  我會說原著是失敗的,幸虧演員與導演共同將[Catch-22]的人物的性格與故事的主軸關懷添上彩繪加上骨肉;真正讓[Catch-22]不朽的,是電影而不是原著小說。

戰火浮生影展之戰火



2007.10月【戰火】Soldier Play 播映場次:

10/2 (二)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0/6 (六)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0/9 (二) 伊凡的童年Ivan's Childhood
10/13 (六)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5.
10/16 (二) 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10/20 (六)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0/23 (二)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0/27 (六) 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
10/30 (二) 奪寶大作戰Three Kings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9:0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購票方式:免票、免低消
共同主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清華電影小組、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心得:戰火影展[奪寶大作戰] - by 師堯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出兵科威特,用尖端武器抵抗伊拉克落後軍備的侵略,戰爭結束的很快,快到很多美國大兵根本來不及開槍。故事從一群士兵在伊拉克戰俘的屁眼裡發現一卷藏寶圖開始,藏著海珊私藏的科威特金條價值兩千三百萬美金,於是四個夢想發財返鄉的美國士兵開始他們的中東大冒險。

  伊拉克難民的真實苦難是本片的觀看重點,他們是國際孤兒,爹不疼,娘不愛,國內有惡魔獨裁者海珊,極權統治,清除異己毫不猶豫;國外有美國的虛偽正義,仗著拳頭大,四處興風作浪,殃及無辜,不過雙方的目標倒是一致,石油、財富、權利,美金,不要難民。

  被戰爭破壞的家園,被戰火殘殺的親人,扭曲的一張張臉,無聲的哭泣,被無辜堆滿,他們不過想要平靜的過日子,願望一點也不奢侈,不困難,無奈兩個超級變態的大國就是「人」不從人願,費勁使壞。

  影片由無厘頭開始到最後滿富情感的結束。本來腦袋空空的三個大兵也在尋寶過程裡逐漸成長,不一樣的種子悄悄在被消費「供給-需求」法則佔據的心中發芽,瞭解戰爭並不只是軍營裡的派對,無聊的巡邏,或是應付煩人的記者,戰爭在兩國大規模殺人武器的交鋒下,早已屍橫遍野,滿目瘡痍,婦女沒有牛奶餵嬰兒,孩童被無辜炸死。

  影片最後,他們替寶藏做出了抉擇,無愧良心的最佳選擇。另外,本片由George Clooney主演,他挑片很龜毛,所以一般來說,只要他主演的電影都有一定口碑與水準,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