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 2010

侯麥影展






侯麥影展
Eric Rohmer Film Festival









當我們說侯麥的電影溫和、內斂、細膩、蘊含智慧,甚至是 --- 如
果這樣說竟然不帶有貶抑 --- 富有文學氣息,我們可能並不是指表
面上的意思。我們可能是要說,在法國新浪潮那麼一群從《電影筆記
》撰稿起家的年輕導演中(事實上侯麥比他們稍年長,年紀上接近另
一群「左岸派」導演,精神上則認同「筆記派」,而成名比他們稍晚
),侯麥的電影沒有那麼強烈的去舊迎新姿態。它們看起來不那麼實
驗性,那麼情感張揚,那麼自覺地處處帶著宣言。它們就是好好地說
完一個故事而已。它們的精采好看全在這些故事上頭。

而它們都是那麼平凡的故事。女人、男人、女孩、男孩、相遇、分手
或不分手。我們有種感覺,似乎這四十多年幾十部作品的電影生涯,
侯麥只拍了一部片,講的是同一個故事,而這故事簡單的可以用一句
話說完。從這麼作者論的角度來理解侯麥,似乎不可能不比用在其它
導演身上更輕易。問題那是怎麼樣的一句話?哪一句話,可以恰如其
份地勾勒發生在蘇珊娜、海蒂、瑪嘉俐、費莉希、黛芬她們身上的故
事?我們試著說點什麼, 但面對這些角色時,我們又遲疑著陷入沈默
了。

她們又是那麼愛說話的角色。相對於我們的遲疑不語,她們滔滔不絕
地說,反反覆覆地說,有一句沒一句地說。她們跳進爭辯裡,解釋自
己的行為,之後又推翻先前說法,做相反的決定。她們說的那樣快,
妳簡直不確定她們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看起來是這樣的:她們憑
著自己的感覺而說。隨著故事進展,她們的感覺一直變化,她們的說
法也就一變再變。侯麥筆下的角色往往站在相反方向阻礙故事的前進
。她們的行動常常不是促成結局,反而讓自己離結局愈來愈遠。正是
在這點上,侯麥的電影脫離了主流的、總是提供現成答案的敘事策略
,並因此讓人回味無窮。

也因為如此,當我們去除掉對話,侯麥的電影會浮現另一個完全不同
的面貌。當我們不試著去聽懂她們說的話(幸好這對我們之中多數不
諳法語的人而言只要關掉字幕即可),電影會給我們許多機會去看、
去觀察她們的眼神、表情、她們停頓搜尋字句、她們的微笑和侷促不
安。於是我們理解了另一個,必須透過電影的媒介才能表達的,不那
麼簡單的故事。

於是我們明白了,那些沈默無語的時刻同樣有意義。那些她們安靜而
面無表情地旅行、凝視、等著決定浮現的片段,是故事的另一部份。
侯麥的場面調度精確而不著痕跡,讓觀眾看到而理解這個角色的心思
,又看不到而驚訝於那個角色的情緒。影像與對白間的張力支撐起多
重解讀的可能。在這裡,我們又看到新浪潮開啟的藝術電影手法如何
深埋在侯麥的風格之中。

而這根基埋的那樣深,在地面上我們只看到陽光和煦、微風習習(是
的,侯麥可以讓妳「看到」風兒吹過樹林)。瑪嘉俐回家去了、費莉
希把夏何洛介紹給家人、伊莎貝拉倚在丈夫肩上凝視著遠方、我們回
到各自的生活。侯麥,像班雅明筆下說故事的人,將生命的體驗濃縮
成一則則單純的故事,編織在我們的記憶裡,等著季節來臨時, 在我
們心中燦爛開放。






(撰文:吳柏旻)




2010.6月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6/01 (二)
蒙梭街的麵包女孩 The Bakery Girl of Monceau-- (1963) 23min
蘇珊的愛情事業 Suzanne's Career-- (1963) 54min

6/05 (六)
收集男人的女人 The Collector-- (1967) 89min

6/08 (二)
莫德家的一夜 My Night at Maud's-- (1969) 110min

6/12 (六)
克萊兒之膝 Claire's Knee-- (1970) 105min

6/15 (二)
午後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72) 97min

6/19 (六)
春天的故事 A Tale of Springtime-- (1990) 108min

6/22 (二)
夏天的故事 A Summer's Tale-- (1996) 113min

6/26 (六)
秋天的故事 Autumn Tale-- (1998) 112min

6/29 (二)
冬天的故事 A Tale of Winter-- (1992) 114min

7/03 (六)
綠光 The Green Ray-- (1986) 98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