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1, 2011
白色緞帶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Michael Haneke(麥可漢內克)
2009/black and white/Germany/137 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9 金棕櫚獎 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
★2009 歐洲電影獎 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編劇
★2010 美國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白色緞帶》(The White Ribbon)的故事發生在191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小莊園裡,隨著第三人稱--教堂老師的回憶鋪展開,展開了這個波濤洶湧的恐怖故事:醫生墜馬、農婦意外死亡、男爵孩子、產婆之兒接續受虐,一件件殘忍可怕的意外事件不斷在莊園裡發生。遍尋不及兇手的懷疑氛圍使得表面寧靜安和的村莊,私底下人人開始猜忌起了彼此。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採取黑白片方式,搭配上他的強烈風格,直透在道德體制下的人心矛盾,令觀眾用又好奇又害怕的情緒探尋《白色緞帶》最令人難受的意涵-是純潔還是欺騙。
在這封建莊園裡,崇高在上的男爵以白色緞帶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做錯事、說謊,都得把白色緞帶綁在手臂上,以警惕曾犯過的錯誤。然而,矛盾不只存於話語、學理中,也刻在白色緞帶上;道德禮教不僅把每個人侷限於一個框架內,更神秘地隱藏人們偽善的一面。當孩子低頭望著自己手臂上繫著的象徵純潔、神聖的白色緞帶,下一秒抬頭,卻反而看見大人們的骯髒虛偽,白色緞帶也就成了一種公開的侮辱、被綁與綁人者的對比-被綁者﹝孩子們﹞得乖巧服從綁人者所謂的道德正義,而綁人者﹝大人們﹞違反這些道德正義卻不受制裁;父母、大人們總會教導孩子們要遵守禮教規矩、循著道德規範走,但當孩子開始發現自己景仰的大人們脫軌於那些規則之外,還會相信這些道德禮教的規範嗎?這些道德規範到頭來,不過是些繁文縟節罷了。充斥著道德正義教育的社會,嚴肅的讓人喘不過氣,但我們的孩子確有實實在在謹守循循教誨?還是老想著如何抵抗逃離,因此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偏差行為:自殺、殺人、霸凌……等等,可是大人們呢,可有作好榜樣?亦或私底下做著不可告人的行為?導演把人性噁心醜陋的那面,透過第三人稱為視角的黑白片、故事性描述,並暗示這現實世界的難堪與不堪。不過,在影片裡,對於人性還有一絲小小的溫暖光芒存在-當小男孩看見爸爸因為愛鳥無故死亡而沉悶,於是走到爸爸面前說:「你看起來好像很難過,所以就送你一隻小鳥。」,這段小插曲為這部影片帶來些許的小溫暖。
看完片後其實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感到相當沉重,會去反覆思考那介於天真幼稚,卻又稍有記憶的童年時期裡,是否我也曾傷害過同學、朋友、甚至是家人;是否我也曾遭到同學朋友家人的傷害,但卻怎麼想也再想不起來了,可能是童年還小沒有記憶,更或許那太過不堪,以至於我刻意遺忘,但難道想不起來就沒事了?真的沒事了嗎?感覺它仍一直影響著我:愧疚於是拼命彌補、受傷所以孤僻黯淡、鄙陋然後封印瘡疤,於是《白色緞帶》迫使著人一次又一次的挖掘自我,接著難過沉痛一整個午后。
(撰文:謝莉蘋)
影片片段:
Sunday, May 29, 2011
【麥可漢內克】影展
麥可漢內克影展
Michael Haneke film festival
麥可漢內克可說是當代了不起的挑釁大師,感興趣於暴力、影像操弄與揭露中產階級價值的真實與扭曲,擅長挖掘人性內在的殘酷,並挑戰觀眾的嗜血和極度恐懼的心理,大膽操控著觀眾情緒。
*原訂6/11(六)播映《鋼琴教師》,日期異動為6/12(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歐洲傳奇導演麥克.漢內克(Michael Haneke)曾說:「電影,是每秒二十四次的謊言。」透過電影,他將「現實生活」重現在螢幕上,並試圖讓觀眾從謊言中揭露真相。
本月影展齊聚麥可.漢內克最富盛名的八部作品。《第七大陸》、《班尼的錄影帶》、《禍然率71》三部系列作,可以看到電影的天際線從頭兩部的單一家庭,逐漸擴展至整個社會,記錄了當代奧地利人情感冰川化的過程,合稱為《冰川三部曲》;《大快人心》探討媒體暴力。《未知密碼》、《隱藏攝影機》則混淆了現實與電影的邊界;《鋼琴教師》改編自2004年諾貝爾獎得主艾芙列.葉莉尼克(Elfriede Jelinek)的半自傳小說。創作十年的《白色緞帶》,企圖追索恐怖主義的源頭,為迄今集大成之作。
大學時主修哲學、心理學和戲劇,這樣的背景使麥可.漢內克能更精準的刻劃人物,並觸發觀眾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他從不直白地告知角色內心的動機,甚至不提供角色的背景故事或資訊,而是鉅細靡遺地以角色的行動為筆墨,順著看似遲緩的節奏,運用墨色反白的筆法漸次渲染出生命的黑暗面。當故事倒向一片深晦沉黯,人性的空白就反襯出來了。如《班尼的錄影帶》中,班尼父母非常殘酷的「理性」;《大快人心》兩位一心只求樂趣的反社會少年……等。麥可.漢內克的特別在於,他從不直接展示角色的內心世界,而是從觀眾的反應中喚起它。
被封為「挑釁大師」的麥可.漢內克,在一般認知中,暴力與他的電影如影隨形。事實上,他從不依靠暴力譁眾取寵,而多以隱喻、象徵的方式讓暴力發生在鏡頭以外。因他對暴力有非常清楚的立場,認為現實生活的暴力非死即傷,必須慎重看待,所以大力反對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蓋.瑞奇(Guy Ritchie)等導演將暴力娛樂化的手法,並藉著原創劇本《大快人心》批判此一怪象。也在後來的《未知密碼》、《鋼琴教師》、《隱藏攝影機》、《白色緞帶》等作品中,逐步將關切的範圍擴展到種族、性別、階級……等無形的意識形態暴力。
綜觀麥可.漢內克的電影,有一個想法始終貫穿他的作品,那是他不斷暗示,卻從未明說的。他的電影中,所有類型的暴力,都根源於「失敗的溝通」,而解決的方法,正是要勇敢的說出來,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疏離。就如同麥可.漢內克二十年來無數個電影角色中,只有在《白色緞帶》出現老師與女子兩位來自外地,真誠可愛、具有人性溫暖的正常人。然而,正是這兩個人的出現,打破了從《第七大陸》籠罩到《白色緞帶》長達二十年的黑暗。這是他真正的信念。
六月份的麥可.漢內克影展,歡迎大家一起來夜貓子看電影。從每秒二十四次的謊言中,發現屬於你的真相。
(撰文:王光仁)
2011年 6月 播映場次:
播映時間:晚上8:30
06.04(六)
‧《白色緞帶》The White Ribbon (2009) 144 min
06.07(二)
‧《大快人心》Funny Games (1997) 108 min
06.12(日)
‧《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 (2001)130 min
06.14(二)
‧《班尼的錄影帶》Benny's Video (1992) 105 min
06.18(六)
‧《第七大陸》The Seventh Continent (1989) 104 min
06.21(二)
‧《隱藏攝影機》Hidden (2005) 117 min
06.25(六)
‧《禍然率71》71 Fragments (1994) 95 min
06.28(二)
‧《未知密碼》Code Unknown: Incomplete Tales of Several Journeys (2000) 117 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Saturday, May 28, 2011
一一
一一
(A One And A Two)
楊德昌
2000∕color∕Taiwan∕174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31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0 坎城影展 最佳導演獎
★2000 卡羅維發利國際影展 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0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首獎
★2000 紐約影評人協會 最佳外語片獎
★2000 薩拉熱窩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2000 溫哥華國際影展 丹.喬治人道主義獎
★2001 法國影評人協會 最佳外語片獎
★2001 弗里堡國際影展 首獎
★2001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 年度最佳影片
人生的旅程,始於一吸,終於一呼。然而在這一吸一呼之間,我們從不是獨自一人的。
在《一一》電影的開頭,快樂頌以各式的變調潛流在影像之後。而這曲快樂頌,正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裡最著名的樂章。這樣的安排,不禁讓我去想,是啊,唯有不同生命的合唱,才能譜成各一人生最圓滿的快樂頌。縱然與他人的合鳴有種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但也是這樣多重的滋味,曾獨自在世上遊走的我們「一」,才能夠遇上其他的「一」,最終構成了「仁」,甚至「仨」。
楊德昌導演的《一一》正是透過在一個家庭中,各個成員在這段時間的不同生命際遇,深刻的傳達出極深刻的生命意涵與哲思。一如細胞中染色體的雙螺旋結構一樣,每個人的一生從開始,到最後,都註定要與他人的生命交纏構成。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甚至是關係中的怨恨、嫉妒,都是始自於兩個不同生命的交叉。在電影裡面,導演更透過角色的雙唇訴出,地球萬物的起源──閃電,也是因為正電與負電之間摩擦而生;在華人文化圈裡,太極裡的陰與陽也是萬物的起源。
在《一一》之中,這個家族裡的人正面臨著生命的轉彎。許多個「二」與彼此告別,回到了「一一」;然而,也有很多「一一」正邁向成為「二」。隨著影像中韶光的流轉,角色之間的關係也不斷地在變動著。愛了,或者不愛了;厭倦日復一日的生活,但是經過沉澱之後,又回來;在重複一如原地踏步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因為被枯燥無味給迷惑,而忘卻了一開頭,讓我們願意從「一」成為「二」的初衷,反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中,誤解了「一一」,竟將它視作重複生活的迷陣。
我們都還是愛著的,只是需要暫時轉移緊盯彼此的眼光。先讓我們忘卻「一一」的結構,才能想起邁向「二」的路上,是缺「一」不可的。
正因為我們往往只看的到一半的事情,所以需要他人的眼睛來當鏡子,透過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觀照自己。在電影中,也很巧妙的安排了幾段關係,相互作為彼此的註腳與補充:一對新婚的夫妻以及關係陷入冷戰的夫妻;父親與初戀情人的久逢以及女兒與朋友的前男友的曖昧;去選擇與正版遊戲公司,或者專門仿冒遊戲公司合作。在更大的脈絡裡,電影中還有婚禮(生)與喪禮(死)的鏡對,甚至是電影與真實人生的映照。我們只能活一種人生,但是透過聆聽/觀看他人的生命,無論是虛構,或者真實,我們或多或少對自我的生命有了更多的體會與面向,就像是在電影裡,洋洋去為每個人的後腦勺拍照一般,電影的鏡頭,也領著我們看到,原先在生命裡無法直視到的境界。
除了在故事結構上,導演安排相互補充的情節之外,在視覺語言上,楊德昌導演也相當用心地去經營。
例如在穿著,會讓兩個人的顏色在光譜上恰好有對比或互補。當由吳念真飾演的父親與他的初戀情人在日本幽會的時候,一個人穿著著黑外套,白襯衫,另一個人恰好相反,穿的是白外套,黑襯衫。此外,在鏡頭的安排上,也會刻意讓畫面默默的被一分為二,有時也會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蘊含著一,也蘊含著二的事物。譬如一棟房子,卻有著上下兩樓,左右窗戶這樣平衡的切割。時而,也透過剪接的手法,讓兩段故事之間的互補性顯得更加強烈(女兒與父親分別與情人出遊的那一段堪稱一絕)﹑透過這樣精心的安排,使得《一一》電影的內涵在其敘事之外,得到更廣闊的延伸。一如萬石叩湖,在湖面激起了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他們相互在湖面撞擊,激盪出更為繽紛,更為複雜的人生景貌。
在電影的末段,小男孩洋洋的那席話讓我相當深刻,且讓我把它作為本文的結尾:「沒有一朵雲、一棵樹是不美麗的,所以人應該也是。」在《一一》之中,人生多是充滿苦澀與哀傷,困惑與游移的,我們被生活的刺棘弄得遍體鱗傷,我們步入了生命的迷宮,卻遍尋不及出口。生活充滿著難題,等著被一一解決,但往往束手無策。人生一片漆黑,找不到光亮。
透過洋洋童稚的觀點,反而引領著觀眾走向了一個出口,一道光,一種寧靜。提醒我們,去一一找回生命中的悸動。
記得,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我們該是美麗的。一如藍天中漂移的雲,一如大地上繁茂的樹。他們變動著,但卻有著不變的美麗。
讓每個「一」集結成為「二」,成為「仨」......
「一」是獨自,也是集合。
(撰文:余韋達)
《一一》是導演楊德昌集風格大成的作品。片中寫實敘事等手法,使這部影片更能顯現出時代的氛圍。《一一》以一個家庭為主線,描述每個家庭成員在生活上發生的故事。片中的洋洋是個對週遭事情很好奇的小男孩,也因為頑皮好動,成了老師眼中的頭號問題學生。洋洋的父親是個遇到泡沫經濟的中年上班族,在一次出差的過程中巧遇前女友,彼此又再度陷入情感糾葛。洋洋的母親是個對生命感到困惑的中年婦女,為了尋求生命真義,出家尋找答案。洋洋的姐姐則是為戀愛苦惱著的青春少女。在洋洋家庭中的每個人,各自有著不同的煩惱。而在他們之間,有著什麼共通點呢?
《一一》,乍聽之下奇怪,卻隱含深刻的寓意。《一一》可以解讀為是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故事,也有一切重新開始的意思。導演從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出發,描述了每一個成員的故事,探討都市人在人生中各階段的困頓,這一切卻不似片名的《一一》如此簡單明瞭。
每個人都在面對自己的矛盾掙扎,如片中的母親,想要找到人生意義而上山去潛修,卻發現在山上和在山下一樣,終究得面對真正的自己,問題仍舊沒有解決。而父親則是在舊情人和現實環境掙扎的狹縫中尋求一絲存活的空間,一面想著「只要有愛一切可以重來」,卻又在面對現實時多希望這是過往雲煙,潛藏在回憶的幸福。片中的人物有個共同點--逃避、擱置問題,使簡單的生活複雜化,複雜到讓人喘不過氣來。雖然生命中充滿了複雜的問題,但人總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慢慢領悟,那是只有嘗試過的人才知道,屬於生命的味道。
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在痛過之後,慢慢摸索出這個道理,唯一看透真相的卻是一個小孩─洋洋,一個擁有最純真心的小孩。他在片中說出一句道破問題核心的話:「其實問題根本就沒有那麼複雜。」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真的有那麼複雜嗎?難道,用真心做決定真的有那麼難嗎?我們是不是在成長,長大為人的時候失去了小時候那種面對問題最基本的態度,迎向問題的勇氣呢?是不是遇到問題時一再地逃避呢?這些都是導演留給我們的問號。觀察片中的洋洋,就能從他身上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簡單,《一一》的最基本精神。生活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只要每個人能夠看清最單純的自己,看清問題最簡單的核心,就能握有一切重新出發的可能性。
片中的開場婚禮,表面上進行得很歡樂,實際上每個人心事重重;而片尾的喪禮上,雖然在淡淡的哀愁下結束,雖然每個人的問題仍舊,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對未來的一點方向。即使前方仍舊灰濛濛一片,但會有那麼一道光引導你找到自己的道路,帶著一點經歷創傷後的重生意味劃下句點。
(撰文:致豪)
影片片段:
Tuesday, May 24, 2011
紅葉傳奇
紅葉傳奇
(The Red Leaf Legend)
蕭菊貞(Chu-Chen Hsiao)
1999∕color∕Taiwan∕7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25 (三)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1 第三十六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紅葉傳奇》是蕭菊貞1999年的紀錄片作品,與《銀簪子》(2000)先後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肯定。我們看蕭菊貞一連串的紀錄片作品,從大學時與同學一同完成的《博盛,這孩子》,以及《陽光愛情》(1996)、《火鶴》(1997)紀錄身心障礙的朋友,到2004年以大愛電視台連續劇《心靈好手:口足畫家謝坤山》,跨足長篇劇集的領域,再回頭看大學時的蕭菊貞擔任校內刊物《雙週刊》的主編,不難發現,她一直以來擅長書寫,書寫的媒介從報刊到紀錄片,再到長篇劇集,「觀看」成為貫串其中的主題,或可說,是一種關懷特質。
《紅葉傳奇》在探尋紅葉少棒的故事,鏡頭從旅途中的風景出發,帶觀眾走入昔日的紅葉村。過去為人熟知的紅葉少棒,曾經在國際間屢戰屢勝的佳績中為國爭光,為了收看比賽而到鄰居家借電視,成為目前大部分中年人共同的兒時記憶。當時球隊為了讓優秀的選手上場,年齡超出比賽規定而使用他人姓名頂替的情形十分普遍。就在將赴美國比賽前夕,因學校校長向媒體告密,政府為求自保立刻停止出賽,隊員們的生命因為冒名頂替的罪名自此被蒙上陰影,而紅葉少棒的命運也步上晦澀之途。
導演試著從幾個脈絡拼湊紅葉少棒的記憶。當年比賽的照片、實況錄影,直接地勾勒昔日榮景,再從訪問當年推動少棒隊的校長開始,娓娓道來紅葉少棒隊如何被促成。接著從隊員現今生活情況出發,藉由隊員本人的述說,或是透過隊員的妻子、兒子,說出他們對於紅葉少棒的看法,有人感嘆,有人緬懷,有人忿恨政府沒有照顧,有人活在當下。這是紀錄片慣常使用的方式,從主事者、旁觀者、親友來交織成一段事實。紀錄片是一種對真實的拼湊,隊員們現在是否健在?尚存的隊員生活得如何?是觀眾想知道的,所以連荒煙蔓草間的墳,都攝入片中。紀錄片有時又是一種推翻,像是少棒隊隊員都是喝酒喝死的這樣的輿論,便安排妻子跳出來提出反證。紀錄片有時是挖掘,紅葉國小承載昔日榮景,現今少棒隊仍存,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球隊比賽的表現,孩子們在體育上的優異成績,將被如何看待?又,紀錄片有時又不只是紀錄,可能是將故事裡人事物的境遇打開另一個出口繼續說下去。一位隊員和妻子的夢想是租地種果樹,為生活樂天知命地工作著,已然逸出「紅葉少棒」的框架外。這些所謂紀錄片的元素,在蕭菊貞當時已漸嫻熟的拍攝技巧之下,揉合流暢的腳本,即使片長近80分鐘,仍然易讀易感。
一片楓紅的葉子,自樹上飄落河中隨水流行走,像串場般穿插在本片的幾個段落中間。這樣拍攝紀錄片的手法,在1999年台灣紀錄片製作尚稱保守的時空裡,受到很大的質疑。然而對於紀錄片新手的蕭菊貞,或是首次剪接紀錄片的陳博文師傅而言,在不違背再現真實的原則之下,他們只是要製作出「好」的紀錄片而已。就葉子隨水流去的意象呈現這個部分,就是要突顯紅葉少棒的命運。如果那片葉子如紅葉少棒的命運,那麼隨著水流走向不同的生命境遇,隨遇而安,便不應只有無奈。《紅葉傳奇》紀錄紅葉少棒的「傳奇」故事,但故事尚未結束,如果您看見片中那位隊員的兒子,黝黑的膚色下面,流著父親當年揮打棒球的血液,那麼我們也可以不再唏噓,而是期待又一群熱愛棒球的孩子。
(撰文:陳若怡)
Saturday, May 21, 201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楊德昌
1991∕color∕Taiwan∕237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24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1 亞太影展 最佳影片獎
★1991 日本東京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1993 電影旬報賞 最佳外語片導演、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故事發生在民國五零年代初的燦爛夏日,當時,國民政府帶著數百萬的中國人甫遷居台灣十餘年,絕大多數的這些人生活在對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之中,整體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不安且壓抑的氣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真實的社會案件,企圖以一個少年的轉折描繪整個時代的無奈與悲涼。
作為外省第二代的主人翁小四,是父母眼中的期望,卻意外考進建中夜間部,和小貓王、小馬成為好友,遇見小明陷入了愛戀,也捲入了當地的幫派糾紛。在這個過程中,小四身遇學校不斷地誤解、打壓,貼上壞學生標籤,最後慘遭退學;眼見幫派鬥爭的血腥殺戮,以及父親遭遇警察司法系統的白色恐怖後其個性的劇變,小四充滿理想的價值觀接逢面臨挑戰,進而一步步地瀕臨崩解,最後,小明的變心背叛是壓倒小四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小明殘酷地質疑小四僅存且脆弱的一絲青春的理想,終究,小四將對社會巨大的憤怒與失落投向小明,化作一把尖刃,殺死了小明。
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小四和組織幫派的男性同儕所表現出來的不安全感,體現了來台外省第一、二代也是整個台灣社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然而,面對學校、幫派和警察司法系統三重權威的暴力壓迫,小四想要掌握些什麼解決他心中的疑惑、不平和無力感,希望透過改變他人,重新確立他的自信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小明因為家境的貧困和母親的病情,迫不得已顛沛流離,她的不安全感使得她選擇抓住任何能夠擁有愛情的機會,這是為求生存而去適應社會的彈性;其次,小四的母親和二姊嘗試救贖小四和其父,母親勸說小四的父親不要太過堅持個人原則,必要時候得放軟身段,二姊則是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將小四從情緒和行為的懸崖邊緣拯救回來。然而為時已晚,女性的自覺居然對立於男性的成長,雙方的牴觸最終造成憾事。原因在於這個成人世界,不願也無法聽見年少一代的聲音,如同小貓王寄給小四的錄音帶一次也未曾被好好理解便被丟棄,無奈地表現出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不公平的事,終究不會為了個人停止運轉。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導演的第四部作品,其主題在於年少青春的純潔與激昂對立於成人權威的黑暗與壓迫,然而個人的理想終究敵不過整體社會的現實,美好青春註定崩解、隕落,走向成人化的疏離與扭曲,徒留追憶與嘆息。楊德昌利用框景和緩慢移動的長鏡頭畫面,營造出疏離、冷靜又壓抑的氛圍,讓觀眾成為窺視的全知旁觀者,離劇中人物彷彿又遠又近,就像收音機的誦名,西洋歌曲的傳唱,不時巡邏的戰車,離我們是那麼地遙遠卻又是台灣社會的曾經,那股無以名狀的懷念,只因曾有的美好早已過往,我們只能遙遠地憑弔。
(撰文:李嘉艾)
影片片段:
Tuesday, May 17, 2011
夜奔
夜奔
(Night Runner)
尹祺、徐立功
2000/彩色/大陸/11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21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1 亞太影展 最佳音樂獎
★2001 義大利杜林同志影展 最佳情節獎
許多人之所以會去看《夜奔》,是因為剛合作完《人間四月天》的劉若英和黃磊又再度在該片中合作。然而看完之後,大家卻又不約而同的被戲中的另一位角色所震懾,那正是因為演活了《林沖夜奔》而將自己取名為林沖的林沖。一個戲子為了使人記住自己的名字,只能用演紅的那齣戲將自己命名為戲中主角的名字,這樣的例子在較為重視藝術的現代或許很難想像,然而在1930年代的當時,戲子卻是最不為人尊重的職業之一。而林沖這位藝術之寶很不幸地便是活在當時那個時代。
韋英是一個從小在中國傳統戲曲薰陶下長大的少女,她說她幾乎是被一場戲要開始前的那個銅鑼給敲出娘胎的。儘管喜歡的是中國傳統藝術,她在思想方面卻不受中國傳統的含蓄作風所影響,這點在她和未婚夫徐少東長期書信往來的對白中可見一斑。當少東以美國大提琴家的姿態回國,韋英自然而然地就想介紹自己最深愛的崑曲給少東認識,少東在一開始表現的極為彆扭,似乎是對中國戲曲並不感興趣,然而戲台上林沖一開口便急速地撞衝進少東耳裡激盪出他內心的漣漪,不管是音樂還是感情的部分。
林沖在戲台上蕭颯的身影以及戲台下沉默的神祕,漸漸擄獲了韋英的心,而少東的坦率性格也讓他輕易地闖進了林沖一直以來封閉的心門。當少東還沉浸在與林沖的曖昧中時,另一個以豐厚財富支持戲班子、想藉著權勢控制林沖的黃子雷卻以激進的手段占有林沖。說不出口的愛情,或者是說出口了卻得不到回應的愛情,柔軟的成全與殘忍的掠奪,四個人交織出的複雜情感讓整部片寫下了滿滿的遺憾。
夜奔本是水滸傳中林沖因為大官逼迫出逃至梁山的典故,而在本片中,夜奔卻間接成了愛情與現實無奈的出逃。從片中徐少東的自白,便能清楚地看見他與林沖之間的曖昧與無奈:「那個大雪的夜晚,當我一個背轉身,我和林沖,即是生離,也是死別了。這些年來,我的夢,始終是在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的奔跑。或者夢見自己,趕赴醫院,見他最後一面,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出我的愛。」──徐少東﹝電影《夜奔》﹞
整部片的進度幾乎都是以少東與韋英兩人間的書信口白來推進,藉著文字表達出內心不易被窺見的片段。除了口白外,導演也運用了很多含蓄的鏡頭去表現人物內心的掙扎,像是林沖和少東隔著垂下的舞台布幕牽手以表達兩人不能浮上檯面的感情,又例如黃子雷占有林沖的那夜,少東以大提琴的低音表達出內心的悲淒,琴音與激情兩邊畫面的交互出現讓三人間的情感更為突顯。
《夜奔》是屬於步調較為緩慢的片子,角色間的情感交流除了黃子雷外,其餘人顯得較為含蓄。就筆者的觀點來看,在仍舊講求傳統的30年代,即使主角們的背景與思想已經較為開放了,然而同性之愛的禁忌與輿論壓力依舊會壓迫他們心中的情感表現。在此建議各位要來夜貓子觀看《夜奔》的客官們,在看這部片的時候可以多點細心觀察角色的內心戲,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撰文:曹妤安)
或許您讀過水滸傳的英雄本色《林沖夜奔》,但不知您是否也聽過氣勢磅礡的《林沖夜奔》崑曲?事實上,正是這崑曲的魅力,隨著大提琴的旋轉、巴哈音樂的昂揚、華裔老人的沉思,以及無數美麗有著崑曲片段的回想,繼而開啟了動人的故事。
信,是紐約與天津的橋樑;是英兒與少東的心繫;也透過了一字一句串聯了這《夜奔》的哀傷。聽著徐少東﹝黃磊飾﹞輕柔緩緩地說著信的內容:『很多理所當然的情感其實並不純粹,比方鄉愁、親情,還有愛情。』,時空轉換少東歸國準備與英兒﹝劉若英飾﹞完成婚約。兩人先前因有著書信的來往,即使未曾相識,可一見面便能侃侃而談、知心著意。從小跟隨著父親耳濡目染於戲曲的英兒,一日帶著少東觀崑曲《林沖夜奔》,震懾於林沖唱腔的少東從此被崑曲吸引,三人由相識、友好、到真摯情感的傾吐,卻因此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藉由書信敘述的口吻,少東沉穩的聲調描寫對於家鄉情感的不確定性;再由英兒的轉述,形容對戲班子武生林沖的印象『那張安靜的臉、那雙總是迴避的眼睛』。
觀賞電影時,我們可以聽著兩位主角輕輕柔柔地以書信為旁白,分享彼此生活心情,一點一滴地發現,其實很多時候看到的不只是表面,簡單的幾個動作、幾句話會令人崩塌,然後沉陷在潰堤的悲痛中。然而《夜奔》以最普通不過的中國大宅院、崑曲戲園場景鋪排而成,三人那最親密、最真誠、最動人的畫面,半世紀後回首仍猶歷歷在目。
這部由徐立功導演所執掌的國片,細膩地刻畫出三種不同背景性格下的情感:英兒溫和典雅、善解人意;少東據理力爭,卻又暗含拘謹不諳情感一面;林沖台上凜然、台下懦弱的衝突。三種面向的聚焦,在在令人回味無窮,而黃子雷這個角色在劇中的定位也很令人玩味。另一方面,《夜奔》中、西音樂的結合也是一大重點,劇中黃磊飾演的大提琴家代表西方音樂,和尹昭德飾演的崑劇名角則代表中國傳統戲曲,兩種東西方的元素巧妙融合,引領觀眾陷入惆悵的氛圍。
人生在走過許許多多精采難忘的曾經後,最令你迴腸盪氣的故事是什麼?、最令你魂牽夢縈的人會是誰?還記得《情深深雨濛濛》這部由小說改編的檔戲,女主角對男主角說了她從沒真愛過後,轉身將滿腔痛苦發洩在撕扯與尖叫中,才了解無法在一起的痛楚,那你呢?不經意想起時會令你抱頭痛哭的,是不是最令你無法忘懷、無法封印的過去?或許看完《夜奔》後,你會跟我有一樣的失落難過,久久無法自己,但我們也曾經歷過不同故事情節,卻一樣結果的人生片段,只是戲中戲外罷了。更或許看完這部片後,你會笑笑著走出夜貓子,因為你的故事更深遠、更令人緬懷,夜貓子皆歡迎你與我們一同體驗《夜奔》。
(撰文:謝莉蘋)
影片片段:
Saturday, May 14, 2011
黑暗之光
黑暗之光
(Darkness & Light)
張作驥
1999/Color/Taiwan/167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17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9 金馬獎 最佳剪輯獎、最佳劇本獎
★1999 東京國際影展 亞洲電影大獎、金獎、最佳影片獎
★2000 新加坡國際影展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銀銀幕獎
《黑暗之光》,是一部寫實地呈現台灣風貌的作品,導演張作驥透過這部電影,紀錄了不為社會重視的人們的生活,將他們的生活實景和戲劇融合於一體。在《黑暗之光》這部劇中,可以看到盲人按摩師、地方流氓、單親家庭…等弱勢人物的故事,他們如何生活在社會的邊緣角落,在不為人所知的社會底層中遊走,有如身陷在無處可去、無路可逃的黑暗世界,找不到生命的方向。然而,透過導演精心的安排,故事中年輕的兩位男女主角,,生活在這樣一個滿是衰弱殘缺生命的環境裡,即使看起來已經被電影裡瑣碎的生活場景給淹沒,他們倆個善良的靈魂卻散發出光芒,照亮了這個看似黑暗的世界。
這部電影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導演透過使用許多剪接手法,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如女主角倚在窗前發呆,幻想她跟男主角的戀情萌芽,而出現在樓下與其相會,直到現實的弟弟將她的幻想打斷。這種手法,呈現出劇中女主角的許多幻想,曖昧地讓她腦中的幻想潛入了本片的敘事底層,讓寫實風格的故事有改寫的可能性。
即便人生中充滿了無奈,故事中的主角們仍然懷有改變現實的期待,且不屈服於周遭環境的框架,反而灌注了一絲希望於生命中,讓這外人看似悲情的劇情變得不是如此的絕望與無助,而看到了主角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在社會底層中掙扎、創造出一段屬於光明與陰影交錯的的人生故事。
(撰文:鍾承佑)
Tuesday, May 10, 2011
一年之初
一年之初
(Do Over)
鄭有傑
2006/Color/台灣/113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1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6 台北電影節 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2006 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一年之初》是導演鄭有傑2006的新作,也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的作品。這部作品當初獲得八百萬元的國片輔導金補助,劇本也入選於民國92年的優良電影劇本,接連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並進軍各大國際影展,受到不少矚目,可以說是鄭有傑導演的成名之作。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的鄭導除了導演才華外,也演出過電視劇《波麗士大人》和《下一站,幸福》,分別飾演個性軟弱的警察潘士淵和勢利的律師許方國。而另一部電影作品《陽陽》也在2009年推出。日前最新作品則是2010年與公視合作的迷你連續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由鄭有傑編劇、執導,亦有剪接成電影版本映演。看著看著會發現,鄭有傑導演幾部作品都有著一個共通性──都在描寫困境中掙扎的人們,過程或許有黑暗,但總會在最後找到一抹光亮。讓你覺得生命還是充滿希望,你可以抬起頭,微揚嘴角的弧線,勇敢往前走去。
《一年之初》裡更是明顯,人物涵蓋了黑道老大、導演、從泰北來台灣混的兄弟、聽障的女子、地下黑市大盤毒販、拍片現場的場務小弟,每一個都面臨著不同的困境。他們到底在追求些甚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等待完成。
你的夢想是甚麼?
是得到高學歷文憑、出國深造,擁有光明的前景,不用擔心就業即失業?是談幾場戀愛,在各式各樣的感情經歷中成長,最後終於找到你的Mr.right?還是像片中人物──小胖(王鏡冠飾)單純希望此生有幸能夠和心目中的女神或偶像更接近一點、像蝴蝶(柯佳嬿飾)終於等到長久以來引頸期盼的人?或者,像定安(黃健瑋飾)在所處環境中得到身分的認同、像耗子(柯宇綸飾)不用面對所謂生活的現實過一天算一天、或者如黑道老德宗德(庹宗華飾)一般,雖然跟拜把兄弟無話不談,卻只希望能簡單地跟你的手足好好的談談話聊聊天?
又或者說,每個人都只是想要一個「Happy Ending」?
這是一個多線敘事的電影,由五組不同的人物故事組構而成,發生在短短的兩天內:12月31日‧跨年夜,1月1日‧一年之初。
可以看得出來導演的野心很大,在電影中置入了許多元素,如幫派、夜店、毒品、假鈔......等等,而且用音樂、燈光、剪接的效果把這些故事說得很有意思。其中有段我覺得很好玩的是耗子和小惠這對情侶,他們吸了毒之後的畫面呈現──用光影製造出夢境般的出脫感,以飄移的鏡頭來表達吸毒後的飄忽、迷幻;背景音裡水流動的聲音,好像是一種精神意念的移轉,說著他們吸毒的理由,他們逃避現實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看完一直在想的,就是定安的身分認同問題。定安長期處於沒有身分證的處境裡,始終缺乏身分認同。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在這個環境中是被貼標籤的──「你不屬於這裡」的標籤。所以定安一直很執著於他的身分證,他的同鄉好友(高英軒飾)卻不這麼想。
「我們不是台灣人嗎?」定安問他。
『就算我有身分證,有誰把我當作是自己人看了?』小高回答。
兩個人看事情的態度分野從這裡可以一窺端倪。小高(高英軒飾)完全掌握情況以致於對整個環境的失望,甚至感到畏縮。於是表現的蠻不在乎,一切對他來說似乎是無足輕重的,貌似跳脫情境框架以超然的眼光睥睨之,但其實他只是選擇把感情都埋在最深處不輕易表露,實則非常重感情、在乎朋友。在定安決定要去跟老闆要他的身分證時,雖然不能幫助他,卻也是情義相挺。另一個則是不斷在真假虛實之間掙扎──
「明天過後,我的生活就會不一樣了嗎?還是說我永遠都只能在休息站與休息站之間,不斷的在移動?如果當初知道來到台灣還是過這種生活,還會花這麼大的代價來台灣嗎?假的護照、假的錢、假裝出來的幸福、假裝出來的尊嚴,還有甚麼東西不是假的?還是說,這個國家本來就是假的?」
定安不是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只是一直沒有一個真正去把謊言揭開的動作。我們時不時也在玩自欺欺人的遊戲,有時是為了逃避,有時卻是無法解決,只好選擇騙自己。
另外一個很吸引我的地方是「眼神」的運用。在這之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斷背山》裡傑克葛倫霍望著希斯萊傑,和《花樣年華》裡王菲飾演的機器人望著車窗的眼神,光眼神就有好多動人的情感在裡面流動;而此片中卓文萱飾演的收票員則別有一番韻味。
故事一開始的跳接可能讓你覺得措手不及、摸不著頭緒,但隨著影片一步步往前推進,所有的細節開始浮現,角色彼此間的連結越來越清晰。原來,這是一個莫比烏斯帶的迴路。第一次你看見不知道因果為何的那些畫面,再見到時,導演告訴你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如果站在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表面上,沿著所能看見的路一直走下去,那就會永遠停不下來,因為莫比烏斯帶只有一個邊界一個面,最後從終點回到起點,起點變成目的地。像一年的尾聲緊接著另一個一年之初;像時間的迴路,永遠停不下來。
(撰文:張雁婷)
《一年之初》導演鄭有傑作品不多:2部短片、2部長片加上1部由原版連續劇剪接而成的長片,《一年之初》則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即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更入選不少國際影展,以一部非科班出身初試啼聲的處女作來說,成績斐然。
不難想像《一年之初》會被這麼多獎項肯定,敘事、攝影、剪接都有一定水準,劇情也算言之有物,本片指涉了跨越國籍差異的普遍命題—「時間」。
事件時間設為12月31日晚上十點半至1月1日早上十點之間,在這12小時裡,五組人馬發生了各自獨立又彼此干涉的狀況。這種連鎖敘事在國外電影中已司空見慣,台灣電影年輕如鄭有傑者敢於挑戰可說勇氣十足,必須不讓該手法流於形式,分敘而能集中力道,在在考驗著導演的精密計算工夫。
「12月31日晚上12:00」與「1月1日凌晨00:00」,同一個時間點,世界卻存在著兩個說法,這是有意義的:前者叫「一年之末」,後者叫「一年之初」。哪一年跨年,我們不是像劇中主角一樣,懷著雀躍的心情,等待新一年的來臨,期待口中的「新年快樂」真能付諸實現?在《一年之初》裡,這個時間點也被用來當作一個敘事界線。
在電影後半,設計了導演定翔(莫子儀飾)將原本的劇名「原罪」改為拍攝「一年之初」的設計,使敘事被分成《一年之初》與《一年之初》中的「一年之初」兩個層次—這更與小惠(張榕容飾)口中的「兩條生命線」理論吻合,在另一個世界裡,有與她和浩子(柯宇綸飾)一模一樣的人類生存著。
我們因此可以往前推論,在《一年之初》中,那些不合常理的、幻想的片段,大概都是與《一年之初》中導演定翔「一年之初」的電影片段,或是他形而上的思考。然而,我更以為,去將電影中的虛幻和真實分辨清楚並不重要,鄭有傑在這部電影給予的正面結局,已然透露《一年之初》是一連串辯證思考時間意義的單向過程,非影像敘事呈現的輪迴,而本片的重頭戲落在浩子、小惠、定翔和蝴蝶(柯佳嬿飾)等四人「等待果陀」式的討論中。
「我們在等『未來』」,「『還沒有來』就是『未來』」,望過去,未來是一片無知的茫茫黑暗,一不小心就會被一望無際的未來黑洞吞噬,那是蝴蝶的渴望。小惠等三人可以輕易的走往「過去」,但是對於導演定翔來說,那是地球的某個角落,是他的黑暗面。當小惠站在「過去」時,她的價值觀是:「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現在。」他們處在共同時空,心境上卻像是活在不同的時間:蝴蝶期待「未來」,小惠與浩子把握「現在」,導演定翔則被「過去」箝制。然而,當四個人都鼓起勇氣站在「過去」時,正暗示著不處理「過去」,就無法活在「現在」、面對「未來」。「過去」是人們持續往前的關鍵,結局再進一步告訴我們:這些人們為時間所苦,卻也被時間救贖。
鄭有傑曾說,他的作品的共同命題在於處理「認同」。《一年之初》中,深深為認同所擾的勢必是泰國人定安(黃健瑋飾)了。不過,由於電影敘事末段用力著墨於時間的玩弄和討論上,前半段關於定安的描繪顯得過輕,甚至有些突兀,最終僅在結尾給予了暫時的交代,這是我十分喜歡的段落,如此簡單劃下句點,似乎有些可惜。
在處理「認同」困境方面,鄭有傑稍晚的作品《陽陽》有更為透徹的討論。從《一年之初》到《陽陽》,他已不負載過多的層次在敘事上,也減低強烈的影像風格,選擇專注在講好一個人的故事,繁複與多義性的優點被放置在這一個個活生生的角色之中,並非《一年之初》裡演員只是單純被導演任意安排左右,反而多了更多人的氣味。
比起《一年之初》,於私我更喜歡《陽陽》,它不如前者席捲國際影展,是有些被低估了。不過,每每看到鄭有傑的作品,不管擔任導演或演員,都能感受他對影像的熱情,他還年輕,還不是完成品,台灣新電影的輝煌時代,需要像他一樣的熱血青年繼續傳承接棒。
(撰文:王欣瑜)
影片片段:
Monday, May 9, 2011
【藝術指導黃文英】座談
侯孝賢導演的好partner--
藝術指導黃文英座談
主題:清華.電影 與我
時間:5月19日(週四) 晚上8:30
地點: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這位清華大學中文系的學姐究竟如何走到電影藝術指導這條專業的道路上?什麼樣的因緣際會加入侯孝賢導演的陣營?在侯導電影創作中,黃文英的藝術指導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呢?夜貓子電影院邀請您於蘇格貓底咖啡屋,舒適地坐下來與黃文英聊一聊,聽一聽她「清華.電影與我」的故事。
◎黃文英簡介
.學歷背景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戲劇製作碩士(MA)
-美國卡內基美倫(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大學藝術碩士(MFA)
-1990-1996年間在美國紐約從事歌劇、百老匯劇場服裝設計及電視美術設計工作
.與侯導的合作關係
1996返台後任職於「侯孝賢電影社」,從1994與侯孝賢導開始合作,參與電影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作品包括《聶隱娘》(2010)、《紅氣球》(2007)、《最好時光》(2005)、《千禧曼波》(2001)、《海上花》(1998)、《南國再見,南國》(1996)、《好男好女》(1994)。
.近年發展
近年來參與台灣許多優質劇團的設計工作,包括「蘭陵三十」、「果陀劇場」、「當代傳奇」、「國光劇團」、「優劇場」、「江之翠南管劇團」等。目前主要擔任電影策畫及廣告監製,包括電影:《千禧曼波》、《最好時光》、《聶隱娘》。
2001年與多位臺灣電影界先進,共同發起成立「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光點台北,致力於優質多元影片推廣、藝術院線與跨國協力製作的擴展。現為「三視影業」、「光點影業」總經理及「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2011-2013)。
.得獎記錄
-1998《海上花》
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台北電影節最佳美術指導.43屆亞太影展(台北)最佳美術指導
-1996《好男好女》
金馬獎第三十五屆最佳美術設計獎.41屆亞太影展(Auckland, Newzland)最佳美術指導.第一屆台北電影節最佳藝術指導
.製作經驗
導演
2010/ HD Film/ Ellipse 360
2006/ HD Film/ 台北故宮『盛世裡的工匠技藝』
1999/ MV/ 侯孝賢『太陽』
1998/ MV/ 莫文蔚『海上花』
1997/ CF/ KIRIN BEER SP
服裝/美術設計
2011/ Event/ 建國百年『元旦跨年慶典大型演出活動』
2011/ Film/ 聶隱娘
2009- 2010/ Film/ 上海世博『台北館』
2008/ Film/ 我來自遠方
2007/ Film/ 紅氣球
2007/ Film/ Detour to Paradise
2007/ Short Film/ 電姬戲院(坎城影展六十週年短片)
2005/ Film/ 最好時光
2000/ Film/ 千禧曼波
1998/ Film/ 海上花
1996/ Film/ 南國、再見南國
1995/ Film/ 好男好女
廣告
2009/ CF/ 英國『TWININGS-雲南茶』
2008/ CF/ SONY HD World
2007/ CF/ 觀光局(東南亞版)
2007/ CF/ 客家電視
2006/ CF/ 法國航空
2006/ CF/ 三洋維士比系列
2002/ CF/ TOYOTA Camry “Making Other Follower”
2001- 2005/ CF/ TOYOTA SURF-VX4
2001- 2005/ CF/ KIRIN 烏龍茶 系列
1996- 2002/ CF/ KIRIN ICHIBAN BEER 系列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藝術指導黃文英座談
主題:清華.電影 與我
時間:5月19日(週四) 晚上8:30
地點: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這位清華大學中文系的學姐究竟如何走到電影藝術指導這條專業的道路上?什麼樣的因緣際會加入侯孝賢導演的陣營?在侯導電影創作中,黃文英的藝術指導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呢?夜貓子電影院邀請您於蘇格貓底咖啡屋,舒適地坐下來與黃文英聊一聊,聽一聽她「清華.電影與我」的故事。
◎黃文英簡介
.學歷背景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戲劇製作碩士(MA)
-美國卡內基美倫(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大學藝術碩士(MFA)
-1990-1996年間在美國紐約從事歌劇、百老匯劇場服裝設計及電視美術設計工作
.與侯導的合作關係
1996返台後任職於「侯孝賢電影社」,從1994與侯孝賢導開始合作,參與電影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作品包括《聶隱娘》(2010)、《紅氣球》(2007)、《最好時光》(2005)、《千禧曼波》(2001)、《海上花》(1998)、《南國再見,南國》(1996)、《好男好女》(1994)。
.近年發展
近年來參與台灣許多優質劇團的設計工作,包括「蘭陵三十」、「果陀劇場」、「當代傳奇」、「國光劇團」、「優劇場」、「江之翠南管劇團」等。目前主要擔任電影策畫及廣告監製,包括電影:《千禧曼波》、《最好時光》、《聶隱娘》。
2001年與多位臺灣電影界先進,共同發起成立「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光點台北,致力於優質多元影片推廣、藝術院線與跨國協力製作的擴展。現為「三視影業」、「光點影業」總經理及「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2011-2013)。
.得獎記錄
-1998《海上花》
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台北電影節最佳美術指導.43屆亞太影展(台北)最佳美術指導
-1996《好男好女》
金馬獎第三十五屆最佳美術設計獎.41屆亞太影展(Auckland, Newzland)最佳美術指導.第一屆台北電影節最佳藝術指導
.製作經驗
導演
2010/ HD Film/ Ellipse 360
2006/ HD Film/ 台北故宮『盛世裡的工匠技藝』
1999/ MV/ 侯孝賢『太陽』
1998/ MV/ 莫文蔚『海上花』
1997/ CF/ KIRIN BEER SP
服裝/美術設計
2011/ Event/ 建國百年『元旦跨年慶典大型演出活動』
2011/ Film/ 聶隱娘
2009- 2010/ Film/ 上海世博『台北館』
2008/ Film/ 我來自遠方
2007/ Film/ 紅氣球
2007/ Film/ Detour to Paradise
2007/ Short Film/ 電姬戲院(坎城影展六十週年短片)
2005/ Film/ 最好時光
2000/ Film/ 千禧曼波
1998/ Film/ 海上花
1996/ Film/ 南國、再見南國
1995/ Film/ 好男好女
廣告
2009/ CF/ 英國『TWININGS-雲南茶』
2008/ CF/ SONY HD World
2007/ CF/ 觀光局(東南亞版)
2007/ CF/ 客家電視
2006/ CF/ 法國航空
2006/ CF/ 三洋維士比系列
2002/ CF/ TOYOTA Camry “Making Other Follower”
2001- 2005/ CF/ TOYOTA SURF-VX4
2001- 2005/ CF/ KIRIN 烏龍茶 系列
1996- 2002/ CF/ KIRIN ICHIBAN BEER 系列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
Saturday, May 7, 2011
松鼠自殺事件
松鼠自殺事件
(Amour-Legende)
吳米森
2007年/Colour/台灣/118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10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6 金馬獎 最佳音效
★2007 香港國際電影節 全球視覺奬
★2007 第40屆休士頓影展 院線劇情片類白金獎
當被問到《松鼠自殺事件》的片名「松鼠為什麼要自殺」時,導演表示:「電影的片名並不重要,僅是一種寓意。」,相當程度說明應從何角度觀賞本片。《松鼠自殺事件》就像一首象徵派詩人的作品,觀眾不妨專注於眼之所見,耳之所聽,不必執著於一定要「看懂」電影,或是從電影中得到某些共識。
在台的日本人大島,揹著身世成謎的女子,艱難地走向沙漠中的城堡,然而,理應庇護旅人免於吹拂的大房子,卻是一個紙板搭建的玩笑。到了夜裡,晚風有意無意搬動著沙丘,掩蓋了來時的小路,男主角大島不但迷失在沙漠中,更是在一段不倫戀情裡失去方向。這般悵惘淒迷的氣氛下,展開了《松鼠自殺事件》動人遠想的愛情寓言。
故事發生在南美洲的拉邦巴德拉頌島。島上的土地彷彿有自己的意志,以驚人的速度沙漠化,四處可見乾旱的傷痕,當地的松鼠不時有驚人之舉───從地表的裂縫中竄出來,撞車自殺;而在島的東南方,有座經年累月積雪不化的雪山,伴隨雪山而來的傳說,相傳著在雪山分手的戀人,須歷經八億光年才能再見得一面。拉邦巴德拉頌的一情一景,帶給人的盡是凋敝衰敗的氣息,在這裡分手,似乎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大島與婚外情對象May相約出遊來到拉邦巴德拉頌,雪山是此行的終點,分手的目的自不待言。途中為了閃避道上的松鼠發生車禍,大島因車禍短暫失去意識,轉醒過來後,驚覺自己已不復記憶,並且遺失所有可釐清身分的證件。
在他身旁的女人,如今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陌生人。搞清楚陌生人的真實身分,自然變成最重要的事。然而,陌生的女人不著邊際地訴說著兩人過往的種種,這些虛實難辨、似真似假的言詞如紛飛的花絮柳絲,擾動得大島心煩意亂,意識陷入徹底的迷濛,分不清眼前的女子到底是陌生人,還者是玩著陌生人遊戲的一對戀人;女人的身分究竟是May,還是Coco,抑或是假扮成Coco的May?
愛情不是請客吃飯,除了表面的光鮮亮麗,私底下也有錦瑟驚絃讓人夢斷傷心的現實。吳米森導演把心力投注在男女之間相互欺瞞的關係,不論是有心無意、出發點的善惡有別,欺騙總是不斷發生,人們可以虛構過去,否定過去,也可以毀棄對未來的承諾。撲朔迷離的寓言故事裡,其實人生正是那紙板厚的城堡、善變的沙丘……。《松鼠自殺事件》的故事並不複雜,輕薄短小的演員陣容足以勾勒出愛情的常態。之所以選擇愛情為主題,是因為可以貼近生活,引起共鳴,從秘密通道直通觀眾的內心深處。本片可視為人生的小小縮影,電影看似意象晦澀,使人對劇情不得其門而入,但真實的人生更甚於電影百千倍的剪不斷,理還亂。
《松鼠自殺事件》來自於台灣新生代女性小說家郝譽翔的長篇作品《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時作者熱愛帕索里尼的電影,欲以文字拍出一部仿帕索里尼的紙上電影,於是《松鼠自殺事件》的電影劇本就此誕生,並成為小說的大綱,歷時兩年創作,完成了長篇小說《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當初「純粹因為好玩」寫下的劇本,榮獲新聞局優秀劇本獎,並得到國片輔導金的肯定,與吳米森導演合作拍攝成片。
除了先天優良的劇本,《松鼠自殺事件》影像風格亦有相當可觀之處,片中拉邦巴德拉頌島的一切竟是在台灣取景拍攝而成。屏東九棚沙漠、彰濱公路、二二八公園的台灣博物館……等場景,經由拍攝的種種巧思,最熟悉的台灣,變成最陌生的台灣,單憑此無中生有的異國情調,便值得觀眾親睹本片的丰采。
戴上松鼠頭套,就這麼耽溺於一段如夢的旅行吧。別忘了,「旅行中,千萬不要對陌生人透露真實身分」
(撰文:王光仁)
劇情介紹
那年九月,男人和女人到南美洲一座小島旅行。途中為了閃避看見車子就衝上馬路的自殺松鼠,車子打滑,二人陷入一陣昏迷。醒來後,男子喪失所有有關這段旅途的記憶,也一併忘記了身邊這名女人的身分。
這名時而自稱May,時而自稱Coco的女人,不斷愚弄男人的記憶以及他對"May"這名女人的身分認同。兩人就這樣又親密又生疏地繼續這趟旅行。
女人面對男人不停反覆質疑的同時,離目的地雪山也越來越近,她終於「坦白」了。
原來,"May"是這個名叫大島的男人為她取的綽號,而她是他的婚外情對象。大島背叛妻子April,May背叛戀人Tom,而Tom也在大島的默許下和April有一腿。這種難堪的關係爆發後,男人帶著May到這個南美小島旅行。
然而沒有說出口的是,她私自將雪山作為這趟旅行的目的地,因為這座雪山有一個流傳許久的傳說──在雪山分手的戀人,要隔八億光年,才能再見到對方一面。旅行的終點同時也宣告這段關係破局。
到了雪山山腳下的那個夜裡,天空飄落著雪花。女人又再次擺了男人一道,這次她說她叫Coco。
女人離開肉慾橫流的溫暖車廂,去確認旅館訂房,男人隨後跟上。他走入飯店,眼前所見只剩空蕩蕩的飯店大廳和一名忙著佈置聖誕樹、頭也不抬的服務生。
女人最後還是離開了。
「四月都過了,為什麼五月還不來?」女人曾這樣質問他。
也許四月(April)曾以自己的方式溫吞地給過「島嶼」溫暖,但最後仍抵擋不住時間的推移而被五月(May)取代。燦爛又熱情的五月曾轟轟烈烈地降臨島上,但當時序入秋,九月天裡那棵過早佈置的隆冬聖誕樹又開始令人懷疑五月艷夏是否真的曾經存在……。
以松鼠作為開端
《松鼠自殺事件》原本是編劇郝譽翔一時好玩的塗鴉之作,所以將所有不可能的元素全兜攏在一起,國王、王后、沙漠、城堡……。她沒料到會得了新聞局優良劇本獎,更沒想到還會和吳米森合作拍成了電影。
雖然以《松鼠自殺事件》作為片名看似弔詭獵奇,但郝譽翔自言:「劇本的起源,來自於一趟我開車從舊金山到紐約,橫越美國的大旅行。而劇本中男女主角被鎖在車子外面,以及松鼠自殺,都是我在優勝美地和大峽谷,真實發生過的事」。
而松鼠──或更廣泛推及為「動物」──一但感受環境發生變化,情況嚴重地使牠們幾乎無法生存時,就可能選擇集體自殺。
地圖上的「番薯」是南美小島?還是台灣?
動物本能的自我毀滅行為又令我們聯想到「土地」和「人類」的關係。
片中的主要場景──南美小島,真的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島嶼嗎?故事發展到不可置信的荒謬境地時,所有的一切都變得不再可信,大島甚至說出:「也許我們根本沒有離開台灣!」。
幾乎沒有其他媒體工作者如吳米森讓我們知道台灣竟然有沙漠。究竟在我們眼中,台灣這片土地是否真如我們習以為常的那樣簡單?我們是否常不自覺地將這片土地置入一個既定框架,以狹隘的眼光看它?而男人的日本姓──「大島」是不是能因此而有更多元的解釋空間?
為了溝通,所以語言存在?
觀賞完本片的觀眾一定會為其中繁複交錯的語言印象深刻。
其實本片語言的原始設定並沒有這麼複雜,只是原本由台灣演員飾演的男主角最後敲定由窪塚洋介擔綱,因此「日語」不得不出現,加上男主角是來台發展的日本人,於情於理,他的英語和基本的中文溝通能力都必須有所設定。
全片交錯著中文、日語、西班牙語和英語,有時語言轉換的頻率之高或許會令人不耐、甚至覺得不必要,但若知道吳米森對「語言」這個物件的詮釋必然可以讀出一番截然不同的趣味。其實早在1995年《梵谷的耳朵》和1999年《後樂園》這兩部作品中,吳米森便玩起了聲音和語言的遊戲,後者甚至開了不懂日語的觀眾玩笑,據說螢幕上出現的字幕和演員念出來的對白完全是兩碼子事!因此《松鼠自殺事件》裡的語言運用不該只被視為炫技,應當有許多東西可以細究。
我們視語言為溝通工具,但片中的溝通經常是無效的。女主角至少用了三種語言和男主角溝通,但他們之間的隔閡和虛實真假卻不是使用語言可以解決的,他們到了最後依然不能了解對方。
最諷刺的不外乎是其中一個片段:男主角和假扮松鼠的國王偶遇便談起話來,談了好一陣子,男主角吃驚地問國王:「你怎麼會說日語」,國王反而回答:「我才想問你什麼時候會說西班牙語。」
這段看起來荒謬的戲,卻正好對應了早些女主角在他們之間充當西語和日語翻譯的場景。隔著女主角,兩人對對方說的話反而有聽沒有懂。不能溝通的語言,即使被說出來了,還是一種隔閡。
台灣電影的身分證
此外,這部電影也出現了另一個有趣的思考路線──何謂「台灣電影」。
我們可以針對本片的幾個層面稍微分析一下。
第一,演員。片中演員多是西方面孔,而台灣演員數目屈指可數。演出者的國籍身分不禁讓我們開始懷疑這是不是「台灣電影」。第二,語言。片中西語、日語、英語占絕大多數,中文反而變成讓耳朵最感到陌生的語言。不同以往台灣電影充斥國語或草根味十足的台語,這又是一個令人懷疑的元素。第三,文化。全片顯然以異國的南美洲小島文化作基調,偶爾穿插極少數的「台灣」片段,而且都是片面的城市生活,放諸四海幾乎皆準。如果我們認定以台灣文化為主要背景的電影如侯孝賢作品是台灣電影,那麼《松鼠自殺事件》算是台灣電影嗎?
如果放棄以上的思考脈絡,只要是編劇導演為台灣人或在台灣社會洗禮下成長那麼他們的作品就可視為台灣電影,則蔡明亮細膩描繪台灣生活和現代人苦悶的作品又該如何定義?
(撰文:吳依伶)
影片片段:
Tuesday, May 3, 2011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賴聲川
1992/Color/台灣/1hr4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5/7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暗戀桃花源起初是舞台劇,由喜劇「暗戀」和悲劇「桃花源」交織而成的作品,全劇共分成十四幕,是為台灣劇場重要劇作,並與老舍《茶館》、曹禺《雷雨》並列為百年華文戲劇經典作品。此劇在1992改編為電影版本,成功擷取了舞台劇和電影的特色與優勢,又別是一番風味。
整部電影最大的特色是戲中戲,演員既是在演舞台劇,又是在拍電影;主軸圍繞在「暗戀」劇團與「桃花源」劇團因管理員的疏忽導致場地糾紛,使兩方人馬排戲系互相干擾。「暗戀」的時空背景為民國初年,講的是一對戀人因著時局動盪而分離;「桃花源」則定位在晉朝,將陶淵明《桃花源記》加以改編而成喜劇,時空的錯亂也增添了不少趣味。
不同與舞台劇的呈現方式,舞台劇看的是整個大舞台,電影卻多聚焦在人物的表情和一些演戲時看不見的東西,如報紙標題、某錄音帶的空夾。
而幕後對談和準備是舞台劇較難呈現的,但電影卻有轉場優勢,省去了冗長的換景場佈的時間,;然而在桃花源部份的舞蹈和誇張的肢體動作,則是這部電影可惜之處,沒有辦法全方位享受舞蹈的美感。
片中的經典畫面在於兩劇團將舞台分成兩區各自排演,不但時空嚴重錯亂,某方的台詞常常有意無意替另一邊答話,把原本悲劇取向的暗戀搞得比喜劇還好笑。平時舞台劇最顧慮道具的破綻以及真實程度,但此時每個道具的瑕疵以及不協調都成了笑點─包括缺了一塊的桃花樹佈景、桃花源中的路燈、醫院病房中的落英繽紛等。
導演巧妙的三個元素互向呼應:1.大時代下邂逅的情侶,在三四十年碰面早已各自成家時的惆悵2.與武陵人覓得桃花源,卻逃不掉現實老婆偷人的苦楚3.電影中一再攪亂,不斷尋找(1)劉子冀卻苦無音訊的女子。
三個角色似乎意味著人生中每個人所追求的理想,卻在現實和時間的無垠中妥協了。但卻始終為記憶所牽絆─同樣的場景、人物一直在腦海中浮現,就像舞台劇一樣,一幕接著一幕。最終只有觀戲的人的可以走出當中的情緒,而我們身為自己生活中的演員,卻要永遠的奮鬥、妥協,與不斷回憶了。
註1:劉子冀典故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南陽劉子冀,高尚士也,聞之,欣然歸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撰文:謝明豪)
影片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