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10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A Tale of Winter)
侯麥 Eric Rohmer
1992|Color|France|11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29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92年柏林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Eric Rohmer)、人道主義特別獎(Eric Rohmer)
太純粹的想法,對周圍的人來說是一種麻煩,有時候可能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傷害。
─阿久津 真矢
冬天的故事,是菲莉絲的故事。
那年冬天,她說,她確認了自己的信仰,不靠哲學,更不是宗教,她相信真正能跟她一起生活的只有夏荷洛。侯麥的菲莉絲,在這個冬天的五年前,是個熱情開朗的少女,至少在她的回憶中,與夏荷洛的相處看不到瑕疵、爭吵、猜忌與質疑,彼此盡情的奔跑、擁吻,於河邊嬉戲,於浪沫中翻滾,於陽光中日曬,於臥房中做愛。我們所能知道的,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因此,她也能說,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是幸福的,完美的幸福。直到某一天,夏荷洛離開,到美洲去。菲莉絲給錯了地址,那是她常幹的蠢事,她常這麼說給母親、路易、馬桑、妹妹。
然而在完美之後,甚麼也都成了缺度。缺度裡,永遠都找得到愛情存在罅隙的理由。罅隙也是為了等待那曾有的完滿重新蒞臨而不得不存在的;否則,於內心豢養並支撐自身的幸福也許就塌毀粉碎了。那是五年後的菲莉絲所依存的信仰。偶而她會自以為在巴黎市街的人群中,瞥見了夏荷洛的身影,她脫離了原有行徑的軌道,近乎瘋狂的追逐後,盡是失落茫然的眼神,隨後安靜,轉身,回返通往地鐵的洞口。在搭乘往返路易、馬桑、母親住所的路途,她總是一個人若有似無地盯著車窗,像是努力穿透夜晚玻璃反射的車內鏡像,怕看漏了正行走穿越的他;或是,檢視顯映在窗上自己模糊的臉孔,沒有駁雜、深奧、辯證的言語,只是沉默。
她跟母親說,她要的是強壯的男人。路易只是個書獃子,像他這樣溫柔的男人並不如想像中的少。菲莉絲分析歸納兩個男人給母親聽,後來又懺悔當初只是為了作決定而作決定。她對路易說,馬桑的話傷害了她,但他們只能做朋友,很好的朋友,她愛他,但沒愛到,可以生活的程度。冬天的故事,搬演著先后的復活,菲莉絲說,是信念。她落下了眼淚。女兒離開了外婆,到了內維看了基督的誕生,後又回到巴黎,去的動物園。她只記得,她有一個爸爸。菲莉絲說,女兒應該要知道自己的生父。好似一切都準備好了,為這冬天的幸福奇蹟重生、降臨或誕生?至少,在菲莉絲看來,所有發生的一切的確如此進行著,而且也同時,驗證了。她說,選擇無所謂好壞。他們於房內,談論、分享、坦承五年內的交往,他說,幾個,但都不是很認真;菲莉絲說,是為了你而離開的。
冬天的故事,也只是,菲莉絲的故事,而已!。?;、:……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Friday, June 25, 2010
秋天的故事
秋天的故事
(Autumn Tale)
侯麥 Eric Rohmer
1998|Color|France|112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26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2000年賭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2000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1998年威尼斯影展Golden Osella獎最佳原著劇本(Eric Rohmer)、最佳首部電影特別獎
《秋天的故事》講的是三個女人的故事。瑪嘉莉來自突尼西亞,七歲時來到法國,如今是四十五歲的寡婦,繼承父親的葡萄園,有一雙已成年的兒女。她是個固執且將所有熱情投注於工作的女子,不善於人際關係,對葡萄園有著深厚情感,她說「我不是在利用這塊土地,而是歌頌它」。
她最好的朋友伊莎貝拉是個書商,有美滿的小家庭,女兒正在準備結婚。伊莎貝拉想瑪嘉莉替介紹男人,冒用瑪嘉莉的身分刊登報紙廣告徵友。
她兒子里歐的女朋友蘿辛,是因為對瑪嘉莉「一見鍾情」而沒有把里歐甩掉。她高中時和哲學教師談戀愛,目前則希望和教師維持「純友誼關係」,不想牽扯性慾。於是想將哲學教師介紹給瑪嘉莉,她希望她喜歡的兩個人可以在一起。
瑪嘉莉看似電影中的主角,她身邊最要好的兩位女性友人爭相替她介紹男人。然而,伊莎貝拉和蘿辛卻各自對於她們將介紹給瑪嘉莉的男性有著一份情愫,蘿辛和哲學教師間仍存在若有似無的曖昧與肢體接觸,看到他和其他女學生互動時又忍不住吃醋;伊莎貝拉則對應徵友廣告而來的男子傑哈欲拒還迎、幾乎假戲真做。
青春正盛的少女蘿辛,與風韻高雅的中年女子伊莎貝拉,她們比起獨居在葡萄園的瑪嘉莉,過著世人眼中較光鮮亮麗且幸福的生活,身旁不乏男子的呵護,卻體現出生命若有似無的不滿足、以及因此而生的小任性。伊莎貝拉在傑哈表達對瑪嘉莉頗有好感後,卻有些不甘地說:「我要所有的男人都愛我,特別是我不愛的男人。」
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午後的隆河與鄉村,葡萄在秋天趨於成熟的飽滿深紫,伊莎貝拉、瑪嘉莉與蘿辛這三個女子,或獨自或相互陪伴地漫步於濃綠田園中。在經歷春天的初戀與夏天的激情後,女子的生命在秋天進入成熟內斂的情感狀態。少女天真的任性或中年以後的優雅世故與孤獨,在秋天的陽光下依然各自綻放。
(撰文:陳正維)
影片片段:
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
(A Summer's Tale)
侯麥 Eric Rohmer
1996|Color|France|11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22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熱天的午後,男孩來到海灘邊渡假。他,似乎等待著什麼、似乎掛念著什麼、似乎期待著什麼……於是他邂逅了「她」,生命的變化,跟著日期一天一天地翻開新頁。
侯麥是個非常擅於對話哲理的導演,這部片依然如我們熟悉的侯麥一樣,以對話構成主角之間重要的交流狀態。男孩與女孩們在短短的相遇天數裡,自然地在各種情境下,流動著試探、譏諷、猜心、攻防、暴露等(前、潛)意識的雙向對話。這種對話的韻味,完全不同於東方哲學的文體所強調一種濃縮於「意境」的開悟,比如公案或寓言的禪機與譏鋒,苦苦等候開悟的靈光。侯麥對語言的掌握,讓我們看到法國導演或一個民族在語言上的活性,能收能放的適宜。而這活性穿透的訊息,不免也讓我思考「對話」(或一種關於語言的「語言」)在電影中,所表現勾搭起人際橋梁的意義。
語言的存在無非是幫我們達到人類智慧的另一種層次,思想家、哲學家往往宣稱想要對知識進行生產,不過到底是想要框限人們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取代「成為一種」記憶,還是真的在對世人的理解高度,預言更是帶著思辨的領航步求,「並非,非如此不可」、「且還可作是」與「有非所是之是,乃為……」的作想。若是今天有一道命題,是關於想要尋找某種被符號所框限它有所「本質」的智慧,那麼語言的展示將是侯麥「趨近」一切本質的途徑,而不是在於承認「智慧」是可供世間求得表述的完整。
電影看似男女之間,因為彼此透過「愛情」所產生相處的各種關係如情侶、邂逅者、代替品等,並為此產生種種討論。但可以看出侯麥並非意圖叫我們透過一個男孩的愛情去識別「愛情」是什麼這個命題。
侯麥讓我們看見,當一個人在不斷有意無意的言語中,最後其人可能貼近其語言,但也可能正是語言存在的巨大反諷。侯麥製造了男孩因「愛情」所帶來的種種心跡的吐露,男孩總共遇到三個女孩,女孩們彼此從未相遇。因此每每對話只產生在男孩與單一女孩之間。在不同的兩人的互談中,真正要凸顯的是男孩因為女孩在愛情關係的位置所產生對位的心思。而只有在其中一位女孩馬戈的身上,男孩才能不斷地以「坦白和訴說」的姿態表現出他因為「愛情」中所扮演的我,所帶來的困惱,因而表露出個人生命混沌的狀態。
男孩故作思辨的發出,一個人對接受「我在」的懷疑、一個人想驗證自我的慾望、一個人無法克服自己作主的猶豫、一個人無法抗拒直覺的衝動、一個人無法辨識自己的盲目……等狀態,毫不掩飾地展現著自己的敏感與焦慮。男孩看似有意識的試探著自我對於「存在」可以達至的高度,但是卻在語言的交互當中,被女孩(尤其是馬戈)剝開原來其自身因語言所暴露出的天真、膽小、心虛、含糊、投機、無法辨事的姿態,原來是極其庸俗的「存在」彼此的對話當中。這些是為一個女孩眼裡絕對的「真實」。但更有趣的是,即使男孩生命的樣態是如此地故作而呈現出反效果的赤裸,女孩卻願意與其分享當朋友的「純粹」,甚至比友誼更多的情愫。
男孩以為存在於自己的語言中,但是卻在和女孩的對話下呈現另一種生命被他者理解的赤裸與真實。那種(男孩)因直覺而對女孩(馬戈)告白的喜歡(非愛情的),以及(女孩)對赤裸所還諸的相視而笑,使得「愛情」有某種思考其存在的方式,是生命趨近一個生命後的理解與包容。他/她之間有某種相契的關係,是存在於對話的愉悅,與無法逐一用理性解釋之於他(她)們的對話構成了甚麼。不過,可以理解的是侯麥將「愛情」放諸在「對話」的熱諾中,產生的並非兩大主體在意識上對愛情觀的看法,而是以一方展露了生命的狀態,而總有另一方有所相契的理解,以語言趨近了永遠無法求得完整的-「愛情」。
(撰文:吳昱慧)
影片片段:
Friday, June 18, 2010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A Tale of Springtime)
侯麥 Eric Rohmer
1990|Color|France|108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9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四季年輪的次序,一般人的印象無非是由春到夏,夏過秋,秋轉冬,冬再入春。將季節作為背景,侯麥留下春、夏、秋、冬,不同人、事相處渡過四季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電影藉由一位少女和哲學老師,以及兩人在少女父親和情人之間產生種種的摩擦關係,道出人與人之間彷彿都會被某種力量「惡作劇」一樣,產生無法避免的嫌隙。而嫌隙其所帶來的紛擾,也擴散成彼此相視中難以解釋的誤會。直到最後才發現,理性的邏輯和自以為的判斷,原來是多餘的敏感和負面性的肇因。
筆者無法用此篇道盡侯麥向來善於營造大量的人物對話和哲學演繹,那麼筆者以為各位觀眾可以試著多加體會,侯麥在電影角色的交際外,用鏡頭帶觀者入境的氛圍。彷彿剛過完地中海冬天的雨季,主角們在初春裡想起那將要迎接自然美好的郊外花園。在逢春的櫻桃樹與蘋果樹花蕊下,角色的對話與情緒慢慢地醞釀著。畫面中濕濘的草坪和霧凝的空氣,讓人想像著一位成長於歐洲典型地中海氣候的法國導演,是如何可能地在溫帶風土的搖籃中獲得生活體感的種種察知,並藉由電影畫面創造出藝術生命的氣韻,而這個藝術性的孕生又如何帶有以四季之名為題的人文內涵?
為何要以四季為題?四季的輪序其實是人為對時間年「輪」的刻度,人們在寒暑當中過冬迎春,轉夏入秋。但其實寒暑的感覺,以科學的現象來看其實無非只是一種溫度感淺深的變化,也就是一種「熱」本質的改變。但是,人卻以科學的認知和思維的計算,定義我們感知生命與環境的關係,於是人生有了一種在365天中長大一歲的認識,一年有了四季的名字甚至24個節氣的順序。可是季節感的輪序,會不會只是出於發現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計算單位?而難道所有的生命狀態,也非得如此配合著人想像中詩意般的春花秋露、夏伏冬令?筆者或許無法探討過深,但筆者卻對侯麥以四季為名,感到電影背後名稱的時間邏輯與導演的人文精神兩相結合的關係。
四季的輪替即便帶有人為的分刻,但若非以人的肉體這樣短暫而有限的生命時間作體會,那麼大自然所帶來的啟示便不會只是一年的窮盡。大自然孕育的生命有其復生的變化,是始與終的相生。春夏秋冬看似象徵性四季的輪序變化,其實也正是點出大自然最不變的恆常。文學、美術、音樂、雕刻等形式,總是向世人展示以追求「人性的恆常」作為藝術性的價值。這正是排除「歷史」史觀往往因人決定時間流動的邏輯,並視人類精神存在的「真」有其相信並予以追求的境界。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必須認識所處身的時空帶有以肉體和精神堆積而成的「社會」,但藝術引領人文精神追求「共感」的普遍性,則是被藝術追求者認為對人世有所悲憫的救贖之道。而以此獻身於各種思考的現象和經驗的結構,成為藝術創造的累積與成就。侯麥以季節之名作為片名,但目的我想也並非僅是藉由四季變化給時令下的人生予以定義。而看似投射在字幕上的字字句句,也絕不是要觀眾再以言語邏輯反覆推進可以用理性推演的人生理論。侯麥用最無法解釋的結果,推翻了象徵理性的主角。凸顯不同分屬的季節當中人性之間有其原理般恆常的復生,才是藝術最後的目的。因此當電影藝術的「靈光」,照射在主角生活的細節,當主角透過個體的時空環境造影出相遇在法國春天的故事時,身處亞熱帶季節感的我們,自畫面到言語仍可以清楚地感染到藝術性穿越種種差異,帶我們領會時空以外亙古不變的人性弱點。而在影像當中,面對言語對話的哲思、面對人性互動的藝術,兩相結合後更不忘面對反身中,正與他者共處下自我的調和。
(撰文:吳昱慧)
影片片段:
Tuesday, June 15, 2010
午後之戀
午後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侯麥 Eric Rohmer
1972|Color|France|97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5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為侯麥六個道德故事中的最後一個。
在1971侯麥的訪談當中,侯麥說過六個道德故事中的人物結尾面對的是一種幻滅,
「六個道德故事」主要探討基督教的觀念下,這六個知識份子的男主角,內心渴望與道德準則中互相角力的過程,而這部當中,男主角已婚,與妻子的婚姻生活美滿平靜,平常彼此各忙各的。某天中午,有一位他以為已死的女生克柔伊突然到他辦公室造訪,從此之後開啟每天中午的相會…
在電影裡,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段落,是關於在被婚姻制約的束縛下,他對於其他女性的遐想:
"他喜歡巴黎的街道。當他走在街道上,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女人。
他很愉悅的享受著那些能夠對他產生影響的女人,也樂於看見自己對她們的影響,
但並不會將他與他的老婆疏遠。
他告訴自己這些與他擦肩而過的佳人,都是他老婆美麗的延伸,
她們豐富了他老婆的美麗,並且同樣的從他老婆身上獲得,
當他擁抱著他老婆時,同時也擁抱全部的女人。
但他挫敗的發現,同樣是擦肩而過,自己的存在竟然無法讓她們駐足或是留下一個眼神,
因此他夢想擁有所有的女人。
在他休息的時間裡,他做一個孩子般的白日夢。
來自於他十歲時閱讀某些東西所引發:
他想像著他在脖子上帶著一個能夠讓別人意志消除的物品,
他將它使用在咖啡店路過的女人,想像如何輕易的吸引她們。"
尤其是擁抱老婆等於擁抱其他女人這樣獨特的想法,來自於他將每個女人的特殊性,
從他老婆身上一一探索,能將彼此的美互相呼應,及精細地辨別之間的差異,
但也可能是抱不到其他女人的自我安慰。
(撰文:杜詩媛)
影片片段:
Wednesday, June 9, 2010
克萊兒之膝
克萊兒之膝
(Claire's Knee)
侯麥 Eric Rohmer
1970|Color|France|10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2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72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影片(Eric Rohmer)
★1972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1971年聖賽巴斯丁國際影展Golden Seashell獎(Eric Rohmer)
“ 即使知道這是最簡單的事,還是難以去做
就像是離懸崖只有一步之差,你卻不敢往前跨越一步
這需要勇氣,很大的勇氣
我從沒有做過如此需要勇氣的事,或說是有意的去做
這是唯一的一次,我毫無邪念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我從沒這麼強烈的感受我在做某件必須要去完成的事
我就是知道我一定要去。 “
這是Jerome向Aurora表露他想觸碰Claire的膝蓋的心情寫照。
雖然有時單純透過對話,去表述角色本身內在的思維和意念,不論是以譴責的口吻 ”她男朋友的手,既無知又無趣,而那無趣嚇到我”,或面對自己無法抑制的情感 ”我明明不是主動的人,也不是喜歡那樣類型的女生,但就是有種強烈的衝動”,又或是冷靜爭辯自身的堅持 ”我知道如何等待,等待及其本身都是令人感到愉悅的”……,顯示一個人的特質,以為對話本身即簡單的構築每個人的存在,但反而是違逆本人的思考與行為。
這一齣發生在六月到七月的炎夏時光,除了初始的相遇,之後便展開無止盡的對話。怡人的風景、舒適和煦的風、溫暖的色調,遍佈在所有場景中,讓每件事情發生的自然而無突如其來的詫異感,音樂也是輕快而舒服的。隨著故事進行,漸漸開始互動交流,情感欲望若隱若現,原本結婚在即的外交官,本來說不會受到小女孩的影響,卻開始對Laura與Claire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與想像,之後與好友Aurora的對話幾乎都是講對Laura與Claire的想法。
不管是Jerome血淋淋的剖析自己內在性格、情感的矛盾與衝突、內心強烈的渴望,或是每個人說明自己對於情感的立場,竟也令人感到無助的窒悶感,像是Laura曾說 ”當我無聊的時候,我寧願到任何一個地方也不會是這裡。…這裡很美,但我有時候會感覺窒息...這裡太美了,但這些所有的美卻讓人感到疲憊”,看著這部電影心裡竟也開始產生這樣的感應。
這部屬於侯麥「六個道德故事」中第五個故事。
(撰文:杜詩媛)
影片片段:
Tuesday, June 8, 2010
莫德家的一夜
莫德家的一夜
(My Night at Maud's)
侯麥 Eric Rohmer
1969|B&W|France|11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08 (二)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70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影片(Eric Rohmer)
★1971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劇本(Eric Rohmer)
★1970年西班牙聖約地影展最佳外語片(Eric Rohmer)
莫德是一個女人,剛離過婚,育有一女。與一名基督徒男子共度一室的故事。
那天窗外飄著雪,他們於室內為著情感道德相互激辯,肉體、言論、心志,三者似是矛盾,卻又成為彼此存在的條件,尋求一種合理自我現狀的撫慰與認可。他們各自以哲學家作為自身有力註腳予以反駁或者認同,澄清在差異觀點上細節,彷彿稍有偏移便不足以代表真正的自己。
然而在語言上的馳騁、雄辯終究也只能趨於沉默,身體比任何言說都還來得誠實,不堪入目;但也因此,面對無以遺忘、抹煞與美化的印記,除了正視並進行和解外,束手無策,而在之後所謂的選擇與寬諒,亦比任何承諾都還來得無怨無悔。
(撰文:陳冠文)
影片片段:
Wednesday, June 2, 2010
收集男人的女人
收集男人的女人
(The Collector)
侯麥 Eric Rohmer
1967|Color|France|8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05 (六) 20:30
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196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評審特別獎(Eric Rohmer)、青年電影獎(Eric Rohmer)
本片敘述一個名叫Haydee的女孩,她擁有獨特的誠摯與純真笑容,卻因私生活紊亂,被兩個同住的男人封為「男人收藏家」。起初Adrien看不起她,但在一場又一場愛情角力中,他逐漸為她所迷惑,卻又一再排斥,用了各種理由將她推諉予其他男人。在一次外出回程中,他丟下Haydee和她的男性友人們,頭也不回地開車返家。他終於重獲平靜與安寧,卻發現自己陷入難以承受的孤獨。他極力抗拒與試探,最後卻也成了她的收藏品。
Haydee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如Daniel所說只在乎「數量」的收藏家。她用世人價值評斷中「非道德」的方式尋求她渴望的東西。這是一場關乎男女追求、愛情或肉慾的遊戲,純真、醜陋在三人的關係中扮演了微妙角色。
這是侯麥六個道德故事中的第四部。最近讀到對侯麥的一則介紹:「他不理睬情節,反而呈現人們談論愛情的畫面;侯麥的人物都過分聰穎和敏感,雖然嘲諷地保持距離,卻也不失其敬意」(出自<電影小史>,城邦文化)。<收集男人的女人>,為愛情糾葛呈現一個新的視野。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侯麥影展
侯麥影展
Eric Rohmer Film Festival
當我們說侯麥的電影溫和、內斂、細膩、蘊含智慧,甚至是 --- 如
果這樣說竟然不帶有貶抑 --- 富有文學氣息,我們可能並不是指表
面上的意思。我們可能是要說,在法國新浪潮那麼一群從《電影筆記
》撰稿起家的年輕導演中(事實上侯麥比他們稍年長,年紀上接近另
一群「左岸派」導演,精神上則認同「筆記派」,而成名比他們稍晚
),侯麥的電影沒有那麼強烈的去舊迎新姿態。它們看起來不那麼實
驗性,那麼情感張揚,那麼自覺地處處帶著宣言。它們就是好好地說
完一個故事而已。它們的精采好看全在這些故事上頭。
而它們都是那麼平凡的故事。女人、男人、女孩、男孩、相遇、分手
或不分手。我們有種感覺,似乎這四十多年幾十部作品的電影生涯,
侯麥只拍了一部片,講的是同一個故事,而這故事簡單的可以用一句
話說完。從這麼作者論的角度來理解侯麥,似乎不可能不比用在其它
導演身上更輕易。問題那是怎麼樣的一句話?哪一句話,可以恰如其
份地勾勒發生在蘇珊娜、海蒂、瑪嘉俐、費莉希、黛芬她們身上的故
事?我們試著說點什麼, 但面對這些角色時,我們又遲疑著陷入沈默
了。
她們又是那麼愛說話的角色。相對於我們的遲疑不語,她們滔滔不絕
地說,反反覆覆地說,有一句沒一句地說。她們跳進爭辯裡,解釋自
己的行為,之後又推翻先前說法,做相反的決定。她們說的那樣快,
妳簡直不確定她們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看起來是這樣的:她們憑
著自己的感覺而說。隨著故事進展,她們的感覺一直變化,她們的說
法也就一變再變。侯麥筆下的角色往往站在相反方向阻礙故事的前進
。她們的行動常常不是促成結局,反而讓自己離結局愈來愈遠。正是
在這點上,侯麥的電影脫離了主流的、總是提供現成答案的敘事策略
,並因此讓人回味無窮。
也因為如此,當我們去除掉對話,侯麥的電影會浮現另一個完全不同
的面貌。當我們不試著去聽懂她們說的話(幸好這對我們之中多數不
諳法語的人而言只要關掉字幕即可),電影會給我們許多機會去看、
去觀察她們的眼神、表情、她們停頓搜尋字句、她們的微笑和侷促不
安。於是我們理解了另一個,必須透過電影的媒介才能表達的,不那
麼簡單的故事。
於是我們明白了,那些沈默無語的時刻同樣有意義。那些她們安靜而
面無表情地旅行、凝視、等著決定浮現的片段,是故事的另一部份。
侯麥的場面調度精確而不著痕跡,讓觀眾看到而理解這個角色的心思
,又看不到而驚訝於那個角色的情緒。影像與對白間的張力支撐起多
重解讀的可能。在這裡,我們又看到新浪潮開啟的藝術電影手法如何
深埋在侯麥的風格之中。
而這根基埋的那樣深,在地面上我們只看到陽光和煦、微風習習(是
的,侯麥可以讓妳「看到」風兒吹過樹林)。瑪嘉俐回家去了、費莉
希把夏何洛介紹給家人、伊莎貝拉倚在丈夫肩上凝視著遠方、我們回
到各自的生活。侯麥,像班雅明筆下說故事的人,將生命的體驗濃縮
成一則則單純的故事,編織在我們的記憶裡,等著季節來臨時, 在我
們心中燦爛開放。
(撰文:吳柏旻)
2010.6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6/01 (二)
‧蒙梭街的麵包女孩 The Bakery Girl of Monceau-- (1963) 23min
‧蘇珊的愛情事業 Suzanne's Career-- (1963) 54min
6/05 (六)
‧收集男人的女人 The Collector-- (1967) 89min
6/08 (二)
‧莫德家的一夜 My Night at Maud's-- (1969) 110min
6/12 (六)
‧克萊兒之膝 Claire's Knee-- (1970) 105min
6/15 (二)
‧午後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72) 97min
6/19 (六)
‧春天的故事 A Tale of Springtime-- (1990) 108min
6/22 (二)
‧夏天的故事 A Summer's Tale-- (1996) 113min
6/26 (六)
‧秋天的故事 Autumn Tale-- (1998) 112min
6/29 (二)
‧冬天的故事 A Tale of Winter-- (1992) 114min
7/03 (六)
‧綠光 The Green Ray-- (1986) 98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