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1, 2010

女朋友



女朋友
(Le Amiche;The Girlfriends)

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55|France|B&W|104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2/02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56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最佳導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最佳女配角(Valentina Cortese)
★1955年威尼斯影展銀獅獎-最佳導演獎(Michelangelo Antonioni)




這一眼望去像是個不新不舊的議題,彷彿置換到任何時空都可能發生並且延續下去。不管是這個引人遐思的辭彙或者內容,但或許某些人並不同意(特別是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或歷史學家),他們會說那是近百年來才有的產物,在中國舊有的傳統文化裡根本無類似的概念或指稱;即使有也不過是男性所賦予的、帶有權力位階的性別差異偏見,不能中性、客觀的看待之。不過,我們又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成長,以為那是與生俱來的固有現象、身分。總是說:她是你女朋友嗎?你跟你女朋友最近還好嗎?你交女朋友了嗎?在「女朋友」出現之前,我們(或說台灣)是用什麼去稱呼這個從友達到婚嫁之間的中間物?(它被放置在一個無可疑議的男女交往程序必然的階段)或者在此詞語出現之前,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於過去的社會中?但不管如何,上述的提問,似乎都圍繞在「Men’S Talk」的話語內部,即使連女性都是這麼稱呼自己的,很少溢出其框架之外。就如同「娶、嫁」怎麼看都像是男性的主動義,永遠處於較高的發聲位置。

這裡我無意拿「女性主義」那套詮釋觀點來解讀這部作品。雖然這種看似已過時的文化術語與內涵從未真正徹底進入到台灣的一般大眾意識。看完時我頗為驚訝,原因在於,整齣故事的情節並未超出我們原有認知的敘事範疇,沒有珍奇、詭譎的神秘隱情,背後也無反映社會環境的巨大警示、批判;而像是「Women’s Talk」。我有時懷疑,究竟對劇中的層層轉折已經無激烈震撼的我,乃標示著影片本身的「過時」,還是自身已對這種應該「駭人聽聞」的事件感到「麻木不仁」?但女性之間圍繞的對話卻依然縈繞心頭,而也正是這部分使我感到觀看此片的歷久彌新。他們大約都是三十左右或更小的年紀的女性,沒有實質的工作壓力,光是這部分就很難令所有女性理解她們彼此關注的核心。套一句現行流行替女性歸類的詞語:有的事業心強、有的愛好自由不願被束縛、有的單純地始終相信理想的愛情、有的周旋於眾男性之間像花癡,以及一連串的猶疑、偷情、無奈、等待、愚昧、傷害、不安…,好像我們永遠逃不出這已被設好的命運圈套似的。就像是那一首首公式化的重複卻永遠也聽不膩的流行歌。安東尼奧尼不特別珍視、看重任何一個女性的情史,即便在最後一幕,他也無意討好觀者,在不捨中瀰漫著一種決然的味道。但他可能是捕捉與貼近女性最「清楚」也是最「誠實」的其中一個;或許所謂的「治療系」並非只是一味耽溺的情緒吶喊與宣洩而已。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30, 2010

安東尼奧尼影展






安東尼奧尼影展
Michelangelo Antonioni Film Festival









一九九四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典藏了攝影師沃克.伊文斯(Walker Evans)留下的所有相片、底片、個人文件與日記。

沃克.伊文斯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遠的紀實攝影師之一。一九三五年,美國徒置局(Resettlement Administration)派遣了一批包括伊文斯在內的攝影師,在美國各地以紀實性的相片記錄經濟衰退之下農人的窮困生活。這些相片後來成為大衰退時期代表性的影像,也成為支持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的有力論據。

用其中一位攝影師亞瑟.羅特施坦的話來說:「〔紀實攝影〕真正展現其告知與影響一個國家的能力,這是……〔徒置局〕成立後才促成的。」

伊文斯不只參與這長達七年的計劃,他力求平實精確、不過份藝術性渲染的攝影手法,確立了整個計劃的影像風格,更直接間接影響了下一代最重要的美國攝影師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等人。

一九三八年冬天,伊文斯開始拍攝紐約地鐵的乘客們。他把一部 35 厘米 Contax 相機的機身塗黑,掛在大衣內側的胸前,鏡頭從鈕扣間伸出來。相機上裝了快門線,穿過袖子握在手心,就可以不被人發現地按下快門,拍攝坐在對面的乘客。他還另外找了個朋友一起搭上火車,讓自己看起來不會太可疑。

二十八年後這些相片才首次集結出版。這本名為 Many Are Called 的攝影集裡,是一系列乘客的半身人像,絕大多數渾然不覺鏡頭的存在。

相片裡的人有些可能因為久坐而身體傾斜,嘴角緊閉成奇怪的弧線,正陷入沈思而露出嚴肅發怒似的表情。大部份似乎是感到無聊發著呆,兩眼空洞瞪視著某一點或直盯盯地看著前方。她們在擁擠的座位上緊鄰彼此,肢體放鬆,表情卻像是沈浸在自己的世界,沒有生氣,也沒有交流。一枚枚人像被安置在均衡而比例恰當的構圖中,更加深這怪異的不協調感。

且不談伊文斯的拍攝行為有沒有職業道德上的問題,這些完成的影像,卻讓我想起安東尼奧尼的電影。


.................................................................................

仔細想想,安東尼奧尼的電影可能不會是影史上永久的經典。

這或許可以參考行內人士的看法。英國的《視與聽》雜誌從 1952 年起,每十年進行一次影史十大電影排行,由一群專業影評人投票選出,極具公信力。1962 年,安東尼奧尼的《情事》就獲得第二名,僅次於從當年起就蟬聯史上第一至今不墜的《大國民》。

但隨著時間過去,《情事》的排名也逐漸下滑:1972 年暫居第五名,1982 年滑落到第七名,到了 1992 年,則已經掉到十名之外,從此不得見於十大名單之中。1992 年開始的導演票選十大電影,則不曾出現過一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

是老電影不再受注目嗎?恐怕不是。

除了比《情事》早十九年的《大國民》屹立不搖,近年的榜單仍是早期經典的天下:與《情事》年代相近的《八又二分之一》,更早以前的《遊戲規則》,到默片時代的《日出》與《波坦金戰艦》,都還名列 2002 年的排行榜。


.................................................................................

不過行內專家的意見固然值得參考,看電影的人哪一個沒有自己的品味?「一隻狗要是不認為自己的品味比主人高明,那牠就連被人淹死都不配。」有吳爾夫的話撐腰,我們不妨自己做個判斷,看看安東尼奧尼的電影到底好到哪個程度?

《情事》真的好嗎?克勞蒂亞在長鏡頭前焦急而緩慢地走過扣人心弦嗎?那塔可夫斯基的 《鄉愁》結尾,安德烈艱難走過大片蓄水池去點燃一小支蠟燭,會不會更讓人揪心?情節延遲與斷裂引人遐思嗎?這方面雷奈的 《去年在馬倫巴》、《廣島之戀》情節操弄與多重回溯恐怕更甚之。

《紅色沙漠》運用色彩描繪人心情感枯萎,對工業社會的控訴強烈,那高達的 《中國女人》與 《週末》,色彩的指涉性應該不遑多讓,對當代的批判則更加犀利。《春光乍現》詮釋攝影與電影製造幻覺的本質令人拍案,但到頭來這部電影似乎也掉進自己所揭露的那種空洞:觀眾來看一齣電影兩個小時,究竟帶走了什麼?


.................................................................................

這或許就觸及安東尼奧尼這段高峰期作品的共同問題了。這些電影打破敘事慣例,與同時期一批作品共同開啟藝術電影的風潮。後代電影作者與觀眾,從此開始注意從前不被注意的角落,開始運用從前以為不能用的方法去說故事。

但述說故事才是我們賴以交換經驗的方法。如果安東尼奧尼的電影用沒有對話的對白、用曖昧模糊的表演、用中斷沒有接續的情節,讓我們體會到、看到無法溝通的焦慮,讓我們面對電影的空洞,那我們知道這些以後呢?除此之外,電影還說了什麼?

這些電影幾乎肯定還說了一些事情,但要把這些事情用語言界定出來,卻很難不流於空泛。


.................................................................................

所以也許我們剛才太心急了。也許正是現有的語言太難具體有感地述說這種空洞,才會有作者在語言以外的場域試圖表現它們。讓我想起不知道哪個導演被問及電影段落的意義時,直率的回答:「我會說就不會去拍了。」

回到沃克.伊文斯。現在多多少少有通勤經驗的人大概都知道,如何避免陌生的眼神交錯:突然發現似地轉開視線、盯著無人方位如窗外風景或對椅子滅火器發呆,擺出沈思的姿態,或是乾脆閉上眼睡覺。偷拍地鐵乘客會得到如此這般的相片,我們心裡是早有預期的吧。今天的觀眾已不似四十多年前,我們不再天真地以為攝影師和鏡頭不在場(絕大部份人看到這些相片的第一個反應應該都是:他怎麼拍的?),我們也或許正朝著「隨時可能有人在拍我,即使在車廂裡」的現實前進。

我們並非不知道車廂裡的人際交流是封閉而匱乏的。但這些相片仍然可以困擾我們,讓我們模模糊糊地覺得「也許不該是這樣」。而這是件好事。

因為我們總是會忘記。因為我們還是可以不看。因為我們還是可以,比如說對安東尼奧尼,把它們用「藝術」的框框包起來品頭論足一番。

安東尼奧尼四十多年前為什麼造成轟動?因為他用新的方法讓當年的觀眾去看,去焦灼地等待,然後找不到答案。為什麼現在不再有安東尼奧尼式的電影了?影評人羅傑.亞伯(Roger Ebert)的答案簡單到像是有詐:「因為我們不再問同樣的問題了。我們關心的不再是『生命的意義』而是『生活的方式』。」於是我們有了「藝術電影」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忘記這些電影曾經為許多人說出了她們不知該如何說的話。

因為我們會忘記,所以需要提醒。今天繼續看安東尼奧尼,我覺得就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生命中仍然存在這樣的空洞、沈默、等待、隔閡。在我們學會怎麼述說之前,也許我們都應該繼續被提醒。

(撰文:吳柏旻)




2010.2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2/02 (二)
女朋友 Le Amiche;The Girlfriends-- (1955) 104min

2/06 (六)
流浪者 Il Grido;The Cry-- (1957) 116min

2/09 (二)
情事 L'Avventura;The Adventure-- (1960) 143min

2/20 (六)
慾海含羞花 L'Eclisse;Eclipse -- (1962) 118min

2/23 (二)
紅色沙漠 Il Deserto rosso;Red Desert-- (1964) 120min

2/27 (六)
春光乍現 Blow-up-- (1966) 111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Tuesday, January 26, 2010

浩劫重生



浩劫重生
(Cast Away)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2000|USA|Color|143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30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2001年百視達影視獎最佳女配角(Helen Hunt)
★2001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演員(Tom Hanks)
★2001年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Tom Hanks)




《浩劫重生》(Cast Away)為主角為湯姆‧漢克和編劇威廉‧布洛爾斯合作構思的作品,導演為羅伯齊密克。

時間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聯邦快遞(FedEx)總是強調「使命必達」,身為聯邦快遞的一份子,主角察克異常在乎時間,為了使貨品能夠「使命必達」,幾乎不擇手段。連跟女朋友凱利約會都分秒必爭,他的人生幾乎奉獻給工作,以及在如何完美工作這件事上。

在一次聯邦快遞的飛機失事事件,察克成為唯一一個意外的生還者,但由於他漂流到離失事地點太遠的無人島,超出了搜救範圍。於是只得在無人島上獨自生活,尋找最低生存限度的生活條件,自力更生。這部片沒有好萊塢的大場景與大製作,反之,它以好萊塢電影之姿,帶領我們觀看一個人從物質富足的生活到極度原始的求生狀態,以好萊塢電影之眼,重新看待人生的返璞歸真這件事,說來弔詭,但這樣對比的組合,使人深思自身處境。身處高度發展的全球化社會之中,如何安頓自我,是每個人必然面對的課題。人之所以生活,或生活的意義為此電影欲闡明的問題意識。但這問題意識,同時存於電影已身之中。

其中值得一提的觀影重點為在乎時間觀念的察克,來到毫無物質生活的無人島上,只剩下沒用的包裹和女朋友凱莉送的聖誕節禮物──懷錶(放有女朋友照片)。包裹隨後一一都被加以利用了,但最後一個畫有翅膀的包裹,察克卻不打開。我認為這段情節當中,有二個可觀之處。其一,非常在乎時間的察克,在懷錶停了之後,還是非常珍惜那懷錶,因為懷錶上有凱莉的照片。在失落時空感的地點,察克仍努力地不忘記時空感,強迫自己記憶時空,與此同時,卻重新正視自己人生當中最愛、最重要的人。其二,為什麼察克不拆開畫有翅膀的包裹,一般解釋為「使命必達」的理念支持他不拆包裹,但若是這理由成立,那為什麼其他包裹察克又拆呢?在我看來,羅伯齊密克讓畫有翅膀的包裹成為「潘朵拉的盒子」,並且察克沒有因為好奇而打開。那麼,這包裹到底裝什麼呢?答案留在未知的未來……

在島上過著努力求生、只能跟排球說話的四年生活,之後察克靠著天助自助的力量,離開無人島,回到原來的生活。但四年之後,人事已全非,四年前後的世界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察克無力改變什麼,被一場意外打亂人生的,不只是察克一個人而已。羅伯齊密克似乎擅長訴說無常人生的故事,但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或同情主角,或以鼓勵觀眾作為出發點,羅伯齊密克總喜歡讓故事在淡淡的哀愁中,留下一絲絲幸福的線索。於是,失去的另一面,就是獲得的開始,然而真的又會獲得什麼嗎?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unday, January 24, 2010

接觸未來



接觸未來
( Contact)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97|USA|Color|153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6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8年Saturn Award最佳女主角(Jodie Foster )
★1998年雨果獎最佳戲劇演出




「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人類因捍衛夢想、堅持自己的夢想而獲得尊嚴。」

不到一百年前,人類還盼望著能像天空中的老鷹,翱翔藍天俯瞰大地;在幾十年過去後,我們已能乘著人造的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甚至送出無人太空船穿越未知的浩瀚星河,企圖探索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存在性。

究竟除了地球外,還有沒有任何生命體系統呢?統計學家可以用機率分佈的理論下去分析、哲學家以人類存在的價值來做評判、宗教學家以上帝創造世界的意志來信服遵從,而科學家則是用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斷努力發掘新的線索與可能性來證明。

影片透過思辨的過程,探討科學與宗教是否能並存。儘管議題聽來嚴肅,然而在劇情帶動下,卻能更讓人在每一句對白之後,更加細細思索,過去那些我們將之視為「真理」的事實,其實並非那樣的理所當然。生命有其源頭、而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追求什麼、帶著什麼樣的信念我們能夠走完這一生,在看過影片之後,愈發引人深省回味、以及震撼不已的感動。

電影原作小說《Contact》是由 Carl Sagan 在 1985 年所完成,在 1997 年由羅勃齊密克翻拍成同名電影,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無論從劇情、拍片手法來看,同樣不失為一部跨越年代的佳作。 Carl Sagan 本身除了作家、記者身分外,還是天文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對於外太空探測這個領域有創新思維(先驅者太空船上的訊息鋁板即出自他的構想),並提倡以批判性思維和科學方法來認知自然世界。

不論在影片最後,對於「外星生物」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為何,《接觸未來》都是一部值得花時間去思量的影片。套句劇中台詞:不看的話,「那就太浪費了!」

(撰文:林伯謙)


影片片段:


Tuesday, January 19, 2010

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94|USA|Color|142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23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5年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Tom Hanks)、最佳電影導演(Robert Zemeckis)、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最佳編劇
★1995年Amanda Awards最佳年度外語片
★1995年金球獎最佳電影導演(Robert Zemeckis)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改編自同名小說,導演為羅伯齊密克,主角為湯姆‧漢克。劇情與小說皆以阿甘作為主角,開展故事情節,但兩者仍有所不同。

回歸到電影來說,電影描寫阿甘傻憨、重感情、埋頭苦幹,而卻能不自覺地一再成功的傳奇故事。羅伯齊密克將時事,化作為戲謔的元素,於電影的整體呈現上,成為引起觀影者會心一笑的賣點。而阿甘、歷史場景與社會脈動那唯妙唯肖的結合,我粗略分為二個層面觀看之,其一:電影特技的成功,也就是電腦工業技術高度發展的效應。因其帶來幾可亂真的「歷史造假」,在假假真真與真真假假(電影與歷史)之間,我們已然迷路其中,於是在笑的同時也是思考探索的時刻。其二:時代無意識的流動。我之所以說羅伯齊密克讓時代無意識的流動,並不是認為他簡化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我認為他有意模糊歷史;反差、矛盾,拒絕單一價值觀,是我認為羅伯齊密克有意的「平衡報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次阿甘著軍人服,無意間被拱到反戰的場合演講,當我們以為可以聽到阿甘正經的發言時,麥克風卻意外無聲。等到麥克風有聲音時,阿甘已發言完畢。於是,我們仍不知道主角如何看待他所經歷的「大時代」,羅伯齊密克留下空白,有意讓觀影者自行填補。然而,阿甘到底說了什麼呢?我們仍然無從得知,但或許會因為這樣的無知,促使我們思考。

電影以阿甘等公車時,和路人訴說自己的故事開始。我們從電影之中,看不出導演如何思考單親家庭、戰爭、反戰等社會議題。卻看到阿甘在無意間,一次又一次的達成美國夢,電影中阿甘的聆聽者信或不信皆有之,而我以為傳奇迷人之處,就在於它過度的不可思議,讓人在信與不信間猶疑。而又當我們相信阿甘以奇遇創造奇蹟時,又會不合宜的發現,這驚天傳奇,竟發生在一個甘草人物(阿甘)上。與之對比的電影人物是阿甘的青梅竹馬──珍妮,美麗而聰慧。然而,她作夢,卻夢與願違。她玩樂墮落卻也反戰,有思想卻也遊戲人間。阿甘愛她,她卻與阿甘若即若離。羅伯齊密克造化了兩個才智不同的人的人生,就一般眼光看來,阿甘的人生成功度大勝珍妮。但對阿甘來說,他真的贏了嗎?也許他沒想過這嚴肅的人生規劃問題,那麼,這些無意間得到的光榮,真的是阿甘想要的嗎?其實,阿甘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麼,但他最想要的──他從未真正握住。

電影中,現在、過去、現在、過去不時交錯之,敘事觀點置換繁複,但流暢。最後,再回到順敘的說故事觀點。羅伯齊密克似乎參透人生的無常。最後,他讓結局留下希望與絕望。透露出不能自已掌握人生的無奈,阿甘母親所說的:「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嚐到哪種味道。」成為貫穿全電影的重點。這經典名句,也因此流傳。我以為阿甘作了一場又一場幾乎不屬於他的美國夢,而這夢如此真切地發生在他的身上。所以啊!人生真的有如一盒巧克力,那你準備好吃你那一盒巧克力了嗎?或許,這是羅伯齊密克《阿甘正傳》對我們的提問。

(撰文:白依璇)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威探闖通關



威探闖通關
(Who Framed Roger Rabbit)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88|USA|Color|104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9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89美國奧斯卡最佳音效(Charles L. Campbell、Louis L. Edemann)、最佳視覺特效(Ken Ralston、Richard Williams、Ed Jones、George Gibbs)、最佳剪輯(Arthur Schmidt)




再回去檢視Robert Zemeckis的創作序,最為膾炙人口的《回到未來》三部曲,其實並非一氣呵成,中間還夾雜了一部作品,也就是本片” Who Framed Roger Rabbit ”。

從本片囊括不少特效獎的歷史,讓動畫和真人在電影裡角力的設計,確實是它最大的賣點,Zemeckis一面挑戰影像夢想,又用誇張通俗的劇情吸引觀眾。本片的眾多電影元素確實過於討喜,有太多不得不看的理由;哈哈大笑之後呢?導演或許更想釐清這樣的問題。

放輕鬆!電影原本就是娛樂,就像兔子Roger畢生所追求的、Jessica所嚮往崇拜的,卡通存在的意義不也是如此?觀眾要求的乃是短暫的放鬆和即時的快意,一部120min的電影就有其存在的價值。

不過,黃鼠狼正是一種太過天真於快樂的典型、過於表面和簡單。在電影中、在卡通裡,他們被賦予絕對的負面形象,也通常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有關這種正邪二分的角色分野,也是卡通(和Zemeckis)喜歡營造的,刻板形象讓卡通/電影便於敘事,感染觀眾的情緒,而這也與電影節奏相互配合。

在角色、結局、元素遍佈老梗的情況下,我更在意的是電影推衍的過程、其故事究竟負載什麼意義?其實Zemeckis給了非常清楚的答案,他選擇用貼近人性的方式拍攝電影,不去搞藝術片的束之高閣,其中,他也否定商業電影本身不具深度的價值觀。觀眾往往可以在他的電影裡,得到他所需要的那個部份,不管娛樂、放鬆、發洩或思索。

電影其實不用看/拍得那麼複雜,人們真實生活的體驗說不定已經夠了;或許,Zemeckis的電影塑造的單純,才是他最引人入勝的部份。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回到未來三



回到未來三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90|USA|Color|118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6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1美國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最佳配樂(Alan Silvestri)、最佳男配角(Thomas F. Wilson)
★1991BMI電影音樂獎




想必觀眾已經興起「有完沒完?」的疑問,或者還期待Zemeckis給觀眾更多的(老梗)和驚喜,告訴你,沒有!那為什麼在2010年1/16晚上還要走進夜貓呢?說真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回到1885年的劇情設定有其原因可尋。除了博士本身對美國開墾西部時期充滿嚮往外,跳脫電影來看,Zemeckis其實在創造(玩弄)美國/海外觀眾對西部拓荒時期的想像。由此揣想,我開始覺得,不只博士和Marty在電影中樂於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連導演自己也為博士時光機器偉大發明相當得意吧!因為這部時光機器,他得以成就懷舊(1955)、科幻(2015)、西部(1885)三種商業類型電影。

要點新意?電影把Marty的祖宗八代玩膩以後,把焦點轉到博士身上:他在1885年有了一見鍾情的對象—Clara,這也是導致博士放棄要原本不讓時空混亂的關鍵原因。聽起來有點感性是吧?是!這樣的轉折扯不扯?扯!不過,感情本來就毫無理智可言,就像導演創造的電影大觀園—impossibe is nothing!(沒有不可能!)

我完全沒有詆毀這部電影的意思,也並非厭惡商業取向的作品。看完《回到未來》三部曲,反而給我許多哲學層次的思考;佛家的因果報應說、和轉世輪迴等東方概念,在西方也在兩種層次的現代化載具中體現(一是電影,二是電影中的時光機器),這難道不是導演深厚功力的展現嗎?如果你不那麼認為,那麼告訴我,究竟是我們怎麼看電影比較重要,還是他如何拍電影才是關鍵呢?

有疑惑?進來看看就知道啦!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9, 2010

回到未來二



回到未來二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89|USA|Color|108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12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特效
★1990年美國Kids' Choice Awards之Blimp Award最愛男演員(Michael J. Fox)、最愛女演員(Lea Thompson)
★1990年BMI電影音樂獎




以1985年為界,30年前的美國樣貌能夠透過記憶回溯與重建理解,那麼,30年後的世界又應該是什麼模樣?

《回到未來》第一集帶給80年代市井小民利用科技得以穿越時空的美好想像,結尾為觀眾埋下續集伏筆;我們發現,導演不僅對過去有興趣,他還要到進一步發展更使人引領期待的未來。本片名為《回到「未來」》,這部片毋寧更適合叫作《回到「過去」又回到「未來」》,Marty和博士是到「未來」的2015年解除危機,再到過去(1955),最終重回現在(1985)。

發明時光機器原本就是1985年的人們尚未達成的科學技術——對觀眾來說,這原本已經夠過癮了;然而,2015年在編劇和導演的腦力激盪下,我們(身處2009)實在很難想像,6年後的我們會以飛行為主要交通方式、電腦會依照個人的身體自動調整尺寸,或是把pizza放進微波爐就會自動變大等等。或許可以說,因為未來的設定,讓本片劇情得以更科幻、承載我們意想不到或幻想得到的各種可能。另一方面,這些關於從時光機器展開的世界形塑,卻忍不住讓我想把日本的哆啦A夢拿來跟導演Zemeckis PK……我想,大雄真的蠻幸福的。

不過,當觀眾以為未來已經夠狂想時,現在(1985年)卻因為一本運動年鑑徹底改變。導演在延續上部刻劃壞人形象Biff的同時、在提醒觀眾對科技產生自我警覺的同時,不管過去或未來是何形貌,現在的失序才是人們最無法承受、最需要緊緊把握的。

穿梭於現在(1985)、過去(1955)與未來(2015),時間成為Zemeckis的玩物,但在這些看似眼花撩亂、蠻不在乎的時間軸中,我們其實可以發現,Zemeckis對現狀的在意。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Wednesday, January 6, 2010

回到未來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85|USA|Color|11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9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86奧斯卡獎最佳音效剪接
★1987日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86義大利奧斯卡外語片最佳製作人、最佳電影劇本




回到未來絕對是一部純種的科幻片。科幻包含了科學與幻想;藉由現代的「科學」促使一部「幻想」出來的時光機器成功發動。儘管一開始充斥著YA片的元素:難搞的父母、青春組團夢、和80年代流行樂等等。這些噱頭在開場三十分鐘後如夢似幻的影像裡,全都無足輕重。

隨著主角乘坐的時光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另一個充滿50年代氛圍的時空。空曠清幽的道路,還沒被工業化侵占的古典小鎮,冷飲店,正常運作的鐘樓,魔幻舞會,垃圾桶裡報紙的日期,這一定是一場夢。故事發生了好長一段時間,才發現那個沒人注意的,一直背對著鏡頭的身影原來是主角的爸爸。直到主角用側寫、餘光、以緩慢的速度望著這個正在吃奇怪早餐的年輕人,兒子和比他更年輕的父親,才開始了微妙的互動。

除了經典的時光弔詭橋段,導演很多地方都直截了當的告訴觀眾,他熱愛的是科幻本身,不是單純的時空穿越。當男主角乘坐時光機回到三十年前,進入他所認為的一場「奇怪、冗長的惡夢」中時,他穿著輻射衣掉到怪老頭的農場裡。50年代的小朋友們拿著手上原始復古的科幻雜誌,封面描述著外星人降臨的裝扮和交通工具,對照主角的輻射衣與時光機,發現竟一模一樣,而發生大驚恐時,導演想告訴我們的:這不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搖滾青春片,這是一部熱愛科幻的人導出的純種科幻片。

(撰文:趙柟)


影片片段:


Saturday, January 2, 2010

綠寶石



綠寶石
(Romancing the Stone)

羅伯齊密克 Robert Zemeckis
1984|USA|Color|106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1/05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85金球獎最佳喜劇或音樂類電影
★1984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1985美國金帶獎最佳音效剪輯




這部1984年出品的人物冒險電影現今看來,不管電影情節和角色性格設計,都已經有點過時和老掉牙。《綠寶石》讓人目不轉睛的原因,我已不願意再將其歸咎於「好萊塢」美式的運作習性,導演絕對不是附庸商業機制下的傀儡而已;要拍一部精采的電影,Robert Zemeckis(羅伯其密克)了然於胸。

緊湊縝密的劇情、令人喘不過氣的橋段、快慢交雜的節奏感等等,觀眾可自行體會,在此不便爆雷。倒是有幾處細節引人低迴。其一是本片表現最為出色的女主角Kathleen Turner(凱西琳.透納),職業設計為小說家。小說家本身的角色設定不太令人驚訝,而是她的工作在電影中屢次扮演關鍵轉折,例如男、女主角至小村莊商借車輛時(正面效果),或者在面對哥倫比亞軍人時靈機一動的反應(喜劇效果);而故事線的時空跳換也與她小說家的身份關係深厚,女主角的小說家身份不只是家世背景,而是被有機地運用了。

關於上述男女主角至小村莊借車的電影片段,還有其他值得深入討論的地方。上一段著重編劇女主角小說家身份的有機運用,另一方面,觀眾在觀看時也不免認為此段轉折過於牽強。類似這種牽強、觀眾被電影一味帶著走的感受出現頻率不少,但是本片厲害的是它「自圓其說」的工夫(這不是批評,反而是讚賞),在劇情繼續急速推展的時候,某些應該要被細緻處理的橋段被淡化地帶過,作者和讀者對文本一起產生這種「自圓其說」的反應—好像有哪邊怪怪的,不過就這樣吧!

一部冒險電影的成名決非偶然,必須在許多看似刻板的典型底下建立層次—女主角:主軸親情底下附有愛情,男主角:主軸愛情底下附有貪婪,反派立場:一反還有一反反,這或許也是《綠寶石》表面看似老掉牙,20多年後也還能吸引觀眾目光的因素吧,enjoy it!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