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0, 2016

卡比莉亞之夜 Nights of Cabiria

卡比莉亞之夜 Nights of Cabiria

/ 李怡萱
11.29(二)19:30
地點:清大合勤演藝廳
1957B&WItalian113min
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人道精神特別獎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製片
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導演、製片、女主角、最佳配角





卡比利亞是一名為了生活低頭的阻街女郎,卻憧憬著童話般的愛情。自幼失去親人,獨自在這個追求利益的社會闖蕩著,卻擁有單純善良的心。電影帶領我們一起經歷了卡比利亞的三段感情:被深愛的男友搶劫並推下河,險些喪命;深夜與自己愛慕的影星亞伯特邂逅,卻因亞伯特女友突然的造訪而被鎖在浴室中;在一場魔術表演結束後被奧斯卡搭訕和追求,以為將和這個男人步上紅毯,真愛卻仍敵不過金錢的誘惑。即使被愛情傷害得千瘡百孔,卡利比亞還是選擇擦乾眼淚笑著走下去。

有人說,費里尼導演運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訴說了一個浪漫主義的故事。他讓這樣一位紅塵女子一次次在失望中看到希望的光火,再將她推入絕望之崖。在電影中我們也透過了卡比利亞的視角看到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精神面貌:上層社會的人消遣她,下層社會的人利用她。屢受傷害後,她仍抱持著對於愛情的渴望,這讓每一次的悲劇中都充滿了喜劇性色彩,令觀眾覺得好笑卻也心酸。

預告片


導演介紹
『保持純真十分重要。自始至終不要失去開放的胸懷和童稚的熱情,自然就會擁有無限可能。』──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1993
出生於義大利北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費里尼自小便著迷於三件事物:馬戲團、漫畫和電影。

他喜歡看馬戲,特別是小丑。從他早期的揚名立萬之作《大路》,到他大眾普及率最高的《八又二分之一》,馬戲團那叮叮噹噹的音樂總是或強或弱。而他那份對小丑這個角色的嚮往似乎也在他所執導的電影《小丑》中補償了。費里尼曾說:「我是一個小丑,電影就是我的馬戲團。」馬戲團成了他逃離現實的最佳去處,而費里尼導演又用電影的形式將這個對他來說天堂般的地方投射到了現實當中。

學生時期的他,除了成日幻想外,便是繪畫了。他自小奠定的繪畫功力使得他成為多家畫刊的畫師,甚至後來在拍攝電影時都依然沿襲了他的繪畫技巧,樹立起個人風格。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這樣描述過費里尼:「費里尼多次被歸入巴洛克主義,是因為他不斷強化攝影影像,想把漫畫轉為視覺。不過他腦中始終有一個像起跑點那樣精準的表現法,要找到最具溝通和表達能力的形式。」
他鍾愛卓別林、基頓、勞萊哈台的電影。因為他們向來喜歡製造混亂的局面,然後讓自己在亂局中同時是「展示者」,他展示自己也展示別人;亦是「觀察者」,他觀察自己也觀察別人。而真正讓他放下畫筆的應該是卡夫卡所寫的《變形記》一書,那種能夠將日常生活包裝成魔術的能力深深吸引著他。於是乎他開始編劇,踏進電影這個圈子。綜觀費里尼的電影,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試圖表現出來的新現實主義精神和強烈的自傳性。他將切身經驗編織成荒誕的夢境,呈現於世人並令人深思。如他在《8½》中,透過吉多這個角色的回憶和幻想,訴說出自己對於人生及未來的疑問和態度。到了後期,費里尼的作品轉向了形而上學和人道關懷,然而始終不變的是他對於電影藝術的追求。

看費里尼的電影,就像做了一場荒誕卻又真切的夢。醒來後令人久久回味,思考著人物的前途、社會的樣貌、生存的意義等等。正如所有華麗的馬戲一樣,人生也總有謝幕的那天。費里尼於1993年病逝羅馬,義大利政府為他舉辦了國葬。某種意義上,費里尼詮釋了義大利,並深植在電影藝術中繼續發芽。

導演作品列表
1953 《浪蕩兒》/《流浪漢》(I Vitelloni
1954 《大路》(La Strada
1957 《卡比利亞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The nights of Cabiria
1960 《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1963 8½》(Otto e Mezzo
1965 《茱麗葉與魔鬼》/《鬼迷茱麗》(Juliet of the Spirits
1973 《阿瑪柯德》(Amarcord
1976 《卡薩諾瓦》(Fellini's Casanova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