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非劇情影展


非 劇 情 影 展 -- 用心靜聽那,關於「真實」的呼吸
Non-Feature Film Festival

時 間:2008-3-01 (六) ~ 2008-3-29 (六)
地 點: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游惠貞

如果你想當然耳地認為所謂紀錄片,乃是一種以真實的人事物為拍攝標的的電影,請來觀賞台灣老農畫像「無米樂」和美國礦工悲歌「哈連郡」,前者呈現幾位樂天知命的台灣米農,後者紀錄美國中部一個即將關閉的礦場工人的困獸之鬥,影片中的樸實人物因為簡單,所以富有飽滿的力量。

再看經典的勵志電影「北方的南努克」,看導演如何透過描繪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的方式,傳達人定勝天的力量,只是不要從人類學的角度去理解影片的內容;「企鵝寶貝」更讓觀眾在空靈的樂聲中,了解南極的帝王企鵝的生與死,觀眾很難不讚嘆這種黑白毛色的大型企鵝的可愛模樣,並且不由自主地為其中的幾隻企鵝加油。如果主角換成是外貌較不討好的蚯蚓或土狼,大概比較難引起共鳴!

當然也可以跟著幾名在美國中西部挨家挨戶兜售聖經的「推銷員」,這一群步入中年危機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讓人感受到真實的人生多半並不勵志也不堅毅不拔。然而這一切都是真的嗎?凡夫俗子真的願意在鏡頭前示弱和獻醜嗎?如果你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就可以看看「正義難伸」,這部曾經不被視為紀錄片的電影,告訴我們,所謂眼見為憑這件事頗值得商榷,導演以現場重現的方式證明一樁殺警案的多名目擊證人其實只看到自己想像的真實,這部紀錄片也破天荒地平反了一樁冤獄。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布纽爾的「無糧之地」彷彿在對世人發出嘲弄的笑,多處明顯配合旁白說明而「安排」的紀錄影像,直接挑釁所謂的「真實」。「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索性另闢蹊徑,先下結論,再找影像「證據」,如果你被導演的論述說服了,那麼這算不算紀錄片,誰又在乎呢?


2008.3月【非劇情影展】播映場次:

  • 3/1  (六) 無米樂 Let It Be
  • 3/4  (二) 科倫拜校園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
  • 3/8  (六) 企鵝寶貝 The Emperor's Journey
  • 3/11(二) 我的建築師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 3/15(六) 正義難伸 The Thin Blue Line
  • 3/18(二) 哈連郡 Harlan County
  • 3/22(六) 推銷員 Salesman
  • 3/25(二) 無糧之地 Land Without Bread
  • 3/29(六) 北方的南努克 Nanook of the North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藝中的影展越來越有聲有色了
很高興見到清大藝中事業越作越大
要一直繼續下去唷
雖然已經離開清大
但是精神與你們同在
替你們加油!

祝藝中新學期展覽一切順利:^D

Anonymous said...

謝謝你的熱情鼓勵!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好電影啊~

May said...

其實一直想說謝謝。自從清大校園開始在每週二、六的夜晚,為向晚時分酷愛飄出宿舍或研究室閒晃的苦悶學子們,開闢一處深具魅惑力的去處後,不知為何,我對清大夜晚的記憶,除了略帶危險威脅的冷清外,逐漸多了一塊溫暖的美學拼圖。

我不算常客。但今晚看了「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帶著些許沈重無力的心情,回到宿舍後,第一次興起晃到版上留言的念頭。

我並不介意紀錄片帶有某種程度的主觀性。有時太過平鋪直述,或是太過「客觀主義」,反倒失去紀錄片刺激多元思考的意義。這部片一方面的確帶給我對於舊問題的線索。例如,我真的一直不解,為何不時耳聞美國校園又發生了槍擊事件,或是我非常質疑,美國電視節目為何充滿突顯衝突、暴力的「娛樂性」節目,或是如同Cops追捕罪犯過程的現場轉播(對啊,記者怎麼消息都這麼靈通?),另一方面,我當然也好奇,所謂的「暴力的歷史」或許是全人類共享的歷史,而非只專屬於美國、俄國、德國、日本...等在近代「積極」參與戰爭的國家。

我的確相當同意導演的觀點。「恐懼」遭到過度的操弄,為了替政客、軍火商與相關人士、事業帶來龐大的利益。不禁聯想到一部好萊塢電影「恐懼的總和」(概念相似,雖然劇情很爛)。

好,應該睡了。期待下次有時間,再度在夜貓子電影院拉開布幕時,親炙這份溫暖的美學拼圖。

清大夜貓子電影院 said...

看到鼓勵的留言,一股暖意升上心頭。

從草創到成形,我們秉持著的信念很簡單: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好電影。

即使是恰好在某個地方接觸了我們的資訊,想弄清楚我們到底在做什麼而過來晃晃,或著是在清閒的夜晚漫步於校園,不想回家而走進去看場電影。毋論一開始踏進來的動機是甚麼,每見到門上的風鈴又動了一次,或是部落格上又新增了一篇留言,我們的心就要跟著被撩撥一下。

或許就像一名作家,花費了畢生的心血創作出來的書,只要能夠在某時某日被某個人翻開,然後觸動他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對一個作家來說,這就夠了。

我們不是嘔心瀝血的導演,也不是野心勃勃的大實業家。我們是一群希望跟大家分享電影的人,以這個共同的信念為基礎,分頭進行著我們的工作。能夠看到同學的回應,即使只是隻字片語,也足夠讓我們開心上老半天。

這樣的感覺真好。

謝謝may及所有曾經,以及正要坐下來欣賞我們電影的各位同學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