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8, 2012

情弓




情弓
(Hwal)
金基德(김기덕)
2005/Colour/Korea/89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8/18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 韓國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國外影片




汪洋的大海上飄著一艘船,一艘引擎已經無法行駛的船。它獨自飄蕩在海上像是一座孤島。船上住著一個老人和一個少女,少女從十年前被老人撿到,就一直在船上沒有離開過,老人養育著少女,卻也囚禁著少女。老人天天數著日子,等待少女17歲的那天,要娶她做新娘子。 br />
每天,老人會駕駛著另一艘小船來往於船與陸地,接駁釣客到海中的船上釣魚,釣客對於少女的好奇時常激怒老人,老人用弓箭保護著少女,使她不受外界的侵擾。這支弓除了是演奏出聲音取悅少女的樂器,同時也是保護與占有少女的武器。

少女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並不覺得有所失去,就這樣安靜地長大,對她來說船是她的樂園,供給她一切所需,理所當然地接受老人為她安排的一切,也包含她終究會嫁給老人的宿命。少女與老人對彼此全然的信任,可以從劇中老人算命的一幕中充分展現:女孩坐在由船緣垂降至水面的鞦韆上擺盪,而老人拿著弓箭在另一艘船上朝擺盪的空隙射箭,三發箭最後插入船身上的佛像,女孩則再告訴老人算命結果。女孩與老人的存在是一體的,宿命是上天的安排,必然發生,是詛咒也是保障,不容許遭人挑戰。

但船上平靜的一切,卻因一名年輕男孩的到來而被攪動。


但老人越是要將女孩拉到身邊,女孩越是抗拒老人對她的愛,最終男孩對女孩身上宿命的挑戰,是要求老人替她算命,到底女孩要留下與老人幸福的過一生,還是會跟她一起出走,回到現實的社會之中?老人與女孩之間一體的信任就在這裡被瓦解,老人射出的箭險些射中女孩,算命的結果卻是不言而喻。

最終故事的結局,導演給觀眾圓滿的交代,弓箭射入晴空,解放了女孩,而那艘象徵著父親庇護著女兒的大船,也就緩緩的沉入海中,很魔幻的收場。整部片只有在船上的一個場景,老人與女孩從頭到尾都沒有對白,但故事的鋪陳流暢自然,全無冷場,讓人的心弦跟著琴弓的抑揚頓挫為之挑動,不禁佩服導演說故事的能力一流。


(撰文:家茵)



Tuesday, August 14, 2012

只愛陌生人



只愛陌生人
( Bad Guy)
金基德(김기덕)
2001/Colour/Korea/100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8/14(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第6屆 釜山影展韓國論壇
★第52屆柏林影展競賽項目
★第16屆福岡亞洲電影節最佳電影
★第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金馬國際影展「亞洲焦點:韓國新電影」


在攜來攘往的首爾街頭,流氓看到女大學生,他深受她吸引,她卻給他輕蔑的回應。出乎意料的,他衝上前去,粗魯的強吻她,不管旁邊的人如何搥打、拉扯,漢繼像野獸攫住獵物般,緊緊抓住不放。 遭到羞辱的漢繼為了報復,設下圈套跟蹤善華,並將她推入火坑賣淫,原來漢繼是皮條客。房間麗那面特殊的鏡子成為偷窺的透明窗,日復一日,漢繼都會來到鏡前,窺看善華遭到羞辱、強暴、甚至自憐自殘。漸漸地,漢繼從原本的報復,開始混淆罪惡感與迷戀,在一次次的偷窺中不可自拔。同時,善華也逐漸習慣紅燈區,並發現自己愛上這沉默暴力的流氓。

《只愛陌生人》在開頭六分鐘便創造出一個小高潮,受到輕蔑的漢繼在眾目睽睽之下強吻、羞辱對方的戲碼,粗暴且直接,這動作刻劃出角色的思維,一個以行動為本能,出身在暴力氛圍下的男人。一如金基德的許多電影,主角總是沉默或不能言語,《只》片中漢繼頸部上的傷痕,除了解釋他的沉默,在劇情發展的轉折上也發揮了效用,不能說話,代表無法與他人「文明的溝通」,建立社會關係,除了本身職業的邊緣化。金基德讓他的角色透過失語更加孤立,而失去雙向溝通的邊緣人,轉而尋求暴力,藉著肢體語言表達自己。流氓的社會地位一如瘡疤帶給漢繼的心理創傷,兩者皆呼應大社會體制下偏見所造成的恥辱與卑微。

紅燈區工作的流氓難道不可能與清純女大生交往嗎?《只》源自於金基德對社會的疑惑:「每個人同樣的出生到這個世界,擁有同等的權利和同等的品質,可是一旦我們長大,我們就被區分開來,加以分類。」而在成長的過程,我們又被劃以不同的等級,不同的社會階層,相互之間不能有所交往。

這樣的融合可不可能存在?導演要說故事給你聽,《只愛陌生人》其實描述的是被害者愛上加害者的故事,要促成這看似荒唐的情節,並非憑空想像。心理學家已根據瑞典著名的銀行搶案歸結出幾個要點。 受害者要感受到自己的存活受到威脅外,還要能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並與其他觀點隔離,最後,受害者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這便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俗稱人質情節,解釋了人在非常情境下的情緒反應,人性總無法有完全的法則可以死綁。

金基德在片中也埋藏了許多隱喻,鏡前鏡後,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反映善華無知於這場漢繼設下的災難,到片中時又引伸為兩人關係的發展。此外,善華在海邊撿到的照片為影片帶來魔幻寫實的色彩。看著一名紅衣女子走向大海並且被淹沒時,善華吃驚地看見這一幕,漢繼卻無動於衷,這一幕究竟是超現實還是半抽象?我個人以為是自描寫角色的內心狀態。紅衣女子即善華,過去的她在走向海裡的時候已經死了,隨後重生為另一個人,正解釋了從反抗屈辱到積極接客的轉換。照片缺口的影像錯置則更為明顯,無臉的情侶,透過鏡面相互投射,不也反映出各自的孤獨、畸戀的心境。

當漢繼和善華終於「破鏡重圓」,戲劇張力也到達一個頂峰,混合著複雜的情緒,恨與愛凝成無聲的搥打,這幕拍得非常美,金基德由破鏡的一端向外拍攝,顯現出破碎、絕望的美感,但此時卻又是重逢的場景,兩人在如此殘破的狀態中,自傷又自癒。如果觀眾眼尖的話,便會發現善華撕下來那張席勒的《擁抱》之後即是《家庭》,片中出現不少刻意直角拍攝的畫面,讓兩人一起坐著的姿勢宛如人工全家福,而「家庭」的概念並非主流所定義,父義母慈,看那令人瞠目結舌的結尾,初次乍看愕然,細聽配樂,竟是一首關於救贖的福音歌曲,脫離規範道德之外,仍有可能覓得救贖與治癒嗎?

殘忍、悲憫,卻不絕望,不得不讓我佩服金基德的大膽與天才。




(撰文:尼吉)




Sunday, August 12, 2012

空屋情人




空屋情人
(3-Iron)
金基德(김기덕)
2004/Colour/Korea/95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8/11(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 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




一張張傳單被貼在門上,機車緩緩駛離。
過些時間,有的傳單被撕下之後,揉成一團,被隨手丟在地上;有些被粗魯撕下後扔進垃圾筒裡,但也總是有那麼幾張還是安靜的黏在門邊,哪兒也沒去。

摘下完好的傳單,熟練的拿出工具箱,一陣喬弄,唰地,門應聲開了,男子走進去,彷入自家一般的閒適。突然闖入的陌生人,卻為一幢幢被空置、冷落的房子添上了溫暖的氣息。

「沒有人知道我們身處的世界,是現實還是夢。」電影最後浮出這樣的一句字幕。 當你看完電影,跟著主人翁走了一趟奇幻之旅,走出黑盒子,重新回到生活常軌裡,你不禁想:這是真的嗎?

有時候我們對於夢與現實的距離感到困惑,正如同每日生活中不停上演在各個角落裡的荒謬事情:我們可以好聲好氣耐心教導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學弟妹關於微積分或會計學的問題,卻不能耐著性子把對電腦一竅不通的爸爸媽媽從開機到打開資料夾這樣簡短的步驟清晰說明。
為什麼呢?
是因為我們比較重視陌生人對我們的評價,而父母反正早已對我們知之甚詳所以隨便對待沒有關係嗎?

導演在電影中對「家」提出了疑問,到底「家」與「空屋」的差異何在?奢華而冷清不被珍視的房子符合「家」的定義嗎?

女主角仙樺住在豪宅裡,卻像一個被關在玻璃櫥窗裡,展示著失去生氣、壞掉而蒙塵的陶瓷娃娃,從她身上絲毫找不出一點「家」所提供的庇護或溫暖。直到陌生男子的意外闖入這間「空屋」,這個「家」才又活動起來。看著男子(泰秀)做飯、洗澡、修理壞掉的傢俱,仙樺心中產生微妙的漣漪。長期被丈夫暴力對待的仙華最後決定跟泰秀離去,隨他穿梭在一間間「空屋」裡。兩人在最後到達的空屋中,發現了一個死去的老人而無人聞問,非親非故的他們卻以自己的方式為老人舉行了一個虔誠的葬禮,清掃老舊的房子,煮飯生活。但也因為這件事,空屋之旅不得不告終。兩人的感情從一開始的陌生客氣,漸漸有了親密不可分離的羈絆,流連在一間間空屋中的旅行,變成兩人愛情的記憶。那是一般人眼中荒謬、被德的關係;卻也是一次有著更深沉不可言語,具有浪漫魅力的愛情。

拋下丈夫的仙樺背棄「家庭」了嗎?或者,該說她是從被棄置的家中逃脫出來了呢?

空屋情人的英文片名3-iron其實是一隻比較少被使用的高爾夫球球桿,因其長於一般的球桿,導致打擊時傾斜度相對較低而難以瞄準入洞,很多人買了之後卻極少使用。導演對此做了連結,「你有個家,有家人,卻只知道留她(他)在家裡,和空房子有什麼不同?」,一直被放在高爾夫球袋裡而不被選用的 3-iron,就像那些被棄置或遺忘的空房子一樣孤獨。戲中的男主角用3-iron這支球桿打擊對仙樺施暴的丈夫拯救她,正如同兩人為被遺棄的空屋注入生命的氣息,泰秀也為一個空虛寂寞的靈魂注入溫暖的希望。

僅有九十五分鐘的電影,卻直至時間軸走到七十分鐘後才出現第一句對白,但畫面的緊湊和流暢,卻能緊緊攫住觀眾投入影像的語言之中,全然忘卻時間的流動。想要一窺金導到底如何調度一個如此沉默卻又極具魅力故事,就請觀眾親自走進夜貓子找答案喽。


(撰文:拉拉)




影片片段:

Saturday, August 4, 2012

春去春又來




春去春又來
(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金基德(김기덕)
2003/Colour/Korea/106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8/07 (二)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2004 韓國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國外影片




韓國鬼才導演金基德向來擅於描寫人性中的原始欲望,以極端尖銳的題材諸如性、暴力、殘忍、絕望帶給觀眾視覺衝擊與反思。2003年推出的《春去春又來》風格丕變,一反過去總交織畸戀、謀殺、情色、血腥的鏡頭,這部片如中國山水畫般優雅寫意,餘韻無窮。幽遠的群山與靜謐的湖泊、古剎中莊嚴微笑的佛像、老僧與小僧駕著一葉扁舟緩緩前進——縱然故事的背景如此恬靜美好,但說的仍是與花花世界同樣的故事,屬於人間煉獄中的貪瞋癡慾念。人世的輪迴一如四季的遞嬗,《春去春又來》用四季輪轉變化的手法闡明世事幻化的無常,滿盈佛學禪意。

春,貪玩的小和尚在小魚、青蛙和小蛇身上綁上了石頭,看著牠們笨拙難以行進的樣子忍俊不禁地捧腹大笑。夜裡,師父撿了塊大石,趁小和尚睡覺時綁在他身上,教導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要小和尚把牠們找出來,放了牠們,才可將身上的大石取下。老僧說:「壓在身上的石頭隨時可以拿下,要是有任何一隻動物死了,這塊石頭將壓在你心上直到你死為止。」小和尚慌忙尋覓那些小動物,卻為時己晚。小和尚看到死狀悽慘,顯然死前掙扎許久的蛇,不由得放聲大哭。這個百花盛開的春天,卻是小和尚心底的冬天,揮之不去的陰影積壓在心上一角,伴隨他長大……

夏,小和尚已成少年。一位患病的少女為求取內心平靜與治療惡疾,遂在寺中住下。心神蕩漾的小和尚首次嘗到愛情的酸甜滋味,從偷窺、碰觸、獻殷勤、感到罪惡頻敲木魚念佛,到最後和少女一同在波濤洶湧如欲望翻騰的湖中嬉戲,於扁舟上纏綿。

湖中寺沒有牆壁,卻立著空有形式的門,一如行為的準則、心中的規範。不似過去總由這道「門」出入的小僧,夜裡,少僧越過這道門與少女繾綣。兩人情事被老和尚知曉,老和尚並沒有以禮教怒斥,只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接著不慍不火地對少女說:「妳病都好了。這帖藥就對了,妳可以走了。」少僧傷心欲絕,老僧淡淡開示:「淫念會引發執念,然後喚醒殺生的念頭。」心焦的少僧欲下山尋找那個日夜思慕的少女,他連夜打包,也一併帶走了佛像,躺在床上的老和尚察覺後,只是幽幽地嘆了口氣,聽著漸漸遠去的槳聲,心想或許因緣註定如此。

秋,少年和尚變成一個苦悶的青年,因殺妻案而逃回湖中寺,他的眉間多了些許暴戾之氣。老僧問青年:「你為什麼痛苦?」青年回答:「愛是我唯一的罪孽,我只想要她。」老僧道:「你難道不知道世事無常嗎?人有時要捨得,你喜歡的,別人也會喜歡。」老僧要青年用他犯下罪行時的匕首來刻《摩訶波羅般若密多心經》。摩訶波羅般若密多,意思是「以大智慧通達彼岸」。刀可用來殺人,亦可用來刻經;刀刻的只是木板,但字刻的卻是他的心。「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隨著不停地刻寫,青年的表情變得平靜祥和,內心也逐漸安定下來。老僧為青年所刻的經文塗上色彩,此時,經文如秋天的楓紅般瑰麗,青年心中的嫉恨已然消彌,平靜地與前來逮捕他的警察離開。老僧回到船上,在自己的眼耳口鼻貼上「閉」字,靜靜在乾柴堆上打坐,熊熊烈火吞噬老僧的肉身,老僧圓寂了。秋風,更加凜冽的刮著,蛇在水裡悠游。

冬,冰雪封山,湖面冰凍一如銀色的琉璃,晶瑩剔透的發亮著。青年變成中年,出獄回到湖中寺。一尾蛇自由地在寺中來去,中年已放下執念,不看牠也不理牠。一位蒙面婦人抱著小孩來到寺中,中年和尚趁婦人睡著欲揭露婦人的面紗,卻被她握住手阻止。夜裡,女人偷偷起身離去,卻失神掉入湖面被老僧鑿開的洞口,被湖水給凍死了。中年和尚明瞭因果循環,遂灑掃荒蕪的寺廟,潛心修練。中年和尚拖著石磨帶著佛像上山那段路程,穿插著他過去做過的殺業,每一步都是對過往點滴的贖罪:從童年頑皮、少年情欲、中年罪孽到老年悟道,一切歷歷如目。六祖慧能說:「煩惱即菩提」,因緣產生了煩惱,走過這些悲喜苦樂,進入不著慾念的境界,方能解脫成佛。歲月如梭,中年僧轉為老僧,當他在山頂上靜靜地坐在菩薩像旁時,也露出了如佛像般莊嚴的微笑,一切了然於心:一切的貪嗔痴,皆是值得感念的俗世必經過程,唯有親身走過一遭,才能化為拈花微笑,渡化眾生的佛。

春天又來了。古廟裡,老僧正在縫衣服。古廟外,一個與當年童僧完全一個樣的孩子,正在快樂的玩著烏龜。他敲著龜殼,想把烏龜的頭給揪出來……小小僧重覆老僧幼時欺負動物的舉止,晝夜交替,四季更迭;春去,春又來。廟門的匾額上寫著寺院的名稱叫「人生庵」,這不只是一個小僧的故事,而是世間所有一切眾生輪迴的故事,人在輪迴中修習諸法,輪迴一如四季,千萬年來恆久循環不滅。


(撰文:君薇)




影片片段:

Thursday, August 2, 2012

海岸線




海岸線
( The Coast Guard)
金基德(김기덕)
2002/Colour/Korea/91min
播映時間與地點
電影:8/04 (六) 20:30
蘇格貓底咖啡屋







打從封鎖線穿越,到步槍開火的那一刻,早已宣判整件事將以悲劇收場。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悲劇,竟然引燃更多的悲劇,將人心最晦暗的一面化為鮮血、性愛、暴力和子彈。

悲劇之所以產生,總是先有仇恨的醞釀。導演金基德在電影《海岸線》中,刻畫一個兩韓海岸交界處的南韓軍營,在此駐紮的軍人們理當肩負防範間諜的重任。然而長期風平浪靜的生活,多數士兵早已失去戒心,也丟棄了紀律;民間更是對這些軍人的態度與行為不以為然,軍人已不再有戰時的威信和尊嚴。主角姜翰澤是當中少數堅守軍人榮譽感的年輕士兵,胸懷壯志的他,每天接受嚴酷的訓練,期待自己有機會將對岸偷襲的水鬼一槍斃命!直到某晚,一對平時習慣挑釁軍人的熱戀男女越過海岸旁的警備線,在海岸邊歡愛起來;黑暗中,姜翰澤將槍口對準兩人,毫不遲疑射擊,並扔擲手榴彈,男友當場成了支離破碎的屍塊……

大難不死的女孩瘋了,姜翰澤也瘋了:一個把所有的軍人都當作自己慘死的男友,被佔盡了便宜;一個永遠背負軍人的身份,所有觸犯他底線的事物,都以情緒性的方式解決。於是一個理當軍紀嚴厲的團隊,失職違規變成了常態:掉槍、性愛、外人闖入等問題屢見不鮮。儘管上頭一次比一次嚴厲的處分,卻無助於改善這令人歇斯底里的氣氛,長期憤怒累積下來,終於槍聲再度響起,然而這次中槍對象換成了同袍弟兄。大部分人都以為是發瘋的姜翰澤所為的,鮮少人卻意識到:人人都已變成另一個姜翰澤。

金基德的作品向來以極端的性和暴力,反映人性和民族的深刻悲劇。電影裡頭有需多怵目驚心的畫面,例如女主角被迫人工墮胎後,隔日清晨踩著血腳印躲進了家裡的愛心型魚缸,然後將魚頭都活生生咬死往外丟,一池的紅水與滿地的魚屍不言而喻的闡明了這裡頭極大的傷痛;而女孩發瘋後不再能正常言語,似乎也意味著韓國女性地位低落,受到欺負也不能為自己發聲。

當警戒線被突破的那一刻,註定會給人們帶來悲劇,但也讓我們看到警戒線背後所粉飾的太平與和諧的假象,甚至動搖了一個早已過氣的制度。或許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還充斥著許許多多種族、階級、文化等封鎖線,且由一群無形的衛兵默默監視著。


(撰文:明豪)




影片片段:

Wednesday, August 1, 2012

金基德影展






金基德
김기덕



性愛、暴力、死亡,約可概括韓國導演金基德的電影主題。




畫面構圖、象徵意象、敘事性強的音樂,以及角色間鮮少的對話,達到純粹的內心溝通,是金基德獨特的電影語言。在疑幻似真的人生場景中,開場與收場連成無止盡的生命迴圈,於是在無可奈何中尋求自癒的路徑…





2012年8月 / 每週二、六20:30
清大蘇格貓底咖啡屋.自由入場


08.04(六))
海岸線 The Coast Guard (2002)91min


08.07(二)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2003)106min


08.11(六)
空屋情人3-Iron (2004)88min


08.14(二)
只愛陌生人 Bad Guy (2002)97min限


08.18(六)
情弓The Bow (2005)89min


08.21(二)
援交天使 Samaritan Girl (2004)95min


08.25(六)
窒息情慾Breath(2007)84min


08.28(二)
夢蝶Sad Dream(2008)95min


09.01(六)
漂流慾室The Isle (2000)82min限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最新資訊: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團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20元抵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