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一天 Eternity And A Day
11.12(六)19:30
地點:清大合勤演藝廳
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亞歷山大是一位罹患絕症的詩人,醫生告訴他如果痛苦真的無法忍受時,一定得記得去找他。就在他整理衣物時,發現了以前太太安娜寫給他的信,雖然安娜已經去世多年,但那封信卻使他沉醉在過去的時光。在買止痛藥的路上,亞歷山大救了一名因家鄉動亂而非法移民的小孩,兩人穿梭在城市與邊界及對安娜的回憶之間,在和小孩相處過程中逐漸清楚了安娜給他信中的點點滴滴,最後小孩決定搭船離開,而亞歷山大決定不去找醫生,因為從那封信中,他明白安娜是多麼愛他。
◆短評
安哲羅普洛斯以他慣有的人本情懷及哲理思維,控訴生命中的不安。影片中充滿霧氣的溼地,雪後的潮寒,陰冷的灰暗的畫面,是導演描述罹患絕症面對死亡痛楚的老人,碰撞偷渡小孩所揉合出絕望的生命色彩,也因為碰撞,讓老人重燃了一股希望。這股希望並非他身體的得救,而是精神的救贖,由此了解生命的本質與真相,縱然生命已至盡頭,「永遠」是「明天比永遠多一天」,必須識得「當下」,才能真正體悟。
導演介紹
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1935-2012)
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著名導演與編劇,1935年生於雅典,父親為政治犯,幼年時期經歷白色恐怖,國家的動亂、人民的悲情,使安哲羅普洛斯早慧,對生命也有更深沉的體悟。大學畢業在雅典拿到法律學位後進入巴黎的高等電影學院就讀,1964年到1967年間曾為日報寫影評。
196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短片《放送》。接著在1970年拍攝第一部長片《重建》,於翌年柏林影展獲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導演地位從而受到肯定。1970年代拍攝了「希臘近代史三部曲」:《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獵人》,透過三個獨立的故事,回眸1940年代至1970年代希臘經歷法西斯入侵、內戰、右翼軍政府的歲月。安哲羅普洛斯1980年代拍攝了「沉默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與《霧中風景》。1990年代拍攝了「巴爾幹三部曲」:《鸛鳥踟躕》、《尤里西斯生命之旅》與《永遠的一天》。安哲羅普洛斯在2012年車禍身亡,享年76歲,「希臘三部曲」終曲《永恆歸來》成為未完成的遺作。
安哲羅普洛斯的公路電影圍繞著希臘神話中奧德賽返家回歸的執念,及安哲羅普洛斯長年待在法國的鄉愁。《塞瑟島之旅》離家35年執意返家又離境的父親、《霧中風景》小姐弟縱貫線走透透找尋父親的堅決、《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找尋佚失影片的執著、《永遠的一天》漂泊多年堅持返鄉買字寫詩的詩人……。在《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道:「上帝創世紀時,第一件創造的是旅行,第二是懷疑,最後是鄉愁。」
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新電影最具代表性的導演,曾在各大影展中得過許多大獎,作品細膩富有人性,拍片風格獨樹一格,在醞釀的長鏡頭中表現多霧又多雨的希臘冬景,景物中佇立的人影,感性而詩意的劇情,簡潔的台詞,以及超越時空的溫柔情緒,讓觀眾沉浸與感動。
導演重要作品列表
1968年,放送(Broadcast)
1970年,重建(Reconstruction)
1972年,36年的歲月(Days of 36)
1974年,流浪藝人(The Traveling Players)
1977年,獵人(The Hunters)
1980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1984年,塞瑟島之旅(Voyage a Cythera)
1986年,養蜂人(The Beekeeper)
1988年,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
1991年,鸛鳥踟躕(The Suspended Step of Stork)
1995年,尤里西斯生命之旅(Ulysses’s Gaze)
1998年,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
2004年,悲傷草原(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2008年,希望之翼(The Dust of Time)
預告片
撰稿:鄒宜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