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機器‧人







機器‧人









清大藝術中心的科幻影展已經進入第四年,這是我們原先沒想到的,四年下來,我們規劃的方式已經從「類型」(genre)深化為「次類型」。繼前年「失控的科技」、去年的「外星人」,今年我們提出的構想是「機器人」,而且特別邀請對科幻文化非常用功的「難攻博士」鄭運鴻老師幫我們選片策劃。難功博士一來就將原來的主題加了一點,成了「機器‧人」把robot, android, cyborg等等都包括進來,而且特別挑選了許多日本的動畫影片,一共開出十八部影片,讓觀眾們有一番不同的觀賞經驗。

人與機器的關係是科幻領域裡歷久彌新的題目,已經不斷出現前幾年的選片中。我們開始推出科幻影展時,「大都會」、「銀翼殺手」與「AI人工智慧」都觸及了這個主題。後來我們選的「異形」、「魔鬼終結者」與「異形2」裡,機器人都有重要的角色。「銀翼殺手」與「異形」是Ridley Scott導演的影片,而「魔鬼終結者」與「異形2」則出自以「阿凡達」當紅的大導演James Cameron。

「銀翼殺手」的結局與Philip K. Dick原著小說有很大的不同,機器人殺手死前抓住獵人(或獵物)的手救回人的生命,留下一段讓人難忘的疑惑。在「異形」裡,冷靜理智的Ash在遭遇發現外星生物的突發狀況後,變得毫無應變能力,顯出了機器人邏輯的侷限。James Cameron卻在「異形2」裡讓機器人Bishop重新贏得人的信任,雖然無法抵擋異形的暴力,但不畏危險為人犧牲。戰勝異形的是操控巨型機器工具機的女英雄Ripley。

James Cameron不只喜歡扭轉他人的想法,也不斷顛覆自己,「魔鬼終結者」裡的殺手機器人,在「魔鬼終結者2」裡變成了人類命運的保護者。這些角色所作所為是程式使然、是機器人的宿命,還是正邪的選擇?機器人除了可以提供電影裡一波波打不死的激烈動作,還有一些值得看完之後想一想的問題。這些電影裡機器與人的角色掙扎,一直延續在James Cameron的作品裡。到了「阿凡達」,Cameron凸顯了人類文明的暴力性質,成為Pandora星球的異形威脅,化身「阿凡達」的男主角Jake Sully其實是一個Navi族人的Alien Android(異形+人造人),人類駕馭的機械武器則變成了邪惡角色。

相對於西方對機器文明的疑慮與不信任,東方對於奇特的科技似乎一直有「師夷人之長以制夷人」的期望,對於機器與人的關係有更豐富的想像。日本的影視界藉著動畫影片將機器人的情節發展出讓人嘆為觀止的龐大規模,我們只能請「難功博士」挑選最精華的一部份,「新世紀福音戰士」、「鋼彈」或「攻殼機動隊」,相信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製作。另外,請別以為機器人電影都是動作片,「複製嬌妻」(The Stepford Wives, 1975)與「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 1984)是難得看到的片子。還有很多影片不能一一列舉,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次盛會。

最後要鄭重感謝力晶文教基金會四年來持續贊助清華大學藝術中心科幻影展,請企業贊助校園裡的類型電影系列,這樣的合作關係最初好像只是一個科幻式的想像,卻能夠維持四年,這是一段極為珍貴的歷程,我們由衷感謝。








(劉瑞華/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