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 2017

電影職人專題放映-陳懷恩攝影/導演作品

【2017 電影.故事.清華拍】
陳懷恩攝影 / 導演作品
12.12(二) 19:00《尼羅河女兒》侯孝賢(1987) 93min
12.16(六) 14:00《經過》鄭文堂(2005) 108min
12.19(二) 19:00《練習曲》陳懷恩(2006) 100min
12.23(六) 14:00《如歌的行板》陳懷恩(2014) 143min
★專題講座「攝影之心」/陳懷恩主講/2017.10.18(三)19:00/清大合勤演藝廳.自由入場


 尼羅河女兒(數位修復版) 
Daughter of the Nile

侯孝賢|1987|93min|保護級



聖經上預言者曾預言,這城市將荒蕪,變成乾漠,變成荒野,變成無居民,無人子之地……。

林曉陽的媽媽早逝,爸爸遠在台中當警察,二哥不務正業,家裡有讀小學的妹妹和年邁的阿公。曉陽又要打工又要照顧家人,時不時看日本漫畫《尼羅河女兒》滿足少女情懷。
二哥經常半夜出門「上班」,還跟好友阿三合夥開星期五餐廳。曉陽跟阿三去玩,接觸台北夜生活、跳迪斯可、開車夜遊……,她漸漸喜歡上英俊的阿三,把自己幻想成《尼羅河女兒》的女主角凱羅爾、阿山則是男主角曼菲士,明知危險卻又情不自禁。有一天,二哥叫曉陽送一筆錢給阿山,曉陽騎著越野機車把錢送達時,卻看到阿山和女人在跑車內,她生氣、悲傷、絕望……。
本片延續侯孝賢前期作品寫實風格,透過少女林曉陽的各個生活面向,呈現1980年代中期的台北風貌,為轉變中的家庭與社會留下紀錄。影片結尾處,有一段念白預告巴比倫城即將毀滅,當年被指責為「損毀國家形象」,差點遭到禁演。

侯孝賢(1947-)
廣東梅縣人,1948年全家移民到臺灣高雄,國立藝專電影科畢業,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73年踏入電影界,執導多部寫實作品,開啟「臺灣新電影」風潮。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金獅獎,1993年《戲夢人生》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1995年《好男好女》獲金棕櫚獎提名,開啟侯孝賢的國際知名度。另有《海上花》(1998)、《珈琲時光》(2001)、《最好的時光》(2005),《紅氣球之旅》(2006)等等。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除了拍攝電影,亦聲援社會運動。



  經過  
The Passage

鄭文堂|2005|108min|普遍級






故宮書畫處助理研究員阿靜,從小聽著資深員工阿超伯講述故宮往事,對故宮的山洞庫房有著諸多想像。阿靜學姐的前男友東橫是自由作家,幫故宮撰寫故事,一段失戀讓他相信殘缺只是人生必經過程。日本人島英一郎,原本是汽車公司的設計師,在公司的鬥爭中失利,心灰意冷來到台灣,欲尋找蘇東坡的〈寒食帖〉以解開心底之謎。阿靜、東橫、島櫻一郎三個人隨著〈寒食帖〉的秘密走進故宮的山洞密室,展開一段尋寶探秘的旅程……。
〈寒食帖〉為蘇軾謫居黃州時期,於寒食節中,有感於季節更替、生活困乏和仕途挫折,作寒食詩二首,書寫而成。然而,這幅作品的命運格外顛沛流離,先是在英法聯軍攻打北京時遭到祝融之災,後來流落日本,遭遇關東大地震,被埋在瓦礫堆下。

鄭文堂(1958-)
宜蘭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執導多部電視、電影作品。2002年,《夢幻部落》獲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獎、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2003年,《風中的小米田》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2004年《經過》獲選日本東京國際影展競賽單元、入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2010年《眼淚》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2016年《燦爛時光》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2010~2013年,接任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單車環島日誌練習曲 
Island Etude

陳懷恩|2006|100min|普遍級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為了避免日後留下遺憾,聽障男孩明相決定在大四畢業前,揹著吉他,騎上腳踏車,以高雄為起點,展開七天六夜的環島旅行。
明相逆風而行,從東岸到西岸,一路借宿、騎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遇到了一群電影拍攝者,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一位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說她的國家沒有山、即將退休的小學女教師、海邊遊玩的一家四口、一群討生活的失業女工等等。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席地而眠;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阿公」、「阿嬤」的叫喚聲,勾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
在沿路陌生人的幫助下,明相終於完成旅行,回到了家。因為與這些人的短暫相遇,明相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屬於他自己的生命練習曲,才剛剛開始。


陳懷恩(1959-)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攝影科畢業,1983年進入電影圈,剛好趕上台灣新電影浪潮,擔任《兒子的大玩偶》場記,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從事各種幕後工作,場記、劇照、副導演、攝影、美術等等,尤其以攝影和國內外導演合作電影、短片及廣告拍攝,超過百部。2007年,編、導、攝影《練習曲》,掀起單車環島熱潮。2011年擔任《逍遙遊》導演、攝影,2014年擔任《如歌的行板》導演、攝影,二片均為《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2017年執導《曼菲》。


  如歌的行板  
A Life That Sings

陳懷恩|2014|143min|普遍級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劇照由目宿媒體提供
1964年瘂弦寫成這首人人朗朗上口的詩行,過兩年赴美訪問,此後投入編輯工作,1966年後不再公開發表詩作。一位詩人,一本詩集,從上一世紀中迄今,影響力仍在擴散,詩人擁有什麼神奇的特質?詩,寫下什麼故事?本片循著傳奇的傳主,從溫哥華到河南南陽,從童年的流動圖書館到現在的地下室。打開保存將近六十年的藏書與情書,打開詩人記憶的寶庫;為觀眾探索舞蹈家林懷民、作家蔣勳、詩人席慕蓉、吳晟、陳義芝、攝影家阮義忠等人與瘂公之間恆逾四十年的交會與深情。
歷經大時代變遷、壯闊波湧的文學生活,在本片藉著抒情詩般的動人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瘂弦的生命之詩,成就了超越「記錄」的傳記電影新風貌。

陳懷恩(1959-)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攝影科畢業,1983年進入電影圈,剛好趕上台灣新電影浪潮,擔任《兒子的大玩偶》場記,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從事各種幕後工作,場記、劇照、副導演、攝影、美術等等,尤其以攝影和國內外導演合作電影、短片及廣告拍攝,超過百部。2007年,編、導、攝影《練習曲》,掀起單車環島熱潮。2011年擔任《逍遙遊》導演、攝影,2014年擔任《如歌的行板》導演、攝影,二片均為《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2017年執導《曼菲》。

主介紹連結






最新訊息公告於清大校務訊息、通識教育中心網頁、清大夜貓子電影院粉絲專頁
主辦|國立清華大學
合辦|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藝術中心、校友會、圖書館、TIX創新學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