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對話的影像哲學——鄭文堂導演訪談
作者:陳瑩潔
採訪日期:2013.10.26
鄭文堂導演早年參與社會運動,是80年代反對派電子媒體「綠色小組」的成員之一。在那個衝撞體制、民主活動風起雲湧的時期,鄭文堂扛著攝影機,穿梭在各個街頭的抗爭運動,忠實紀錄了臺灣社會民主化的歷史進程。這段與弱勢民眾一起拼搏的經歷,也反應在日後的電影作品裡。在其中,總能看到弱勢族群或是社會底層的庶民生活,顯見他濃厚的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而導演亦透露他的理想是「拍有用的電影。」
一旦我們敢於說出歷史的真相,也許我們就敢於說出當下的真相
– Ken Loach
以事實為基底,與社會對話
有用的電影,如同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是以社會現象為基石,展現生命的真實狀態,進而引起關注和反省。鄭文堂以比利時的達頓兄弟所執導的《美麗蘿賽塔》 (Rosetta, 1999)為例。此部奪得坎城金棕櫚的佳作,因其寫實地描繪青少年為了找工作、維持基本的生存而幾近扭曲本性的殘酷現實,引起廣泛討論和關注 ,致使比利時政府為此特地修法保障青少年的工作權。他們其他的作品如《騎單車的男孩》、《孩子》等也都被鄭文堂譽為「好看又有用」的電影。
其實能讓觀眾看得過癮,又兼具社會議題性及人文省思的電影,導演2009年的《眼淚》就是一個實踐。電影關注的議題是警察刑求,藉由主角資深刑警老郭(蔡振南飾)的過往與現在,帶出執法系統裡的不公不義,制度和人性彼此傾軋的病狀。劇中的主角們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電影呈現的也是這種生命的無奈與複雜。在歷史背景和官僚體制的枷鎖下,非黑即白的界限判定實則有容省思的可能性。而導演說,這樣的議題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在我們已號稱民主化的現代社會裡,還是存在著司法冤案,這種刑求的狀況必需正視並有所改進。《眼淚》描繪一個背負罪惡感的人在懺悔贖罪,而這樣的過程其實是要傳達一種追求真相的責任與自省的勇氣。2011年的短片《老人與我》,同樣取材於時事,描述一個老人走失後,全村的人在寒冷的夜裡出動去尋找他的感人故事。藉此,鄭文堂導演要表達失智症和老人化的問題。
溫暖正面的期望
儘管作品奠基寫實主義,幾乎皆著墨於庶民生活裡的不幸,導演說其實他還是要追
求一個比較溫暖、正面的走向。電影《深海》(2006) 原本的結局是安排阿玉(蘇慧倫飾)跳海,在海中隨著水的沈浸、漂流洗去過往的苦痛變遷。《眼淚》的結尾在原來的劇本是讓老郭住進一個荒涼的老人院,生活中的伴侶就是一隻狗,偶爾在院裡的卡拉ok活動中唱首悲涼的老歌做為消遣。不過這樣的結局甚為淒涼,連導演也不忍心。最後兩部電影的結尾其實都有種釋放、舒展與轉圜的可能性。在提及電影結局設計的同時,導演也坦承,其實目前他拍了五部劇情長片,每部的結局都跟原來劇本不同。他以往依賴臨場感,喜歡在拍片過程中「再次創作」。但這種變動有時會牽涉到整體結構問題,「現在漸漸要調整把那樣的能力放在寫劇本跟籌備上,不然成本太高,壓力太大,很焦慮。」導演笑說,這樣的體會其實也跟之前擔任宜蘭縣文化局長時,經手行政事務有關。
閱讀、觀察、創作欲
對於想寫劇本、拍電影的年輕人,鄭文堂的建議首先一定要多閱讀。其實在念文化大學影劇系之前,他對電影既不了解也無憧憬,純粹是為了能學一技之長好找工作。大學時代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佳,主要的休閒活動就是看書;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加上喜歡寫作,從而培養起他的創作內涵和實務。讓他日後在傳播公司工作能以新人之姿被啟用當編劇,進而當起導演。「喜歡閱讀」、「培養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力」、「具有想要創作的欲望」等等,是鄭文堂導演談到要入這行的基本功。創作,就是「無中生有」,有了感覺,就要把那想法及欲望付諸行動:凡事都有可能,但要先「寫出第一本劇本來」,導演如是說。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 Robert Capa
觀眾看不懂,是因為拍得不夠好
被問及近期的計劃,導演表示將會在明年春節過後開始拍攝正義三部曲之二,外加一個關於國內閃靈樂圑參與國際合作的紀錄片。從80年代投入街頭運動開始至今,鄭文堂已用鏡頭傳達他對生命、人物、土地的關懷超過30年了。面對自己的作品和其他類型電影的市場接受度,他自我期勉地說:「觀眾看不懂深刻的東西,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我們期望,鄭文堂導演探究真實、尋求解答的熱情能持續不懈,繼續他不妥協的對話之路。
Sunday, March 30, 2014
Friday, March 28, 2014
流浪‧影像:對生命的探問與追尋——陳芯宜導演訪談
流浪‧影像:對生命的探問與追尋——陳芯宜導演訪談
作者:陳瑩潔
採訪日期:2013.10.15
電影《流浪神狗人》甫一推出即受到各界好評。影片中藉由多線敘事的架構,處理台灣社會裡不同階層的人所面臨的生命困境及爭扎。而其中對於金錢、消費社會、宗教等議題的省思則透過黑色幽默的手法交織鋪陳。這部2007年深獲好評的細膩之作,其實只是導演陳芯宜的第二部劇情片。距離首部劇情片《我叫阿銘啦》長達7年,其間拍過電視劇,也交出數部紀錄片,但面對市場和財源壓力,陳芯宜也開始懷疑是否該繼續拍片與要拍什麼片。她坦誠《流浪神狗人》的劇本撰寫過程並不順利,修修改改花了近5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段遭逢低潮的時期,其實也讓她有機會更靜謐地審視自我,將沿途的觀察和體驗注入創作中。
與電影的結緣
談起非科班出身的她如何進入這圈子,就要回溯到在大學時期她進入黃明川導演工作室實習的那段經歷。由於黃導演是獨立製片,加上予以實習生很多學習機會;所以那段日子讓陳芯宜有機會親自接觸操作,學習各項技術環結,包括攝影、剪接、燈光、收音…等,造就了她日後除了創作還會技術的文武兼容的才能。此外,由於嫻熟技術概念與具備製作實務,也讓她在以男性占多數的電影技術圈子中更能順利溝通,獲得尊重。
那段實習的日子,也讓陳芯宜導演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戰友,包括樓一安、沈可尚、廖敬堯等這些常合作的夥伴。因為過去培養的革命情感與默契,讓這些才華洋溢的導演們在合作的過程中,都能誠實給予意見。陳芯宜導演謙遜地表示,因為這樣的團隊合作與激盪,讓她更能順利地將作品推近心中的理想。對此,她覺得幸運並由衷地感謝這些夥伴。
而跟著黃導演跑全台灣的日子,讓陳芯宜看到了獨特的地方文化,不僅提供了創作的素材,也慢慢根植了她多元的觀看視野和思考角度。例如在《流浪神狗人》裡被遺棄的神明和撿拾神像的牛角(高捷飾),就是來自於下鄉的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導演強調,「故事皆從自身出發。」《我是阿銘啦》裡面描繪的遊民族群,原本是大四時一門課的作業,後來陳芯宜不斷地再探究、挖掘這些人生命軌跡的根本原因,就這樣與遊民當了朋友,將原本的功課發展成一個深刻的劇本。
紀錄片與劇情片
關於紀錄片和劇情片之於她的意義,導演認為前者給了她創作的素材和養分;後者 則比較能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是自我創作。《流浪神狗人》裡有兩個拍攝地點,靈感就來自於拍攝《落花春泥》和《穴居人》時的經驗。前者是關於無垢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林麗珍,而其發想舞作《花神祭》的地點就是牛角撿拾神像的溪邊。後者的紀錄對象包含了舞踏舞者秦Kanoko。而她長期關注及靈感來源之地——樂生療養院——也成了電影裡義肢修理大會的所在之處。這種空間意義相互連結的隱喻性,也成為陳芯宜創作語彙的一部分。
談到林麗珍老師,她單純奉獻舞蹈的熱情及其舞作所展現的純粹又深沈的生命能量,讓當時已陷於低潮的陳芯宜受到很大的感動和鼓舞,並在其中找到自我困境的解答。而這答案不僅讓她重拾創作的動力,同時也協助她與演員溝通。對於該如何演出的問題,她會建議演員回歸到故事情境裡的狀態,就真實的、源自內心的感受來呈現;一如劇場裡的表演講究「動機」的邏輯。
而從內容上來說,紀錄片有其限制,基本上它只呈現出所見面向的事實狀況。對於導演而言,劇情片相對地更有發言的空間。以《我叫阿銘啦》為例,原本的劇本走向偏寫實,但陳芯宜不想讓敘事限在紀錄片的框架裡,只讓遊民的故事表現出個體的生命歷程;她要呈顯的是更大的層面,是背後的社會體制。於是裡面增加了虛構的人物,想像的場景,自我的投射(註1)。所以「魔幻寫實」的風格也是因此而形塑。
生命階段的註記
《流浪神狗人》故事的出發點來自「人找不到依靠怎麼辦?」於是在困境中的生命,在各自的領域裡找尋出路。從這樣的核心出發,陳芯宜融入自我的覺察和體悟。包括:信仰的命題——來自至親的離世所面臨的宗教洗禮,並無法帶來心靈的平靜;水蜜桃、狗、和人的身體在電影中的符號意義——廣告出身的陳芯宜,體悟到物件或個體被商品化和被異化的價值扭曲;角色的產後憂鬱症——來自身邊的朋友,及自己的低潮狀況;車禍和事後律師唆使改變證詞的情節——來自大學時親眼目睹學妹的車禍,事發後肇事司機卻因律師的建議做出不符事實以利自己的證詞,原本的流露懊悔的真性消逝,這件事也讓陳芯宜親身感受到人性受到體制宰制和扭曲的脆弱與無奈。兩部劇情片裡共有的「邊緣」角色,實則是生命個體如何在體制機器裡爭扎生存的最佳體現。
受困的靈魂如何找到安頓? 也許藉由流浪。流浪,也並非全然壞事。陳芯宜在拍完第一部劇情片後的低潮期曾到花東流浪,那段時間的經歷和啟發的想法也成為《流浪神狗人》的一部分。流浪,可以是一種「歸零」的過程。而在那之後的可能性,如同電影末了的景象,可以是開闊和包容的。對於陳芯宜導演來說,電影就是她這段困惑、探問、尋獲過程的生命註記(註2)。
註1.陳明珠、黃勻褀編著,《2000-2010台灣女導演研究》
(台北:秀威資訊,2010),320-322.
註2. 導演自述, 原文
作者:陳瑩潔
採訪日期:2013.10.15
電影《流浪神狗人》甫一推出即受到各界好評。影片中藉由多線敘事的架構,處理台灣社會裡不同階層的人所面臨的生命困境及爭扎。而其中對於金錢、消費社會、宗教等議題的省思則透過黑色幽默的手法交織鋪陳。這部2007年深獲好評的細膩之作,其實只是導演陳芯宜的第二部劇情片。距離首部劇情片《我叫阿銘啦》長達7年,其間拍過電視劇,也交出數部紀錄片,但面對市場和財源壓力,陳芯宜也開始懷疑是否該繼續拍片與要拍什麼片。她坦誠《流浪神狗人》的劇本撰寫過程並不順利,修修改改花了近5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段遭逢低潮的時期,其實也讓她有機會更靜謐地審視自我,將沿途的觀察和體驗注入創作中。
與電影的結緣
談起非科班出身的她如何進入這圈子,就要回溯到在大學時期她進入黃明川導演工作室實習的那段經歷。由於黃導演是獨立製片,加上予以實習生很多學習機會;所以那段日子讓陳芯宜有機會親自接觸操作,學習各項技術環結,包括攝影、剪接、燈光、收音…等,造就了她日後除了創作還會技術的文武兼容的才能。此外,由於嫻熟技術概念與具備製作實務,也讓她在以男性占多數的電影技術圈子中更能順利溝通,獲得尊重。
那段實習的日子,也讓陳芯宜導演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戰友,包括樓一安、沈可尚、廖敬堯等這些常合作的夥伴。因為過去培養的革命情感與默契,讓這些才華洋溢的導演們在合作的過程中,都能誠實給予意見。陳芯宜導演謙遜地表示,因為這樣的團隊合作與激盪,讓她更能順利地將作品推近心中的理想。對此,她覺得幸運並由衷地感謝這些夥伴。
而跟著黃導演跑全台灣的日子,讓陳芯宜看到了獨特的地方文化,不僅提供了創作的素材,也慢慢根植了她多元的觀看視野和思考角度。例如在《流浪神狗人》裡被遺棄的神明和撿拾神像的牛角(高捷飾),就是來自於下鄉的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導演強調,「故事皆從自身出發。」《我是阿銘啦》裡面描繪的遊民族群,原本是大四時一門課的作業,後來陳芯宜不斷地再探究、挖掘這些人生命軌跡的根本原因,就這樣與遊民當了朋友,將原本的功課發展成一個深刻的劇本。
紀錄片與劇情片
關於紀錄片和劇情片之於她的意義,導演認為前者給了她創作的素材和養分;後者 則比較能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是自我創作。《流浪神狗人》裡有兩個拍攝地點,靈感就來自於拍攝《落花春泥》和《穴居人》時的經驗。前者是關於無垢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林麗珍,而其發想舞作《花神祭》的地點就是牛角撿拾神像的溪邊。後者的紀錄對象包含了舞踏舞者秦Kanoko。而她長期關注及靈感來源之地——樂生療養院——也成了電影裡義肢修理大會的所在之處。這種空間意義相互連結的隱喻性,也成為陳芯宜創作語彙的一部分。
談到林麗珍老師,她單純奉獻舞蹈的熱情及其舞作所展現的純粹又深沈的生命能量,讓當時已陷於低潮的陳芯宜受到很大的感動和鼓舞,並在其中找到自我困境的解答。而這答案不僅讓她重拾創作的動力,同時也協助她與演員溝通。對於該如何演出的問題,她會建議演員回歸到故事情境裡的狀態,就真實的、源自內心的感受來呈現;一如劇場裡的表演講究「動機」的邏輯。
而從內容上來說,紀錄片有其限制,基本上它只呈現出所見面向的事實狀況。對於導演而言,劇情片相對地更有發言的空間。以《我叫阿銘啦》為例,原本的劇本走向偏寫實,但陳芯宜不想讓敘事限在紀錄片的框架裡,只讓遊民的故事表現出個體的生命歷程;她要呈顯的是更大的層面,是背後的社會體制。於是裡面增加了虛構的人物,想像的場景,自我的投射(註1)。所以「魔幻寫實」的風格也是因此而形塑。
生命階段的註記
《流浪神狗人》故事的出發點來自「人找不到依靠怎麼辦?」於是在困境中的生命,在各自的領域裡找尋出路。從這樣的核心出發,陳芯宜融入自我的覺察和體悟。包括:信仰的命題——來自至親的離世所面臨的宗教洗禮,並無法帶來心靈的平靜;水蜜桃、狗、和人的身體在電影中的符號意義——廣告出身的陳芯宜,體悟到物件或個體被商品化和被異化的價值扭曲;角色的產後憂鬱症——來自身邊的朋友,及自己的低潮狀況;車禍和事後律師唆使改變證詞的情節——來自大學時親眼目睹學妹的車禍,事發後肇事司機卻因律師的建議做出不符事實以利自己的證詞,原本的流露懊悔的真性消逝,這件事也讓陳芯宜親身感受到人性受到體制宰制和扭曲的脆弱與無奈。兩部劇情片裡共有的「邊緣」角色,實則是生命個體如何在體制機器裡爭扎生存的最佳體現。
受困的靈魂如何找到安頓? 也許藉由流浪。流浪,也並非全然壞事。陳芯宜在拍完第一部劇情片後的低潮期曾到花東流浪,那段時間的經歷和啟發的想法也成為《流浪神狗人》的一部分。流浪,可以是一種「歸零」的過程。而在那之後的可能性,如同電影末了的景象,可以是開闊和包容的。對於陳芯宜導演來說,電影就是她這段困惑、探問、尋獲過程的生命註記(註2)。
註1.陳明珠、黃勻褀編著,《2000-2010台灣女導演研究》
(台北:秀威資訊,2010),320-322.
註2. 導演自述, 原文
Thursday, March 27, 2014
第36屆金穗獎入圍影展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
【第36屆金穗獎入圍影展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
The 36th Golden Havest Awards & Short Film Festival
時間:04.01-04.26 每週二、六
★04.05遇連假暫停一次
(第一場:19:00 ; 第二場:20:00)
地點:合勤演藝廳.自由入場
本屆金穗獎主題為「玩出電影新魅力」,鼓勵年輕影人大膽盡情地「玩」出繽紛價值, 創造電影「新」魅力!主視覺特別邀請新生代金鐘影帝黃河設計,以「描繪夢想的拼接創意,反轉世界」的概念,再造電影嶄新視界!
映後座談:
04.08(二)《二極發光體》.朱詩鈺導演出席/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 《烏歸》.廖士涵導演出席/稻田電影工作室
04.15(二) 《小騎士闖通關》(紀錄片).盧盈良導演出席
播放片單:
4/1(二) ─
19:00 56min 短片輔導金 《失物招領》34min 《搖滾搖籃曲》22min 限
20:00 59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動畫片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4min 《氣息》7min 《旋轉木馬之家》6min 《童樂》4min 《菊花小箱》4min 《點燈人》4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動畫片 《幸福路上》13min 《冥天》9min 《鹿角女孩》8min 普
4/8(二)─
19:00 79min 短片輔導金 《夢遊動物園》15min 《蠱》16min 《二極發光體》23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烏歸》25min ★朱詩鈺、廖士涵導演出席 普
4/12(六)─
19:00 66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走浪人》31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人生不幸彩排》35min 輔
20:00 72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清明》21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實驗片 《每天寫一封信給妳》16min 《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5min 《尋找木柵女》30min 護
4/15(二) ─
19:00 52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短片輔導金 《小騎士闖通關》52min ★盧盈良導演出席 普
4/19(六)─
19:00 50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鐵兔子》50min 普
20:00 60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縱行囝仔》60min 普
4/22(二)─
19:00 60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刪海經》60min 護
20:00 32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泳漾》32min 護
4/26(六)─
19:00 63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為你點首歌》30min 《公寓》33min 護
20:00 61min 《薯片》30min 《捕夢網》31min 護
影展手冊下載(點此)
詳細資訊|請參考金穗獎入圍影展暨短片輔導金交替影展部落格─清大場次
最新消息|請參考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專頁
主辦|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承辦|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協辦|清大藝術中心
The 36th Golden Havest Awards & Short Film Festival
時間:04.01-04.26 每週二、六
★04.05遇連假暫停一次
(第一場:19:00 ; 第二場:20:00)
地點:合勤演藝廳.自由入場
本屆金穗獎主題為「玩出電影新魅力」,鼓勵年輕影人大膽盡情地「玩」出繽紛價值, 創造電影「新」魅力!主視覺特別邀請新生代金鐘影帝黃河設計,以「描繪夢想的拼接創意,反轉世界」的概念,再造電影嶄新視界!
映後座談:
04.08(二)《二極發光體》.朱詩鈺導演出席/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 《烏歸》.廖士涵導演出席/稻田電影工作室
04.15(二) 《小騎士闖通關》(紀錄片).盧盈良導演出席
播放片單:
4/1(二) ─
19:00 56min 短片輔導金 《失物招領》34min 《搖滾搖籃曲》22min 限
20:00 59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動畫片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4min 《氣息》7min 《旋轉木馬之家》6min 《童樂》4min 《菊花小箱》4min 《點燈人》4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動畫片 《幸福路上》13min 《冥天》9min 《鹿角女孩》8min 普
4/8(二)─
19:00 79min 短片輔導金 《夢遊動物園》15min 《蠱》16min 《二極發光體》23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烏歸》25min ★朱詩鈺、廖士涵導演出席 普
4/12(六)─
19:00 66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走浪人》31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人生不幸彩排》35min 輔
20:00 72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 《清明》21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實驗片 《每天寫一封信給妳》16min 《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5min 《尋找木柵女》30min 護
4/15(二) ─
19:00 52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短片輔導金 《小騎士闖通關》52min ★盧盈良導演出席 普
4/19(六)─
19:00 50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鐵兔子》50min 普
20:00 60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縱行囝仔》60min 普
4/22(二)─
19:00 60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紀錄片 《刪海經》60min 護
20:00 32min 一般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泳漾》32min 護
4/26(六)─
19:00 63min 學生作品獎-最佳劇情片/短片輔導金 《為你點首歌》30min 《公寓》33min 護
20:00 61min 《薯片》30min 《捕夢網》31min 護
影展手冊下載(點此)
詳細資訊|請參考金穗獎入圍影展暨短片輔導金交替影展部落格─清大場次
最新消息|請參考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專頁
主辦|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承辦|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協辦|清大藝術中心
Saturday, March 22, 2014
最後一次初戀
最後一次初戀 Restless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2011/彩色/91min
播映時間:03.29(六)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2011東京影展
★2011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
★2011多倫多影展
葛斯范桑:「這是個讓我深感興趣的美麗愛情故事,那是關於當家庭裡的成員們無法承受失去摯愛的痛苦時,一段新的關係便會在家庭之外產生,並帶來慰藉。」
以諾是個鎮日流連在陌生人葬禮的男孩,身邊還有一個曾是神風特攻隊的日本軍人鬼魂;安娜貝爾則是一個總以笑容面對自己生命漸趨凋零的女孩。他們在葬禮上相識,意外擦出愛的火花。他們會在太平間約會,或是躺在馬路上,用粉筆描繪自己的人形以模擬死亡的情境。
打從第一次相遇,他們的關係就與「死亡」無法切割,死亡使得他們的愛情成為一道複雜的難題。環繞著愛情與死亡,他們透過彼此的關係,一起探索、感受死亡的真諦與意義。「你願意為誰而活?」在這股淺淺的哀愁裡,我們將感受到最初也是最後的那份悸動,竟是如此甜美。
「有一種鳴雀,每到日落之際,就以為自己會死去;當牠早上醒來,驚覺自己竟然還活著時,牠就會唱出動人的歌曲。我每天早上就如鳴雀高歌…自從我遇見了你。」
(撰文:凱喻)
預告Trailer: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2011/彩色/91min
播映時間:03.29(六)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2011東京影展
★2011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
★2011多倫多影展
葛斯范桑:「這是個讓我深感興趣的美麗愛情故事,那是關於當家庭裡的成員們無法承受失去摯愛的痛苦時,一段新的關係便會在家庭之外產生,並帶來慰藉。」
以諾是個鎮日流連在陌生人葬禮的男孩,身邊還有一個曾是神風特攻隊的日本軍人鬼魂;安娜貝爾則是一個總以笑容面對自己生命漸趨凋零的女孩。他們在葬禮上相識,意外擦出愛的火花。他們會在太平間約會,或是躺在馬路上,用粉筆描繪自己的人形以模擬死亡的情境。
打從第一次相遇,他們的關係就與「死亡」無法切割,死亡使得他們的愛情成為一道複雜的難題。環繞著愛情與死亡,他們透過彼此的關係,一起探索、感受死亡的真諦與意義。「你願意為誰而活?」在這股淺淺的哀愁裡,我們將感受到最初也是最後的那份悸動,竟是如此甜美。
「有一種鳴雀,每到日落之際,就以為自己會死去;當牠早上醒來,驚覺自己竟然還活著時,牠就會唱出動人的歌曲。我每天早上就如鳴雀高歌…自從我遇見了你。」
(撰文:凱喻)
預告Trailer:
迷幻公園
迷幻公園 Paranoid Park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 /2007 /彩色 /85min
播映時間:03.25(二)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坎城影展60週年紀念特別獎
改編自布雷克‧尼爾森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為奧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個來自父母分居的家庭,熱愛溜滑板的十六歲男孩。在因緣際會中與一名男子結識,男子邀他一同爬火車,享受快感,不料,在過程中被警察制止,主角用力地把警察推開,卻使警察重心不穩倒向鐵軌,遭後方列車輾斃。
觀看這部電影,導演似乎刻意把主角以外的人物拍得或小或模糊,視線因而永遠離不開主角。片中也不斷使用交叉敘事的方式,營造出單訴說一個故事時卻有許多條線拉扯著的劇情。
最令人難忘的是片中配樂,難以分辨聲音的喜悅或哀愁,主角的思緒更是難以捉摸,對於觀眾來說,又到底聽到了什麼呢? 一位小小的男孩,一個近乎遺忘的公園,站在不穩的滑板上,多大的勇氣,多少的掙扎。
(撰文:采玟)
預告Trailer: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 /2007 /彩色 /85min
播映時間:03.25(二)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坎城影展60週年紀念特別獎
改編自布雷克‧尼爾森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為奧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個來自父母分居的家庭,熱愛溜滑板的十六歲男孩。在因緣際會中與一名男子結識,男子邀他一同爬火車,享受快感,不料,在過程中被警察制止,主角用力地把警察推開,卻使警察重心不穩倒向鐵軌,遭後方列車輾斃。
觀看這部電影,導演似乎刻意把主角以外的人物拍得或小或模糊,視線因而永遠離不開主角。片中也不斷使用交叉敘事的方式,營造出單訴說一個故事時卻有許多條線拉扯著的劇情。
最令人難忘的是片中配樂,難以分辨聲音的喜悅或哀愁,主角的思緒更是難以捉摸,對於觀眾來說,又到底聽到了什麼呢? 一位小小的男孩,一個近乎遺忘的公園,站在不穩的滑板上,多大的勇氣,多少的掙扎。
(撰文:采玟)
預告Trailer:
Thursday, March 13, 2014
自由大道
自由大道 Milk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2008/彩色/128min
播映時間:03.22(六)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Sean Penn)、最佳原創劇本(Dustin Lance Black)
本片爲紀念美國政治家哈維•米爾克(Harvey Milk,1930-1978)的真實故事所改編,他是美國同性戀運動人士,也是美國公開同性戀身份參加政壇選舉的第一人。
電影由米爾克被刺殺前九天所錄製的遺言串連起來,回顧1970年代米爾克在紐約與其同性愛人相遇,搬到舊金山的卡斯楚街展開新生活,一起經營一家攝影器材店。隨著時間,越來越多同性戀從美國各地簇擁到卡斯楚街,小店成爲同性戀們的聚集地。然而那時的卡斯楚街還不完全是個同志村,週遭仍充滿保守天主教徒的異樣眼光與壓力。不管是米爾克開店的過程受到鄰居不友善的對待;或是警方對於同性戀遭受暴力事件而喪命的冷漠處理,種種對同性戀的不合理對待,讓米爾克決定從政,改變世人對同志的看法。
不同於部分人的想法,與其隱藏同性戀身份以避免受傷,米爾克反而鼓勵身邊的同性戀朋友,勇於告訴他們的家人、同事,讓所有知道他們的存在。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這世界上的一些人爲了捍衛自己的信仰而剝奪另一群人的權利時,被壓迫的人勢必得激烈地挺身出來對抗。當你被足夠多的人看見時,那麼一切都將會有所改變。如米爾克所說的,每個人都應該爲其他人帶來希望,電影所表現的正是米爾克爲同性戀人權奮鬥的經歷與他帶來的希望。
(撰文:建文)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2008/彩色/128min
播映時間:03.22(六)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Sean Penn)、最佳原創劇本(Dustin Lance Black)
本片爲紀念美國政治家哈維•米爾克(Harvey Milk,1930-1978)的真實故事所改編,他是美國同性戀運動人士,也是美國公開同性戀身份參加政壇選舉的第一人。
電影由米爾克被刺殺前九天所錄製的遺言串連起來,回顧1970年代米爾克在紐約與其同性愛人相遇,搬到舊金山的卡斯楚街展開新生活,一起經營一家攝影器材店。隨著時間,越來越多同性戀從美國各地簇擁到卡斯楚街,小店成爲同性戀們的聚集地。然而那時的卡斯楚街還不完全是個同志村,週遭仍充滿保守天主教徒的異樣眼光與壓力。不管是米爾克開店的過程受到鄰居不友善的對待;或是警方對於同性戀遭受暴力事件而喪命的冷漠處理,種種對同性戀的不合理對待,讓米爾克決定從政,改變世人對同志的看法。
不同於部分人的想法,與其隱藏同性戀身份以避免受傷,米爾克反而鼓勵身邊的同性戀朋友,勇於告訴他們的家人、同事,讓所有知道他們的存在。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這世界上的一些人爲了捍衛自己的信仰而剝奪另一群人的權利時,被壓迫的人勢必得激烈地挺身出來對抗。當你被足夠多的人看見時,那麼一切都將會有所改變。如米爾克所說的,每個人都應該爲其他人帶來希望,電影所表現的正是米爾克爲同性戀人權奮鬥的經歷與他帶來的希望。
(撰文:建文)
大象
大象 Elephant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2003/彩色/81min/英文字幕
播映時間:03.18(二)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2003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法國教育電影獎與金棕櫚三項大獎
●提名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與最佳導演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西方諺語,指人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最後卻發生了。人類如象,是群居動物。我們的靈魂輕盈降落,面對世界卻顯得笨重而慌亂,需要時間練習,讓自己跟環境磨合。《大象》是這個過程的切片。描述一所普通高中極為平常的一天,年輕男女們在校園內活動。John翹課不成,被訓了一頓;Elias一如往常拿著單眼到處攝影,至暗房沖洗相片;Michelle感到自卑而遲遲不敢換穿短褲,快步走到圖書館執行工作;Jordan交新女朋友,被三個女生議論紛紛─這是你我都熟悉的某個成長階段。
電影以貝多芬D小調第十七號奏鳴曲作為背景音樂,每個角色在琴聲裡專注於自己的事。而某個事件正默默醞釀、形成,似與我們相關,又似沒有。在群體生活裡,集體的沉默即是否認,傷害持續被形塑著,它安靜地等待,找機會反噬。葛斯范桑用特別的視角,層層撥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
本片是葛斯范桑為HBO拍攝的電影,由「哥倫拜高校瘋狂殺人」此社會真實事件出發,講述青少年暴力,其銳利和敏感一如以往。葛斯范桑以用半紀錄片形式以及大量跟拍的多重角度,讓人彷彿身置其中,略顯壓抑克制的敘述方式,更凸顯出他想表達的議題。
(撰文:芳儀)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2003/彩色/81min/英文字幕
播映時間:03.18(二)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2003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法國教育電影獎與金棕櫚三項大獎
●提名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與最佳導演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西方諺語,指人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最後卻發生了。人類如象,是群居動物。我們的靈魂輕盈降落,面對世界卻顯得笨重而慌亂,需要時間練習,讓自己跟環境磨合。《大象》是這個過程的切片。描述一所普通高中極為平常的一天,年輕男女們在校園內活動。John翹課不成,被訓了一頓;Elias一如往常拿著單眼到處攝影,至暗房沖洗相片;Michelle感到自卑而遲遲不敢換穿短褲,快步走到圖書館執行工作;Jordan交新女朋友,被三個女生議論紛紛─這是你我都熟悉的某個成長階段。
電影以貝多芬D小調第十七號奏鳴曲作為背景音樂,每個角色在琴聲裡專注於自己的事。而某個事件正默默醞釀、形成,似與我們相關,又似沒有。在群體生活裡,集體的沉默即是否認,傷害持續被形塑著,它安靜地等待,找機會反噬。葛斯范桑用特別的視角,層層撥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
本片是葛斯范桑為HBO拍攝的電影,由「哥倫拜高校瘋狂殺人」此社會真實事件出發,講述青少年暴力,其銳利和敏感一如以往。葛斯范桑以用半紀錄片形式以及大量跟拍的多重角度,讓人彷彿身置其中,略顯壓抑克制的敘述方式,更凸顯出他想表達的議題。
(撰文:芳儀)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1997/彩色/121min
播映時間:03.15(六)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第七十屆奧斯卡 最佳男配角獎、最佳編劇獎
●金球獎 最佳編劇獎
故事發生地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主要在多倫多取景拍攝。故事圍繞著年輕人威爾•杭汀(Will Hunting),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在高級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麥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此片雖為好萊塢製片,但走的不是刀光劍影、絢麗科幻路線,反而從心出發,節奏介於藝術作品與爆米花電影之間,不沉悶之餘仍兼顧影片深度,實屬9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佳作,也因此獲得當年奧斯卡的多項提名。
相較於自導自演,自編自演少見一些。此片為飾演威爾的男主角麥特‧戴蒙與飾演威爾好友的本•阿弗萊克共同編劇。兩人當年年紀雖輕,飾演的都是20歲左右的青少年,卻有著極佳的編劇功力,為此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殊榮。劇本並未企圖推陳出新,紮實質樸的劇情反而深深打動了觀眾。簡單的故事,刻畫男主角的內心世界、與心理學教授之間的心靈對話、與好友查克之間的深厚情誼、與女孩史凱勒之間的親密愛情。故事緩緩訴說,細膩情感其實早已不知不覺地流入觀眾的心靈裡。
片末長達數分鐘的長鏡頭,威爾的車子沿路前進,他尋找愛情去了,像是打開心結後,那前方的路也豁然開朗了。
(撰文:櫻子)
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1997/彩色/121min
播映時間:03.15(六) 19:00
播映地點:合勤演藝廳
●第七十屆奧斯卡 最佳男配角獎、最佳編劇獎
●金球獎 最佳編劇獎
故事發生地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主要在多倫多取景拍攝。故事圍繞著年輕人威爾•杭汀(Will Hunting),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在高級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麥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此片雖為好萊塢製片,但走的不是刀光劍影、絢麗科幻路線,反而從心出發,節奏介於藝術作品與爆米花電影之間,不沉悶之餘仍兼顧影片深度,實屬9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佳作,也因此獲得當年奧斯卡的多項提名。
相較於自導自演,自編自演少見一些。此片為飾演威爾的男主角麥特‧戴蒙與飾演威爾好友的本•阿弗萊克共同編劇。兩人當年年紀雖輕,飾演的都是20歲左右的青少年,卻有著極佳的編劇功力,為此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殊榮。劇本並未企圖推陳出新,紮實質樸的劇情反而深深打動了觀眾。簡單的故事,刻畫男主角的內心世界、與心理學教授之間的心靈對話、與好友查克之間的深厚情誼、與女孩史凱勒之間的親密愛情。故事緩緩訴說,細膩情感其實早已不知不覺地流入觀眾的心靈裡。
片末長達數分鐘的長鏡頭,威爾的車子沿路前進,他尋找愛情去了,像是打開心結後,那前方的路也豁然開朗了。
(撰文:櫻子)
Sunday, March 9, 2014
賈樟柯專題影展
2014.03.08-03.14
《天注定》特映與賈樟柯導演映後座談
時間|03.08(六)19:00
地點|清大大禮堂
索票進場,18:00開放入座,貴賓請於18:45前就座,逾時開放其他進場觀眾。
映後座談影片:https://youtu.be/RVSMYCkHFIY
系列電影放映
時間|03.10(一)-14(五)19:00
地點|合勤演藝廳、168階梯教室
索票進場,18:40開放入座,限額80名。 [ 開演前(約19:00)將視現場情況開放未持票觀眾進場。 ]
04.09-04.12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場次詳見文化局網頁
賈樟柯影展的舉辦緣起於佳映娛樂所發起的支持賈樟柯運動,賈樟柯為中國重量級第六代導演,新片《天注定》在台上映因受配額限制,故以影展形式在台映演,選映《天注定》與四部經典作品,觀察賈樟柯一路以來的創作脈絡,對底層人物的關注絕非偶然。
03.08(六) 天注定 A Touch Of Sin(2013)129min 大禮堂
03.10(一) 小武 The Pickpocket(1998)110min 合勤演藝廳
03.11(二) 站台 Platform(2000)148min 合勤演藝廳
03.13(四) 三峽好人 Still Life(2006)107min 綜一館168階梯教室
03.14(五) 任逍遙 Unknown Pleasures(2002)107min 合勤演藝廳
*採索票入場,開放索票日期詳見粉絲專頁或洽清大藝術中心 03-5162017 陳小姐
共同主辦:清大藝術中心、佳映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