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 2016

影史最迷人的殺手 亞蘭德倫-午夜七點零七分

影史最迷人的殺手-
亞蘭.德倫


亞蘭.德倫是電影史上最迷人的殺手,星途上一路被賞識,長得好看是他成為明星的要素,而不斷與好導演合作讓他擺脫花瓶角色,出演梅爾維爾《午夜七點零七分》,更使其殺手形象成為經典。

叛逆年少
亞蘭.德倫生於1935年的巴黎近郊塞索,由於在破碎家庭長大,年輕時經常離家、翹課、與人鬥毆,換了六、七所學校。19521956年,德倫入海軍服役,曾於「法越戰爭」上場打仗;當兵的四年,因「不守軍紀」坐了十一個月的牢,最後被開除軍籍,回到了巴黎。後來因結識了布里希.奧柏Brigitte Auber(一位法國的女明星),帶他去了坎城影展,從此開啟電影之路。

被賞識提攜的星路
在坎城影展上,德倫被美國製片人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相中並簽約,還讓他學習英文以便進攻好萊塢。在巴黎學習英文時,德倫卻遇到了法國導演伊夫.阿勒格萊特(YvesAllégret),建議他應該待在巴黎從影,於是德倫說服賽茲尼克放棄跟他的合約。後來伊夫給他《女人是弱者》裡一個配角角色,成為他第一部長片處女作。隔年他參與了《花月斷腸時》的演出,飾演一名軍官,其風流倜儻的形象迷倒了一大票粉絲,並因與女主角傳出誹聞而此聲名大噪。1960年,與當時相當德高望重的導演瑞納.克萊曼(Rene Clement)攜手合作大片《陽光普照》,由於克萊曼是坎城和威尼斯影展的常客,他對亞蘭.德倫的青睞無疑幫助他擺脫「花瓶」演員的定位,讓他向一線男星靠攏。

與好導演合作
在與法國黑色電影大師尚皮耶.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合作以前,亞蘭.德倫其實早已與幾位大師合作過,包括以寫實見長的盧契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的《洛可兄弟》、義大利大導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慾海含羞花》、法國傳奇演員尚.嘉賓(Jean Gabin)的《地下室的旋律》。那時,亞蘭.德倫早已證明自己不只長得好看而已,藉由不斷與好導演合作,從中汲取養分。

時尚魅力與演藝事業齊放
70年代,亞蘭.德倫的魅力橫掃全球,不論在電影界或時尚界,他的名字儼然是香水、風衣的代名詞;而自己的演藝生涯上,也不斷嘗試新的戲路,有驚悚片《勾魂懾魄》、黑幫電影《西西里黑幫》。8090年代之後,亞蘭.德倫陸陸續續到各大影展接受終身成就獎的殊榮,雖然在他的一生當中,並未獲得太多男主角獎的青睞,或許要歸咎到他演出的片型,但絲毫不減損他在影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推薦-午夜七點零七分
The SamuraiAka獨行殺手)

尚.皮耶.梅爾維爾 Jean-Pierre Melville / 1967/ Colour / 107min

放映資訊:
4/19 () 19:30|清大合勤演藝廳

傑夫(亞蘭.德倫 飾)是一個獨來獨往的殺手,他受雇去暗殺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卻不慎在案發現場被經過的女琴師看見,因而在賭場被臨檢的警察當成嫌犯帶到警局。因為他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且出乎意料的是,目擊的女琴師也沒有指認他,所以警方只能暫時將他釋放。不過負責的警探還是認為他涉有重嫌,仍然不斷暗中監視他的行動,而且黑道份子也想將他滅口,於是這名殺手頓時成為黑白兩道夾擊的對象。

亞蘭.德倫因本片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殺手形象,在吳宇森和王家衛電影中的男性角色,都能屢屢見到對這名「獨行殺手」的致敬。




尚.皮耶.梅爾維爾
梅爾維爾被認為是新浪潮的開端之一,其獨立製作電影的精神,為新浪潮樹立典範,然而他卻努力擺脫新浪潮的標籤,骨子裡滿滿的反抗精神。在一次票房失利後改拍靠近大眾的警匪片,為悲劇英雄角色塑造後世經典。

電影之路的開端
1917年,梅爾維爾年誕生在一個法國猶太家庭裡,年輕時到巴黎讀書,在那迷上了電影。起初,羅勃.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的無聲紀錄片吸引了他,這讓他日後受益匪淺。有年生日,父親給了他一台16mm的攝影機,他用這台機器拍了一部家庭電影,從此展開了電影之路。

新浪潮之父
1937年,他入伍服役,直到1940年納粹入侵,仍未脫軍裝。他用自己敬仰的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名字做假名援助抵抗組織,接著到英國參加「自由法國武裝部隊」,並加入了歐洲大陸解放聯盟。戰後,儘管梅爾維爾想將名字改回去,但他發現這個假名比真名有更深遠的連結。退役後,他決心拍電影。1946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949年第一部劇情長片《海的沉默》誕生,片中用海的意象比喻當時暗潮洶湧的地下活動,對當時權威的體制極具反抗意識,也曾被認為是新浪潮的開端之一。

反抗新浪潮標誌
1950年的《曼哈頓二人行》票房很差,事後他受訪時毅然決然地表示:「在《曼哈頓二人行》失敗後,我決定只拍那種針對大眾的電影,而不是只拍給一小搓電影知識分子。」他開始反抗被貼上新浪潮的標誌。1955年拍攝了第一部警匪片《發熱》,其中有大量元素借鑒於好萊塢電影。後來發現觀眾喜歡探討警匪與善惡的題材,開始大量拍攝這類主題的作品。

即便梅爾維爾努力想脫離「新浪潮」,但仍有電影史專家認為他在影片的製作實務上,對往後的新浪潮世代有重大的影響,除了編、導、剪一體這樣強烈的作者風格,擺脫大型片廠,建立起獨立製片的創作模式,為新浪潮樹立典範。



締造經典殺手電影
灰化善惡界線
1967年時,正值創作巔峰的梅爾維爾,與亞蘭.德倫一拍即合,共同合作《午夜七點零七分》與《大黎明》,亞蘭.德倫一次是飾演亡命之徒,一次則飾演警察,有意思的是,梅爾維爾在兩部片中都刻意灰化了善惡的界線,並置入了特定的劇情,讓人物更具有「宿命性」的色彩。維爾梅爾總是用冷冽的色調、灰暗的場景以及對白少的劇本,建構出憂鬱而壓抑式的悲劇英雄。

兩人互成經典
這兩個人可說是互成經典的演與導的合作,亞蘭.德倫俊俏的外型,迷人、充滿戲劇性的眼神,讓梅爾維爾不費力地與當時新浪潮的寫實色彩做出區別,塑造出亞蘭.德倫不可取代的男神典型。梅爾維爾也深深影響後來的警匪片或犯罪類型片,像馬丁史柯西斯的《計程車司機》、吳宇森的《英雄本色》、杜琪峰的《鎗火》,都可窺見梅爾維爾式的殺手形象。

文/陳奕宏

預告片

No comments: