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8, 2012

生命是個奇蹟




生命是個奇蹟
(Life Is A Miracle)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2004/Color/France/155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30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年坎城影展國家教育獎
★2005年法國凱薩獎最佳歐洲影片



出身於南斯拉夫的庫斯杜力卡導演,長期面對祖國內戰和分裂的仇恨,這部電影正好道出了這位藝術工作者身處戰爭之中,一切無法被滿足的憧憬與夢想。

背景設定在塞爾維亞和波士米亞內戰前後。盧卡是塞爾維亞的鐵路工程師,因為參與鐵路連結計劃,於是搬到波士米亞境內的鐵道小站居住。他的生活並不順遂,太太學習聲樂最後與他人私奔。隨著波士米亞宣佈獨立、兩國內戰爆發後,盧卡的鐵路工程被軍方接管,兒子米洛許也被敵方俘虜。就在盧卡傷心之餘,被徵召入伍的郵差維尤抓了一名波士米亞的女穆斯林莎巴哈,交以盧卡看管。

莎巴哈被誤為是重要人士的女兒,但她只是為盧卡整理家務,雖一開始對盧卡有些防備,但夜晚頻傳的大砲聲使得莎巴哈藏至盧卡房內,加上兩人身處異鄉缺少親人的陪伴,長期下來,兩人終於壓抑不了情感,在槍林彈雨中有了性關係。兩人更相約要私奔到澳洲,遠離這動盪的時局。但好緊不常,莎巴哈與米洛許在聯合國介入下舉行俘虜交換,妻子又因為聲樂上的挫敗而返回,盧卡要如何在莎巴哈、兒子米洛許和妻子間做出選擇?

有一幕特別值得一提,導演將盧卡與莎巴哈以魔幻寫實的手法(注),讓兩人睡在「飛床」上,飛過層層山巒,也飛過盧卡年輕時的記憶,藉此象徵只有想像可以帶離他們前往心目中的澳洲;可能也只有想像才能使社會背景差異甚大的他們一輩子廝守在一起。

正如片名「生命是個奇蹟」,庫斯杜力卡以正面的手法呈現,沒有太多戰爭廝殺的畫面,軍人的互動方式多為嘻笑怒罵,即便是緊張的氣氛也配以詼諧的音樂,彷彿生命的樂趣並不因戰火而消滅。筆者認為最成功的莫過於片中一再出現的驢子(據說是動物園被炸毀,動物都跑出來了),它具有丑角的作用,象徵著一顆樸實卻頑強的心靈;總是在不相干的場合出現,卻也襯托出世間許多無謂的紛爭是多麼地愚蠢。最後驢子甚至在盧卡想臥軌自殺時,搶先一步站在他前面的軌路,迫使火車停下來,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結局,也再一次印證了生命中到處都是奇蹟

注:魔幻寫實- 非現實世界存在的畫面,必須透過電腦動畫,猶如魔術師一般。


(撰文:明豪)




影片片段:

Friday, June 22, 2012

黑貓 白貓




黑貓 白貓
(Black Cat,White Cat)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1998/彩色/Serbia/127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26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8年威尼斯影展-銀熊獎




庫斯杜利卡導演十八年來,只拍過六部電影,而這六部電影中,他就拿走了三座坎城(1981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1989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1995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兩座威尼斯(1981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1998年威尼斯影展銀熊獎)、一座柏林(1993年柏林影展銀熊獎),可說是世界四大影展中中獎率最高的導演。

在這部名為《黑貓,白貓》的喜劇片中,這位大師承襲了他一貫的超寫實風格,以快速的節奏、誇張的行為,呈現出巴爾幹半島上一群吉普賽人的生活與命運。年輕的柴爾與心愛的女子以及父親馬可住在一起。馬可原是一個無所事事的混混,而這次為了能夠擁有一些資金來做黑市的買賣,於是便欺騙父親多年的摯友葛加:說父親已過世,無依無靠,只能夠仰望他,希望葛加能夠給他一些幫助。然而,馬可拿到錢後卻很快地就被騙光了,為了償還這些債務,便被迫讓兒子娶債主達登嫁不出去的妹妹,這場混亂的故事便由此而展開……。

故事中,透露出了導演對於吉普賽人的關注與興趣,劇中的這群人,雖然充滿了欺騙、犯罪、背叛與暴力,但同時也混合了樂觀、熱情、瘋狂的要素,他們做各種事似乎都是隨興所欲,也經常隨著音樂而翩翩起舞,各種行為表現都在短時間內戲劇性地呈現。唯一不變的,是在電影中各種荒唐、超越現實的場景,這些場景將劇情帶往出乎人意料的發展,經常使觀眾不自覺地笑出聲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可說是柴爾和艾坦這對男女主角在向日葵花田中的示愛。他們自然地在一望無際的花海中將愛情的浪漫、純真和熱情嶄露無遺,所呈現給觀眾的不是性愛的肢體動作,反而是一場如童話般的舞蹈,毫不做作地舞出真愛的美好。

在這部片中,黑貓與白貓總是會有意無意、成雙成對地出現,黑母貓代表了厄運,白公貓代表了好運,牠們象徵了善與惡的是一體兩面,永遠無法分離。而當劇中的黑貓與白貓同時出現時,故事中的好事與壞事也接連出現,使劇情的混亂更加劇。

導演用奇幻的手法來對待東歐吉普賽人的流浪,在喜劇底下流露出了他們的壓抑與深層的憂鬱,看著劇中數度緩緩駛過多瑙河上的遊艇,同在一個國家的這群吉普賽人似乎只能遙望卻永不可及另一個階級的生活,難道吉普賽人永遠只能屈服於宿命而流浪嗎?

最後,主角似乎是擺脫了命運的束縛,貫徹了爺爺一再提醒的話:「此地不能久留」,男女主角和黑貓白貓一同離開了此地。


(撰文:鍾承佑)




影片片段:

Saturday, June 16, 2012

亞歷桑納夢遊




亞歷桑納夢遊
(Arizona Dream)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1993/Color/USA/142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9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3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夢想和現實的距離是很遙遠的,但是在庫斯杜利卡的電影《亞歷桑納夢遊》中,男主角艾克索(強尼戴普飾演)的夢境與現實卻虛虛實實交錯,難分難捨。 這些讓人目眩神迷的夢境是從艾克索回到暌違多年的亞歷桑納小鎮老家開始的。

艾克索在小鎮裡擁有快樂的童年,他的舅舅李奧(傑瑞路易飾演)是個成功的凱迪拉克汽車銷售商,有顆童心未泯的心,總是出怪招又充滿活力的他,被艾克索視為童年偶像,但是他的童年在父母親車禍身亡而宣告結束。從此艾克索遠離家鄉,隻身到大都市紐約生活。他在紐約漁獵局工作,替魚類做生態紀錄,這個看似無聊的工作他卻樂在其中。他喜歡魚自由自在的形象,正如他一直都嚮往著飛翔一樣。

讓艾克索終於又回到那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故鄉的原因,是因為他被自己的表哥保羅半推半就的騙回家鄉,為了參加舅舅李奧的婚禮。回到故鄉見到舅舅的艾克索發現他沒有辦法拒絕童年的英雄,於是接受了李奧的提議,留下來試著當一名汽車銷售員。也因為銷售員的短暫工作,讓他認識了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母親伊蓮(費唐娜薇飾演)和她的繼女,已故丈夫的女兒葛瑞絲(莉莉泰勒飾演)。艾克索馬上就發現自己愛上了母親伊蓮,同時也因為這對性格迥異的母女而捲入了一場令人目眩神迷的奇異關係。

伊蓮的愛情讓他體會到了像飛行一般的感受,艾克索於是與同樣嚮往飛行的伊蓮開始著手建造飛行器,並不顧世俗眼光地瘋狂相愛。而正當艾克索與伊蓮做著關於飛行的夢時,葛瑞絲則做著完全不一樣的夢。愛慕著艾克索的葛瑞絲千方百計地破壞他們的飛行器。相較於母親的陽光燦爛,葛瑞絲就像是同一個人光彩面的另一半:神經質、黑暗、抑鬱而憤怒,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在關心著自己的後母,也因為這份關心讓艾克索漸漸地發現自己對她的心意。

在這部電影中,夢不僅可以被解釋成想像的幻境,也是真實在追尋的夢想。就好像那隻貫穿電影,在空氣中好似飛翔的比目魚。一方面,那樣的飛翔是需要藉著介質而得的悠游,代表著前者,例如艾克索的飛翔以愛情作為介質,每當他腦中蛋白質分泌過剩時,那個被他的愛情指涉的對象就會飄浮起來,也因此他藉著建造飛行器,以便更靠近他所追求的夢想;後者則是一心一意想要成為大明星的表哥保羅,卻從未獲人賞識,他最引以為傲的演出,是希區考克電影中一幕躲避飛行器低飛的演出,似乎在諷刺著傾慕展翅高飛的他,一方面卻對於實踐夢想懷抱著恐懼,也因此他閃躲著象徵實踐夢想的飛機。游魚與飛行器,夢境與實踐,在這部電影中我們與艾克索一起回到亞利桑納小鎮,拜訪童年故鄉、父輩所追求的美國夢以及如何在追求實踐夢想的過程中長大成人。

音樂也是這部電影很重要的元素,配樂與Goran Bregovic合作,使用了大量巴爾幹民謠元素,增添了電影鬼魅與奇幻的成分,也成為渲染劇中人物心境的重要因子。


(撰文:許家茵)




影片片段:

Tuesday, June 12, 2012

地下社會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1995/Color/南斯拉夫/170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6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95年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一九四一年南歐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之中,在德軍的轟炸下,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損失慘重,人類如動物園裡的動物一般難逃互相殘殺的命運。為逃避德軍的大規模搜捕,一大批革命家屬躲進馬可家裡的地窖避難。誰知,這一切皆是馬可被娜塔莎誘惑、為獨佔權力與功勞而精心策劃的一局,他不擇手段將好友阿黑騙入地下室,而這群在地下生活二十年的人群中更有一名是馬可自己的親兄弟伊凡。

大戰結束後,馬可身居要職,與妻子娜塔莎一起利用這群不見天日的好友們替自己製造武器,並運往國外賺取大把鈔票……時光荏苒,時序進入一九九五年,地窖裡的人們仍相信戰爭持續著,然而地面上早已人事全非。馬可對人們宣稱阿黑已壯烈成仁多年,如火如荼地籌拍紀念電影。而此刻阿黑卻因緣際會地來到地面,赤裸面對人事變遷,積累二十年的瘋狂與無常……

本片是南斯拉夫名導艾米爾庫斯杜力卡的經典作品之一,以魔幻超現實的畫面情節、黑色的敘事方式與荒誕無稽的角色成功地描寫出戰爭帶來的殘酷以及人性的自私。在真切地表達南斯拉夫這個民族的樂天知命與堅毅鬥志之外,亦狠狠諷刺了共產制度中政治至上及英雄崇拜的荒謬。

《地下社會》以不凡的視角敘述南斯拉夫五十年來的動亂歷史,也是導演庫斯杜力卡獻給祖國前南斯拉夫的嘔心瀝血之作。喧嘩熱鬧的節慶、繽紛的色彩在在顯示出濃郁的民族特質,那無疑出自庫斯杜力卡對於根的戀慕;然而,放逐與漂流的冷鬱結局,卻也昭示人生的無可奈何。看著這部電影,對照同樣滄桑苦難的台灣歷史總是感慨。人類的歷史以苦難的磚塊疊起,我們都站在上面。


(撰文:吳君薇)




影片片段:


Tuesday, June 5, 2012

爸爸出差時




爸爸出差時
(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1985/Color/南斯拉夫/135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12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5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背景介紹
於1985年完成的《爸爸出差時》是庫斯杜力卡第二部作品。 1954年庫斯杜力卡生於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的塞拉耶佛,1975年畢業於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接著1988年前往美國發展,1993年又至法國。一生不斷在流浪的經驗,因而從遷徙的過程加上自身國族政治環境的複雜性,積累出不受拘束的創作風格。 為了更清楚了解本片的歷史背景,先簡介南斯拉夫當時的政治環境。導演在片頭以字卡呈現故事時間地點為「塞拉耶佛/1950年6月」,意指這是一部歷史電影。當時南斯拉夫剛與蘇聯共同體決裂,掌權者為獨裁的提托共黨政權,統理境內各共和國。提托政權實行黨國思想箝制,人民因被誣指思想偏差而被抓去勞改,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人人自危的悲慘景況。本片1985年拍攝時由於提托逝世而政權勢微,南斯拉夫境內的各共和國意欲脫離自主,呈現一片紛亂的狀態。因此導演有意借古諷今,以當年的情況來對照今日國內不安定的緊張氛圍。

劇情簡介
爸爸米薩與女飛行員偷情,無意間在報紙上看見政治諷喻漫畫說了疑似批評共產黨的言語,女飛行員因不得正名而故意將此事告訴米薩的妻舅,米薩因此被送去礦廠勞改。大人們為隱瞞實情而告訴兒子米力克爸爸去「出差」。自從爸爸「出差」以後,米力克開始在夜裡夢遊,爸爸的角色從他的家庭中缺席了,可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這件事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
接著是媽媽為了讓家庭完整而舉家搬遷至礦廠旁邊,一家貧困地過日子,但一家人至少團聚在一起。然而爸爸不改偷腥的本性仍藉著工廠到外地採買時去找女人,使得爸爸與媽媽爭吵,家庭又瀕臨破碎的邊緣。故事以家庭為敘事中心,和樂、破碎又和樂、破碎,每一次米力克都因此在夜裡夢遊,而他的夢遊何時才能休止呢?

政治思想箝制
當時提托共黨政權對人民的思想箝制,巧妙地在片中多處安排著。不只是米薩因批評共產黨而被抓去勞改,那份報紙上關於宣傳黨國思想的政治漫畫,背後透露著黨國思想藉由各式媒體滲透人民的思想,除了報紙之外還有電視。片中多次出現眾人聚集在一起收聽球賽轉播,報導著南斯拉夫隊伍又獲勝的消息,意味著體育運動競賽在共產國家,經常作為一種凝聚民族精神的工具。諷刺的是,當大家正在歡呼時,鏡頭同時帶到米薩接到即將被送去勞改的電話,表示在國家機器操作之下,一邊是人民為國家的榮譽而驕傲,一邊是違抗黨國意識型態者將受到處分,形成強烈的對比。

魔幻寫實風格
電影有時將現實呈現得太真實,會讓人對於殘酷的現實感到過度悲傷,而魔幻寫實的手法,正好可以用超乎現實的、較為詼諧的方式來訴說真實的故事,而這個手法是庫斯杜力卡電影所擅長的。他運用米力克夢遊的方式呈現兒童心裡對於家庭破碎的害怕,便是對魔幻寫實下了最好的註解。
米力克無力改變家庭破碎的事實,因此藉由夢遊在心裡抵抗著。他三次夢遊,都是在家庭出現破碎危機的時候。第一次是爸爸被抓去勞改時,第二次是爸爸和朋友們出去找女人時,第三次是爺爺離家去老人院住時(實際上還有一兩次虛實難辨)。當他夢遊時穿過黑暗的大街小巷、山崖峭岩,很不可思議地總是毫髮無傷,近乎魔幻的夢遊歷程。同時,電影配樂的主調是羅馬尼亞作曲家伊奥西波.伊凡諾維奇(Losib Lvanovici)創作的〈多瑙河波光〉,旋律相當輕快。每當米力克夢遊時就出現這段配樂,讓夢遊更加顯得荒謬,又像在對殘酷的現實耍點黑色幽默一樣,更加深刻地詮釋魔幻寫實的用意,令觀眾發笑又印象深刻。

在那個年代,許多家庭都因為家人「出差」而變得破碎不全,導演想表達的不只於此,「家庭破碎」暗喻拍攝當時南斯拉夫境內各國意欲獨立,而米力克的夢遊意指人民對此紛亂世局的一種無聲的抵抗。然而即使那麼悲慘的時代,導演很可愛地注入溫暖的元素,像是媽媽帶著米力克去礦廠探望爸爸時,相擁而泣的感人畫面;當爸爸再度偷腥回來與媽媽大打出手之後,一家人還是愉快地肩並肩坐在沙發上吃東西看電視,一派和樂的景象,好像在跟觀眾開玩笑一樣,卻又那麼真實。現實是殘酷的,親情是溫暖的,我們不得不佩服導演實在是太幽默了。


(撰文:若怡)




影片片段:

Saturday, June 2, 2012

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




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
(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
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
1981/Color/南斯拉夫/107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5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1981年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首部作品)、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1982年 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一如男主角不斷喃喃的句子,《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描述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如何在友情、愛情、親情中成長的故事。疏遠的父子關係、對於愛情的好奇又或是加入幫派逞英雄的情節都像是時下許多年輕人曾經歷的。但是,當一切發生在一九六零年代的塞拉耶佛,似乎又不盡相同了。

一九六零年代的塞拉耶佛正值共產主義邁入資本主義的矛盾過程。上一代的仍然殷殷期盼得到共產政府分發的公寓;年輕人們卻已開始向西方的電影與搖滾樂靠攏。這個矛盾的兩代價值觀,米爾庫斯杜力卡 (Emir Kustirica)導演並未以衝突的場面呈現。舉個例子來說,男主角Dino與父親在餐桌上各持己見地討論如何達到真正的共產主義。父親固執守舊的觀念對比Dino自學的自我催眠能力,幽默、耐人尋味的父子對話讓這個議題多了幾分詼諧。

貫穿整部片的歌曲24000 baci(意指24000個吻) 是來自當時代義大利暢銷歌手Adriano Celentano,不僅僅象徵著一個時代改變的過程,也道出了這個時代的青少年正在尋求突破。愛情,是他們首要目標。Dino總是在有意無意間哼唱著這首歌曲,顯現出對於愛情的憧憬與嚮往,這是每個青少年必經的過程。但是身在共產社會下的他們,很難得知愛情為何物。這時恰逢西方文化的大潮,這群青少年無所不用其極地去了解、得到。這份渴望既使是共產主義下的保守社會也抵擋不了。

因此,迫使Dino由男孩成為男人的,不僅僅是生重病的父親。一個意外闖入的女人杜莉貝爾,帶領他進入了性、愛的成人世界,也讓他初嘗愛情的滋味。對於Dino來說,遇見杜莉貝爾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之前與之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過去的他,對於性愛好奇,卻只能在朋友間的空泛的討論中勾勒它身密的面紗;認識杜莉貝爾的他,不再需要幻想,因為一切真真實實地發生在他身上。對於愛情,Dino亦有了不同的見解。為了挽救被推入火坑的杜莉貝爾,Dino不畏懼地予幫派份子打架。既使換得的是鼻青臉腫,他仍振振有詞地認為這是一種愛。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盲目」,但對於初體驗的Dino來說,這是「愛情」。

看完這部片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片名是《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呢?或許就是因為每個人的青春中,都有一個「杜莉貝爾」吧!


(撰文:廖近言)




影片片段:

Friday, June 1, 2012

請對我承諾





請對我承諾
(Promise Me This)
庫斯杜力卡 (Emir Kusturica)
2007/Color/France/123mins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6/02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只有幾戶人口的小村,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這是Tsane與祖父所居住的地方,位於賽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邊緣。他們在這裡生活,自給自足、與世無爭。從城市來查考的督學則是寧靜村落裡少有的打擾。

他們每天的生活就像片頭所呈現的一樣,平靜中穿插著一些趣事。祖父無法阻止督學的來到,用智慧設計了許多巧妙機關幽默地要外來者知難而退。面對孫子Tsane時逢青春期對性的好奇而有的偷窺舉動,祖父不正面說教,反而用機關給Tsane一點苦頭吃。
督學前來考察後要廢校,但因愛上了女老師而苦苦追求,女老師則喜歡Tsane的祖父。年邁的祖父擔心自己來日無多,要Tsane承諾完成三件事:把牛牽去城裡賣,用賣牛得到的錢買聖像、紀念品,還有要從城裡娶一個媳婦兒回來。

故事遵循著劇情電影的結構:單純的Tsane到城裡後遇見了他心儀的女孩Jasna,在賣牛買聖像跟紀念品的過程中,他以一些浪漫逗趣的方式出現在Jasna的生活中,不時上演因為單純弱小而遭黑道欺負的戲碼。個性善良的Jasna樂意幫助Tsane,對於他的示好則似乎有些遲鈍,只是一笑置之。

Tsane意外知道Jasna的母親欠債與黑道老大糾纏不清,甚至受黑道老大威脅而計畫讓Jasna賣淫。Tsane傻人有傻福,在城裡遇到兩位大力士剛好是自己祖父之弟的孫子,在他們的幫助下,Tsane順利埋伏解救了Jasna,Jasna感動之餘決定以身相許。
回到了村子裡,Tsane一行人看見喪禮和婚禮兩組遊行人群,Tsane原以為喪禮是為祖父舉行的,待婚禮隊伍靠近,才發現新郎與新娘是祖父跟女老師。正慶祝時,被Tsane制伏的黑道老大因為不甘心而一路追到村裡來。在眾人逃散到教堂避難的路途上,槍聲和婚禮奏樂並和,彷彿那些暴力也是幸福的點綴。混亂卻又輕鬆俏皮的氣氛中,祖孫兩人仍然歡喜熱鬧的,在同一天完成了婚禮儀式。

《請對我承諾》的故事發展充滿戲劇性,甚至有些無厘頭。在敘事邏輯跟人物特色充滿超現實的元素(像是從馬戲團被火力點燃的飛人,從片頭一路飛翔到末尾才降落)。演員表演與配樂也刻意誇張,以求搏君一笑。但在一片歡樂又帶著毫不掩飾的戲謔諷刺。

對於這樣的一部“喜劇片”,我們可以怎麼理解?背後是否有更深層的東西可以討論呢?情節與人物都刻意不合常理,有些逃避的意味,像是要創造一個不被現實污染的世界。影片裡的許多物件和情境都和賽爾維亞以及民族有些關係,比如,空中飛人其實穿著的是賽爾維亞的國旗,平淡生活中也呈現他們的宗教、生老病死儀式、經濟生產方式等等。這些元素多少反映了導演艾米爾庫斯杜力卡本身的背景跟他對賽爾維亞政治、社會與文化的關注。

一如片名《請對我承諾》,即使Tsane到了城市遇到許多色與暴力的試探,但在城市裡還有他的家鄉,仍有許多人持守著一些傳統的價值。Tsane因為三個承諾而出發,也因信守著他給爺爺的承諾而完成任務回家。

除了聖像可能有特殊寓意外,有人以為Tsane所居住的鄉村和前往的城市是一純真與敗壞的對比,筆者則猜想,在槍彈攻擊中歡喜結親的情境,可能也是人民在紛擾戰爭中仍然「過生活」的一種隱喻/寫照。



(撰文:邱憶群)




影片片段:


庫斯杜力卡影展







庫斯杜力卡影展
Emir Kusturica








播映時間:2012年6月 / 每週二、六20:30
播映地點:清大蘇格貓底咖啡屋.自由入場
6.09、6.23遇節日暫停播映


庫斯杜力卡(1954-)
塞爾維亞導演。
揉合電影寓言與現實的政治情境,庫斯杜力卡擅長以狂歡節式的鬧劇,標示出強烈的個人影像風格。
正印證庫氏所說的:「唯有拍攝出令人震驚的電影,才能迫使觀眾進行思考。」
奇異的影像,荒誕不經的情節,讓人在魔幻裡觀看真實,癲狂中遇見偉大。






06.02(六)
請對我承諾Promise Me This(2007) 127min


06.05(二)
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1981)107min


06.12(二)
爸爸出差時When Father Was on Business Trip(1985) 136min


06.16(六)
地下社會Underground(1995)170min


06.19(二)
夢遊亞利桑納Arizona Dream(1993)142 min


06.26(二)
黑貓 白貓Black Cat, White Cat(1998)127min


06.30(六)
生命是個奇蹟Life is a Miracle(2004)155min







清大夜貓子電影院部落格
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最新資訊: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團
共同主辦:清大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